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心血管病医院糖尿病医院 内分泌科 157000
摘要:目的 探讨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平均分为采取控制血压、血糖以及血脂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0例以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丹参多酚酸盐注射的实验组50例。实验组保证每天一次性注射200mg丹参多酚酸盐,连续两周。注射完成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水平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指标。血清水平指标包括血清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以及内皮素;肾功能指标包括尿蛋白排泄率、微球蛋白水平等。结果 实验结束以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水平都明显下降,且实验组的效果比对照组明显;肾功能指标也有明显下降,且实验组效果由于对照组织。两组患者的各种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在降低相关指标水平的前提下,改善肾脏的功能,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辅助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
引言:糖尿病肾病作为2型糖尿病在微血管上的并发症之一,是引发肾病的最主要原因[1]。目前,面对传统治疗方式的缺陷,新型医疗手段开始处于研究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研究主要是针对丹参多酚酸盐通过静脉注射在这种疾病上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被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且没有其他类似病症,均自愿参与到实验中,并会积极配合医生。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平均分为采取控制血压、血糖以及血脂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0例以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丹参多酚酸盐注射的实验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患者23例,女患者27例,平均年龄56.3岁,平均病程5.8年;实验组男患者24例,女患者26例,平均年龄57.2岁,平均病程5.7年。两组患者的其他差异指标对于实验造成的结果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二)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糖、血压以及血脂的控制,合理搭配其饮食,安排适量的运动。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丹参多酚酸盐的注射。通过静脉一天一次性注射200mg,连续两周。
(三)观察指标
实验结束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水平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血清水平指标包括血清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以及内皮素;肾功能指标包括尿蛋白排泄率、微球蛋白水平等。
(四)统计学方法
对于录入电子表格中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小于0.05被认为数据有效。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血清水平对比
实验结束以后,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清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以及内皮素水平都有所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效果更佳明显。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三、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多发在中老年人身上的慢性病,其患病的具体原因还处于进一步的研究中,但是很多资料表明,遗传、肾脏流动异常、高血压或是高血糖代谢异常等是发病的来源[3]。临床表现主要有病人血压升高,肾病开始转为较为严重的地步。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具体的检查可以发现患者血清水平提升,机体中伴随有各种炎症出现,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动脉发生硬化。患者血液中一些血清水平的提升会使得有些细胞的附着力明显下降,血管内皮细胞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目前,针对这种病的治疗一般都依赖于西医,注重对患者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的控制,通过让病人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作息从而起到抑制的作用。但是治疗效果十分不明显,没有达到改善病人身体状况的目的。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者提出引入中药进行辅助治疗[4]。丹参在活血化瘀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目前已经被引进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利用丹参配置成试剂可以通过抗氧化、调节体内的血脂以及保护各种细胞达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丹参的主要成分就是丹参多酚酸盐,研究表明,它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上的效果显著。其中的化学物质会与钾离子反应,提高钾离子的活跃性,进而对内皮细胞向炎症方向转变产生抑制作用,让血液不再高度凝固,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在减少尿蛋白的基础上防止肾功能障碍的出现。实验结束以后,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清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以及内皮素水平都有所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效果更佳明显。可见丹参多酚酸盐在缓解患者体内出现炎症,起到保护内皮细胞,进而抑制糖尿病加重的作用;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微球蛋白水平都有所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效果更佳明显。可见丹参多酚酸盐对于患者的肾功能会起到保护作用。除了本实验结果的直观显示,很多学者的有效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2]。
综上所述,将丹参多酚酸盐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作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身上,对于改善肾细胞功能、保护肾脏、延缓病情的加重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一项值得临床运用并加以推广的治疗方法。但是医疗卫生工作者也应该注意,由于本实验纳入的人员数量较小,不完全具有代表性。在临床运用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体质,还需要对此种手段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尽可能将其副作用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卢伟波,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黄虹.丹参多酚酸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及肾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02):2314.
[2]余志良,吴晓华,李纬,陆红梅,韩瑛,顾育明,凌雪辉.丹参多酚酸盐对首发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3(03):145-156.
[3]蒋晓芸,戎兰,宋艳艳,蒋义斌,钟良,孙大裕.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3):632-634.
[4] 张建永,晏仁义,王岚,王建露,王万丹,侯瑞,刘红亮,杨洪军,梁日欣,杨滨.丹参山楂有效组分配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12):647.
论文作者:周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丹参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血清论文; 多酚论文; 指标论文; 水平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