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王文国

建筑工程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王文国

山东志华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从某些方面讲,结构转换层是高层建筑中的关键部位,如果转换层结构设计不合理,整个高层建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合理的设计,较强的施工技术,施工现场合理的组织安排,不仅能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水平,也能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一、施工特征

与普通建筑工程转换层相比,高层建筑转换层具有截面高度大、竖向载荷大、横跨面积大、钢筋含量大以及钢筋排布较为紧密的特征,并且高层建筑自身的重量也比较大,因此对转换层模板的具体支撑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力加深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实际施工难度。在不同施工阶段,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所承受的重量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设计阶段。另外,不同浇筑时期混凝土由于温差可能会出现裂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最后,根据钢筋承受载荷大、高度较大以及骨架跨度较大等特征,在布置钢筋时,需要保证其稳定性。

二、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施工技术

1、模板的施工技术

根据实际受力情况确定好梁下端的支撑力杆间距,并用钢管做好水平拉杆和剪力撑,是确保大截面的梁模板刚度符合所需的要求。施工前不能忽视写小细节的问题,如浇筑混凝土之前检查模版的扣件、螺栓、支撑等部位安裝是否符合要求,要存在问题及时给与解决,在模版支撑系统必须横平竖直,确保支撑点的牢固。在梁模板支撑受力的情况下,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压缩或变形,因此在安装梁底板模之前保证梁截面尺寸准确,必须用水平仪检测模版的起拱情况,确保其技术达到要求,方能实施下个程序。

2、钢筋绑扎施工技术

(1)准备工作

在进行钢筋绑扎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准备好施工中使用的钢筋材料,保证钢筋材料的质量。在进行材料的采购时,要选择具有合格证明的材料,还要根据施工需要选择正确型号的钢筋材料,同时,还要保证钢筋材料的生产环境符合国家生产标准。钢筋在在进入施工场地之前,也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验,施工场地中的质量监管部门需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对不同规格、材料和型号的钢筋都要进行检查,保证质量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场地。另外,还需要根据施工需求提前设计好钢筋材料的施工方案,并更根据方案将所需的材料准备好,如果材料不齐全,则需要与质检部门进行商议选择可替代材料,施工人员不能直接进行替换。

(2)钢筋的施工的方式

柱内混凝土进行浇筑必须是在框支梁绑扎完毕的情况下,并且保证框支梁的钢筋插入柱内约1.2~1.5 m,在浇筑过程中注意避免钢筋移位及混凝土污染钢筋现象。框支梁钢筋绑扎时先搭设临时的钢管支撑,混凝土浇筑之后拆除,重新搭设正式的框支梁支撑架。当梁的跨度≥8.5 cm时,框支梁除了按照设计的要求采取配筋之外,还应确保钢筋骨架就位后不产生施工变形,并在梁的上部下排筋下端加设(I)22≤220 mm的横向支撑钢筋,并沿着梁骨架的两侧加设@22≤100 mm的斜撑垂直支撑筋。因框支梁柱节点处钢筋较密,钢筋下料时需精算弯钩长度、做好编号每根主筋,保证钢筋绑扎一次到位,确保框支梁柱节点截面尺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方式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结构的保障,选择斜面分层布料的施工方法,采取插入式振捣,确保每个混凝土泵有5台插入式振捣棒的配合。分以下三道工序。

①布置到出料点,使混凝土呈自然流淌状态。

②布置到坡脚的位置,保证混凝土的下部结构密实。

⑨布置到斜面中间部分,并在斜面的各点位置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与插入深度,每个浇筑的区域振捣工作应由专人负责,避免产生漏振。

(2)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完成后,需要进行合理的养护施工。因为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浇筑完成后就需要进行相关的养护作业,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养护工作主要的内容就是对构件进行养护,要保持混凝土的润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设蓄水池来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养护的时间一般在半个月以上,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另外,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水热化的现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降温的措施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3)混凝土施工的验收

避免竣工的返工,混凝土验收工作也需我们的重视,主要分两个部分:外观和几何尺寸、内在质量。外观检查主要包括是否存在裂缝、麻面、蜂窝、露筋、连接部位错位、空洞等现象,如果发现缺陷,必须及时返工并采取加固处理;施工结束,通过对外观质量的确定基本能够判断内在质量优劣。

三、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问题,应采用从原材料、外加剂、混凝土的配制、浇筑等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为防止温度裂缝,在混凝土中加外加剂和优质磨细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控制入模温度控制在25℃左右避免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温度裂缝。在梁柱、梁梁相交的核心区域混凝土浇筑完毕的1~1.5h后在初凝前,用直径35mm的振动棒二次振捣,加强混凝土密实度,提高其抗裂性,表层混凝土应收光,以避免水分大量蒸发而引起收缩裂缝。同时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施工中要求,施工中要求在在满足泵送混凝土的基础上尽量用小值,现场实测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18cm。

2板底的模板一般在选取的时候,我们都应该选用竹压板来作为适选对象,在竹压板的四周,我们也可以使用镀锌和铁皮相结合的方式对竹压板進行包边处理,这样可以减轻因为碰撞而带来的严重的损失等现象的产生。对于钢管在支撑架的顶端等部位,这其中的间距也要掌握好;待模板安装完成之后,可以利用定子把模板和木枋一起进行固定,对于拼缝我们可以使用比较宽而且那些不干的胶带来进行适当的封闭,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板缝等位置不渗漏。

3混凝土方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个是混凝土在配合方面的比例设计;另一方面就是关于混凝土的浇筑等方面或者是它的下料具体方法上来控制。关于混凝土在设计配合比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专门或者相应的试验场所来进行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例如砂、水泥、石等物质材料进行实验,从而来设计出混凝土具体的比例配合度,这样也能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冷缝的现象,以及缓凝减水剂方面的用量都要考虑;混凝土在浇筑这一环节上应该在房屋的一段,也就是边梁这样的位置进行浇筑,把边梁那部分完成作业以后在对边梁之中各个垂直框架进行相应的浇筑工作。在浇筑方面的长度问题应该是到它相邻轴线之中的框架位置暂停,然后再返还回去,最后一直以此类推的方式进行浇筑工作。

结束语

转换层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控制和把握转换层结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虽具体施工专业中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但只要科学规范施工,并采取严密科学的控制方案,转换层的施工质量就能得到充分的保证,从而实现高层建筑的多种功能。

参考文献

[1]孙婧,宋学锋,袁辉夏.基于转换层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00094-00094.

[2]王永刚.探究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8(3).

论文作者:王文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王文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