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游资源论文,开发利用论文,试论论文,民俗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部分。前二者相沿悠久,后者刚刚兴起,但前景十分广阔。自然风光是天然的,是永恒的;历史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帮助中国人了解自身的传统,但有局限性,表现在上层的帝王将相和下层的宗教信仰,很难代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全貌;就各个分布地域来说,这些历史遗迹只在中国版图上占着有限的一块地盘,且分布很不均匀。民俗文化却在层次和地域上占着绝对优势。它首先是民族集体创造与集体传承,其内容丰富,门类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再生产、交易的经济文化,以及人生仪礼和民间艺术的精神文化。若进行比较,历史文化(例如陵寝、宫殿、寺庙)是过去的文化,民俗文化却是活的文化,既是传统,又活在民间。例如,春节的社火及其他民间节日活动,无论上层、下层人民,无论中国、外国都能接受,可以代表民族文化的重要传统。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它的功能决定的。传统的民俗文化有许多事象正在丧失它们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功能,但能通过游游业的开发,使它们以另一种崭新的方式保存起来,满足现代人对传统的认识和审美的需要,丰富现代人的文化生活。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民俗文化存在,但在全国之内几乎找不到一处相同的民俗文化。这就说明各个角落的民俗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正好作为开发民俗旅游的丰富资源,填补我国的旅游空白区。以汉中市为例,就自然风光旅游而论,除南湖风光、南沙河风光及石门水库风光之外,历史文化的遗存只有秦汉、三国依稀可寻,其它方面就寥若晨星了。如果发展民俗旅游,几乎十一个县区都能唱一出自己的拿手戏。事实上,在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稀少的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中,已经突出了民俗文化这个优势。
据旅游报刊报道,一个美国摄影团游览故宫,镜头所向之处,除了庄严雄伟的古建筑群本身,百分之五十的胶卷都用于拍摄游览故宫的男女老少。应邀来华拍摄旅游片的欧洲一家电视台摄制组,在上海曹杨新村拍摄一个工人家庭的日常生活。男女主人骑自行车下班回家,进厨房准备晚餐,三代人同桌吃饭,主人夹菜送向老母亲的碗中,老人慈祥地给孙子喂饭。摄影机摄入了全过程。节目主持人说,这是最能打动他们观众的镜头。
行驶在长江三峡的游船的夜晚,最受西方游客欢迎的不是舞会,不是卡拉OK,而是同中国的导游翻译和船员交谈。中国职工的收入和支出,业余生活的消遣方式,男女间如何相交相知,如何恋爱结婚,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三代同堂如何相处……都是客人不断提问的热门话题。
从一次抽样调查中得知,外国旅游者心目中的中国旅游第一吸引物,认为是风光名胜、文物古迹的占30%,认为是民俗风情的占70%。他们固然对长城、兵马俑、桂林山水等很感兴趣,但更感兴趣的还是中国人。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数千年悠久历史所形成的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是来华旅游者最向往的。从这个趋向来看,民俗旅游应从人文资源中分离出来而独立成第三种资源。
对我们来说,天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往往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然而,恰恰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凡人琐事中,蕴藏着浩瀚似海的对外国旅游者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罗丹说,世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若用外国旅游者的眼睛来观察,就会发现许许多多被我们忽视的事物。敏感的上海旅游部门,为国际旅游市场设计、推出了“做一天上海人”的旅游产品。外国旅游者住进上海一户人家,同这家人共同分享24小时上海普通市民的生活。早晨,同主人一起送孩子上幼儿园,一起去菜场买菜,挑肥拣瘦,讨价还价。中午,一起进厨房做饭,插手锅碗瓢盆,学习中国烹饪,品尝上海风味的家常菜肴。饭后茶余,同全家人一起看电视、聊天,交谈彼此感兴趣的各种话题。
以上诸例,均证明了民俗旅游的广阔前景。那么,在包罗万象的民俗事象中,开发地方性民俗旅游应抓些什么呢?
一、抓住宗教旅游。宗教活动是民俗活动,牵引着中外男女的视线。事实上,佛教胜地、道教胜地,、都是以寺庙道观为载体的。凡有庙的地方都有庙会活动,有些庙会的规模出人意料。例如今年春天,粤东地区的首次庙会,盛况空前,日接待游人20万。游人来了,就要吃、要住、要买、要玩,要谈生意,要回去宣传,便带来了就业机会,带来了各种信息,带来了人才和知识,带来了社会的活力,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玄武山庙会的情况来看,碣石镇办庙会,举办各种表演活动,共花费一百多万元,而其中绝大部分是群众自己掏的腰包。开幕式的文艺大游行共有1600余人参加,节目60多项,各种道具服装上千件,多是私人出钱制作。游行时,出钱者与出力者——表演者相携而进,有些彩车只有出钱者才有资格来抬来推,真是既出钱又出力。可他们很高兴也很自豪,这正展示出自觉性的一面。
再如北京丫吉山的碧霞祠庙会、陕北佳县白云观庙会、河南浚县的碧霞祠庙会、陕南天台山庙会、松花庙会等,规模都相当大。宗教旅游已波及到沿海特区一带,例如深圳赤湾天后宫、福建湄洲的天后宫祖庙、天津娘娘庙等,初办庙会都是盛况空前。现今有个时髦的口号叫“文化塔台,经贸唱戏”,把庙会变成了庙市交易,由民间办会逐步变为政府办会,具有强大的轰动效应。例如四川丰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鬼城,近几年利用鬼文化的研讨会名义和十八层地狱的鬼文化展示,吸引了中外游人,订下了不少商贸合同。
目前,我国正处于“民俗文化旅游”的热潮中。若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讲,宗教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利用庙会旅游吸引游人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正是古为今用,俗为商用的具体体现。
二、抓住田园式旅游。一提旅游,似乎总跳不出“走走”、“看看”的圈子。钻洞、入寺、上山、游湖、踏青、登陵……这些活动确实不失为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增长知识,怡神健身的正宗旅游。然而,改革开放正在深入,旅游的领域(内容)也可以继续开拓,田园式旅游正是等待开拓的一个新的领域。
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就是一种旅游式生活或带有很大旅游成分的生活。时至今日,不少人都向往大自然,甚至提出“回归大自然”的倡议,其实就是一种对田园式旅游的渴望。这是生活生产民俗旅游的一个最广阔的天地,要做的文章很多,也很有趣味。我想除了饱览田园风光,领略田园情趣之外,重头戏是田园劳动。可以在各个风景区周围划出一片田园,依山傍水,竹园树林,聘请有经验的老农作指导并管理。旅游者参加尝试,可以自己握锄种点蔬菜、瓜果。喜欢住上三天也可以,喜欢在自己种植的蔬菜、瓜果上挂名也行,喜欢在收获季节来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或满载而归更好,喜欢作画写诗以作纪念,那就更有意义了。这类田园式旅游如能开办起来,无疑是对旅游事业的一个大发展。
对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烦腻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都市生活,需要通过旅游来调节一下精神,而握锄耕耘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调节。开眼界,见世面,览风景,学历史,在任何时候都是旅游的主要方面,但千万别忘记了亲自实践、体验一番。而田园式旅游正是融劳动、生活、创造、科技、文化、知识为一炉的最好的实践与体验,不仅极富情趣、教益,而且也很浪漫、清雅,能够收到单一“走走”、“看看”所收不到的效果。在这种田园风光的环境和氛围下有创作灵感的人,定会诗兴大发,文思如涌,带来文艺的繁荣。即使对老外来说,其浓烈的兴趣恐怕也不亚于国人。
三、抓住景点的知名度建设。从民俗的古为今用上入手,借小说、戏曲、曲艺的影响,使现存景点得到拓宽延伸。晋南永济县有一座普救寺,位于旧时长安通往北京的古驿道旁,《西厢记》的动人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地人据此大做文章,以西厢风韵烘托点染千年古刹,吸引来一批又一批青年人和中老年人。青年以“西厢新婚旅游”为题前来此刹度蜜月,中老年则相伴前来纪念金婚、银婚。仅去年,一座普救寺门票收入就达70万元。京剧《玉堂春》说的是当年北京名妓玉堂春(名苏三)在山西洪洞县蒙冤落难的故事。洪洞县人也不避讳苏三说过“洪洞县里无好人”之嫌,在县城里找到苏三被打入死牢的旧址,按明洪武二年监狱样式恢复重建,辟为一处景点,引来游人如织。洪洞县城北有一株汉植槐树,相传明初官府强迁10万余山西人填外省,临行之时人们纷纷折槐为记,并将“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的歌谣传向四方。洪洞人由此生发开去,从1991年开始,每年在大槐树下举行“祭祖寻根节”,并以此为契机内联外引,谈成8项经济合作项目,得到6700 万元的资金,其中还引进外资1300多万元。不能不说山西人有眼光。
历史上早就出名的《枫桥夜泊》一诗,张继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使原本寒怆的千年古寺名声大振,每年吸引来成千上万游客。山西永济县的同志从中受到启示,及时筹资在黄河边重建唐代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让中外游人登高远望,咏叹唐代诗人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距鹳雀楼旧址2公里处, 数年前出土的黄河铁索舟桥文物也与游人见面。铁索舟桥为唐开元年间所建,铁索为地锚,铁链为索缆,舟船架浮漂,木板铺桥面,八铁牛对拽,八铁人策杖。目前陈设的四头铁牛,最大重72吨,最小也有32吨。四铁人分别为汉、蒙、藏和维吾尔族打扮,已成为现今黄河上下绝无仅有的一处古代交通民俗景致。
综上所述,民俗旅游有待地方旅游部门积极开发利用。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生活在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对包含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习以为常,视而不见,这自然有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问题,因而有人说“某某地区没有民俗”或将各种民俗事象看作“陈芝麻、烂套子”,甚而抱着卑视的态度。要解决这类认识上的问题需要民俗理论工作者加强研究、辩析,使好的东西发扬光大,成为民俗旅游珍贵资料。当然,更要注重民俗旅游的宣传,只有广泛宣传,才能为人所知,所知之后才能提高认识,改变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