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体制论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既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又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适应经济体制根本转变的新形势,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纪之交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战略思想,反映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深刻思考。为了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提出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的同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既要坚定不移地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又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一、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讲生产关系的改革,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讲如何发展生产力。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从动态上构成了世纪之交我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运动的壮观场面,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主要表现在:

1.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必将极大地增强企业的自主精神,充分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人们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形成良好的敬业创业精神;有利于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整个经济充满生机与活力,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利于实行政企分开,消除新旧体制并存产生的漏洞和空档,有效地克服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深刻体现。

2.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发育,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这本身就是对历史形成的小生产观念和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的深刻冲击和荡涤,使人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服务的关系愈来愈紧密,形成一种竞争与协作相统一的新型平等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设工作,应该通过职业道德建设等形式,把体现等价交换原则的平等关系加以提炼和规范,既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和内容。

3.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中央与地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真正实行政企分开,继续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的改革。这既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又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强有力的推动。使上层建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基础,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4.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既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大胆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又要头脑清醒,把立足点始终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这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际经济互接互补的需要,又有助于我们牢固确立国家利益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和艰苦创业精神。

5.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供充分的体制条件,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此,必须重视科技和集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而大大提高对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全社会激起经久不衰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民族风尚;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6.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快经济立法,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

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社会关系的大变动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必然会出现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有市场经济共有的自发性和功利性特点,因而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消极影响。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初始阶段,这种消极影响会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

1.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原则,承认个人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独立性,有利于强化人们的自主精神和民主、自由意识。但也会在一些人中出现崇尚个体本位,要求绝对自由,维护特殊利益的倾向。颠倒个人与社会、局部与全局、中央和地方、民主和集中、自由和纪律的正确关系,为分散主义、小团体主义和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等提供土壤。

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原则,使各市场主体在优胜劣汰法则的强制作用下,不断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但是,市场竞争是以追求各市场主体的局部利益为目的,有的企业和个人就可能采取种种不正当竞争手段进行竞争。不正当的经济竞争,不仅搞乱市场秩序,损害全局利益和国家利益,而且污染社会风气,践踏社会道德和人的良知,滋长弄虚作假,损人利己,尔虞我诈,不顾廉耻的腐朽思想和作风。这就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

3.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原则,要求国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互接互补,使生产社会化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同时,市场经济的开放大潮也会给形形色色社会意识以登台亮相的机会,自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从表层看,一些腐朽思想在滋生蔓延,一些丑恶东西在死灰复燃。从深层看,各种精神文化力量相互激荡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某些混乱和迷茫,种种“价值失范”现象在发展。这也给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迫切和更高的要求。

三、适应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纪之交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战略思想,反映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深刻思考。

什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应该具有突出地位?对此应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1.这是针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提出来的。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就是提到同物质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地位。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在大力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二大提出了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精神文明、高度民主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为了使奋斗目标化为党和人民的自觉实践,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后,邓小平又多次严肃批评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这些思想在实践中的贯彻,并不尽如人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这个“位”,首先就是要在两个文明建设相互关系的认识上要到“位”,再也不能一手硬、一手软。一定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采取得力措施,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这是根据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提出来的。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就是提到与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相适应的位置上来。针对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社会矛盾,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种有效形式,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有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认为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种“二律背反”:发展市场经济,必然付出道德退化的代价;维护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就不能搞市场经济。按照这样的观点,现在强调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当然只能是自觉不自觉地提到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立、相排斥的地位,这显然是不确切和错误的。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应该突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正面效应,坚持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同时,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一般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离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失去依托和生长点,其重要地位是不可能真正突出起来的。因为市场经济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达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都会受到严重制约,甚至出现停滞和倒退。市场经济所内含的自主、平等、竞争、开放、效率等观念,则属于现代文明的范畴,没有这些观念的生成和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脱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失去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这种质的规定性,从长远来说,将保证我们能够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必然出现的道德沦丧,为把自主、平等、竞争、开放、效率等商品经济意识升华到更高境界提供制度保证。所以,在观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时,只讲市场经济一般的局限性及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消极影响,因而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缺乏信心,不能认为是全面的。我们应该从战略上思考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精神文明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由此建立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心。

3.这是依据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身发展规律,着眼于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提出来的。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动作用,制衡、消解市场经济一般的功利性缺陷可能给社会主义造成的危害。我们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本身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化模式的超越。把这种超越变成现实,需要进行极其艰巨复杂、锲而不舍的长期努力。这是因为,从社会结构的观点分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整体。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但却具有层次性和功能上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是现代文明的基础,但不是现代文明的全部,市场经济的伦理和道德意识,主要反映人们在物质生活领域中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属性的集中表现,主要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客观规律,体现社会主义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政治原则和民主的治国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该立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从深层次上解决人们的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等问题,它反映社会主义精神生活中的客观规律,体现一种民族精神和价值导向。如果把以物质利益关系为核心的等价交换原则推广到政治生活领域,必然导致权钱交易的政治腐败弊端丛生;如果推广到精神生活领域,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变成单纯的金钱关系、功利关系,这个民族就会在精神生活领域陷入“无价值世界”而导致灭顶之灾。

我们强调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就是要依据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发展的规律,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建构起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要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包含的深刻的价值思想,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必须把共产党员教育好,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坚持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要抓好思想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解决好“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价值导向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大力繁荣社会科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多出学术精品,编写适合各级各类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高质量教材,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并由他们担负起教育青少年、教育人民的历史责任。这样,我们就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实现新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这种价值体系对市场经济派生的原则和规范的指导作用,迎来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之后的更高的历史阶段,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标签:;  ;  ;  ;  ;  ;  

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