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概念的历史考察_民族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概念的历史考察_民族论文

我国“少数民族”概念的历史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少数民族论文,概念论文,我国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现有五十六个民族,包括汉族和五十五个兄弟民族。由于 汉族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民族的人口所占比例很小,所以,在我国习惯上就把汉族 以外的各民族,统称“少数民族”。那么,“少数民族”概念在我国是何时出现的?中国共 产党的历史上这一概念的使用情况如何?“少数民族”所含之意是什么?

“民族”概念在我国被广泛使用已有不短的历史。至少可以说是十九世纪后半期引进并接 受、使用“民族”概念的。当然也就出现了与“民族”概念有关的很多新的概念,如民族运 动、民族自决、民族主义、被压迫民族等。具体民族的称呼也与以前不同,开始用汉族、蒙 古族等,也出现了“少数民族”概念。

1924年1月,孙中山先生主持制定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中,讲到三民主义 中的民族主义时,在使用“中国以内各民族”的同时,使用了“少数民族”概念。

中国共产党第一、二、三、四次代表大会有关文件决议中,除了一般所用的民族、被压迫 民族等外,二大(1922年7月)时用“异种民族”来表示蒙古、西藏、新疆的民族;三大(1923 年6月)时用“各该民族”来表示西藏、蒙古、新疆、青海的民族;四大(1925年1月)时用“ 弱小民族”、“小民族”表示国外的一些民族,讲到国内民族时提到过去和当时的“中国以 中华民族口号同化蒙藏等藩属”。

中国共产党最早使用“少数民族”概念是在1926年11月。1926年11月3日和9日中共中央关 于《国民军中工作方针》和《关于西北军工作给刘伯坚的信》中都提出,“冯军在甘肃,对 回民须有适当的政策,不损害这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的生存权利”。我党的另一文件 又提出,“对于蒙、回民族问题,须告冯有适当的解决,应尊重这些少数民族的权利。”

1928年7月中共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提出:“于当地委员会之下设立少数民族 工作部”。这次大会通过的《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案》提出:“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大会认为 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问题(北部之蒙古、回族,满洲之高丽人,福建之台湾人,以及南部苗 、黎等原始民族,新疆和西藏)对于革命有重大的意义,特委托中央委员会于第七次大会之 前,准备中国少数民族问题的材料,以便第七次大会列入议事日程并加入党纲。”因此, 中共六大时所直接指的“少数民族”的范围比1926年所指蒙、回少数民族广泛,包括蒙、回 、朝鲜、高山(台湾人)、藏(西藏)、维吾尔等民族及苗黎等南部少数民族。

党的六大强调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问题之后,中央又指示一些省委要重视少数民族问题。 比如,1928年11月6日中央在致满洲省委信中,把“领导少数民族运动”列为满洲党部日前 任务的六项内容之一。

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报告中说:“赞助中国苏维埃政权在 全 国范围的胜利,同样是各少数民族的责任。”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区政治部发出《少数民族工作须知》指出“在四川全省居 住的五千多万人口中间,除汉人(汉族)占最大多数外,还有藏人、回人、番人、苗人、倮倮 等 各民族。后面这五种人的人口比我们汉人要少,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并具体列出了“这五 种少数民族人民居住的区域”。

我党的有关文件经常使用“少数民族”称谓,同时并用“弱小民族”、“小民族”。

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概念袭用下来,普遍用于党和国家的文件和法规中,在社 会生活中也经常使用。这时,这一概念是在人口数量的多寡的含义上使用的。比如,1949年 10月25日《连队生活》,给我军指战员介绍少数民族时写到:“咱中国四万万七千万人口里 , 除汉族外,还有蒙、回、藏、苗等许多种族,因为这些种族人数少,所以便称为‘少数民族 ’”。

通过以上初步考察,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少数民族”概念,是一个在人口多寡上与汉 族相应的数量上区别的概念,在我国不带有歧视少数民族或民族不平等的含义。我国的“少 数民族”概念,作为汉族以外其他各民族的统称,我党自1926年开始使用,至今已有七十五 年 的历史。少数民族概念在我国早已约定俗成,为全国各民族干部、群众所接受。

标签:;  ;  

中国“少数民族”概念的历史考察_民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