电信业的竞争和中国电信业对外投资

电信业的竞争和中国电信业对外投资

钱嘉宏[1]2003年在《电信业的竞争和中国电信业对外投资》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今电信产业摆脱了传统网络产业的垄断特性,已经成为竞争产业。电信全球化要求竞争在国际展开,而世界贸易组织的《基础电信协议》体现了产业发展的要求。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我国运营商应当也有能力利用该协议和各国放松管制的时机开展海外电信投资。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电信事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它不仅仅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更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是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本文利用我国从1991到2002年的电信产业实际完成投资数额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建立了数学模型,有力地说明了我国电信业的投资不仅促进了当期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且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后一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就是说,投资的效应具有明显滞后性,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在电信技术单一和网络初建的过程中,电信服务具有单一性和需求绝对大于供给的特征。各国认为电信行业具有天然的垄断性,与自来水、煤气、电等一样属于公用事业的范畴,对其管制采取政府直接经营或者由一个垄断者在政府管制下经营的方式。但是,随着电信技术的提高和网络初步建设的完成,电信服务业已经从单一的电话服务发展到提供多媒体全方位的具有个性色彩的综合方案提供商。在这种情况下,电信行业的特性已经发生改变,竞争是这种情况下产业自身发展的选择,也是各国在实践中验证的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率的方式。本文利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建立了模型,分析了电信业从垄断到竞争是技术和管理的进步,某个或整体电信运营商生产的效率曲线发生变化以及原先模型假定发生变更的结果。本文除了从服务提供商的角度考察竞争的必要性,还考虑了需求多样化、电信全球化和本国市场利润空间的缩小等具有电信产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市场环境。在电信产业发展要求和市场压力下,各国的运营商要求放松管制,而各国政府在保证经济安全和基本电信服务本土化的前提下,纷纷采取了激励竞争的管制。本文对各国政府在此环境下的策略进行了国别分析,发现在电信产业已经完成网络初建阶段的情况下,不及时放松管制造成现有垄断运营商的效率低下,并有损于运营商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如法国电信和德国电信目前所面临的经营困境。电信产业的竞争突破国界的束缚,发展为国际竞争。由于电信运营业的特殊性,商业存在是输出服务的必要条件。因此,合并和联合等直接投资是跨国运营商的主要手段。而间接投资更多的在东道国的管制压力下或者在公司对市场试探开发阶段采用的手段。与其他产业相同,电信运营业跨国投资也存在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市场导向、需求驱动和技术管理驱动等动机。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跨国投资动机的探索大多为制造业,与电信产业的产业特征不符。比如,在降低成本方面,强调人力资源成本和通讯成本等,而电信运营的跨国投资中接入费和销售管理费用占了成本节约的一大部分。电信一直是一个高管制的行业,在不同的体制下,电信竞争的发展有很大区别。本文比较了欧洲、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电信竞争的不同方式和形势,从而呈现了全球范围内电信竞争的全景图。分析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电信市场和竞争的发展都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注入,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将更加激<WP=3>烈。但是,数字鸿沟和管理体系的落后将有可能使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错过跳跃发展的良机。由于电信业对国民经济意义重大,各国依然保持对电信业的管制。这与电信业全球化的要求相冲突。世界贸易组织的《基础电信协议》(正式名称为《服务贸易总协定第四议定书》)是各国在放开市场中讨价还价的结果,促进了电信国际竞争的发展。本文总结了各国对外承诺开放的特点,尤其是通过对各国承诺的分析,得出了各国贸易隐含的壁垒所在。通过比较,可以看到电信产业国际投资的复杂性,也反过来说明了电信产业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对各国壁垒的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将在我国对外投资中起到警示的作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担着开放市场的义务,同时也享有海外投资的权利。应该看到,加入WTO是在打开一扇门的同时,开启了两个市场:外商可以进入中国电信市场,相应地,中国的电信企业也可以进入国外的电信市场。通过对中美两个国家的市场比较分析,我国电信市场的发展阶段已经到了竞争时期。尽管目前的跨国经营很难带来短期效益,但是在国际市场赢得发展空间可以带来长期的效益。这说明我国运营商有必要开拓全球业务和国际市场。而我国运营商二十年的发展经验、技术提高和资金、用户实力说明我国大运营商已经有能力进军国际市场。我国在基本构建了竞争格局的情况下入世,一方面使我国运营商走出国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给了运营商发展国际竞争力的时间。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运营商海外投资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时机选择,并具体探讨了战略联合这种新兴的更加适合中国运营商海外投资的经营方式。本文论述了电信产业从垄断走向竞争的必然发展趋势,阐明了信息产业竞争性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证分析,并系统的论述了竞争的动力和在全球的开展,最后对中国运营商的海外

方磊[2]2003年在《中国电信业迎接新经济的到来》文中认为新经济所使用的主要资源是信息,物质资源仅作为辅助部分,并由信息产品的生产所决定;传统经济则以物质资源为主,信息资源为辅,信息生产尚未达到产业化程度。信息产品销售和使用的可重复性,平均成本递减的无限趋势,垄断与竞争的双向极端强化型市场结构等等,都正在或将要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规则。再者,新经济的创新频率加快,新的产品不断出现,从而刺激着新的需求不断产生。由于信息产品的特征和高度的技术竞争,信息经济领域已经出现了竞争和垄断同时双双被强化的态势。在竞争和垄断双双被强化的态势的作用下,竞争和垄断这种二律背反的共生现象竟然演化出一种新的市场结构——竞争性垄断。电信业是新经济时代的代表行业之一,随着电信垄断逐步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被打破,电信行业的全球化进展迅速。电信业是技术进步最快的产业之一,瓶颈的位置将随着技术进步而改变;而且,电信网络与电信业务具有不同的规模经济性。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规模小,难以筹集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难以开拓技术创新所需的广阔市场,难以引起较大的技术创新。在垄断条件下,由于缺乏竞争对手的威胁,难以激发出企业进行重大创新的动力。而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既避免了上述两种结构的弱点,又兼有二者的优点。从中国电信行业的改革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电信业的管制趋于放松,并在积极努力地引入竞争;中国的成功入世,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电信业的国际化竞争。但是,到目前中国电信业仍然是“数网并存,而不(充分)竞争”的格局。为了促进中国电信业的发展,迎接新经济的到来,必须进一步深化电信业的改革。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形成竞争性垄断市场。它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市场准入,二是对接入和互联互通政策的合理管制。

李苑[3]2011年在《电信运营企业跨国经营目标国选择战略》文中研究说明区位决策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也是现阶段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重要决策问题。目标国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跨国经营的成败。电信运营企业深受管制制度影响,各国在电信市场准入制度上的差异使企业能否进入目标国以及以何种地位进入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全球移动通信市场逐步趋于饱和更使这种有限的市场进入机遇变得越来越具有竞争性,这使得传统的目标市场选择方法难以满足决策需要,成功的市场进入需要企业从战略视角审视目标国选择问题。本文基于竞争优势理论和FDI区位理论,从电信产业特性出发总结了电信运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特点,在案例研究和大样本统计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挖掘电信运营企业跨国经营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了目标国选择(TCS)决策模型,以中国移动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为企业跨国经营目标国选择提供战略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叁个方面:1、对全球20家跨国电信运营企业在152个国家的竞争地位数据进行了统计,探讨了企业跨国经营理论对电信运营企业的适用性。研究发现,电信运营企业跨国经营并不总是从周边国家开始,其区位分布是随各国电信私有化和自由化改革进程的时间顺序进行。经济发展落后、国家风险高的新兴国家正成为投资热点,这与传统目标市场选择方法的结论相悖。现有的文献没有论证殖民地、语言等因素对企业跨国经营区位分布的影响程度,本文运用统计结果区分了各因素在不同区域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历史上的殖民地因素在拉丁美洲影响显着,语言和宗教因素在阿拉伯国家影响显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因素在欧洲影响显着,在非洲和亚太国家各因素均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在逐步弱化,在亚太国家尚没有形成具有区域主导地位的运营商。研究建议企业在跨国经营初期阶段应避免选择这些因素影响显着的区域。2、选取了20家跨国电信运营企业从1995年至2009年的162次市场进入行为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论证了企业进入目标国时的排名是电信运营企业跨国经营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将电信运营企业跨国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为目标国环境因素和企业市场进入行为两类,提出了各影响因素与绩效之间关系的7项研究假设,设置了相应的10个变量。研究结果表明,3项研究假设得到验证,其中企业进入目标国时的排名与企业跨国经营运营绩效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目标国竞争者数量和进入时移动用户普及率与企业跨国经营绩效呈微弱负相关关系。而与原假设结论相反的是,目标国国家竞争力水平对企业跨国经营财务绩效产生一定负向影响。因此,建议企业选择能取得较高市场进入排名的目标国,选择移动用户普及率低、竞争者数量相对较少的国家并正视目标国国家竞争力水平低可能带来的风险,这一结论为TCS决策模型的指标设置提供了论据。3、构建了TCS决策模型,并以中国移动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提供了具体到国家层次的目标国评价结果。本文按跨国经营的不同动因将模型分成寻求市场和追随客户两大类,决策按动因分析、目标国筛选、目标国评估、战略制定四个程序依次进行。现有的电信运营企业目标市场选择文献多是基于区域的选择结果和建议,方法上未考虑市场进入地位不确定情况下各影响因素的不同表现,本文在TCS模型构建过程中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假设的论证结果,在筛选机制中设置定量指标,在评估机制中采用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拓宽了评估范围。在两类决策过程中,分别对191个国家和30个国家样本进行筛选和评估,得到了五组战略方案组合,结果表明,与新加坡电信进行少数股权合作、收购MTN部分股权进入非洲市场、等待埃塞俄比亚和缅甸市场开放机遇在五组方案中相对较优。

郑佳琦[4]2015年在《我国电信运营商对外投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逐渐成为投资中重要的两个方面。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存在,使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以吸引外资的形式为主。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投资重心开始向对外投资方向转移,但由于产业结构、国家安全等因素使我国得对外投资主要以资源、能源为主,第叁产业和对外投资的联系甚少。在第叁产业中,电信运营商又是一个典型代表,由于涉及国家安全,我国的电信产业一直是国家保护产业,电信运营商的审批也异常严格,从1994年中国联通打破原中国电信垄断开始,中国的通信业开始了分拆、重组的过程,直到2002年基本形成了移动、联通和电信叁足鼎立的局面。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使得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发展较快,并逐渐把业务向国外延伸,进行电信运营商的对外投资。但从最近几年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对外投资发展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未来怎样发展,我们可以从国外优秀的电信运营商那里学习到到什么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以及对于电信运营商对外投资这个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构成了本文写作框架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对外投资理论概述。主要包括对外投资的概念及形式、国际投资理论综述,从解释概念入手,了解国际投资市场领域的相关知识点,为分析国内外电信运营商的外对外投资打下理论基础。第叁部分是我国电信运营商对外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了解我国电信运营商对外投资现在的发展阶段,根据现状分析我国电信运营商存在的具体问题。第四部分是国外电信运营商对外投资的发展现状及给我国电信运营商未来发展带来的启示。第五部分是根据第四部分我国与国外电信运营商存在的差距,提出我国电信运营商在对外投资方面应如何发展。

唐炜[5]2007年在《中国电信运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而以电信业为基础的信息产业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我国电信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状况不仅制约着行业自身的经营绩效,更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在信息化时代电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信业如今已经成为发展潜力最大、对经济和社会影响最广泛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行业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要求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尤其是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信息产业被作为首先要发展的产业,这些意见对我们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电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电信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电信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电信企业体制改革、市场开放和竞争引入正在逐步走向深入。但在现今国际电信贸易自由化的冲击下,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电信市场环境,外国电信运营商纷纷进入我国电信市场的局面,我国电信业进入了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电信行业生存环境已发生的巨大变化,随着我国进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对电信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要求我们及时进行电信业的全方位转型,包括政府监管观念和手段的转型,企业的机制、体制转型和网络、技术转型。在这个时候,对中国电信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及其它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对中国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和分析,即在制度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叁个层面进行了比较,衡量我国电信业的竞争实力及其优势和劣势,指出我国电信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电信业目前在制度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叁个层面相对滞后的方面,综合进行分析,从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电信业监管的效率和透明度;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改进运行机制,构建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希望本文能够对我国电信业未来的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张立[6]2002年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产业安全问题》文中研究表明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世界各国为了追逐更大的自身利益向外进行利益扩张形成的一种国际利益关系态势。在这一利益扩张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并奠定了当今国际经济交往规则和制度的基本框架,从而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产业安全构成了现实的外来挑战。同时,我国国内也正处于生产力水平尚远不及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型过渡期内,国内现有的一些不尽合理的体制和政策又进一步制约着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和我国产业安全度的上升。于是,来自我国内外部的这种双重制度非均衡现象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影响到我国应得的经济利益能够顺利实现的根源所在。这里的“制度”包括了支配人们的一切规则、行为准则或以及直接影响人们经济生活的权利和义务的“集合”如公共政策安排等。从制度的这一涵义上讲,产业安全问题的发生和处理,就是一个客观的由非均衡向均衡状态转变的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在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条件下,这一过程包括了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政策调整两个不同的层次。就侧重于维护我国产业安全而言,经济政策调整的内容主要应包括对我国引进外资政策、外贸政策、对外投资政策、对幼稚产业战略产业的扶持政策、以大集团战略为核心的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等进行创新,经济体制转型的内容则主要应包括对我国现有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的民族企业的企业制度进行创新。尽管存在着上述政策调节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并非就必定会发生。因为多种不同的制度变迁模式的存在也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此外,制度变迁还存在着路径依赖特征。再考虑到产业安全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外部性特点,因而确定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制度变迁模式应当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强制型制度变迁(宏观政策调整)与以民族企业为主导的诱致型制度(微观制度转型)变迁相结合的一条制度创新之路。从发展的角度看,产业安全政策还具有很强的动态性特征。回顾我国产业安全政策的演变历程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因此,产业安全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与时俱进。

岳冬立[7]2006年在《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电信运营商对外投资战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电信业的全球化竞争趋势愈发明显,众多发达的电信市场正日渐饱和,盈利空间日渐减小,而海外投资回报丰厚,众多运营商正通过周密的海外战略从别的市场上获取利润。环顾世界,各大电信运营公司都在积极开展跨国竞争,日渐重视对外投资,力图扩大海外市场份额。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已经在部分行业领域开始了走出国门的尝试,其中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华为等已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对外投资成果。而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基础发展阶段,今后电信运营企业的发展将走出单纯依靠扩大市场规模和行业垄断的套路,进入全新的、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电信企业应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利用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发展壮大自己。为实现此目的,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已将全球化发展战略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中。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对外投资寻求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在全球视角下审视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对外投资及其战略的考量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从国际电信运营商企业对外投资的成熟理论与成功经验中,提取适合国内电信运营商对外投资战略的方法与思想,结合中国经济和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实际情况,给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对外投资的目标区域、路径、模式等战略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

吴志红[8]2009年在《我国电信运营商国际投资策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07年开始,中国加入WTO的5年保护期已经走完,根据入世承诺,中国政府把外资投资或合资基础电信运营商的股权比例提高到49%,这不仅标志着我国电信业已经更深程度地融入到国际电信市场,同时国外企业也正通过参股、技术合作等方式渗透到中国电信业。面对全球电信大融合趋势,重组后的国内电信运营商面临国际化挑战的压力也将更加巨大。另一方面,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为电信运营商实施国际化战略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虽然中国电信企业前期已做了很多积极的努力和实践尝试,但与全球主导电信运营商相比,整体上仍处于国际化的初期阶段,国际业务的比重无法与国际上的主导运营商相比。为此,2009年初国资委发出了严控央企投资的通告。但谨慎投资并非不投资,而是应该理性的看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慎重使用国际化投资策略。本论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提出研究背景和问题,确定研究目的。同时,介绍了国际化方面的相关理论以及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明确我国电信运营商国际化战略的必要性,阐明了国内电信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同时评价国内运营商的投资能力,并分析我国电信运营商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对外投资的优势和劣势;第叁章系统分析了当前金融危机对全球电信产业及我国电信业的影响,探讨金融危机为我国电信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第四章通过总结国际主导电信运营商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对电信业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当前我国运营商对外投资的战略目标,包括中国电信运营商国际化的战略定位、有利时机与目标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等国际化路径中具体的投资策略;最后,对我国电信运营商国际化风险的识别与防范措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国际化战略,是我国电信运营商实现“世界一流电信企业”目标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进程。同时,伴随着诸多如市场风险,经营及汇率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基于前期各方学者也有关于国际化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我们针对金融危机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对运营商的投资战略提供一些借鉴。

杨挺[9]2005年在《中国电信业海外直接投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电信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实践为基础,采用归纳比较方法进行国别比较,对中国电信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回顾了中国电信企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状况。以中国电信企业分类为基础,回顾电信业近年来的发展概况。文中将中国电信业按照价值链分类划分为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电信制造企业、设计施工监理系统集成企业、增值服务企业、知识产权提供商和芯片提供商共5大类企业,这种划分方式是本文的一个创新。其次分析了中国电信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后分析了中国电信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和特点和发达国家电信领域海外直接投资的经验。最后提出了中国电信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本文针对中国经济的目前发展阶段,对电信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层面的建议主要有:法律政策环境、电信监管体制改革、投融资改革、国际环境和知识产权等5个方面。企业层面的建议主要有:具体投资方式、区域布局、产业链合作和知识产权核心战略等方面。

李智[10]2006年在《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业的发展取决于服务业的竞争力,本文根据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异,从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入手,结合服务业国际竞争理论,分析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性质、来源、决定、评价方法等问题。本文首先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态、政府这五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然后,本文构建了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运用粗糙集理论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将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将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电信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找到发展中国家提高电信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发现我国电信服务业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电信业的竞争和中国电信业对外投资[D]. 钱嘉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中国电信业迎接新经济的到来[D]. 方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3]. 电信运营企业跨国经营目标国选择战略[D]. 李苑. 北京邮电大学. 2011

[4]. 我国电信运营商对外投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郑佳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5]. 中国电信运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唐炜. 四川大学. 2007

[6].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产业安全问题[D]. 张立. 四川大学. 2002

[7].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电信运营商对外投资战略分析[D]. 岳冬立. 北京邮电大学. 2006

[8]. 我国电信运营商国际投资策略分析[D]. 吴志红. 电子科技大学. 2009

[9]. 中国电信业海外直接投资研究[J]. 杨挺. 电信建设. 2005

[10]. 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 李智. 南昌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电信业的竞争和中国电信业对外投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