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资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人民币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汇率变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通过构建小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变动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及均衡劳动力和均衡工资的表达式,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并考察了行业特征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进口投入水平和出口份额两条传导机制,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增长,但细分行业的进口投入水平上升或出口份额下降会部分抵消这一不利影响。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是造成行业间就业水平差异的显著因素;平均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济性垄断程度和所有制垄断程度能够对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产生决定性影响。
本文的研究揭示出:首先,中国应实行逐步扩大汇率制度弹性的改革方式和渐进式的人民币升值政策,这样不仅可以通过人民币逐渐回归均衡水平,扭转中国经济的不平衡;还能避免由于汇率的大幅变动对就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其次,中国以非经营性单位为主的制造业行业须加快人事招聘制度改革,使其内部人事分配更加符合效率原则,避免就业增长水平与市场竞争部门严重脱节。再次,中国的制造业行业不仅需要提升人力资本存量,更要使其结构合理化,避免由于人力资源利用不足或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的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的扩大。最后,中国须在经济性垄断行业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削弱行业间的所有制垄断,解决由于垄断利润导致的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