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检查方法论文_陈雪源

乳腺超声检查方法论文_陈雪源

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中心卫生院 165201

【摘 要】乳腺超声检查能够判断乳腺有无病变;判断病变的物理性质,即囊性、实性、混合性。根据病变的灰阶声像图特征和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给出疾病诊断或良恶性等提示性意见。评估乳腺引流区淋巴结的状况。

【关键词】乳腺;超声

1检查前准备

①常规检查前一般无须特殊准备。检查时充分暴露乳房和腋窝。②应避免乳腺导管造影和穿刺活检,以免造影剂和出血干扰影响诊断。③检查乳腺癌是否发生腹腔、盆腔转移时,需要空腹和充盈膀胱。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凝血功能。

2患者体位

①嘱患者充分暴露乳房和腋窝。双侧手臂上举,自然置于头部上方或枕后,这种姿势使乳腺组织贴紧胸壁可减少病灶的滑动,减少乳房下垂和褶皱对检查的影响。②患者常规取仰卧位。检查乳房外侧时,可调整为面向对侧的半侧卧位。③乳房较大或乳房下垂明显时,检查者可用手向上托起乳房。④如果肿块只有在特殊体位才能触及时,可采用特殊体位,如直立位或半直立位。⑤有时为了与乳腺X线检查结果相对照,超声检查可采取与乳腺X线检查相同的体位。

3正常乳腺超声表现

3.1皮肤

皮肤表现为一条平直带状稍高回声,厚度约2mm,光滑、整齐。乳头大小因年龄、发育及经产情况而异。年轻、乳房发育良好及未生育者,乳头较小,哺乳后乳头增大。乳头回声均匀,边界清楚,形状规则。

3.2皮下脂肪层

皮下脂肪层及腺体前脂肪主要为脂肪和Cooper韧带,除乳头外,腺体层均被脂肪组织覆盖。脂肪厚度个体差异较大,青春期皮下脂肪较薄,随年龄增加,皮下脂肪逐渐增厚。皮下脂肪呈等回声,穿行于其间的线状高回声为Cooper韧带,一端连于皮肤和浅筋膜浅层,一端连于浅筋膜深层,牵拉乳腺小叶,使腺体表面在韧带附着处不平整略呈波浪形。Cooper韧带通常在老年女性和皮下脂肪较多时容易显示。Cooper韧带将皮下脂肪分隔为结节样等回声结构,检查时需注意观察,勿误认为肿瘤。皮下脂肪伸入腺体或腺体内出现局限性脂肪团时,容易误诊为肿瘤,应注意鉴别。

3.3乳腺后间隙

浅筋膜深层和胸肌筋膜构成乳腺后间隙。超声断面呈线状或带状低回声,大多数年轻女性乳腺后间隙的两层筋膜不易分辨。老年女性,尤其脂肪较厚时,乳腺后间隙境界清楚,呈薄层低回声。

3.4胸壁

胸壁肌层呈低回声,显示与解剖结构一致的肌纤维纹理,排列整齐。肌筋膜为线状高回声,连续光滑。肋骨为薄片状强回声,后方声衰减。肋软骨为低回声,短轴呈球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肋软骨短轴断面与乳腺纤维腺瘤的声像图相似,但肋软骨与肋间肌相连,后方回声衰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乳房和腋窝扫查

4.1乳腺扫查

探头直接放在皮肤表面进行扫查。较好的扫查方式是放射状和反放射状扫查联合应用。因为乳腺导管和腺叶是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放射状扫查可以较好地显示导管和腺叶的结构。将探头沿导管长轴方向置放,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滑动扫查,从内向外移动探头,各扫查断面相互覆盖。反放射状扫查时,探头从乳房边缘向乳头方向沿导管垂直的方向扫查,按顺时针方向移动探头,各扫查断面而相互覆盖完成360°检查。发现可疑病变时,可联合使用多种扫查方法,包括放射状和反放射状扫查、横断面、纵断面、斜切扫查等。

4.2乳头、乳晕扫查

乳头和乳晕处组织致密,可致后方衰减,乳头和乳晕深面为病变好发部位,需采用多方位斜切扫查。对乳头溢液特别是溢血的患者,应特别留意乳头本身回声均匀性,乳头内和乳晕深面导管有无扩张、管壁是否光滑,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导管内或导管周围有无肿块。

4.3腋窝扫查

沿腋动脉长轴和短轴多断面检查,向外扫查到臂侧近端,向内扫查到胸壁。判断腋窝淋巴结有无增大,回声有无异常,有无副乳腺或其他占位病变等。

5测量方法

①肿块大小的测量:肿块测量包括最长径,与之垂直断面的短径和前后径三个径线。在测量肿块大小时,如果低回声肿块边缘有增强回声晕(晕环征可能代表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其径线测量应包括周边回声增强的不规则外缘,不能只限于低回声区。②导管管径的测量导管扩张时测量导管管径,导管长轴断面测量。

6病变的定位

①时钟表盘式定位法:乳腺病变的体表定位参照时钟表盘形式。发现病变,应明确标明位于哪侧乳腺,病变位于几点钟处、距离乳头的距离。此方法定位精确、完整,便于病变活检、手术介入、临床随访和影像对比,最为常用。②象限定位法:对于较大肿块,可采用象限定位法。以乳头为中心,经过乳头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将乳房分为四个象限,即外上象限、外下象限、内上象限和内下象限,乳头和乳晕所在区域为中央区。③解剖层次定位:病变定位还包括解剖层次定位。乳腺病变大多数来自腺体层,少数来自皮肤、皮下脂肪或胸壁,应明确注明病变的解、剖层次。

7扫查时注意事项

①扫查时各扫查断面相互覆盖,不要有遗漏区域,扫描速度不能太快。②探头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在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使小血管难以显示。③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Cooper韧带等有否异常。乳腺结构的不均匀性和腺体内脂肪可能会干扰对占位病变的识别。④腺体内局灶性脂肪可造成类似肿块的假像,应仔细加以鉴别。腺体内局灶性脂肪与腺体周围的脂肪回声一致,且加压探头时局部明显变形有助于鉴别。⑤由于恶性肿瘤可能浸润胸壁,而胸壁占位性病变临床触诊又容易误诊为乳腺肿瘤,因此在乳腺超声检查时,乳腺后方的胸壁结构应该常规观察。⑥除采用多种扫查手法外,应强调问诊和触诊,并结合其他影像资料,减少漏诊。

参考文献:

[1]顾素英.乳腺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丛淑珍,吴丽桑,赵晓虹,欧阳雄健,李谊.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年04期

[3]宗绍云,房凌君.乳腺结构不良症的超声分类探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年07期

论文作者:陈雪源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乳腺超声检查方法论文_陈雪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