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新理论--兼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_比较优势论文

后发优势新理论--兼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_比较优势论文

后发优势新论——兼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论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优势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20(2004)03-0351-07

在经济发展中,发展中国家主要有两种优势可以利用,一种是比较优势,一种是后发优势。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比较优势问题研究得较多,特别是在国际贸易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但对后发优势问题研究得较少,至少是不够系统和深入。本文试图从一个更广的视角看待发展中国家所存在的各种后发优势,并从后发优势的角度重新解释中国近2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背后的动因。最后,我们还提出了经济发展的4种战略,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我国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须继续奉行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

一、后发优势的多维性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大都只集中考察科学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我们认为这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诚然,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是重要的,但如果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后发优势,就有可能看不到发展中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巨大潜力,容易失去信心和产生悲观主义情绪。如果我们不是狭义地界定后发优势这个概念,而是更为全面地理解它,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经济落后性带给我们各种内在的优势和条件,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要全面地理解后发优势,我们必须首先知道后发优势的内涵。我们把后发优势界定为由后发国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没有、后发国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按照这个定义,我们把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1.资本的后发优势

这一后发优势主要是指资本报酬递减规律所产生的优势。发达国家的资本丰富,而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由此将会促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得更快。从绝对量来看,发达国家注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基本上呈递增状态。这个方面的后发优势现在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资本报酬递减规律是否存在。从全球视角来看,的确,发达国家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大于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规模。但是,如果我们不是从全球资本流动的视角。而是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双边流动的视角,就会发现,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规模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的投资规模。另外,从各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的数据来看,发展中国家大多数是投资率高于储蓄率,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储蓄率高于投资率。这两个方面证据表明资本基本上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的,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报酬率应该比发达国家更高。

在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资本后发优势的表现与作用不同。早期偏向于对资本数量的需求,后期则对资本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中国而言,改革开放初期资本数量严重不足,“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双缺口模型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吸引外资大规模流入的理论基础,外资的流入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储蓄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外资引进的贡献不再体现在供给方面,而是体现在需求和结构方面。在需求方面,外资在微观经济上具有高效率的特点,能够弥补国内投资由于微观经济的低效率、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而产生的有效投资不足。在结构方面,外资的引进过程,也就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过程,由于国内总体上低下的技术及管理水平使得一部分投资不能通过国内储蓄予以实现,只得通过外国资本流入补充,由此改善的是国内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

2.技术的后发优势

这个方面的后发优势是学术界讨论得最多的优势。大多数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由发达国家花费了巨大的投资和时间发明创造的,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知识被认为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溢出效应,这对于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发展中国家不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来重新研究和开发这些已经存在的科学技术,他们只要花费很小的成本和时间就可以把这些科学技术学来并运用于生产之中。这一方面节约了发展中国家的大量资源,另一方面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比发达国家发展得更快。除模仿创新之外,一个重要的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就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即在一定条件下跨越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直接进入技术的前沿领域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如日本没有经过西方蒸汽动力阶段,而是绕过这个阶段,直接进入大规模水力电气阶段。日本的现代化通过走捷径,使日本成功地在50年左右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现代化国家在200年才完成的历程。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充分利用先进国家开发的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后发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步伐,是新时期发挥技术上的后发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政府明确指出,我们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后发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技术的后发优势与资本的后发优势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致的,实际上引进外资同时也是引进先进技术。外国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载体,其技术溢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当地企业的示范和模仿作用。跨国公司向其子公司转移新的产品与技术,或者通过增加竞争压力,迫使国内竞争对手谋求提高技术水平,从而产生了示范作用,引起了当地企业的模仿行为。二是对相关企业的带动作用。对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企业而言,跨国公司通过自身的质量标准与技术要求,促使并帮助当地企业采用新的技术标准,提高质量水平,以满足其原料供应或销售服务的要求。三是对当地员工的培训作用。由于当地员工的技术水平、管理素质与跨国公司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跨国公司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培训当地员工,提高其技术水平,而掌握了新技术的员工通过自办企业或为当地企业雇用,就会把由此获得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扩散出去。

3.人力的后发优势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大优势,也是我国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都将存在的重要优势,这一优势既是比较优势,也是后发优势。只是在这一点上,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是重合的。中国正在逐渐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当然,由于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仅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从国外引进的高新技术与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使其由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复杂劳动密集型。

劳动方面的后发优势的另一重要体现是知识的溢出效应。知识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知识是有时效性的,随着知识的更新与进步,对原有知识体系或陈旧的知识进行再投资显然是非理性的,是对经济资源的浪费,理智的选择是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知识溢出效应。在全球化的条件下,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发展中国家能够跳过漫长、曲折的中间阶段,直接进入知识的较高层次和较新阶段,从而极大地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创造人力资本。一是教育的国际化。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教育也日益国际化了。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发展具有相对于本国经济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超前性,发达国家教育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在国际上也具有溢出效应。发展中国家青年学生到国外留学的热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涨。同时,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为了扩大生源,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积极地从发展中国家中招生。特别是因特网的建立,远程教育的扩展,为发展中国家教育的普及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创造了便利。二是外国直接投资中的知识溢出。跨国公司在知识创新和传播方面是全球的带头人。他们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3,占世界FDI的70%,占世界R&D支出的80%。通过培训当地职员,以及与国内供货商和分包商的接触,外资企业带来了包括国外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可观的知识溢出效应。

4.制度的后发优势

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以至战争等等才能形成,而制度又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正式规则尤其是那些具有国际惯例性质的正式规则是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的,并且制度转让并不像技术转让那样涉及到知识产权(专利权)和技术转让费之类的问题,这将大大降低制度创新和变迁的成本,降低正式规则建立的成本、特别是时间成本。同时,在开放经济中不同制度安排的效率差异会得到鲜明对比,从而产生改善不合理制度的强大刺激,不仅能够产生强烈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动力,而且由于政府在制度比较中对新制度的预期收益更加明确,对实现制度变迁的有效途径的认识更加清楚,因而也会促成政府推动强制性制度变迁,消除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开放经济中的制度创新不同于原来在一个国家框架下提出的制度创新,制度所涉及的问题有很多超出了某一个国家的界限和范围。对一个相对封闭和缺少国际竞争的社会,制度选择空间较大。但随着一个社会开放度的提高,制度选择的空间就有缩小的趋势。对一个国家而言,为了适应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需要,其制度安排也逐渐向国际通行的制度靠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制度趋同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了。

加入WTO对中国制度创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影响是为我国制度创新提供了总体的原则和制度框架,为我国制度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它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待遇,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制度变迁的进程。

5.结构的后发优势

发展中国家最初都是农业国,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从农业经济转为现代工业经济,最终实现工业化。落后的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而工业部门的生产率较高,把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转移到工业部门,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生产率较快的增长。这方面的后发优势在发达国家是不存在的,因为在那里所有部门都现代化了,生产率差异较小,至少没有发展中国家农业与工业的生产率差别大。不考虑其他因素,仅就结构转变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要快于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从而促进发展中国家资源配置效率以更快的速度提高,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将更加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和技术的速度将会更快,一方面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使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也将加速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使我国资源配置效率的潜力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综上可见,后发优势不仅是技术上的,而是全方位的。全面地认识后进国家客观存在的各种后发优势,对于增强经济赶超的信心和正确地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后发优势是后发国家赶上先发国家的基础和条件,把这些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后发国家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罗斯托所说的起飞,赶上先发国家,历史上美国、德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后发经济体的赶超经验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后发优势是一种潜在的,是实现追赶的必要条件。要使后发优势得以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后发国家政府必须创造一个有利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就像一个天资聪慧的孩童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成才的道理一样。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至今仍然发展缓慢,贫穷落后,不是不存在后发优势,而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为后发优势的发挥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二、后发优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

中国20多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人们通常把它归因于改革开放的方针和政策。但是,改革开放为什么会促进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呢?我们认为,这种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后发优势,如果没有以上所说的5种后发优势,无论怎么改革开放也不可能使中国经济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改革开放的作用只是把这种潜在的后发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了。

改革就是要把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到有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无可否认,在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借鉴和参考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在改革目标上,由于富裕国家都是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这就为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参照系;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上,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财税和货币政策工具和措施为我们建立宏观调控体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在企业微观经济层面,西方国家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先进管理方法为我们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在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上,西方国家的法律规章体系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提供了重要依据。甚至在非正式制度上,西方国家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守法意识已经对我国劳动者和公民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总之,如果没有发达国家的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政策可供借鉴和参考,我们的经济体制转轨就不可能进行得那么顺利。这就是说,改革使我们充分利用了制度的后发优势。当然,这里说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的制度建设经验,并不意味着要把它们的所有实践和做法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而是说有了它们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作为参考,使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少走弯路,节约了试错成本和时间。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使我们的经济体制更倾向与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从而将会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更快地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逐年递增,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我国吸收外资额连续多年在发展中国家中稳居榜首,每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中中国已占40%以上。巨额的外资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外资与内资的技术含量和边际生产率是不同的,外资在提供经济发展急需资金的同时还带来了重要的外部效应,如推动了体制改革,促进了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力素质等。外资的进入还直接提高了我国的资源禀赋的结构,使突破比较优势的陷阱、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成为可能。外商投资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改革开放的早期,外商在我国重点投资的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虽然弥补了我国资本的短缺,但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明显的带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项目,大多数进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正在大力发展的产业,这不仅促进了我国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而且推动着这些行业产品结构的升级。政府还依据发达国家先行发展所给出的产业结构演进路径,运用适当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从而加快了产业结构的演进速度。外资的大量进入,证明我国的资本收益率较发达国家要高,就拿汽车行业来说,国际上通行利润率大约为5%,而在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高达30%以上。可见,资本的后发优势是十分明显的。技术的后发优势也是很突出的,通过直接的技术引进或与外商合作合资,我国电子工业如电视机、计算机等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技术差距迅速缩小。国内外电子产品价格差已经大大缩小,就是技术水平缩小的最有力证据。在其他工业领域,甚至在高科技领域(如通讯技术、航天技术),通过学习、模仿和改进。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提高得更快。

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的制度、技术和资本的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了,而且也使我们的人力和结构的后发优势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了。人力的后发优势表现在我国紧紧抓住了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使外贸成为了加速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过去20多年来,我国教育的后发优势也充分发挥出来了,最突出的表现是派遣了几十万留学生出国学习进修,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人员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此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引进了发达国家成功的办学经验、教材和教学方法,加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我国教育水平和教育效率的提高,从而加速了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整体上升。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放松了对人口流动限制,促进了我国农业—工业劳动力转移和乡村—城市人口流动,从而加速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资源的再配置尤其是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效率十分突出。据测算,仅仅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高达20%左右。可见,这种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后发优势在我国是非常明显的。

三、后发优势战略: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

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从目前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主要有四种发展战略可供选择。一是跟随战略,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动、自发地发挥作用的过程,认为发达国家的过去就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在,主张按照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亦步亦趋,比较优势战略从结果上看主要可以归为跟随战略。二是追赶战略,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将不同于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道路,可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模仿创新的基础上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后发优势战略就是典型的追赶战略。三是赶超战略,即采取扭曲产品和要素市场价格的办法和以计划制度替代市场机制的制度安排,在很低的起点和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以使产业结构达到先进国家水平的战略,如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四是超越战略,即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时,适时将重点由模仿创新转为自主创新,直接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采取跟随战略的结果很可能是差距越来越大,被拉得越来越远。赶超战略违背经济规律,事与愿违,不仅不能实现总体上的经济赶超,而且还会扭曲资源配置,阻碍经济发展。渐进式、分步式的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则是可行的选择。就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应该采取后发优势战略。

后发优势战略是指通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资本(包括人力资本)、技术、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差距,加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其着眼点在于学习,力求通过模仿创新来实现经济追赶,后来居上。它与比较优势战略相比,有两个特点:其一,后发优势战略不主张消极地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介入国际分工,而应当通过对要素素质的提升,跻身于较高的国际分工。后发国可以推动自身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某些行业的发展,通过各种手段如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引进和模仿,促进技术积累和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这类行业主要是指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二,以后发优势改造和提升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目前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虽然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竞争力,但根据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些优势还必须利用。关键是发挥后发优势,将从国外引进的高新技术与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结合起来,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和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使其由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复杂劳动密集型。对引进国外资金而言,重点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产业来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而不是用来发展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使比较优势得到有效提升。其三,比较优势战略主要涉及对外贸易,后发优势战略不仅涉及对外贸易,它涉及到资本、劳动、技术、结构等多个经济层面,还涉及制度乃至文化的变迁,是一种全方位的、系统的学习与追赶战略,超越了比较优势战略的狭隘性。

追赶战略与赶超战略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一,在发展目标上,追赶战略重在“追”。着眼于现实来缩小差距;赶超战略重在“超”,企图通过主观的努力直接超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而不论经济基础如何。例如,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超英赶美”就是这种战略的典型案例。其二,在资源配置方面,追赶战略着眼于优化资源配置,并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开发人力资源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赶超战略则有目的地扭曲资源配置,大量的资源通过计划手段向效率相对较低的重工业部门倾斜,而不是优先流向收益率最高的产业和效益好的企业,从而压抑了其它产业的发展。我国1958年提出的“大办钢铁”以及以后制定的“以钢为纲”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三,在产业结构方面,追赶战略通过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以优化和提升一国的产业结构;赶超战略由于片面强调重工业的超前发展,轻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的差距日益加大,由此产生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其四,在实施途径上,追赶战略认为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通过模仿与创新的方式,缩短与发达国家生产率的差距,达到经济追赶,强调市场机制基础上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赶超战略则认为经济赶超是政府主导的、经济结构不均衡发展的过程,企图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通过个别产业的超前发展及其带动作用来实现经济赶超。

经济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适时进行战略转换。在后发优势递减时,后发国应该适时转换到以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的超越战略。后发优势的发挥带来后发利益,后发利益来自于先发国与后发国之间的差距,当后发国通过发挥后发优势使这种差距越来越小时,后发利益的增量与总量也会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后发利益是递减的。从理论上说,当后发国已经接近和赶上先发国时,后发优势与后发利益都趋近于零。因此后发国家仅凭后发优势是不可能赶上发达国家的,因此存在着“后发优势陷阱”:就技术而言,在发达国家不断实施技术创新和限制最新技术转让以谋求垄断利润的前提下,后发国与先发国之间始终存在一个最后的技术差距无法逾越,只有不断地引进、模仿、再引进、再模仿,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创新和实施以创新为主的战略就成为后发国的必然选择。通过前一阶段的积累,后发国也已经具备创新和追赶的实力,因而在这一阶段,后发国与先发国的关系由追赶为主转换为以竞争为主,后发国的直接目标就是超越先发国,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因此,后发优势的潜力仍然是很大的。在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将更加对外开放,只有朝着市场经济的目标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充分地利用后进所产生的优势,才能使中国经济在未来一二十年中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GDP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标签:;  ;  ;  ;  ;  ;  ;  ;  ;  

后发优势新理论--兼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_比较优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