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前不同化疗方案手术部位感染风险比较论文_袁超,郑仪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 山东德州 253022)

【摘要】目的:了解术前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TE)方案、TE加环磷酰胺(TEC)方案与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方案(CEF)方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3年收治II到III期乳腺癌患者429例,分别术前接受辅助化疗TE方案(n=102)、TEC方案(n=109)、CEF方案(n=116)以及不接受术前辅助化疗(n=102),四组术前化疗周期为2-4周。结果:SSI发生率,TE方案为29.4%(35/102),TEC方案为27.5%(30/109),CEF方案为31.0%(36/116),三套术前化疗方案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及器官腔隙感染发生率,三套方案均无统计学差异。总体接受术前化疗的SSI发生率为30.9%(101/327),与对照组8.8%(9/105)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主要感染差异源自浅表切口感染,主要原因与化疗导致的骨髓移植有关。新辅助化疗后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化疗前及对照组,CD4+/CD8+则明显低于化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讨论: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化疗会大大增加SSI风险,而TE、TEC及CEF化疗方案SSI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乳腺癌;术前化疗;手术部位感染

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的术前NACT方案术后SSI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回顾分析2010-2013年收治II到III期乳腺癌患者429例,分别术前接受辅助化疗TE方案(n=102)、TEC方案(n=109)、CEF方案(n=116)以及不接受术前辅助化疗(n=102),四组术前化疗周期为2-4周。四组基本资料如下(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1.2 SSI诊断标准

术后我们对患者进行30天的跟踪,依据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3 骨髓抑制评估

不良反应,及骨髓抑制评定采用WHO 抗肿瘤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1-3],毒副作用分为0~Ⅳ级。

1.4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单克隆抗体抗CD3FITC、抗CD8PE及抗CD4PE均由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提供,CD3+、CD4+、CD8+ 分别代表 T、TH及TS细胞。使用BD公司的红细胞裂解液。FASCCan流式细胞仪由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生产。

1.5 统计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本实验分别为定性资料及定量资料,故主要采用χ2检验及one way 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化疗方案SSI发生率

TE方案,TEC方案及CEF方案间总的SSI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且不同类型的SSI发生率间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而NACT总的SSI发生率、以及浅表切口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不同化疗方案SSI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最近,术前新辅助化疗己逐渐成为中晚期乳腺癌治疗的热点。其常用适应症是临床分期III期和II期一部分的乳腺癌,众多研究证明了NACT确有不错疗效。NASBR.18研究表明术前化疗与术后化疗同样具有效果[4-5]。而紫杉类和蒽环药物仍然是目当今治疗乳腺癌最重要的药物,联合用药的有效率高达53%,不仅能控制肿瘤而且可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其中紫杉醇类药物的诞生为NACT治疗注入新的动力,其单药化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有效率高达50%。TAX301实验[7]及NSABPB.27实验[12]均验证了紫杉醇的有效性。紫杉药物联合蒽环药物之NACT方案的有效率已达66.7%-85.0%,且毒副反应处于可耐受范围。本实验主要选择常用的NACT方案TE,TEC及CEF,比较术后SSI发生率差异。

人体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由T淋巴细胞所介导,同时T淋巴细胞在人体抗癌作用中也起到关键作用,T细胞可分为不同的亚群,其中根据其表面的分化抗原及标志的差异,可进一步将T细胞划分为CD4+ T淋巴细胞及CD8+ T淋巴细胞,而CD3阳性T淋巴细胞反映总T淋巴细胞的数量。CD4+ T细胞能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诱导CD8+ T细胞和NK细胞等肿瘤杀伤细胞清除肿瘤,同时CD4+ T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应答中可实现免疫记忆以及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14],CD8+ T细胞属于抑制性T淋巴细胞,与CD4+ T细胞相反,具有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等功能。化疗对人体免疫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像,本研究发现3种新辅助化疗方案与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地免疫抑制作用,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发现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整体的SSI发生率较高,进一步观察各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发现T淋巴亚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失衡,验证其可能是SSI发生的原因之一。

本课题组将会在今后通过增加实验例数,或观察更多的化疗方案等方法,进一步找到更小毒副作用的NACT方案,同时通过联合应用免疫调节剂提高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以预防SSI等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曼红霞, 刘叶娟, 唐伟敬, 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当代医学,2013,19(05): 31-32

[2] 金永,任洪军,陆佩知,等,FAC和FTC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现代肿瘤医学,2009,17(6):1100-11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1.

[4] 孙燕, 周际昌. 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 . 第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27- 34.

[5] 尹子毅,王玉琳,张铁,等,表柔比星联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在m期乳腺癌NACT中的疗效,中国癌症杂志,2008,18(6):459-462.

论文作者:袁超,郑仪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  ;  ;  ;  ;  ;  ;  ;  

乳腺癌术前不同化疗方案手术部位感染风险比较论文_袁超,郑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