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生面,耳目一新——评唐志源老师的研讨课《日本明治维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明治维新论文,别开生面论文,耳目论文,日本论文,老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编高中《历史》教材在全市中学全面推广后,如何在教学中有别于初中,避免重复,体现高中特点?如何体现中外合编的教材体例特色?如何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成为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热烈探索的焦点。
东昌中学唐志源老师最近执教的一堂研讨课《日本明治维新》,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奇兵突出——立足教材,跳出教材
讲明治维新,免不了一背景、二内容、三影响、——事实上,讲任何历史事件无不如此这般讲清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历史是如此演进的,教材是如此编写的,教师所做的似乎仅是寻找最生动有效的手段,把一切明白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可是,唐老师这一堂课却是突破了这一程式,另辟蹊径,抓住一个问题: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整堂课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阶级力量配置的变化;(二)、从兰学到《海国图志》的思想渗透;(三)、从盲目排外到全力倒幕;(四)、务实而又明确的目标;(五)、欧化而不同化。
表面看来,似乎置教材纲目、教材的框架结构、知识的系统性于不顾,但仔细琢磨,教材的内容——明治维新的主要方面都已被囊括了。不是吗?一、二、三点,是从背景上(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内因和外因)分析明治维新成功的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力量配置的变化、外来思想的渗透、民族危机的深化、盲目排外的惨痛教训以及激烈的倒幕斗争;四、五点,则是从目标、内容、结果和影响上分析了明治维新的成功。当然这是有所侧重的,但确是深化了,引导了学生从深层次上去认识历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教学改革,既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新教材的编写和推广,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环节,但并不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完成。若奉之为圣经,拘泥于教材而不敢越雷池半步,那恰恰是背离了新教材编写的主旨。
在新教材的推广中,教师仍然可以有也应该有一个组织教学内容的问题,有一个“立足教材,跳出教材”的问题,有一个再创造的问题。尤其是高中教材中与初中重复的内容,更应该有一个深层的挖掘。正如王铎全教授所说:“要教育学生成为世界的主人、历史的主人,而老师自己反而成了教材的奴隶,那是说不过去的。”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深挖教材,合理组织教材,不受老一套程式的束缚,努力着眼于开拓思维、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这恐怕是教学改革的精髓所在。
唐老师这一堂课就是一次富有创造性的可贵尝试。确实是大刀阔斧,别开生面,收到了奇兵突出,出奇制胜的效果。
高屋建瓴——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
高中新教材体例上一大特色是中外合编。合编,不是中外历史的机械凑合,而是着重于思维模式的改变:世界不是中国的世界,而中国却是世界的中国。既把中国历史的进程置之于世界历史演变的大洪流中,也把所有国家的历史置之于时代大背景中、世界大格局中,以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历史。胸有全局才能更明察秋毫,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偶然与必然、个别与一般。
这堂课的可贵之处,就是把日本明治维新置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大格局中。一开始,唐老师就点明了时代特征:先进的西方对落后的东方的侵略奴役,以及东方各国人民奋起抗争与探索救国之路的努力。着重指出亚洲各国的改革,包括中国的洋务运动都失败了,只有日本成功了。然后点题: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
一个悬念,引发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教学氛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在基本相同的历史大背景中,不同民族却往往经历着不同的历程。这正是引人深思,给人教益的地方。
比较分析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头戏,这也是中外合编体例所决定了的。但又切忌为比较而比较,枝节罗列、机械对照。唐老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把精力化在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的逐步对照上,而是着力分析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除开始的导言中一语带过外,整堂课不涉及中国。这样,既节约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使该问题剖析得更透彻,又引而不发,留下学生思索的余地,不比而比,收到了更佳的效果。
时代气息——走出历史的象牙塔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飞跃——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都是“改革开放”的硕果,大胆吸取的丰碑。
出于岛国民族的深重的危机感,日本民族是坚决信奉“拿来主义”的,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她都勇于吸取,甚至是全盘照搬。七世纪时唐帝国,是世界上一颗最灿烂夺目的明珠,其先进的政治、繁华的经济和高度发展的文化令日本民族惊喜不止,她如痴如狂地吸取,拿来为我所用,于是实现了一次腾飞;十九世纪的西方,发达的科学技术、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当时亚洲所望尘莫及的,日本再一次大胆拿来,一心欧化,终于赶上了时代。但日本仍然是日本,直到今天,尽管她已挤身于西方七强,日本仍然是典型的东方民族,有完全不同于欧美的民族特色。
“破除陋习,求知识于世界”,大胆“拿来”,正是明治维新成功的重要原因。“欧化而不同化”,基点正是“不怕欧化,所以才不被同化”。这是一个成熟民族的风采。
唐老师以高昂的激情讲述日本民族努力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加强教育等等的同时,又着重点明凡此种种无一不是植根于日本的需要、适合于日本的国情,从而走出了一条日本式的工农业发展道路。一心欧化,学习西方,但着重的始终是其精神实质而不拘泥于表面现象。
这堂课讲的是近代日本,但又如此富于时代气息,紧紧扣住了今日中国的时代脉搏。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深深思索一下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不是十分有益的吗?
历史教育,有它巨大的社会功能。历史从来就是一面镜子,供人借鉴,给人启迪。教师必须善于古为今用,挖掘一切可以给人教益的东西,走出历史的象牙塔。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是历史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
当然,我们反对牵强附会的联系现实,反对硬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历史就是历史,必须就事论事。唐老师从分析明治维新为什么成功入手,点出“不怕欧化”着眼于实质内容的这种切合本国实际的大胆拿来的做法是可取的,能启迪学生对今天的改革开放的深层思维。虽然还未能做到不着痕迹、完美自然的境地,但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有的放矢——着眼于思维层面的开拓
一堂好课,必须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并且思维是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所谓使学生进入角色,使学生动起来,根本的是指让学生思维积极活动。
有人认为,多设计一些问题,许多学生答问,热热闹闹,就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实未必,尤其是对高中学生。重要的是提问的质而不是量,问题的立点高否?思维量大否?
唐老师在这一堂课的整体设计上就是立足于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深层思维。首先,别开生面的讲课角度、精炼而又含蕴丰富的板书、导语的悬念设置等等都起了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而为数不多的几个提问更是精心设计,有的放矢,具有思维自由度大、角度新颖的特点,确实为教学增色不少。正如金相成教授在讲课中所说的那样:“教学不应停留在学生知识水平的昨天,应着眼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明天。”
总之,这是一堂令人耳目一新的好课。参加听课的专家们也众口一词认为是个方向。但这一堂课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索和疑问:这样教法会否影响基础知识的落实?在现今的考试制度下,会否影响会考的成绩?如何既要大胆创新又能和高考会考对上号?对于非重点中学,如何恰如其份地掌握学生思维深度,避免曲高和寡的冷场?如何设计更好的阶梯和铺垫,引导一般学生思维跨上新的高度?……这有待于我们继续作出探索。
标签:思维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