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心医院 4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ICU收治的患者中抽选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焦虑、抑郁心理,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ICU护理;应用
ICU是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集中治疗、监护危重症患者。这类患者的病情比一般患者严重,病死率较高,所以很多患者出现了心理障碍,身心严重不适,治疗效果和预后也因此受到影响[1]。为解除ICU患者身心方面的不适,本研究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分析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6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为2017年3月至10月。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8.95±6.73)岁。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49.10±6.4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给药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第一,心理关怀护理。患者常因为病情严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对此,护士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心理干预:①耐心与患者沟通交流,安抚患者的情绪,给予鼓励和支持。②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并争取得到患者的信任感,为患者解答疑惑。第二,环境舒适护理。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因此,护士应做好环境护理工作,将病房的湿度、温度调节至合适状态,湿度控制在50%-65%,空气调节至20℃-25℃;给患者创造安静的住院环境,夜间将噪音控制在20dB以内,白天将噪音控制在50dB左右;定期打扫病房,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细菌滋生[2]。第三,睡眠舒适护理。良好的睡眠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进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对ICU患者,护士应:①给患者创造安静的睡眠环境,消除夜晚噪音对患者的干扰;②限制ICU病房的探视人数及频率,减少外界刺激,使患者能够安心睡眠。第四,基础舒适护理。①实行“微笑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②关心患者的感受,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保护患者的隐私。③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按摩身体,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ICU病房收治危重症患者,治疗空间比较特殊,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3]。因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非常重要。ICU患者病情危重,因此常会出现不良心理情绪,身心舒适度降低。为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本研究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舒适护理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其焦虑、抑郁评分明显更低。这就说明,舒适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舒适护理在临床中比较常用,其目的为促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三个层面达到舒适状态。本研究中,针对ICU患者而实施的舒适护理包括心理关怀护理、环境舒适护理、睡眠舒适护理、基础舒适护理四个方面,这些护理措施在执行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患者的感受得到充分的尊重,各种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在舒适护理实施之后,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显著的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综上,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邱海芳,李冬冬,陈少碧.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4):521-522.
[2]卢飞飞,王雯丹,王建青.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生物技术世界,2015(10):129.
[3]张秀红.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12):1424.
论文作者:杨,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患者论文; 舒适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效果论文; 抑郁论文; 病房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