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评估体系刍议[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素质教育论文,相适应论文,评估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素质教育的实施,除了与国家的政策方针指导有关外,还与教学评估体系密切相关。因而,构建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评估系统,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促进作用。本文就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提出了若干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学评估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正在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应试教育,正在受到批评。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将人类科技、审美、劳动等方面的文明成果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质,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获得充分的发挥和提高,即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是,笔者认为,不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不是一位教师,一个年级,一所学校,一个局部地区教育部门能左右或主导的。这除了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导向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我们目前所采用和实行的教学评估体系密切相关。要实行素质教育,若没有构建出一整套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评估体系,那么,不管我们有多么良好的意愿,最终素质教育仍会向应试教育回归,素质教育就会流于一句口号或一种形式。本文就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评估体系方面谈一点看法。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若干认识
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因而相应地决定了与此相适应的人才也必然是侧重技术型,强调应用性等特点,从而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出现了全国的统一性(学制、大纲、教材等)等特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体系必然是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促进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公正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拨乱反正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这是必须予以客观评价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自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内容、方式、目标等方面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却未能很好地实现和适应这种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滞后,从而引申出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辨析以及应试教育应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讨论。而教育未能实现“转轨”主要原因有:
1.对教育功能认识上的偏差
一般说来,教育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发展人的功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和选择功能等。教育发展人的功能是应使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则表明了教育要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人才;而教育的选择功能是指社会根据受教育的程度选拔人才,个人也会通过接受教育而实现社会地位的变迁。
但是,教育的选择功能与社会竞争是紧密相联的,这一方面调动了人们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努力学习,另一方面教育则会从社会现实需求考虑人才培养的规格。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特别是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使现阶段教育的选择功能在教育功能中不恰当地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从而使教育的发展人的功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正是这种不相配套,必然会导致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不配套,从而导致教育结果的不配套。
2.教学评估标准的单一性、局限性
以往我们评估一个学校的质量,往往是用“升学率”作为评估中的硬指标。教育主管部门以“升学率”来评估学校,学校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师。把教育的过程和目的单一化,即基础教育成为“升学教育”。小学的教学目的是升初中,初中教育目的是升高中,高中的教育目的是升大学。这种评估方法,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特别是限制了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无法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发挥。这种评估方法也使教育产生了相当的局限性,产生了误导,实际上也是“应试教育”生存的基础。我们知道,基础教育是国家在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发展而规定的最低限度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适应社会打基础。而对一个学校,一个部门的教育质量的评估标准,显然不能单以升学率来衡量。实际上,基础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单纯的选拔性教育,所以它应当是大众的、发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但由于对教育其他方面的评估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在这种评估标准的误导下,应试教育则难以向素质教育“转轨”。
3.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则一定会影响到教育的价值取向。因而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种危险的倾向:即通过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来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被普遍忽视;而本来只是主要用于教育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的测验考试等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持不同价值取向的人们的一般认同。
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了一些学校借助于它作为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筹码。学校的社会竞争实质上是生源的竞争,这种竞争对学校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来源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的价值取向的变化会影响办学的目的,学生和家长的价值取向的变化则必然同样会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化,并导致社会甚至地方政府对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延伸到成为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资金来源、办学条件等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应试教育未必会向素质教育自觉“转轨”。
二、构建教学评估体系的若干认识
1.评估体系应当有导向性的作用
如果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学生、家长各方面的教育功能上的认识偏差或价值取向的变化使应试教育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那么,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也有不可推卸的导向责任。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下,无论是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学制与教学时间,学校教学条件、教学经费的支付,无一不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而我们在教育评估标准中把分数、升学率作为硬指标,使各学校无一例外地都要在分数、升学率等方面展开校际之间的竞争。要改变应试教育,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不是一位教师、一所学校、一个局部地区可以做到的事情,而应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
为了使素质教育能够施行和健康发展,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除了对办学条件等方面作出要求外,还应对教育最重要的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评估标准。评估应当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注意对学校的教学、学生个人的学习和思想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评估,评估应能根据个人特长、突出特点、全面发展给予恰当的评价,从而引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范,并逐步建立教学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应当是全面的,有导向性意义的,并且应当是规范的,可操作的。在条件成熟时,还可以通过地方法规的形式来确定评估的标准以引导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顺利地开展。
2.要完善考试的功能
实施素质教育并不否定和排斥考试。考试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社会甄别的主要工具之一,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评价功能。素质教育的质量同样也要借助于考试来检测、评价和强化教学过程,素质教育同样也要强调刻苦学习和有学习上的压力,不能排除勤学、苦学的意识品质的培养。所以,要从积极改革考试制度、内容和方式着手,使考试能起到引导学生建立坚实宽厚的知识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兴趣爱好的作用;能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全体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还应能使学生通过考试看到学习中的差距,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应使考试能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信息反馈。
但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除了与社会导向有关外,也与误用和滥用考试有关。
我们知道,从评价的功能分,考试分为常模参照性考试和标准参照性考试,前者主要用于各种选拔功能的考试,后者主要用于检查教学效果和反馈于改进教学、因材施教等方面。而我们一些学校、一些教师,迫于应试方面的压力,不得不为每一次测验考试(甚至单元测验)对所任教的班级记分排名,经常会出现学生得分为98分或99分,则排名已为15—25名之间的情形。把标准参照性考试作为常模参照性考试来使用,从而使考试的功能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这样,就使得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按照课本不敢越雷池半步,把学生的思路都禁锢起来了。而在另一些升学考试中,因为升学名额有限或为重点中学选拔部分学生,这类考试本来是有选拔功能的常模参照性考试,但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又不恰当地规定这类考试同时又是毕业考试,即又要具有检查效果的标准参照性考试的功能,这在实际操作中是难做到的。这又造成了升学考试的录取分数线划定在总分中的0.5分作为录取标准的界线,使得这类考试成为考细心、考谨慎,甚至在作文考试中背范文等,而不是考学识,考能力。因为任何的考试都存在误差,据笔者的实际调查,一篇占30分的作文,不同的教师评卷,最大的评分误差可达10分之多,而以0.5分作为划线的标准,混淆了不同性质考试的功能,不恰当地使用了考试,这也是教学评估中的一大缺陷。这就要我们从教育测量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加以认识和解决,应正确地认识考试,科学地应用考试,进而逐步完善考试的功能。这样,我们才能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需要组织考试、评价考试、使用考试成绩,才能保证对素质教育作出可靠的和准确的评估,才能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三、构建教学评估体系的若干理论与方法
1.关于评估意义的理论再认识
因为竞争激烈,人们自然认为升学率是评估的最重要标准,这是对评估的一种片面认识。教育研究的成果表明,教学评估应当具有以下的功能:(1)指导功能。这是针对教师来说的,对教师决定有效的教育计划、指导方法作出评价的功能。这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智力、学力、性格、态度)等作出诊断性评价,从而恰当地制订年度教学计划,并在教学过程根据实际调整教学计划或作必要的补充指导;(2)学习功能。这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功能,利用学生在学习中所反馈的信息,如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和对学生作业的观察,由教师不断地对学生作出评价的信息,以使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3)管理功能。这种功能是充分利用班级、学校的全面资料,对学校作出全面的评价。同时各级部门可以利用评价结果对人才选拔、安置作为一种客观的标准,以防止人为的不合理因素,严守社会公正;(4)研究功能。评估的目的不是惩罚或者扶持一所学校、一个班级,而是可以利用对教学效果评价的结果,使教师改进教学计划,或者吸收新的成果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或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等等。
因而,应试教育是片面地理解了教学评估的功能,作为素质教育,也离不开教学评估。只不过我们应当正确了解教学评估的理论,充分使用好教学评估,使之能起到促进教学,改进教学,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搞好素质教育。
2.教育的管理体制要作相应的改革
要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评估体系,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负起相应的职责。评估体系的基本项目应包括学校执行教育教学的计划、德育的课程与实践、学风校风、校园文化、师生精神面貌等等,评估标准应强调教学效果与育人效果的统一,要有相应的指标要求,指标要逐步向量化过渡。
所以,要使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管理体制上必须要有所改革。例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定要坚决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初中升高中或中专、职中的考试,要做好生源的分流,使不同升学要求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宜的升学指导。同时,还应当对高考作进一步的研讨和改革,要使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真正缓解。要求采取措施,把高校入学录取与在中学的学习情况联系起来,淡化高考的压力。要赋予学校相应的独立的运作权利,并鼓励办特色学校。
教学评估体系建立以后,要同时制订相应的教学评估指标,这些指标应当是实实在在的,不能再重复以前的只有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才是硬指标,其他方面都是软指标的状况和认识,把有关德育、学风校风等方面也作为评估硬指标,任何学校都不能降低要求或不执行。
教育主管部门还要树立起新的教育质量观,对每一所学校的客观评价,还应当加入学生走向社会或进入高一级学校以后显现出来的素质能力方面的内容,这样,我们就能在管理体制上为开展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3.完善考试和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方法
(1)关于考试的改革。一是改革考试思想,克服考试分数绝对化的功能。要按考试的性质和要求选择考试,学校内的考试要强化诊断功能,充分利用考试的反馈信息调节教与学,为教学服务,为培养合格的学生服务;二是改革考试方法,如开卷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笔试、口试与面试相结合,实验操作与作业相结合;三是改革考试内容,以考查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对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进行全面的考查,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四是考试既要照顾全面,依据教材,但也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生的特殊才能。对在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有特殊专长的学生,应当有相应的鼓励措施或提供不同的考核标准。
(2)关于评分制度的改革。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百分制评分,建议校内的考试测验、平时作业都以等级制替代百分制。如可以考虑设置A、B、C、D、E,不予评定共6个等级,也可以设置优、良、中、合格,不予评定共5个等级。等级制度不会影响教师因材施教(在评定成绩时教师同样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也不影响学生找出学习的差距(学生可以在试卷上知道答案的错漏)。同时这种评分制还有较好的激励作用,因为要求人人科科都考100分是难做到的,但要求学生从B级上升到A级,从C级上升到B级是较易做到的。因为每一级都有相当的分数距离。
(3)建立校内或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反馈系统。教育测量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科学的、可行的评价方法。如测验等值的理论与方法[2]。利用测验等值方法,就可以客观和准确地对不同年度,不同学生群体,对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考试分数建立统一的解释量表,这种方法的应用,不但解决了不同年度考试成绩的互换问题,也可以保证不同年度考试的命题水平稳定,从而对学校、对学生都能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和比较。这种评价反馈系统的建立,对素质教育的开展非常有帮助。
(4)建立学生个人的动态管理系统。施行素质教育,同样也离不开考试,离不开因材施教,离不开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学习上的压力。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所以尝试建立学生个人的动态管理系统确有必要。学生个人的动态管理系统,可以运用教育统计学中的晨分位分布图的形式,将学生每次的成绩都记录在案,由计算机作出动态分析图[3],分析图可以反映出学生个人在某一阶段中的学习中主要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加强哪一方面的努力,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加强哪一方面教学的启示,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教学评估体系是导向性的,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评估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为我们也提供了更多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因而,素质教育的开展不能脱离评估标准,而只能逐步完善它,并且科学地使用好它。而评估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教育事业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并在施行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注释:
[1]本文1997年4月收到。
[2]叶佩华等译《测验等值》,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张敏强主编《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