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影响论文_王登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卫生院(256100)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性高血压病的综合治疗,为老年性高血压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13例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健康指导,生活方式、行为干预等综合干预,时间为一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除应用药物治疗外,加强综合干预更能有效控制血压,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性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显效率;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1]。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95%以上,即高血压病,近年呈增加趋势,尤其是农村地区患病率逐年增高,特别是老年人,因自身文化程度低、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生活方式改变,患病率增高显著,而在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处于较差水平,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因此,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开展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同时对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做了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213例,根据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所有患者符合老年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01例、女112例、年龄60~85(66.21±5.03)岁,文化程度:文盲120例,小学93例 。通过随机选择分为两组,观察组107例,对照组106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拟定综合干预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实施,每周电话随访一次,每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家访及时给予健康指导、生活方式、行为干预等综合措施。时间为一年。

1.2.2 干预内容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生活方式、行为干预等综合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2.2.1 健康指导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向患者以及照顾者解释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以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等疾病知识;讲解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给予心理支持,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进行合理沟通,指导家属主动积极参与对患者的管理监督,增加家庭和社会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2 生活方式 督促健康膳食,饮食宜清淡,减少钠盐摄入,一般高血压病人摄盐量每日小于4 g,控制每日膳食中的脂肪总量50g以下,限量使用调用油,忌用含脂肪高的食物,高纤维素食物,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含量,以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多食降压、降脂食物;适当体力活动,一般的体力活动可增加能量消耗,对健康十分有益,指导患者每天应进行30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如步行、慢跑、广播操等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改变不良嗜好,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心态,采取措施纠正病态心理,维持心理平衡,具体干预包括适当减压、给予心理疏导等[3]。

1.2.2.3 行为干预 遵医行为,指导病人按时用药,遵从医嘱,严格按照药物的起效时间和血压的规律用药,坚持服药,不可随意加减药物或停用;学会自我检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家中自备血压计,照顾者应学会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于每天清晨起床活动前为病人测量次血压,以及时掌握血压变化,测血压时: 做到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力求准确。

1.2.3 显效判断 以平均动脉压降低20%-25%为显效,降至正常为有效;未达到显效此标准为无效。

1.2.4 评价指标与方法 统计一年期间两组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以及脑血管意外,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 [4]。老年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老年性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为提高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率,普及高血压知识和更好的控制血压,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基层医务人员在给予正确系统用药以外,要针对老年人记忆力差和反应较慢的特点,尤其是农村地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健康意识薄弱的情况,应结合慢性病管理,加强高血压管理,给予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使高血压患者及照顾者掌握高血压知识,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3.2近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在不断上升,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血管意外,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因此治疗高血压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危险因素越多,危险因素程度越严重,则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就越高,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愈高,因此,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积极加强对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尤其老年人记忆力及社会功能减退,自理能力下降,需要长期照顾。所以,积极实施综合干预措施,会有效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从而降低老年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寿命。

4 小结 总之,在临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用药,并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积极配合综合干预,使患者行为合理规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和照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原发性高血压,内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42-256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j] 中华内科杂志,2012,5(1):76-82

3 陈国伟, 体重和生活方式的科学管理,心脏病学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 131-135

4. 何连华,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现代护理 (2010)05(a)-107-02

作者简介

姓名王登华,1971年出生,女,汉族,山东淄博人,1991年毕业于淄博卫校,从事临床工作20年,2008年获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

电话:15275966166,13475613598

电子邮箱:wdh0110@163.com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沂源燕崖卫生院

邮编:256110

论文作者:王登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  ;  ;  ;  ;  ;  ;  ;  

综合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影响论文_王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