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843000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各项施工技术均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及施工难度也逐渐增大,这种情况下很多施工技术在实际运用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进而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深入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并分析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房屋建筑
1工程案例
某建筑工程地上设计为29层,总体高度108m,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将基础底板尺寸设计为36m×36m×1.8m,一次浇筑混凝土量约为2330m3,浇筑体积相对较大且强度高。由于工程特殊性,要求一次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避免存在施工缝,影响工程整体稳定性,确保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刚度以及强度满足要求。因此,应根据工程情况进行施工组织部署,综合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混凝土裂缝,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材料控制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就材料控制技术而言,确保材料质量是其中关键性因素,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搅拌工作,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满足各种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例如,建筑工程的梁柱施工时,可以着重增加石子的使用量,适当减少水灰和水泥等混凝土拌和料的投入,并对粉煤灰与外加剂之间的配合比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另外,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需要许多配筋以确保工程强度,因而需要对石子中最大粒径与粗细集料和级配进行加强,以避免由于石子材料粒径过大而导致材料卡在钢筋里。通常来说,砂浆具有比混凝土更大的收缩度,在模板拆分之后有可能导致钢筋下放开裂的情况产生。
2.2拌和浇筑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需要对混凝土搅拌时长、材料用量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控制。相较于通常的混凝土施工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是由于其中添加了一些外加剂与粉煤灰,会减少水泥的用量,因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搅拌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时间。通常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该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与浇筑工作,应当由专业的施工人员来进行,并对其中的拌和料与外加剂使用量进行严格计算,以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是其中相当关键的部分,也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与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在实际的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按照分层操作的方法,一层一层地进行浇筑。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下一层浇筑的时需要保证上一层混凝土材料已经达到初凝,才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与效果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温度控制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有可能由于温度应力而导致裂缝的出现,因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在每天温度较低的时节进行混凝土材料的浇筑工作,需要选用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材料,在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强度能够满足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逐渐向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减水剂,减少其中的水泥材料的使用,并降低材料的水灰比与水化热,以便于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混凝土材料在温度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材料中加入粉煤灰材料不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水泥的应用功能,还能够减少水的用量,实现混凝土可泵性的有效作用。此外,混凝土入模的时候需要对温度加以合理控制,可以通过向混凝土骨料中加水的方式,减少由于砂石料在阳光直射下温度升高的情况,或者向材料中添加变快来加快温度降低的速度。出于混凝土温度控制的需要,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可以按照分层浇筑的方式以便于更快地使热量消散,或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其他拌和料来减少热量的释放。例如,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向材料中添加毛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收热量,能够节约原料的使用。但是,混凝土浇筑环节中对于毛石的应用体积需要进行合理控制,通常不应当超过大体积素混凝土全部体积的1/4。
2.4混凝土振捣技术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工作通常会选用插入式振捣设备,对插入点进行均匀布置,并以快插慢拔的方式来使用振捣设备,在混凝土振捣阶段,对振捣设备进行上下轻微抽动,能够更加确保振捣的均匀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分层性,需要严格控制每一层的混凝土厚度,要求混凝土的厚度必须小于真到设备长度的1.25倍。对上一层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需要将振捣设备插入下一层5cm左右,以便于消除两层混凝土之间的接缝,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工作的技术应用标准,需要以混凝土材料表面呈现为水平、有灰浆、无气泡、无下沉的情况为标准,对于混凝土的振捣绝对不能过度,在每次移动振捣设备时,移动间距应当为振捣设备振捣半径的2倍作用。混凝土材料的振捣作业只有在完成一层之后才能开始下一层,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在初凝之前需要进行二次振捣,按照标高线,以刮尺来确保混凝土材料表面的平整性,以抹子在混凝土终凝之前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二次压平,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裂缝情况,因此,在表面平整之后,还应当在混凝土表面施加塑料薄膜,以免混凝土材料水分流失导致的干裂情况。
2.5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即转入养护阶段,此时浇筑混凝土的水化作用已基本确定,温度的控制转为降温速度和内外温差的控制,这可通过给浇筑体表面覆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养护来实现。覆盖材料可采用土工布,也可用水直接覆盖在基础表面,本桥采用土工布和水覆盖法相结合方法。(2)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取30cm以上。在升温阶段,蓄水层能吸收混凝土的大量水化热、减少外部低温环境的影响,起到保温养护与间接散热、降温的双重作用。在降温阶段,蓄水层能起到延缓混凝土内部的降温速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保持均匀散热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因急剧降温而产生的裂缝。(3)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特别是表面裂缝,主要是由于内外温差过大产生的。在养护中要加强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延缓升降温速率,保证混疑土不开裂。养护需要14d以上(浇筑完7d内是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高峰期)。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影响会产生泌水问题,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必须及时清除多余水分,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严格遵循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浇筑施工,定期检验混凝土坍落度,确保满足施工要求。在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将表层松散石块、污渍等清除干净,并适当撒水湿润,避免出现积水现象。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按照相应的顺序,防止出现漏振现象,将振捣棒移动间距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直至层间接缝完全消除,且混凝土表层不存在明显沉降及气泡现象,方可停止振捣作业。2)由于混凝土材料具有非均质性特征,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形成温度应力,导致出现结构裂缝,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加强裂缝控制措施。(1)合理选择施工原材料。尽量选取低水化热水泥材料,采用“双掺技术”进行施工,矿渣、粉煤灰等是较为常用的掺合料,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使混凝土抗裂强度得以提升。同时,设计科学的配合比例,采用“双掺技术”,通过添加掺合料的方式减少水泥用量。(2)加强混凝土温度测控。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温度测控点,并配备温度检测设备,通常采用电子测温仪进行温度测控,检测数据更为直观、灵敏。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或温度变化过快,必须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避免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导致结构裂缝出现。
4结论
伴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应用也更为广泛,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及安全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施工操作行为,尽量减少潜在质量隐患。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病害,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施工方案,从多方面加强温度控制措施,增强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立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08):27~29.
[2]盛久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控制[J].四川水泥,2016(12):176.
论文作者:包,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材料论文; 温度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水化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