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趋于回落状态,加上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次背景下,完善建筑施工成本预算对企业至关重要。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更能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为此,笔者结合实践,探究了建筑施工中成本预算分析以及成本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预算;成本管理
一、建筑预算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1 合同预算
即中标预算,是工程项目的收入凭据。在合同预算时,要对合同预算的细节做好全方位的把握,防止合同预算中的漏洞,并且合同双方要进行严格的合同签订程序。
2 施工预算
施工预算是施工单位根据所制定的施工图纸、规定的施工定额、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化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单位工程。施工预算中基本上要涉及到人工设备、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数量等内容的核算。施工预算是公司根据工程施工的固定额度编制而成的,企业定额往往决定了工程项目控制的限额。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时必须确保施工中的各项费用支出在一定限额之内,要控制在预算之内。
3 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的预算基本上是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导计划进行汇总之后形成的一种预算,是一种施工前和施工中对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的一种控制指标。在计划成本预算的编制过程之中要注意计划成本预算的范围,不能突破整体的施工预算,如果成本预算控制不能达标,也要将其严格规定在中标预算之内。
二、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成本控制体系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中,工程项目经理要对整个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负起主要责任。因此项目经理应做好工作,经常对员工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工作进行考评,并给予合理的奖罚。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存在着问题,没有合理的计划和控制过程,控制体系存在一定的程度的缺陷。目前,我国成本控制主要依赖项目经理的控制,但由于成本控制体系的不合理和项目经理的经验不足,导致员工不具备成本控制的意识,因此也就间接导致了成本控制的不合理。
2 施工方案上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先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再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企业应将参与施工员工人数以及机械设备的技术特点等作为参考,同时也将建筑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建设作为参考,做出几种建设实施方案。最后,对建设施工方案进行讨论和比较,选择出成本控制比较合理的方案。然而,当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基本上不进行施工方案的比较,往往只是根据以往建筑行业的成本控制的经验来进行方案的选择。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上缺乏选择性,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人员固定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因此建筑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应首先从建筑施工项目的准备阶段开始,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成本控制方法不良因素
现代建筑工程财务部门是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的主要责任人,并且也制定了十分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但是就目前来看,成本控制制度虽然十分严格,在实际应用时,其效果往往不够明显。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在进行信息收集工作时不够完善,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数据分析,但是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除此之外,在常规的工程项目中,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分析、储存工作的时效性较低,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这些因素都会对财务部门的成本计算工作造成影响。
4.成本责任制度不完善
在传统的建筑企业管理模式中,完整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会被分割成细碎状态进行管理。每个部门对各自的成本进行统计,统计完成后交由财务部门进行分析,核算之后再返还给各个部门,再由各个部门对成本进行控制,完成工程后,所有部门再将各自的最终成本进行统计。这种控制方式不仅琐碎,并且准确度和效率较低,没有相关责任人,仅仅由部门进行监督,难以进行修订、完善,而且人员控制成本、培训成本等隐形成本也难以估量,所以导致成本误差较大。在出现成本问题时,就会导致各个部门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但由于各个部门中职能交叉的情况,调查工作也难以开展。
三、加强成本管理措施
1 健全成本控制制度
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体系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核算以及成本的考评等部分组成。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规范进行,通过成本出现偏差原因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掌握建筑工程成本的发展方向,确定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建筑施工单位应该不断健全成本控制体系,以此达到提高经济效益,还要不断往上超预算的审批程序,同时应该建立在实际工作量的评价体系,强化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通过对成本目标体系进行监督并及时改正偏差的优化控制,来实现降低成本的额目标。
2 对动态成本进行严格监管
无论预算成本多么精确和仔细,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有疏漏产生,这就产生了一定的动态成本。成本预算人员应当随时跟进工程进度,根据进度以及动态成本对目标成本进行不断调整,如果发现动态成本出现异常,应当对异常开支进行严格审查。同时,在研究方案的不断深入下,目标成本也应当不断细化,才能有效提高产品成本的准确度。
3 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在进行项目工程管理时,其成本估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建筑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这样就意味着每项工程的设计、实施阶段中都会存在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完整的补充、修改、调整,并进行信息综合反馈。在项目一开始就进行精确成本计算是不切实际的,需要在工程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补充才能够提出完整成本。
总结
建筑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成本预算决定着建筑方以及客户双方的利益,如果出现纰漏,就很有可能导致双方出现利益冲突,最终影响工程的进行。而在成本预算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成本预算工作难以开展,在未来的发展时,应当对这类状况引起重视,才能进行精确的成本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肖茜.建筑施工中预算成本及管理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551-551.
[2]徐国强.刍议建筑施工的预算成本和管理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6):523-523.
[3]张宁.建筑施工中预算成本控制及管理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4,(32):157-158.
论文作者:李晓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成本论文; 预算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