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莉(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科学城医院口腔科 621900)
【摘要】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乳牙龋病发病情况,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的作用。方法:将来我科就诊的20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护理干预组100人,采用知识宣传、培养习惯等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100人,不做任何干预,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探讨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随访,护理干预组100名儿童中新增龋病病例有15例,龋病发生率为15%;而对照组100名儿童中新增龋病病例有30例,龋病发生率为30.0%,后者明显较高,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习惯与口腔护理习惯与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发病率关系密切,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其发病率。
【关键词】 儿童;乳牙;龋病;病因学;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4-02[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baby teeth caries disease incidence of preschool children, discuss the rol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of preschool children caries occur. Methods of 200 cases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a randomized, including 100 people i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USES the knowledge in the form of publicity, habi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control group of 100 people, do not do any intervention, according tothe observation results,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The results of After a follow-up,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of 100 cases ofnew dental decay in children in 15 cases,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disease was 15%;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100 cases of new dental decay in childrenwith 30 cases,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disease was 30.0%,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dietary habits and oral care habit and preschool children baby teeth caries morbidity, close, 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 disease.[key words] children; Baby teeth; Dental decay; Etiology. Nursing intervention
龋病俗称“虫牙”,是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各年龄段均好发,而尤以儿童多见,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5岁年龄组发病率可高达66.6%。WHO已把龋病定为危害人类健康,并应重点防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列。学龄前儿童乳牙发生龋病,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甚至影响到患儿颌面部以及全身的生长发育,因此龋病是学龄前儿童需重点防治的疾病[1]。为了解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病情况并加强预防,于2013年12月到2015年6月对来我科就诊的20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随访,并对其中100名儿童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选取来我科就诊的20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并随访到今年6月止。其中男107名,女93名,年龄(4.31±1.14)岁,共检出患齿237颗,人均2.37颗。将200名儿童进行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100名,其中男55名,女45名,年龄(4.27±1.21)岁,患齿人均1.41颗;对照组100名,其中男54名,女46名,年龄(4.35±1.08)岁,患齿人均1.33颗。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以及患齿数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调查方法两组儿童均由口腔科医生用口镜和探针进行检查并记录乳牙患龋病的情况。并对儿童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询问儿童生活情况。
之后对对照组的儿童不作处理,对护理干预组的儿童进行护理干预,包括:(1)健康宣教:对儿童及家属进行教育,采用讲座、做示范、观看影片等方法宣传口腔保健知识;(2)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教育儿童家长,限制孩子的糖果、饮料等含糖食品的摄入,减少零食,多吃粗糙、硬质或含纤维多的食品;(3)培养儿童刷牙的习惯:要求家长在家中监督儿童早晚刷牙,餐后漱口。6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各组儿童新发生龋齿的数量,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不同年龄与龋病的关系由表1可知,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乳牙患龋病的几率也随之上升,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与龋病发生率的关系
2.2 护理干预效果随访6个月,护理干预组100名儿童中新增龋病病例有15例,龋病发生率为15.0%;而对照组100名儿童中新增龋病病例有30例,龋病发生率为30.0%,后者明显较高,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讨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龄前儿童乳牙的龋病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成为了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本次调查中,200名学龄前儿童中患有龋病的就有68名,患病率达34.0%。这主要与防龋病知识不足,家长平时过分溺爱孩子,造成他们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爱吃零食、喝含糖饮料,以及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不爱刷牙或者刷牙后吃甜食,同时也表明了相关部门在防治龋病的宣传工作方面仍做的不够[2]。儿童龋病可引起咀嚼功能降低、食物消化吸收减弱,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语言表达和面部的正常形态[4],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同时本研究发现乳牙龋病的发病率与学龄前儿童的年龄呈正相关,说明了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是一个慢性、渐进性发展的疾病,防龋工作需要从小抓起。
对于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防治,方法较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口腔知识宣传:从调查问卷中发现,约有40%的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了解不足,而可以全部回答问卷问题的仅10%。保健部门2.2 护理干预效果随访6个月,护理干预组100名儿童中新增龋病病例有15例,龋病发生率为15.0%;而对照组100名儿童中新增龋病病例有30例,龋病发生率为30.0%,后者明显较高,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讨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龄前儿童乳牙的龋病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成为了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本次调查中,200名学龄前儿童中患有龋病的就有68名,患病率达34.0%。这主要与防龋病知识不足,家长平时过分溺爱孩子,造成他们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爱吃零食、喝含糖饮料,以及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不爱刷牙或者刷牙后吃甜食,同时也表明了相关部门在防治龋病的宣传工作方面仍做的不够[2]。儿童龋病可引起咀嚼功能降低、食物消化吸收减弱,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语言表达和面部的正常形态[4],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同时本研究发现乳牙龋病的发病率与学龄前儿童的年龄呈正相关,说明了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是一个慢性、渐进性发展的疾病,防龋工作需要从小抓起。
对于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防治,方法较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口腔知识宣传:从调查问卷中发现,约有40%的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了解不足,而可以全部回答问卷问题的仅10%。保健部门
论文作者:宋云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乳牙论文; 儿童论文; 学龄前儿童论文; 口腔论文; 统计学论文; 发生论文; 病例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