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小学,山西省 大同市 037000)
小学教师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为主;是以教给学生被动的接受性知识,还是教给学生以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是一视同仁按照传统意义的照本宣科,还是“因材施教”积极探索趣味教学,是新旧教育理念的分水岭。
孔子曰:“有教无类”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正确的教师观。不能因学生的家庭、环境、智力以及个人的喜好而对学生有所歧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每当新学期即将来临的时候,首要任务是调整心态,积极自觉地促进自己教学观念的改变,以实现由单一的,片面的、机械的教学观向多样的、辩正的、趣味的教学观的转变。特别是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每一位刚入学的学生,用活泼的教学方法教育每一位学生。
“有教无类”,是树立正确教师观的基础。从平时的练习和检测中可以看出,刚入学的儿童在启蒙阶段的受知层次是不一样的,理解能力、家庭氛围、受教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着刚入学儿童的学习成绩。在一年级新授的知识中,理解的内容少,记忆的内容多,特别是学生对记忆,掌握不够,容易出现三天不记,几乎忘记的现象。前期在幼儿园阶段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记忆力明显优于他人,自信心和活跃程度较高,而大部分学生却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对学习缺乏兴趣、对数学课中需要记忆的内容有抵触情绪,这时作为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要以平等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觉自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性,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要以学生的分数论英雄。教师要多告诉学生“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的思考启蒙教育。
第三,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以积极能动的教师形象逐渐取代了消极被动的教师形象。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教育形势需求。
“因材施教”则是树立正确教学观的前提。正如朱熹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孔子对教育的态度可见一斑,他首先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足见其备学生之细致认真。这样,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如果缺乏了这个必备的前提,何谈“因材施教”?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把备课看做是备教材、备教案,很少是在备学生,不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别,千篇一律地灌输知识,至于学生能接受哪些知识,学生能接受多少,教师很少去考虑。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智力、理解力尚处于启蒙阶段,教师需要耐心、细心地引导学生对课本产生兴趣,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
其次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碰到这样情况,教师不应埋怨学生,而是要深刻反思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是学生不接受教师的讲解方式,还是认识上有差异;是学生对内容不感兴趣,还是教师点拨,引导不到位;是教师制定的教学方案与学生的兴趣点、期望点出现了不合拍;还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
第三,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利用黑板、多媒体等多种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向高一级的认知水平发展。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形成良性发展。教师不能一味地埋怨责怪学生,不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只会适得其反,把简单的问题变成学生的认知障碍。因此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通过多样性的趣味教学法,教给学生需要的数学、易懂的知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是树立正确教师观和教学观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孔子弟子中,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使其特长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把“言”和“行”结合起来考察,这就是孔子备学生的方法。对此小学教师应当很好地借鉴。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高高在上,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平等的关系去对待,没有和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学生由于害怕说错而不愿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策略,首先,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从学生智力水平的客观实际出发,孔子认为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论语·阳货》)三类。孔子弟子中,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闻一知二”的子贡,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智力较低甚至于“下愚”的学生,只能教给他们与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识,否则,“欲速则不达。”如同是“问仁”,孔子的回答却不尽相同。
其次,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因此教学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教学的内容应各有侧重,不能千篇一律。孔子的学生子路好勇无谋,遇事鲁莽,孔子就经常给他泼点冷水,告诫他凡事要谨慎细致,谋而后动,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再做决定;而冉有则是胆小怕事,遇事退缩无主见,孔子就常常给他加油打气,鼓励他果敢大胆,坐言立行。
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进行教育。孔子有门徒72名,年龄参差不齐,有与孔子年龄相仿的,如秦商、子路;有与孔子差一代的,如颜回、子贡;也有差别特大的,如子张、子骄。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应区别对待。
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和角色,随着新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师观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小学教师不再只是一个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而是课程的主动地调试者、研究者和创造者;小学教师不能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傅,而是学生启蒙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教师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互动的。因此,小学教师不应是学生心目中权威的象征,也不应是家长依赖教育孩子的对象。应积树立起“有教无类”的教师观和“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想象的世界,激发学生与知识产生共鸣。
论文作者:雷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学生论文; 孔子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论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