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与抢救能力情境模拟教学在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论文_徐琼,万菲

(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湖北荆州 434000)

【摘要】目的:了解新入岗精神科护士护士掌握心肺复苏术和抢救能力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2016年新入岗的35名精神科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术与抢救能力培训,进行成绩分析及问卷调查,与2015年运用传统教学法的33名精神科护士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护士的理论成、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与2015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能激发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心肺复苏术与抢救能力,预防护理风险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护士;心肺复苏;抢救能力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291-02

掌握心肺复苏术是医护人员的基本职业要求,也是精神科护士从业的基本需要。精神病患者在就诊或住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而医护人员掌握标准的抢救知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1]。但是传统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人示教等教学方法,不利于新入岗护士将CPR理论和技能有效结合,突发紧急情况护士手足无措[2]。本研究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模拟临床中不同急救场景的抢救流程,将理论知识演化为直观内容,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实际操作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l 调查对象

来自于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2015年及2016年新入岗的护士。其中2015年新进护士33名,年龄21~29岁;男10名,女23名;大专学历18名,本科学历15名;有工作经历8名,无工作经历25名。2016年新进护士36名,年龄22~28岁;男11名,女25名;大专学历14名,本科学历22名;有工作经历7名,无工作经历29名。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历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教学方法

2015年护士采用传统的心肺复苏术和抢救知识教学法,2016年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均由我院两名急救授课老师负责教学,具有5年以上急救知识培训经历,通过带教老师资格培训取得合格证。传统的心肺复苏术培训依据《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要求,以“心肺复苏2013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CPR”制定教学计划,课时6课时,其中理论1课时,演示1课时,模拟人操作2课时;而情景模拟教学法另加模拟操作演练4课时。

1.3 考核方法

包括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学生CPR操作结束后,教师及时做出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考核总分值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年考核成绩比较

2016新进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注:两年成绩对比,P<0.05

3.讨论

快速有力不问断胸外按压的重要意义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质量的胸外按压要求有姿势、按压部位、按压频率、深度、胸廓回弹、按压中断不超过10秒等重要指标,有效按压使心输出量和冠脉灌注压升高,改善氧代谢。早期除颤作为心搏骤停的最有效治疗,护士掌握除颤技术是非常必要的[3]。“除颤后从按压开始”,减少了中断按压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激发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护士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情景模拟教学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改变她们被动教育状况[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尽快融入护理队伍。两组护士在我院急诊科学习时,带教老师反馈实验组的学生在真实病例患者中能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能跟上老师的节奏,配合完成抢救工作。

【参考文献】

[1]孟华.心肺复苏情景模拟教学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6):685-686.

[2]黄翠红,王文均,杨芳,等.社区公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培训.护理学杂志,2008,23(21):9-10.

[3]王金妹. 心肺复苏情景教学法在实习护生中的应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7):21-22.

[4]王秀梅,程俊兰.心肺复苏教学方法改进前后教学效果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7):1081-1082.

论文作者:徐琼,万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  ;  ;  ;  ;  ;  ;  ;  

心肺复苏术与抢救能力情境模拟教学在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论文_徐琼,万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