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星集团的跨世纪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跨世纪论文,战略论文,三星集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星集团是韩国历史最老、规模最大的家族式财团之一,最初为李秉喆首创。1987年李喆去世,三星集团由其第三子李健熙掌印。李健熙在父亲苦心经营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大胆改革,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使三星集团的固定资产额增加了2.5倍,即由1987年时的约140亿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490亿美元。至1992年,三星集团共下属25家实体型公司,共有雇员20万人,销售总额达480亿美元,产品出口额达100亿美元,占韩国全年出口总额的13%。在1992年美国权威性杂志《幸福》的全球500家最大企业排行榜中,三星集团名列第18位。
三星集团经营的产品无所不包,小到饼干、糕点,大到汽车、飞机,几乎遍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三星集团的各公司还与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和日本的东芝、松下公司等联合,建立了多家股份公司或其他形式的联合企业。三星集团已是世界最大企业之一。
以李健熙为首的三星集团领袖们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确定了更为雄心的目标,这就是:10年内要使三星集团的销售收入增加3倍,达到年销售额2000亿美元;在本世纪末,三星集团要跻身于全球最大10家企业的行列,并要成为电器生产领域世界五强之一。李健熙说:“有理想才能生存。我们有必胜的信心”。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李健熙及其同僚们制定了一系列战略,以推动三星集团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战略包括:
一、培养“三星精神”,鼓励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和自信。李健熙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员工的忠诚和奉献,三星不会有最基本的发展,更不会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他吸取了韩国其他各财团经常被罢工所困扰的教训,决心防患于未然,以使职工亲如一家,上下同心。他常对人说:“这不是我的公司,而是我们的公司”。他允许各下属公司的经理享有较多的自主权,不惜重金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并以优厚的报酬保证工人能有较高的生活水平,不使他们有被剥削之感。在三星集团内,工人全年工资收入有1.45万美元,各种福利津贴约有1.15万美元。相对于人均年收入只有6500美元的韩国来说,三星集团的劳动报酬不可谓不丰厚。“三星精神”和优厚的报酬双管齐下,保证了公司20万员工的团结。三星集团拥有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很少发生韩国其他大公司常有的罢工事件。
二、不惜人力、资金,发展重点产业。李健熙认为,三星集团要跻身全球最大10家企业的行列,关键在于电器生产。而当今世界电器生产的形势是,日本公司如松下索尼等雄霸世界市场,别人很难打入。因此李健熙提出“超过日本”的口号,奋力与日本一决雌雄。但他也十分明白,凭三星集团和韩国企业界现有的人力和技术,要在电器生产领域全面超过日本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某几项尖端产品方面与日本展开竞争尚比较现实。三星集团以全年销售收入的10%作为研究与开发基金,用重金聘请了几十名俄罗斯科学家,重点开发几项前景看好的电器产品。三星集团研制的新型彩色印片机价格约600美元,图像清晰,且成像时间只需45秒,性能优于日本公司生产的同类型产品。这一装置对企业产品推销员、服装设计家和治安人员颇有助益。三星研制的高清晰度电视已经试验成功,目前正在与美国通用仪器公司合作准备投入大批量生产。三星高级技术研究所投入大约6000万美元、动用60多名专家,在俄罗斯科学家的帮助下,费时3年研制成功的5.25英寸视盘唱片将于1995年投放市场,它将为三星集团带来巨额利润。而日本对此的研究还处在争执视盘唱片应采用何种规格的阶段。三星电器公司一位高级负责人说:“许多顾客认为我们的产品都是廉价的模仿产品,缺乏自己的创造。我们一定要改变这一印象。可以说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三、不执著眼前利益,重视对未来的高技术投资。李健熙1987年接掌三星集团后,对集团的内部结构作了大幅度调整。他毫不客气地将一些不重要的公司如百货商店和造纸厂转卖给他人,将简单消费用电器的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他集中资金发展未来行情看好的业务,重点在本国生产和制造高技术产品,如计算机和航空工业。三星集团的投资主要用于提高生产率和生产技术,走的是一条内涵型而非外延型的发展道路。三星集团已在韩国以外的世界各地建立了13个研究中心。李健熙的考虑是:“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是高技术产品的世纪。我们必须倾全力向高技术领域转移,否则便是逆世界潮流而动”。李健熙的战略正使三星电器公司从一个廉价电视机的生产者成为世界电器市场上技术高超的发明者。请看以下几例。三星生产的微型电话仅有香烟盒一样大小,重不到7盎司,足以与美国和日本的同类产品相媲美。三星集团涉足计算机存储芯片的研制更能表现它的长期投资的考虑。当1983年三星集团开始研制计算机存储芯片时,它落后于日本至少5年。许多公司认为三星集团根本无法与日本各公司竞争,因此不愿向三星集团提供帮助。三星只得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桑杰斯建立了一家试验室,向美国人寻求帮助。结果如何呢?三星电器公司最初4年在存储芯片领域没有一分钱的赢利,而现在它却成了三星电器公司的聚宝盘。该公司1992年创收80亿美元,其中1/4是新兴的存储芯片生产带来的。过去都是韩国公司向日本公司学习,而现在却是日本公司回过头来向三星集团学习存储芯片生产技术。过去不愿提供帮助的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芯片生产厂家纷纷前来与三星电器公司洽谈合作。
四、放眼未来,培养21世纪型人才。身为三星集团最高首脑、致力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李健熙认为,21世纪是科学的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将来的竞争是科技与人才的激烈竞争,三星集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的挑战。他决定每年投入1亿多美元,对雇员进行脱产培训。平均每位雇员每年都要到三星开设的学校里学习16天,学习内容主要是技术培训,另外还学习高效谈判术和中国、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结构等课程。三星集团在汉城附近开办了“三星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要目的是培养职员的基本经营技术和对三星的奉献与忠诚。三星集团的人事制度还规定,每位经理在升迁至较高的职位前,都要到三星自己开办的学校里学习一段时间,课程包括英语、中文、日语、德语等语文培训,否则便不能提升。
李健熙高瞻远瞩,志在未来。他不顾许多高层管理人员的反对,执意培养一批新式的国际型人才。他每年都派遣大约400名年富力强的中低级管理人员到世界各国游览。主要任务是学习各国语言,熟悉当地的风土与人情,以便将来与他们打交道。三星集团一位负责人事工作的经理说:“我们并不希望立竿见影。但不久的将来三星便将拥有一批新型的全球型经理”。
三星集团要成为世界最大企业之一,这已不是一句故作惊人之举的口号,而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现实。三星集团如今可与世界上的任何集团展开竞争。要达到计划的年销售额2000亿美元的目标,三星或许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但这并不是三星的主要目的。正如三星集团一位资深的经理所说:“如果我们仅仅考虑销售收入,我们将永远无法跻入世界10强之列。我们最看重的是质量、技术、利润和公司的信誉。”以这些重要标准来衡量,三星的发展几乎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公司。目前它正大步流星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