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多维解读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的多维解读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的多维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维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83(2006)09—0018—0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提升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强调立足科学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知道,世界观是人对于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而方法论则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重要论断是从哲学的高度,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考量科学发展观所得出的正确结论。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手段、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发展理念: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即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850 可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就在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以人为本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执政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通过尊重人、提高人、依靠人来得以实现。所谓尊重人是指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每位公民都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同时为公民享有文化权益提供制度保障。所谓提高人是指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改善医疗设施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所谓依靠人是指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更多更大的力量。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回答的是“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我们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需求,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此同时,发展也要依靠人民群众,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可见,人民群众不仅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也是发展成果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二、发展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规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矛盾本身无所谓好坏,只有不断地解决矛盾才是好事。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地产生,不断解决的过程。在社会发展领域,最基本的两大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众多复杂的矛盾系统的集中体现,它们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两对矛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更带根本性,前一对矛盾对后一对矛盾起主导作用,而后一对矛盾的解决对解决前一对矛盾又有巨大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其哲学依据就是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系统,科学发展观抓住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大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矛盾,并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方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不是否定发展,而是强调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强调又快又好的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而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在社会最基本的两大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强调发展就是抓住了生产力这一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生产力又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有利于矛盾的解决。换句话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注意矛盾的次要方面,解决次要矛盾则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不单是强调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搞好了,人与自然关系处理好了反过来促进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从矛盾的分析法入手,在复杂的矛盾系统面前,既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顾及了矛盾的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科学发展观是矛盾不平衡性原理的杰出运用。科学发展观深刻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发展”的问题,是对“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方面,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另一方面,注意保持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自然界之间的平衡、协调与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三、发展目标:社会的全面发展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发展的过程,系统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的发展应该是系统各要素全面的发展,而不应该是某一要素的片面发展。唯物史观也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的统一体。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全面发展,揭示了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发展目标,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系统发展和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子系统所构成的整体,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一起决定着社会这一大系统的功能情况。只有各个子系统都全面发展,其功能都得到应有的发挥,社会大系统的整体优势和整合功能才能得到体现。社会形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如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发展的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社会的三个文明都进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得到体现。

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系统发展和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的基本观点,回答了中国“发展什么”的问题,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发展手段:协调发展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如果事物间没有了联系,事物就不会存在,更不会发展。由此可见,事物的发展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事物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与其他方面的联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事物才能稳定、和谐的发展。社会发展也是如此,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协调的、整体推进的过程,换言之,社会的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水平要结构合理、相互促进,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系统内部之间冲突和消耗。

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基本观点,之所以提出协调发展,就是针对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不和谐问题。主要表现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导致的城乡发展不协调;居民收入增长不协调,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区域发展不协调,东中西部的经济总量和人均GDP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越发突出。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的步伐,必须着重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问题。“五个统筹”便是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用协调发展的理念来看待和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发展中做到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复杂而普遍的联系。“五个统筹”是协调发展的要求所在。协调发展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要做到“五个统筹”,就必须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这五对关系,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等等,积极推进城镇化,实现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要保持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又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在继续搞好经济发展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切实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可承受能力;以自力更生为基础,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即“引进来”又“走出去”。

五、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来自自然界,同时人类又通过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界,人类在改造自然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也做了许多不利于自然发展的事情,比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等。“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 正因为如此,人类改造自然的前提是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也就是唯物辩证法所要求的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生态的可持续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在不损害后代人对资源、环境、生态权利需要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可持续发展不是否定发展,没有发展也就谈不上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也不是主张人类放弃改造自然界,放弃改造自然界只会使人类成为自然界的奴隶。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人类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和自然的共同和谐发展。换言之,我们发展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不应以恶化环境和枯竭资源为代价,人类要世世代代生存下去,就必须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下去,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物质文化需求,也要考虑后代人物质文化需要,不吃“子孙饭”,不断“子孙路”。

从1962年莱切尔·卡森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到1972年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合作出版的《只有一个地球》、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再到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主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步成型。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是在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吸收这些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战略。工业革命以来,由于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生态破坏等世界性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共识,也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加之我国科技水平不高,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比较严重,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保证一代一代的永续发展下去,可持续发展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哲学观点。

六、发展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又将面临信息化的历史挑战,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这样界定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3] 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主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3年12月26日,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649 由此可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问题。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是指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的道路,其基本特征是对外掠夺能源和原材料,并开辟世界市场,以大量消耗能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新的历史条件、国际环境、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不可取的。首先,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信息经济和信息产业已经逐步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单一进行工业化意味着新的落后,只有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用信息技术改造并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才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其次,我国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当年工业化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全球化使得整个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对外扩张和侵略实现工业化已经不可能,我们只能通过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和平发展。再次,我国人口规模大、人均占有资源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现阶段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发突出,必须切实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经验,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符合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我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从现代化的角度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前人又勇于创新的理论成果,深刻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手段、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等,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谁发展”、“靠谁发展”、“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等许多重大问题,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收稿日期:2006—08—09

标签:;  ;  ;  ;  ;  ;  ;  ;  

科学发展观的多维解读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