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毕业生就业论文,院系论文,新模式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构建和谐社会,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是关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WTO的加入,使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职能、任务和工作内容、方式、手段较以往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如何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新路子,这是高校的职责。随着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院系自主权的扩大,构筑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模式已是大势所趋。
一、明白为什么和应怎样——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
从表象看,毕业生就业仅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事,是“出口”的事,“营销”的事,是毕业生个人的事;从深层次看,是“进口”的事,“设计”的事,“加工”的事,是检验学校总体工作的大事。
1、认清形势,强化意识,把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和日常性工作来抓
就业是民生之本,倍受社会关注。许多国家都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以及大学排行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教育部也实行了毕业生就业率定期公布的制度,让全社会,特别是使高考学生对各高校、各专业有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以便填报志愿时做出更好的选择。为此,许多高校根据新的就业工作指导方针,纷纷出台对院系进行评估考核等奖惩办法。如沈阳农业大学就列出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对学院进行评估考核,同时出台了对学院和个人的奖惩措施。对初次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将减少招生人数或隔年招生,初次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原则上停止招生。因此,提高认识,把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和日常性工作来抓已势在必行。
2、建立健全院系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增强就业工作意识,在经费投入、办公条件和人员配备方面就应给予充分保证。要进一步选拔和建立一支科学化、专门化、专业化的高素质领导和指导队伍,做到“院系领导统筹,主管人员牵头,教师职工配合,辅导员、班主任层层落实。”具体来说,院系办公室至少要有一名以上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其他政工人员理当兼任就业指导人员,其数量要保证在180∶1的生师比;专业指导教师(有的学校实行导师制)也要保证相应的生师比。
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也至关重要。许多国家大学要求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完成指导和咨询方面的研究生课程,包括职业心理学与职业培训方面的必修课,同时还要有就业指导技能,并获得就业指导资格证书。结合我国实际,对院系就业指导人员实行聘任制,上岗要有资格证书。要加强他们的就业理论学习研究和政策、业务培训,真正为院系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组织和人员数量、质量保证。
3、建立健全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目前国家宏观调控下,新的就业体制已基本成熟,要改变原来单一管理职能,发展到管理、设计、指导、教育、服务相结合的综合职能体系;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规范、完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要转变就业工作是毕业生的事,从大一开始,让就业指导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美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从新生入学开始的,通过一系列职业教育活动,增强学生自身选择职业的能力和技巧。学校很重视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努力与雇主建立关系,收集相关资料,从手段上看主要有访问雇主,接待雇主到学校对毕业生进行面试。或通过电话、E-mail与雇主联系获取信息。获取信息要输入计算机,并将文字资料分门别类放置,供学生免费查询。
借鉴国外经验,改革原有就业模式。针对不同年级,展开不同的职业教育。如不少高校从新生一年级开始,就开展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市场的状况;第二年帮助他们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质、专长与兴趣,参加相关活动,进而选择专业;大三了解雇主资料、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与招聘会,使其对职业有直接感受;大四开始进行如何制作求职材料和参加笔试面试的专题训练,学会捕捉需求信息,掌握求职技巧,以便顺利就业。
二、自身该做些什么——院系毕业生就业服务的重要职能
目前,根据新的就业服务体制和模式,院系应主动联系社会开门办学。根据市场调查、预测,及时地调整、改革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做到“产销对路”,拼抢就业市场。
1、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需求、往届毕业生信息反馈和院系专业特点,构建“规范+特色”两者结合、“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体现在“一高二强三宽四懂五能”,即政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修养高,创新精神强、规范自律性强,人文科技知识宽阔、社会适应面宽广、专业基础宽厚,懂专业、懂法律、懂管理、懂外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计算机软件开发和操作能力、逻辑思辨能力、专业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培养成有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着眼于学科专业的特色和品牌
根据社会和市场的调查预测,首先在专业建设和调整方面,一是适时的“改老换新”,积极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型学科;二是要滚动式的遴选重点专业进行重点投资建设,并通过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的含金量;三要作好毕业生信息反馈工作,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在统计院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分析其就业层次和供需比,为专业调整和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在课程建设与调整上,随着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大量涌现而推陈出新,在增强骨干课程建设的同时,增大柔性课程结构和专业选修课、公共课比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三,在办学特色上,要将院系的专业纳入到整个高等教育大体系中正确定位,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分流培养,张扬个性,突出特色,抢占毕业生就业市场。
3、长年“走出去”经常“请进来”
一要长年“走出去”。院系要“主动出击走出去,构建就业绿色走廊”。利用院系专业对口单位和依托联合办学董事会,加强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如有些工科、医科等门类专业,平时以这些单位为基地,灵活实行“3+1”教学模式。即前三年学生在校学习基础理论与部分专业课,最后一年主要吃住在单位,顶岗实习。实习期间,由单位和学校选派“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可在单位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实习结束,用人单位如满意即可直接留下工作,这样既有利于毕业生理论实践双丰收从而顺利就业,又有利于院系根据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菜单”,来确定或“校正”院系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也便于确定哪些课程需要,哪些不需要。综合反馈意见后,对专业和课程进行调整,该撤的撤,该设的设,该合的合。
二要经常“请进来”。要经常邀请省内外用人单位领导和人事主管以及校友来学校,宣传本单位基本情况,介绍单位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有时通过笔试、面试,当场录用毕业生。根据不同需求,院系在最后一年,还专门为用人单位开办“定单教育”。如一个学院的“广梅汕铁路班”以及“西藏法官班”等,有针对性地上课和实训,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指导学生做什么——院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基本职能
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上包括教育指导和咨询服务两部分。教育指导是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政策和信息筛选指导、就业技巧和就业心理的训练与调适;咨询服务包括就业过程中的管理,如就业政策咨询和信息发布、毕业生推荐表的填写和就业协议书的审核、用人单位的考查和毕业生的召集等具体事务性工作。在上述工作中,教育指导是院系很重要的工作,而其中又以毕业生择业的思想观念教育为首。
1、去掉错误思想,树立正确观念
大学生择业的思想和观念有误,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诸如“大学毕业就是干部”观念、精英“大”就业观念、“大学生就该赚大钱”、“学而优则仕”观念以及过高的社会期望等等。
针对种种不良思想和观念,院系要一一采取对策,要通过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与途径,教育学生直面现实和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事业为重,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院系帮助毕业生收集和提供用人信息
学校是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主渠道,但院系收集信息具有它独特的优势。
(1)发挥院系自身优势作用。首先建立人才需求信息网络。一方面,院系每年向对口单位输送专门人才和其它人才,与这些单位建立了需求关系,可以请他们来做单位用人标准的报告,以此收集用人信息;另一方面,要开发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网上远程双选系统,帮助毕业生直接实行与用人单位在网上的对接。其次,院系根据情况也可以举行小型招聘会。请用人单位到学校与毕业生见面,在这种环境氛围中毕业生很容易被对方敲定。
(2)发挥领导、老师的作用。院系的领导和老师任教多年,桃李满天下,在社会上有威望。发动他们将有关用人信息提供给本专业学生,同时也可以直接推荐给用人单位。其中有些领导经常外出开会或学术交流,社会接触面更广,其作用可能更大。
(3)发挥校友、老乡的作用。许多学校培养的人才早已遍布四海,不少的人成了单位领导、业务骨干,他们在就业方面提供用人信息或来校录用人才相当可靠;通过老乡提供信息和直接敲定工作也是就业的重要渠道。
3、系统的理论指导与丰富的实践练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要开设列入教学计划的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掌握基本的程序、技巧和方法。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教育与训练。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如举办模拟人才市场,到公司企业和一些部门去参观、考察等。另外,作为院系还要充分利用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作用,除了主动或配合开展上述活动外,应进一步地开展大面积“双选洽谈”模拟训练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增强礼仪修养和综合素质;建立与完善一些社团组织,诸如成立“考研研究会”、建立“留学同盟”和开辟“就业热线”;还要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开展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开展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等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