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4710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诊治的98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技术进行术后复查,根据X线片评定患者治疗结果。结果:术后复查发现,失败病例52例,占总数的53.06%,其中,不稳定性骨折有47例,占总数的47.96%,稳定性骨折有5例,占总数的5.10%。结论:骨折术后固定成败,需根据患者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情况及股骨粗隆间骨折稳定性,并结合Evans分类法进行判断,对于患有骨质疏松,且股骨粗隆间骨折不稳定的患者,应将双极杯人工股骨头置换作为首选治疗方案,避免使用DHS进行固定。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动力髋螺钉
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大,骨组织的减少,骨头极易出现骨质疏松情况,当遭遇突然跌倒、外力直接力、撞击。下肢突然扭转等情况,常导致骨头疼痛,易于骨折等情况。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症状表现为扭转或骨折区域出现肿胀。疼痛、淤血等情况,严重者骨折局部呈90°外旋或内收畸形等情况,股骨粗隆间骨折导致患者站立活动困难,行走受限。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多样,常见的有鹅头钉固定、角钢板内固定、交锁钉内固定、髁钢板内固定以及R ichard钉板系统等。目前,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是滑动螺钉固定方法,但该方法副作用大,并发症高,特别是在不稳定性骨折方面,治疗效果不理想,本研究主要针对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诊治的98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1例,女性57例,年龄41-87岁,平均年龄64±23岁,其中,跌倒骨折者44例,车祸骨折者23例,下肢突然扭转骨折者11例,撞击骨折者2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98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标准手术台,仰卧,并从骨折处外侧柠入动力髋螺钉,严重粉脆性骨折者在此基础上植入同位置异体骨,所有患者均使用轮椅代步,术后3周,患者疼痛有所缓解后,患者可酌情开始部分负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复查经X线片发现,患有骨质疏松患者或骨折不稳定性患者治疗情况不理想,内畸形情况严重,甚至有患者出现股骨头穿孔、螺钉断裂等情况。
2.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技术进行复查,经X线片分析发现,98例中有52例为内固定失败,占总数的53.06%,其中螺钉穿出者32例,骨头内翻畸形者11例,股骨头穿孔者6例,感染者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患者,临床表现为髋关节疼痛、跛行、下肢长度不一样、活动关节受限、行动不便等,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病例,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如: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股骨头穿出严重者,后期需进行半髋置换,感染者病例应在截骨手术完成之后,再进行半髋置换。
Evans分类法及应用Singh来进行判断,52例中,排因骨质疏松而导致DHS内固定失败患者,有1例,占总数的1.92%,6例中,伴随骨质疏松,但骨折情况属于稳定性,DHS内固定失败患者2例,32例中,既不伴随骨质疏松,且骨质情况稳定性,DHS内固定失败患者14例,11例伴随骨质疏松,且骨质情况不稳定,DHS内固定失败患者7例(P <0.005)。由此可见,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多因患者患有骨质疏松,且骨折不稳定性。
3.讨论
随着社会化老龄程度的不断加剧,股骨粗隆间骨折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疾病也成为危害中老年人群身体健康最大因素之一。股骨粗隆间骨折死亡率相对较高,就一般情况而言,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治疗效果最佳,后期治疗效果不显著,且治愈过程相对较长,虽然现代先进医疗技术能通过非手术手段进行治疗,但副作用大,并伴随着较多的并发症,且患者治愈后也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需长期卧床休养。
DHS内固定治疗方法,最早于20世界70年代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由于DHS采用滑动螺钉,可根据骨折处情况,控制加压,装置方便,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手术时间,但在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治疗方面,常因螺钉穿出而造成术后错位情况。
根据Ste inberg报道,螺钉滑动距离是判断DHS内固定是否失败的重要依据,当螺钉滑动超过15mm时,则该手术失败,当螺钉滑动超出20mm时,患者会明显感觉到髋关节疼痛,下肢长短不等。首先,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的最大因素则是患者骨折不稳定性,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而造成患者颈后皮质受损,在进行DHS内固定安装时,缺乏股骨矩传力,DHS内固物应力增大,螺钉固定力受到影响,最终穿出,影响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其次,则是患者是否有骨质疏松的情况,以及手术过程中解剖复位未达到标准,导致DHS内固定安装失败。
本研究通过Evans分类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根据患者病情对术后愈合进行准确预测,鉴于Evans分类法属于不稳定性骨折,因此,当患者骨质疏松达到Ⅲ 级以上,则应避免使用DHS进行固定,可改用双极杯人工股骨头置换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徐剑. 半髋关节置换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D].湖北中医学院,2008.
[2]沈杰. PC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与随访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13.
[3]韩飞. “动静平衡”理念对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功能康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4]张延军. 动力髋螺钉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D].吉林大学,2010.
[5]窦连大. 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论文作者:冯卫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股骨论文; 患者论文; 螺钉论文; 情况论文; 不稳定性论文; 骨质疏松论文; 术后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