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_县域经济论文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_县域经济论文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县域经济发展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023(2003)04-0077-04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系统。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它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面向新世纪,理清发展思路,加快振兴县域经济,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如何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这是我们研究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的现实基础。从总体上讲,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1.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小城镇的吸引力、凝聚力不强。从实践中看,我国大多县域交通、通讯等条件差,除了县城之外,很多小城镇基础建设落后,功能不全,城镇化率不高,缺乏聚集产业、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自然条件差,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偏小,工业化水平低。受天气、田地分散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加上人多地少等因素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于起步阶段。

3.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从实践中看,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优势。在农业中,现代化的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第一产业过重,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较少的局面仍客观存在。二是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县(市)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出卖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重,其精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第三产业也没有有效地形成农业、工业服务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三是产业结构趋同。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未得到根本的改观。

4.科技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受传统观念和财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县域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人口素质较差,影响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与方法在县域的推广应用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约有8亿人口在农村,还有5%以下的青壮年是文盲。据测算显示,目前农村绝对过剩的劳动力至少有1.5亿人。

5.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我国大部分县域财税收入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有些县域的经济运行还需要国家的扶持。

6.企业效益低,企业面临的改革与发展任重而道远。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大多是从原材料加工、资源性开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产权关系、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规模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的发展速度变慢,经济效益下降,面临着二次创业的任务。县域中小国有、集体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企业过去一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基础,也面临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重组这一新形势。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抓住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调整和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发展既符合县情又适应市场要求的产品,培植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迅速扩大县域经济的总量规模。

系统论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网络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经济系统,其经济社会结构的状况及演化方向,无疑会影响、决定县域经济功能的发挥。

调整和优化县域经济结构的基本出发点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县域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弘扬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建立在要素结构基础之上的比较经济优势,在产业、规模、空间、时序等方面择优配置县域资源,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龙头产品,形成县域核心竞争能力。

我们之所以强调创新精神,是因为县域的经济竞争力既可以表现为以更高的效率生产同类产品,也可以表现为创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差异性产品的能力;没有任何一种优势在科学技术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永远维持,没有特色和优势的县域也能通过创新而发展自己的竞争力,进而占据优势的地位。因此,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关键环节,在突出和合理利用比较经济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第一、二、三产业和每个产业内部的联动、互动作用和协同效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推动县域经济从一般水平的数量扩张向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整体升级转变。

1.要利用农业、林业、地表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顺应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2.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努力提升工业化水平,使工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规模经济效益,改善县域二元经济结构,提高县城的综合经济实力创造条件。为此,一是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好适应市场需求和发挥比较经济优势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依据有效投资序列的思想,优先发展后向关联效应大的产业部门,以此为核心,协调主导产业与其他非主导产业的关系,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二是根据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和县域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及市发展空间,走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之路。各县市应用高新技术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嫁接,开发经营有较高技术含量、有地方特色、符合市场发展方向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三是把科技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适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和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和升级换代,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提升产业水平。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继续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传统行业的同时,以科技为主导,以知识为基础,加快发展新兴行业,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全理、综合配套、相互促进的第三产业体系。

4.与日俱进,开拓进取,重构县域第一、二、三产业互动、连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各主要发展方向之间,营造互相协调和连锁互动的发展格局是县域产业有效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规划和引导县域经济发展时,应从宏观上注重产业关联性,跳出县域看协调,打破与市场经济和产业互动发展不相适应的障碍。在微观上主动适应产业互动关系,进行产业沟通,展开产业链条,寻求和拓宽发展空间。

(二)加速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进程,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从根本上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新跨越,必须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农业产业化即集约经营、专业经营、规模经营、加工转化、延伸增值之路。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农业与市场的连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动力主要是农民,能否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户生产经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同时,农业产业化的重点要放在高效高产的农产品及其精深加工上,即以保证资源的供求平衡和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基点,依托科技进步,科学地选择生物工程技术和创新耕作方式,优化农业及其加工业布局,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农业产出,永续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速度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的转变。

1.大力扶持和引导加工、流通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发展,密切农户之间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各种专业化合作关系,形成联体联心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完善“合同农业”、“订单农业”。

2.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积极探索与创新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加工方法,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提高市场营销能力。要强化大开发、大协作、大市场的观念,培养和完善不同类型、具有地方特色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市场中介组织和市场信息网络,逐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具有现代化交易手段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4.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一方面要着眼于延长农业的链条和扩大农业的多种经营,谋求农业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另一方面要通过利益纽带,把多方经济利益主体联结为利益共同体,使产业化链条上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能得到满意的利润,切实保证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经济利益,否则就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要认真落实保护农民利益的法规和政策规定,从源头上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5.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发挥其示范效应,带动县域农户开发与经营的产品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

(三)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改革导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改革导向,必须把发展民营经济与深化国有中小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的改革结合起来,着力盘活存量,实现国有、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把发展民营经济同扩大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扩大增量,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产业的聚集效益和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着力培植壮大一批优势民营企业。

1.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通过改革、改组和改造,加快中小国有、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的改制步伐。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采取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

2.放手发展民营企业,开创县域民营企业的新局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关键在于放开与搞活,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向科技型、外向型、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二是合理规范和正确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三是进一步优化环境,切实维护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借鉴一些县域对民营经济“多引导少指责,多扶持少限制,多服务少处罚;先放后导,先治后管,先予后取”的经验,全面清理有关民营经济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依法取消对民营经济的各种不平等待遇,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四)加快县域城镇化的步伐,提升城镇的功能,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支撑点。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证明,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内引外联,接受城市辐射,密切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撑点;是拓展和完善县城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县城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县域经济集约化程度,形成集聚效益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县域城镇化率约为34%左右,相当于1960年全球城市化率的水平,比联合国预测的2000年全球城镇化率(47.5%)低13个百分点。应力争用10到15年的时间,即在2015年以前,使城镇化率达到50%。要实现这一跨越式的发展目标,农村城镇化发展可采取“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发展战略。

具体来讲,一是要科学、合理编制小城镇规划,走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之路。二是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县城镇和县(市)中心镇,提升城镇功能。县城是县级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是县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应首先培育县城这一经济“增长极”,使它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力”与“带动力”,这对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坚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相结合,拓展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四是要搞好政策引导,即制定并实施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各项政策,扫清有碍城镇化进程的种种制度性障碍。

(五)建立与完善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机制,积极吸纳高新科技人才,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实现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随着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日益缩短,知识人才、知识产业、知识管理以至知识经济成为必然趋势。在新的经济发展浪潮中,县域经济要大有作为,实现跳跃式发展,必须培养和吸引大批人才,充分发挥科技这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一是要树立“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大发展离不开教育”这一大局意识,千方百计地保证教育投入,为县域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二是要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鼓励社会办学,提高县域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为加快县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工业化进程服务。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一批德才兼备的本科生、硕士甚至博士来县域创业,同时,用好县域现有科技人员,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四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研究所联合开发经营高新科技产品,鼓励和扶持企业和个人创办高新科技企业。五是建立知识资本机制,树立按知分配的观念,把科技人员的知识贡献与企业的利益分配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他们开发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

收稿日期:2003-01-08

标签:;  ;  ;  ;  ;  ;  ;  ;  ;  ;  ;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_县域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