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后旅游重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汶川论文,灾后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四川是近几年我国旅游业发展最为迅速的省(区、市)之一。2007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217.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4.3%。然而,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旅游业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如何客观科学地认识和评估地震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如何进行地震灾后的旅游重建,如何考虑当今和未来四川地震灾区旅游业的科学发展,这些都是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一、科学评估损失和影响
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旅游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都很大,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认识和评估地震灾害对灾区及旅游业的影响,这是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直接损失巨大
旅游业是四川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四川是全国第八个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的省份,更是全国唯一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超过8%的省份。四川是全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之一,素有“风景省”的美称。从省旅游局获悉,截至2008年5月28日,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旅游业直接损失达624亿元,相当于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的一半。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4000多个旅游景区被损坏了568个。全省旅游系统受损严重,北川、汶川、茂县等地的旅游局办公楼全部倒塌,因灾伤亡人员达555人;111家A级景区受损;世界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卧龙)等景区受灾严重,损毁价值无法估计。
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大熊猫保护区……这一系列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像一颗颗珍珠连缀在“天府之国”四川的九寨沟环线上。然而,一场山崩地裂的8级特大地震,使这条黄金旅游线顷刻间扭曲、中断,沿线旅游城镇、旅游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沿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彭州银厂沟、什邡欢乐谷、安县千佛山等景区遭受毁灭性破坏;绵阳、都江堰等10余个旅游城市,绵竹、什邡、青川以及九寨沟环线共100多个城镇普遍受损严重,特别是震中附近的旅游城镇基础设施几乎遭受损失殆尽。灾区旅游通道严重损毁,旅游企业也未能幸免。包括九寨沟旅游环线在内的旅游公路损坏2890公里,公路沿线标识标牌、旅游服务设施及旅游通道两侧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破坏严重;全省有400余家星级宾馆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共损毁客房31966余间,[1]数目巨大。
(二)间接损失严重
“损失是局部的,但影响是全面的。”这是四川省旅游局对汶川地震对全省旅游业影响的总体判断。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破坏,主要集中在龙门山脉沿线的21个极重灾区县,其旅游业收入仅占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的11%左右;九寨沟、黄龙、峨眉山等主要景点及成都主城区、乐山等主要旅游城市,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因此,全省旅游基本面并没有受到大的打击。然而,地震所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四川旅游安全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受到重创。地震灾害对四川省旅游的直接破坏是局部的,但是它负面的“放大效应”,影响波及范围是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受地震影响,世界各地本想到中国、到四川旅游的人,以及中国其他地方想到四川旅游的人,相当部分会暂时放弃打算。由于省外和境外各大旅行社暂停了所有赴四川的旅游线路,此前报名的所有成都团队也全部取消,全省旅行社遭遇大规模退团,绝大多数旅行社关门歇业,40余万直接从业人员中,至少有30万人处于无事可做状态;旅游景区除城郊未受损的乡村旅游点外,基本歇业关停。[1]
(三)旅游发展规划被打乱
此次汶川大地震,带给四川的不仅仅是数字层面上庞大的旅游损失。在某种程度上,四川精心策划的未来数年的旅游业发展思路都被彻底打乱。在今年年初,四川省就提出了“建设西部旅游经济发展高地”的旅游业发展战略。力图借奥运概念为战略的实施在今年开上一个好头。但这一战略在开局之年就已震碎无痕,旅游业发展规划不得不面临重大的调整。据四川省旅游局的人士介绍,在全国率先探索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发展思路后,四川省的旅游业发展近年来呈现出突飞猛涨的势头。旅游收入从2000年的25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7.3亿元,年平均增长幅度接近25%。旅游总收入在四川GDP的占比从6.4%提高到11.6%。模式也从以前单一的观光旅游向观光和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四川也在数年间超越其他地区,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旅游重镇。按照四川省“建设西部旅游经济发展高地”的规划,四川从今年开始,在完善五大精品景区管理和服务的同时,将集中力量分梯次的推进大量新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设和推广。“每年确定一到两条旅游精品线路。”四川省旅游局的人士表示,今年的重点是建设“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和“三国文化旅游线”两条精品线路,同时启动川南和川西旅游环线开发的前期调研。但汶川大地震的突袭,打乱了这一计划。此前不久,四川省旅游局刚确定了一系列海外旅游促销方案:5月是日本和中国台湾、6月美国、7月韩国、9月则是中国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同时,《2008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总体方案》已经编制妥当。“但现在全部都要停止下来了”。此外,四川所确定的一些旅游大项目的包装、引资计划也在地震中遭遇夭折之危。在四川省预定的近期重点建设的龙门山景区恰恰是此次地震的极重灾区。而包括剑门关-昭化古城(广元)、康定情歌影视城(甘孜)等一系列计划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旅游大项目也不得不暂时中止项目运作。[2]
二、认真搞好旅游重建的科学规划
灾后旅游重建首先必须搞好规划。规划应以民生为重,逐年恢复重建,以旅游业生产能力的恢复和重建家园为本,目标明确,既要重视恢复重建,又要考虑发展提高。
规划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统筹兼顾,统筹灾区恢复重建与旅游业的发展提高,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并遵循民生优先、供需并重、安全减灾、重建为主和分步实施的原则。
要对四川灾区旅游业生产力布局和结构调整进行了全面安排,要提出了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的空间布局、主要内容和重点项目,提出了灾后旅游市场恢复发展的措施及规划实施保障要求。
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必须体现创新性、科学性、人本性和可操作性,突出旅游业在灾后重建中的先导地位,突出项目的落实,突出市场的拉动功能,突出地域的统筹协调。
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是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纳入《总体规划》之中。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虑。
三、确立旅游业为灾后重建的优势产业
由于旅游业的带动性强,关联度高,适应性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强,可以成为灾后恢复发展的优势产业。旅游作为灾后重建的优势产业的依据:一是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旅游业对许多产业或行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带动和促进作用。优先发展旅游业可以比较快地推动灾后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二是资源条件和市场基础具有明显的优势。四川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高、客源市场基础好。地震虽然造成了旅游业巨大损失,但旅游基础市场没有受到大的打击,因而旅游接待能力能够较快恢复。三是灾区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受灾地区大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发展传统工业制约因素相对较多,发展传统农业的带动性和附加值相对较小,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是科学客观的选择。四是国际国内都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泰国、美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丽江等地在经历特大灾害后,统筹规划,优先发展旅游业,都取得了成功。[3]
此外,旅游在促进就业方面也能够发挥很大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把旅游作为灾后重建的优势产业来考虑,是很有必要的。
四、学习和借鉴云南丽江经验
1996年“2·3”丽江大地震过后,丽江旅游业得到很好的恢复和发展,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搞好科学规划,确定优势产业
1996年大地震过后,面对巨大灾难,丽江抓优势产业,坚持恢复重建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看准了旅游产业是恢复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地震震不垮民族精神,人还在、文化还在,民俗民风还在。以“申办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为核心工程,加快了发展步伐。首先抓好规划,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为目标,邀请国内外著名设计师为丽江做规划。抓基础设施,按国际旅游城市的标准,做好道路、城市、水系、航空、文化景点从空中到陆地的配套设施建设。他们认真搞好科学规划,做到生产与生活统筹,当前与长远兼顾,恢复与发展统一,切实加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加快开发丽江丰富独特的旅游、水能、生物等优势资源。丽江还采取聘请顾问或开展多种经济合作的方式广纳贤良,分别与6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建立良好关系,引进智力,为丽江的发展献计出力。现在,展示丽江新城风采的香格里拉大道、气势磅礴的木府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都是广纳包容,引进智力的结果。灾后重建急需资金,国家给的钱不够怎么办?招商引资。坚持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争取外援相结合。在省内外招商引资,调动一切社会积极因素,包括发动民营企业参与丽江的建设。短短3年时间,实现了国家补助5亿元、招商引资5亿元、借贷5亿元,完成建设项目32个,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座座高楼、酒店,一条条崭新的宽阔大道,把丽江新城和老城区分开来,丽江人在废墟上建立起一座天下人的丽江。2001年以来,又提出“二次创业”,把丽江建设成为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云南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和重要的水能基地,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诚信和谐丽江等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分别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深圳城市规划设计院、昆明理工大学设计院和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等4家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县城概念规划,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规划方案征集及征询意见活动。最终选定的规划突出了地缘优势和文化品位,体现了行云流水、返璞归真、经营文化、再造遗产的理念。创造了“以水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的山、水、田、城、人共生共融”的发展空间模式,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国际化、民族文化和山水文化特征。
(二)文化为魂,创造“丽江模式”
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丽江大地震后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抓优势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经济,而丽江古城申报世界遗产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文化举措。丽江是一个多民族文化荟萃之地,纳西族迄今还使用象形文字,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丽江古城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唯一没有城墙的少数民族城市。申报世界遗产——丽江古城,既是一次民族文化的大传承,也是发动全民族参加的一次大规模文化建设运动。民间文化的兴起,在丽江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扫除思想障碍,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成为新兴的旅游支柱产业。
坚持弘扬民族精神、把民族文化资源变成经济优势,丽江先后成功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与迪庆、怒江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使震后的丽江一跃成为我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文化、自然、记忆三遗产的地级市,成为备受世界关注和全人类精心呵护的一个地方,创造了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良性互动的“丽江模式”、束河古镇保护开发民族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中国经验”。丽江古城保护工作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古城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保护古城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财富,就是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经历了800年风风雨雨的丽江大研古城,在大地震中遭到了重创。为恢复古城的历史原貌,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古城里砸了砖桥换木桥,拆了瓷砖换青砖,果断拆除了与古城建筑风格不协调的近600米长的东大街两侧的钢混建筑物。
丽江高度重视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誉满全球的文化精品“纳西古乐”、“东巴乐舞”,这种来源于民间自娱自乐的演奏形式已成为“世界的丽江”的品牌标志之一。纳西古乐分别到英、美、法、意、德、日、挪威等10多个国家演出,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震后12年间,丽江人从保护、保存、整治和发展4个方面着手,完整地保留了人类共同的历史财富和文化遗产。2007年,先后有500多万中外游客游览被国内外学者誉为“活着的文物”、“民居博物馆”、“高原姑苏”和“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
(三)变灾难为机遇,托起“世界的丽江”
今天的丽江,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丽江正朝着建设国际旅游文化名市的目标奋进。2007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从1995年的84.5万人次、3.26亿元增加到530.93万人次和58.24亿元。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实现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从3.05万人次、1070.6万美元增加到40.07万人次、11900万美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995年的32.4%提高到60%以上。丽江旅游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得益于从兼收并蓄、善纳优良走向广纳包容、融入世界。[4]
五、开发灾难遗存特殊旅游资源
“5·12”大地震瞬间摧毁了四川省汶川、北川、青川等多座县城,也给都江堰、什邡、彭州等城市造成巨大损毁。在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山体滑坡、路桥断裂、堰塞湖、建筑废墟等地震遗迹;留下了无数富有纪念意义的学生用具、生活物品、遗书遗照等遇难者遗物;形成了众多的抢救现场、临时指挥部、救护所、安置点等救援遗存。目前看,这些遗迹、遗物和遗存都是灾难的象征,但从长远看,如果对其进行有效的旅游规划与利用,则完全可以变为灾区今后发展旅游的一种独特资源,为灾区的恢复与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一)认识灾难遗存的特殊价值
“5·12”大地震虽然是人们不愿面对的重大灾难,但地震破坏及救援过程所形成的众多遗迹、遗物和遗存,却具有多重特殊价值。首先,从旅游学的角度看,是开展黑色旅游的资源。所谓黑色旅游(Dark Tourism),最早由约翰·莱侬(John Lennon)和玛尔考姆·弗尔列(Malcolm Foley)在《黑色旅游:死亡与灾难的吸引力》一书中提出,是指以纪念人类历史上各种悲剧甚至恐怖事件为目的,将这些事件转变成为旅游资源,例如在重大灾难发生地开展的旅游活动等。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馆、我国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等等,都是著名的黑色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黑色旅游能使游客产生震惊、恐怖、内疚、气愤、同情、感动等多种情感,并因此而具有多元而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在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5·12”地震遗迹、遗物和遗存不应该被完全清除,而应该被有选择地保护起来,使其成为灾后恢复生产、发展黑色旅游的资源。其次,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它们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5·12”地震作为一场重大灾难,必然被写进历史,成为人们长期关注与研究的对象。今天的废墟,就是明天的历史遗迹,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对其进行真实而有效地保存与利用。第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它们是人类精神的承载物。“5·12”地震及其救援行动牵动了全世界的眼光,涌现出了无数的闪光点,整个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团结,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和国家观,提升了一种难得的人类精神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有客观而真实的载体来承载与传扬。第四,从地震学的角度看,它们是科学研究的实验场。罕见的8.0级地震,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与素材,对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研究与预防、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城市规划与交通建筑设计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
(二)注意灾难遗存的利用方式
“5·12”大地震所形成的大量遗迹、遗物和遗存具有多重特殊价值,而能够将这些价值串联起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最好方式就是旅游。因此,用旅游的思路来重新看待这些遗迹、遗物和遗存,灾难留下的各种废墟就成了一种特殊的资源。如何保护并利用好这些资源,成为当前旅游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支援灾区恢复重建、获得更大发展的最有力途径。由于“5·12”地震所造成的灾区面积很大,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地震遗迹都全部保存下来,而是要在保证灾区重建与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有选择地进行适度保存与利用。按照目前的实际可操作性,应利用国家决定将北川县城迁址另建、原县城遗址予以保留的机遇,争取把整个北川县城规划为旅游试验区,在整理、保留现状的同时,将灾区其他地方有代表性的可移动遗物向该处集中,并建设相关旅游辅助项目与设施,将该县城开发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遗址型主题旅游景区。同时,在本次地震实际震中映秀镇建设“5·12”大地震震中标志碑、遇难同胞纪念碑等,对汶川、青川等其他地区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遗迹遗存进行选择性保留,最终串联成线,形成“抗震救灾”主题旅游线路。可开展:(1)爱国游。利用地震遗迹、遗物和遗存以及当时抗震救援的感人场景与事迹,配套建设与抗震相关的纪念馆、爱心墙等,对同胞的死难以及社会各方面艰难而无畏的救援进行展示,寓教于旅,使其成为张扬人类爱心、凝聚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遗迹游。地震形成的灾难性景观,以及大量的遗物和救援遗存等,无不反映着灾难的深重和救援的艰辛,对广大游客都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同时,地震发生后媒体高密度的报道,使得汶川、北川、映秀等地名,甚至一些救援场地和倒塌建筑的名称几乎无人不晓,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因而能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3)追思游。“5·12”大地震造成数万同胞罹难,数十万官兵、记者、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直接奔赴现场艰苦救援,更多的人间接为灾区奔忙,难以数计的人为灾区献出爱心,这就使得灾区的很多地方具有纪念意义,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会吸引大批的人来追悼亡灵、追思往事。(4)科学游。作为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地,灾区的许多地方具有开展科学游的价值。一方面,可以利用现状并建设地震科技馆,进行地震知识普及和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生动而丰富的实物资料,进行地震科学研究。(5)体验游。利用保存下来的地震遗迹和救援遗存(如将临时安置点改造为帐篷宾馆),游客不仅可以现场体验地震灾害的残酷和人类精神的伟大,而且可以通过住“救灾篷”、吃“救灾饭”、走“救灾路”、听“救灾事”等形式,切身体验救灾的艰辛,领悟人生的要义。[5]
标签:汶川论文; 丽江论文; 丽江地震论文; 日本地震论文; 地震自救论文; 遗迹论文; 经济论文; 科学论文; 云南旅游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