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技术线损和降损措施分析论文_翟宗亮

配电网技术线损和降损措施分析论文_翟宗亮

(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 山东潍坊市诸城市 262200)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电网配电网系统更加复杂,线路损耗程度不同。因此,要加强配电网线路亏损管理工作,合理规划电网线路,节约能源,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加强线路损失管理工作是制定合理、科学的线路损失率规划指标,并结合规划指标加强线路损失管理工作。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压力加大,配电网亏损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关键词:配电网技术;线损;降损措施;分析

1 配电网线损问题概述

1.1电网发展和负荷的增长缺乏统一性

目前,部分电网在短时间内仍存在电力超载现象,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电线丢失问题很有可能很严重。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研究发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和各种用电量不同,很难找到统一的规律。例如,一些用户在白天和晚上使用更多的电力,在一些地区,用户在白天和晚上使用同样的电力。此外,在一些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较快,电力消耗显著。如钢化厂和重工厂的工作量较大,常常是昼夜不停,加班加点运行,在夜晚也和白天一样高强度工作,耗费大量电能。在此种情况下,有可能导致配电网用电过载,造成线路损耗,长此以往,不仅对配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损害到其他企业的切实利益。虽然这种用电过载情况仅发生在局部地区,没有大范围发生,但对供电单位而言,依然不能盲目忽视,而是要足够重视,找到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1.2线损管理未得到高度重视

电力企业尚未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在实际的线路亏损管理过程中,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管,减少亏损的途径也存在严重缺陷。电力公司忽视了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提供足够的人力、财力和技术支持。甚至在电力企业的日常运行中,也经常涉及到线路损耗管理的相关问题。但是,由于企业部门有自己规定的任务,因此没有实现高度的亏损管理。

1.3 农村地区的线损情况严重

10kv分销网络广泛应用于全国农村地区。当前,农村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国家对农村农业网络进行了改造,并逐步出现了大规模的变压器。通过对当前农村用电总体情况的分析,发现供电量过大、用电量过少的问题比较严重,导致负荷过低,甚至导致配电网线路损耗严重。此外,农村人口分布不集中,有点状分布,电力用户较多,导致农村变电所电力分布水平差距明显,与城市用户相比,农村用户的仪表和设备相对落后。供电线路的运行效率也较低,这进一步导致了农村线路高损耗的现状。

2.线损在配电网技术中的危害作用与原因分析

2.1 线损在配电网技术中的危害作用

尽管我国已进入配电网技术自动化的时代,但配电网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可预测的线路损失问题。配电网中出现的技术走线现象会大大增加热,导致导体温度升高。这样,绝缘材料也会继续雾化,这会影响到线路系统绝缘的基本功能,引起热攻击。温度过高也会引起严重事故,如不必要的电火。此外,配电网技术线路损失的问题没有及时纠正,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造成电力损失,从而给电力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2.2 线损在配电网技术中的原因分析

2.2.1 不科学的电网规划

造成配电网电缆损耗的因素很多,但最集中的因素是供电模式、电网结构、运行模式、电网调度、参数、大修、运行等。其中,缺乏科学的电网规划会造成线路丢失问题,合理的电网规划在配电网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供电企业应对当地用电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然后根据电网负荷和电力负荷对电网结构进行科学规划。目前,我国电网规划存在一系列问题。许多供电企业利用传统的经验,在没有调查当地电力市场的情况下进行规划,这使得线路磨损增加。当电网规划发生变化时,线路部分和可变电压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线路承受的负荷。在这种情况下,配电网线路的损坏将更加严重,配电网的成本将会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 三相负荷不均衡

每个用户对供电问题有不同的要求,对三相负载需要精确的高速,确保三相负载之间的平衡,稳定的传输和分配。但也有人不重视三相负载平衡问题,不同季节的电能使用也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相应的高速措施,影响了三相负载的平衡。当配线电流增加时,功率损失也会相应增加。

2.2.3 计量装置不准确

测量配电网的潮流是保证供电质量和效益的有效措施。因此,精确的测量装置在配电网技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电网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都会造成测量装置的一些误差,测量量的不准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功率损失。这样,分销网络的损失也将随之产生。

3 应对配电网技术线损的对策

3.1 调整配电网的功率

电网结构和布局的不当将导致配电网的技术损失。因此,配电网内部的电力分配需要合理调整。在调整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以环形配电网与电阻的负相关关系作为整个网络的功率调整目标,并以配电网中功率因数的调整为主要调整方向。配电网的功率分布是指对有功功率的科学分配和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缩短配电线路的输电长度,并在线路中引入无功配电形式,可以减少线路中的各种损耗,同时能有效提高电网的配电和输电质量。

3.2 调整配电网的运行方式

调整的重点是运行负荷曲线和三相负荷的协调和变化。在配电网实际运行中,峰谷间隙大、负荷大时,需要选择双回路供电方式,调整三相不平衡负荷。通过调整平衡负荷和电路供电方式,有效降低回路中的线路损耗,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更加科学地减少配电网的时间和负荷损耗。因此,配电网整体运行方式的改变是后续变压器运行协调工作的前提,也是调整系统线路负荷、减少系统技术线路损失的主要途径。

3.3 加强变压器的运行管理

在配电网系统中,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损耗占总损耗的30%~60%,因此,要控制配电网的线路损失,就必须严格控制和调整变压器的运行。根据配电网和线路损耗的实际特点,准确计算网络运行所需的临界负荷值和变压器数量,并根据计算的相关参数确定系统所需变压器数量,变压器造成的损失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它。在合理调整变压器数量的基础上,根据配电网产生的负荷和与临界负荷的关系选择变压器的运行方式。还需要增加变压器,在系统出现问题时,变压器可发挥辅助作用。合理调整变压器的站数和运行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变压器的损失率,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空载损失,从而减少配电网的线路损失。

3.4 优化计量配置

应根据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优化配电网中电能表的计量装置,并依据实际运行中的参数合理选取所用装置。

3.5科学进行无功补偿

应综合分析和计算配电网无功损耗的主要环节、特点和分布情况。从配电网的总体考虑出发,合理选择无功补偿方式,降低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线路的损耗率。在正常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电压水平和负载区进行无功补偿和平衡。同时,系统负载应根据具体情况自动削减。

结束语

线路损失率的高低与企业线路损失管理工作的开展密不可分。加强线路损失管理是以国家政策和方针为基础,制定合理、科学的措施,降低线路损失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明确线路亏损管理方向,兼顾技术和管理,加大电网合理改造投入,促进供电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祖强 . 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J]. 低碳世界,2017,(32):149-150.

[2] 华德曲 . 计量自动化在县级供电公司配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J]. 数字通信世界,2017,(11):163.

[3] 邓 晓 .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研究 [J]. 建材与装饰,2017,(40):198-199.

[4] 符绩强 .10 kV 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J]. 科技与创新,2017,(12):90.

论文作者:翟宗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  ;  ;  ;  ;  ;  ;  ;  

配电网技术线损和降损措施分析论文_翟宗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