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工业化战略下的工业现代化_新型工业化论文

论新工业化战略下的工业现代化_新型工业化论文

论新型工业化战略下的工业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3)09-0089-07

经济发展理论和众多国家的发展实践都表明,工业化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处于加速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在经过20余年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工业化理论的挑战,更重要的是为中国探索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21世纪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的现代化道路。显然,一个新型的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需要面临很多问题,而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问题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的基本关系

虽然迄今为止经济理论界对什么是工业化还有不同的观点,但一般意义的工业化是指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由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转变的经济发展过程。《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工业化这样描述:“工业化是一种过程。下面是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或许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之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工业化理论认为,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上述工业化进程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一是从需求角度看,如恩格尔消费规律所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用于食物的支出将逐渐减少,而用于购买工业品和服务的支出将逐渐增多,对工业的巨大需求将促进工业的迅速发展。二是从生产率角度看,随着工业部门的发展,工业部门为农业部门提供了很多现代投入品,提高了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部门将变得相对越来越小,工业和服务部门将日益增大。三是从专业化分工角度看,分工和专业化不仅大大地促进了新的工业行业的产生和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且将很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职能和活动渐渐地从农业部门中分离出来,从而使得非农部门变得越来越多,农业部门变得相对越来越小。四是从开放经济角度看,由于农业依靠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是受土地资源约束的,因而那些依靠自然资源优越而出口农产品等初级品来促进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持续的,因而这些国家要成为发达国家也要通过工业化道路。库兹涅茨的经验研究(包括截面分析和历史分析)也表明,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与其工业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工业化国家都经历了经济结构从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的转变。

由于消费者需求模式、规模经济和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共同因素的作用,上述工业化过程不仅是一个国家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变的过程,而且也是工业部门内部结构的变化过程。霍夫曼定律和钱纳里的截面研究,都揭示了工业部门发展从初级消费品工业到资本品工业的时序性规律。如果说工业化就是一个经济现代化过程,那么可以认为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就是工业现代化过程的一种表现。工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但又不同的过程。关于工业现代化概念最为一般的表述是:通过发展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把一国或地区的工业建立在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使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具体体现为工业劳动资料现代化、工业部门结构现代化、工业管理现代化、工业技术现代化、工业职工素质现代化和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等方面。有的学者则将工业现代化界定为在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工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结构性变动和发展过程。我们认为,工业现代化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在一定的工业化水平下,工业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工业现代化一般表现为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兴工业部门不断产生和增长、原有工业部门持续变革和发展,并由此而导致工业结构变化和整体工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

从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界定中,工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和区别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内容范围上看。工业化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的转变,它还强调随着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转变而引起的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因而工业化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整体战略选择;而工业现代化则相对狭义,主要分析工业本身的现代化问题,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是否和如何建立在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工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是否和如何达到当代世界先进的水平。现代化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曾被塞缪尔·亨廷顿概述为: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现代化是一个同质化的过程;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现代化是个进步的过程。如果把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或作为一个系统,那么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等等子系统。其中经济现代化子系统一般被认为是现代化系统的核心,而且经济现代化子系统可按照行业划分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等子子系统。因此,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战略,而工业现代化则是经济现代化的工业行业分类角度的描述,可以认为是现代化系统的一个子子系统。但工业现代化作为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的子子系统并不说明工业现代化的地位不重要;相反,由于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工业化的进程取决于工业的发展,因而对于一个选择工业化战略作为现代化道路的国家而言,工业的发展和工业现代化程度对其现代化的进程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二,从时间进程上看。工业现代化作为经济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没有终止的过程;而工业化作为一种阶段性现代化战略,在一般的概念中则是相对稳定的。在一定阶段内,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活动内容和变化情景基本上是同工业化一致的,但现代化的时间过程要比工业化久远,工业化国家同样还要继续推进其现代化进程。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业的发展包括相互交融的两个过程,一是最初工业在数量方面的扩张和增长;另一是伴随着数量增长过程中工业质量的提高。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工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数量增长;而到工业化中后期,工业进一步发展则需要提高工业素质、质量和国际竞争力,通过提高工业质量促进工业化的进程。而工业质量的提高实质上是一个工业现代化的问题。这意味着,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达到中后期阶段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提高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又能够促进该国整体工业化进程。总之,从时间进程上看,当一国或一个地区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工业现代化的任务就重合到工业化进程中;而工业化结束后,工业现代化的过程是不断延伸的。

第三,从判断标准上看。工业化侧重于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工业发展而带动的整体经济的增长,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份额连续上升而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因而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主要通过人均国民收入、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产值以及劳动人口在总量中所占比重的变化等总体经济发展指标来分析。而工业现代化则主要说明工业发展“质”的方面的提高,反映一个国家工业素质不断提高、接近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过程。因而一般使用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技术装备水平、高技术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比重等一系列反映工业素质高低和工业发展的先进程度的指标。由于工业化进程和工业部门结构变化规律存在相关性,因而描述工业部门结构变化之类的工业发展指标既可以描述工业现代化水平,也可以用来辅助分析工业化进程和阶段。但工业化指标和工业现代化指标是不同的,不仅诸如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之类描述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并不适合用来判断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而且人均国民收入以及三次产业比例之类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指标,也只能描述工业发展的整体经济背景,无法直接说明工业现代化的程度。

二、新型工业化:基于“特质”的“同质化”

虽然工业化本身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同质化”发展的经济发展过程,但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业化战略。工业化理论提供了全面工业化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理论、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二元经济理论、主导产业理论、梯度发展理论等诸多具体的工业化战略,不同的国家都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和社会历史条件选择并具体实践着这些不同的工业化战略。

具体到中国的工业化战略,自1953年到1978年,中国一直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初步建立了庞大的中国工业体系。从1978年开始,中国工业化开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加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末,不仅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78年的28.1%、48.2%、23.7%到2000年的15.9%、50.9%、33.2%;而且,工业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轻、重工业的内部结构变化方面已经呈现轻型化态势和一定程度的高加工度化态势。关于中国工业化进程所处阶段,我国学术界根据钱纳里等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6个变动时期(其中第二、三、四时期为准工业化国家,分别对应工业化的初期、中期和高期阶段)的划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由于研究人员对诸如人均收入、GDP结构、工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就业结构等判断指标的选择和具体计算方法上的差异,迄今为止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判断,但大多数学者基本认为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总体上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然而,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战略选择。具体而言,至少出于以下几方面“特殊”思考,中国需要新的工业化战略。

(1)由于世界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正逐步步入信息化社会,再加之科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使得未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失去了继续按照过去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去实现工业化的机会。无论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什么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现代科技和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修订其现代化目标和战略,在原有的现代化目标上加上信息化的目标,使之与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统一起来。(2)传统工业化理论所揭示的“发达国家=工业国家”基本规律已经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不太相符。由于信息社会或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主要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超过50%,而制造业比重已经降到GDP的30以下。这表明服务业已经不仅仅是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而且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另外,由于现代生产已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产品,而是将大量系列服务和物质产品结为一体,所以,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而,现在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进程不能单纯依靠工业的发展,还必须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3)传统工业化理论中的梯度发展理论,即“雁行模式”认为,后起发展中国家应该利用产业的生命周期和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替代来发展经济。但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不希望这种“雁行形态”固化,都企图打破这种形态而实现超越式发展。尤其是中国,经过20余年经济高速发展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奠定了相当雄厚的工业基础,因此需要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突破现实国际经济分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中国工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转变,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4)传统的工业化过程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而进入21世纪后发展中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吸取这些教训,对可持续发展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于中国这个人口数量庞大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比较低的国家而言,其工业化进程给国土、资源、生态和环境所造成的巨大压力是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所以,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就更为重要。(5)如果说中国的工业化与其它国家相比在资源条件方面有什么独特之处的话,那就是中国庞大的人口。中国现有人口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这样一个具有庞大人口的高度统一的国家试图在几十年内加速实现工业化进程,这在人类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大部分在农村从事传统的农业,如何实现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中国加速工业化进程必须解决的问题。人口数量庞大的基本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但人力资源不同于一般资源,是富有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活资源”,中国未来的工业化战略应该扬长避短,其基点要放在如何充分培育、挖掘和利用人力资源的生产力方面。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工业化战略面临着创新。21世纪的中国需要一个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型工业化战略。于是,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工业化战略就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显然,所谓新型工业化是与传统工业化相对应而言的。我们认为,如果传统工业化是指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由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转变的经济发展过程,那么新型工业化就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叠加了信息化过程;如果说传统工业化过程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那么新型工业化则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传统工业化强调发展中国家要学习发达国家以前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新型工业化则重视将工业化规律与本国自然和制度条件有机结合;如果说传统工业化强调在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数量的扩展,而新型工业化过程则重视工业化过程中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工业质量。总体而言,一个国家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现代化,可以认为是将经济多元结构转为一元结构的“同质”的经济发展过程;而新型工业化战略则是基于时代“特质”(如信息化)和国情“特质”(如中国的人口资源)的“同质化”经济发展战略。传统工业化战略由于过于强调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同质化”,被认为具有忽视各国现实条件和多样化道路、损害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等缺点;而新型工业化战略由于对“特质”的充分考虑则可避免这些问题。

三、新型工业化战略要求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

由于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实现包括工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所以可以说工业现代化并不是一个新问题。然而,当时我国提出的工业现代化目标与当今21世纪初在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以后的工业现代化问题已经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一般认为,工业现代化的一般描述性标志包括: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国民普遍分享工业现代化的成果、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等等。而到本世纪,工业现代化更为具体的标志应该是两方面:一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普遍采用,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二是建成绿色工业生产体系,基本解决了由于工业发展而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保证了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意味着本世纪要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就要推动工业信息化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这同样也是新型工业化战略的要求。新型工业化的“特质”要求我国工业化进程既要与以信息化为代表的世界科技进步发展趋势相结合,又要适应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新型工业化在这两方面的要求显然与工业现代化内容一致。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要推进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首先,推进工业现代化,尤其是制造业的信息化以及发展信息设备和相关精密设备制造业,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得以实现的关键。

一方面,我国要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关键在于通过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推进和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不仅是工业的核心,而且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的发动机和动力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创立和正在创立新的产业,而且可以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赋予了各个制造业部门全新的内涵,将生产制造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制造、物流、营销、管理等,都从机械化提升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从而极大程度提高了制造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实际上,在当今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一个国家制造业的信息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影响着该国整个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对于已经步入工业化进程中期的中国而言,如果不推进制造业信息化,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工业的素质提高、结构优化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也会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信息设备和相关精密设备制造业对于我国“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该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信息产业的发展是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没有拉单晶、掺杂、扩散、离子注入、外延、溅射、化学沉积(CVA)、光刻、表面贴装、自动化组装和纳米制造等精密制造工艺,也就不可能将固体力学和量子力学的知识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也就不会有信息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发展现代制造业对信息产业以及对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都至关重要。不仅如此,对于我国而言,发展信息设备和相关精密设备制造业还具有特殊的意义。一般而言,信息产业可以大致划分为信息设备制造业、通信业和其他信息服务业三个大的行业。按照这三个大行业的比例,存在三类国家,一类是信息服务与通信业主导型信息产业国,信息产业中信息服务与通信业所占比例很大。如澳大利亚和意大利,其1997年信息设备制造业、通信业和其他信息服务业的相对比例聚类分析结果为3.36∶41.31∶55.33。第二类是均衡发展型信息产业国,信息产业中三类行业所占比例大致相同。如加拿大、芬兰、法、德、英、美和瑞典,其1997年信息产业中三类行业相对比例聚类分析结果为36.29∶24.90∶38.82。第三类国家是信息设备制造业主导国,信息产业中信息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最大。例如韩国和日本,其1997年信息产业中三类行业所占比例聚类分析结果为73.51∶-20.7∶5.79。显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具有一定制造业基础的大国而言,想超越阶段迅速成为第一和第二类信息产业国是不现实的,比较现实的战略选择是结合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信息设备制造业,以第三类信息化国家为最初发展目标,逐步推进我国的信息化进程。

其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是我国以最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有关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被经济学家提出和证实。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体对应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不断增加,环境质量迅速恶化。第二阶段大体对应工业化中后期,环境压力增加的速度随着收入水平的继续提高而开始递减,转折点出现在该阶段。在转折点上,环境污染总量达到最高点。在转折点右侧,环境压力随着经济发展开始以较快的速度递减。第三阶段对应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社会,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不断递减,但递减速度总体要比第二阶段慢。从工业的自身发展角度看,最初的工业增长一般是粗放式的,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随着工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地数量扩张向集约地质量提高的转变,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降低,这也正是工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对应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现阶段大体应该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第一阶段末期或者第二阶段初期,环境质量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新型工业化战略要求以尽量少的环境代价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就是要尽快使我国整体环境质量逐渐变优。要实现这个过程,显然不能够遏止工业发展和放慢工业化进程,唯一的途径就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素质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工业产出资源消耗量和环境污染量。

最后,从我国工业自身发展角度看,推进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可以促进我国工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进而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步伐。

建国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的时间,中国工业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已经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生产规模和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到20世纪末,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在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设备和通讯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及各种消费品等工业领域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绝大多数工业产品产量,如煤炭、钢铁、水泥、玻璃、纺织品和电视机等,已经居世界前列。除了具备庞大的规模外,工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加工工艺也开始广泛扩散,企业间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利润日趋平均化,产业集中化步伐加快,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工业化已经完成了数量扩张。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弱、工业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也表现得十分突出。这集中表现在:我国还缺少能够进入世界工业500强、在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我国的工业结构亟待升级,加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低;我国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缺乏技术储备,关键生产技术落后,技术进步投入少,技术进步体制存在问题;工业劳动生产率低,工业管理现代化水平低;在出口产品构成中,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低,等等。中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这些问题的严重制约,进而也影响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要促进中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加速中国工业化步伐,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要求才能实现。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实质上就是要推进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

四、新型工业化战略下如何推进工业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仅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目标,而且还要求充分发挥中国人口众多的人力资源优势。如果说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与新型工业化战略在信息化、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具有自然协调性,或者说“天然协同性”,那么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则与新型工业化关于发挥中国人口众多的人力资源优势的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冲突。在中国这个具有二元经济特征的13亿人口的大国中推进工业现代化战略,面对最大的障碍是不断增长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新型工业化战略下顺利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于合理化解这种内在的冲突,在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促进资金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共同发展。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既不能因为片面强调加快工业现代化步伐而忽视我国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就业问题,也不能单纯拘泥于劳动力丰富的禀赋,强调基于比较优势而主观地拒绝现代工业技术、拒绝资本密集型产业、拒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虽然始于1953的工业赶超战略为我国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初步工业体系,但这种脱离实际的发展思想也使我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推进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吸取这方面的教训,不能不顾我国的工业发展现状、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巨大的就业压力问题而盲目“跃进”。在防止这种片面思想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防止另一方面极端观点:一些研究者从我国劳动力素质现状和促进就业角度出发,认为不能盲目地提出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技术现代化;认为中国工业目前不具备结构重型化、跨越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的条件,应该建立与劳动力总体素质相适应的工业结构而不是让劳动力去适应超过自身素质的工业结构。还有一些经济学者认为,企业技术结构的选择取决于相应的要素投入结构;而企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只有与本地的禀赋结构相吻合,才能在技术结构选择上达到成本最小化的目的,进而实现持续的增长和发展。因此,一国工业的发展战略能否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是决定该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工业化成功的关键。从这种理论分析出发,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农村工业化的成功,其关键在于放弃了工业的赶超战略,充分遵循了我国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原则。虽然从就业和发挥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角度分析,上述观点无疑具有合理性,然而,因此就极端地否定我国现阶段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性,显然也是片面的。实际上,从总体上看,技术进步并不必然导致劳动力就业的减少,而是直接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分化,使劳动供应分裂为不同的就业群体。只有技能水平低和单一的就业群体具有更大非自愿失业的可能性,技术进步在破坏掉一些就业岗位的同时还创造了一些新的就业岗位。另外,还应认识到,“资本也可以认为是体现了过去的劳动量,因此,使用资本应该把过去已经创造的就业机会也考虑进去。这就是说,资本密集技术不一定比劳动力密集技术创造的就业机会少,至少对使用含有较高劳动量的资本货物的那些资本密集技术是如此。”[17]

第二,在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战略上,应该选择非均衡发展模式,通过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引导一些战略性工业产业和某些地区工业加快现代化步伐。

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和二元经济特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大国,非均衡发展模式也就成为中国工业现代化实现模式的必然选择。非均衡发展意味着不是对所有工业行业和各个区域的工业都同时推进现代化进程,而是有选择地优先针对一些工业行业和某些地区工业加快现代化步伐,这需要通过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引导。在产业政策方面,可以借鉴韩国“复线型成长”模式的工业化经验。其核心内容是:一方面,对于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对出口企业面向出口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的进口给予减免数量规制和关税税率,以及实施外汇供应优惠和利率补贴等措施进行鼓励,使之发挥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对于与出口产业后方关联的资本密集型的生产资料部门实施贸易保护,给予资金供给方面的优惠。也就是说,在出口主导型的工业化政策后面还隐藏着进口替代的贸易保护政策。我国“复线型”产业政策目标应该是,一方面引导劳动密集型工业行业发展出口,既发挥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又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鼓励知识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等,促进中国工业结构高级化,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在区域政策方面,要鼓励各个地区探索自己的工业现代化道路,引导各个地区在遵循工业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地区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的作用,创造自己的工业现代化实现模式。一些工业发展水平很高的地区可以率先实现地区工业现代化。另外,基于产业集聚理论,由于某种原因,某些产业会在一些地区大规模集聚,从而带动该地区的工业现代化水平,使部分地区率先实现某些工业的现代化成为可能。

第三,优先和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教育事业,对于工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协调推进具有特殊的意义。

优先和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特殊意义在于信息产业的发展能够在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同时扩大就业。也就是说,信息产业具有化解工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内在冲突的特性。一方面,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和利用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工业,都有利于加速我国传统工业的优化进程,提高工业总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进而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和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产业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通信业和其他信息服务业三个大的行业,既有制造业,也有服务业,在这些行业自身发展直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信息技术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又间接将开发很多就业机会。而教育事业的发展,既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劳动力就业的可能性,又为工业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和知识贮备,促进了现代化进程。同时,教育和培训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自身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延长教育时间和增加培训次数,可以延缓就业需求的到来,从而缓解就业的现实压力。

第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并通过管理和运营模式创新,将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和提升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随着工业发展和生产制造过程日益复杂、分工日益扩大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业随之产生并迅速发展,从交通运输、商业、通讯、金融、保险等行业进而扩展到会计、信息、咨询、广告等诸多行业。服务业因工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而服务业的发展又可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实际上工业的现代化是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和发展的。而且,服务业发展的意义不仅如此,服务业因更具有劳动密集的特征而对我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具有更大的发展价值。应该强调指出的是,由于现代制造业正在逐步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可以经济方便地提供人格化的、因人而异的产品,那种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严格分开的传统观念将逐渐过时,个性化服务已经成为制造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此,我国在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和提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既提高了工业现代化水平,又有利于扩大就业,显然有利于我国协同推进工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然而,这种结合往往是通过管理和运营方式的创新来实现的,如果没有柔性生产、供应链管理、灵捷制造、大规模定制生产之类的生产管理模式创新,也就不会有制造业的个性化服务。在这方面,上海市建立都市型工业导向基地的尝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创新。所谓都市型工业,一般指厂区可以设在都市,其产出主要满足企业所在都市需求,对规模经济要求不高,技术集约或者劳动集约型,具有低污染、低能耗、低物耗的环保型的工业。上海市在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通过建设都市型工业导向基地,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产业、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制造业改造与服务业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都市型工业导向基地一般是利用位于市区的传统工业企业土地和厂房建立的。在具体改造这些传统工业企业时,一方面要引进高新技术,提高这些传统工业企业的科技含量,如能够符合都市型企业的要求就可继续留在工业基地。同时,砍掉传统工业落后和污染环境的生产线,腾出空间,利用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吸引新的都市型工业项目、高科技项目、劳动密集型项目或服务业项目。到2001年,上海市9个中心区在150余家老国有企业的基础上改建、新建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150多个,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以上,引进电子产品加工、软件开发、广告印刷、服装服饰、食品加工、钻石工艺品等创业型、科技型和就业型企业450多家。到2002年底,上海市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

第五,鼓励和扶持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双重作用。

无论国际上的经验,还是近些年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实践,都表明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就业主渠道。在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通常占全部企业数的90%以上,50%-80%的就业人口是由中小企业吸纳的。我国中小企业单位投资容纳的劳动力和单位投资新增加的劳动力要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大多数领域要高出一倍以上。中国中小企业不仅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同样,中小科技企业对中国工业技术水平提高的作用也不能低估。中小科技企业可以将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从而在加速地区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革传统产业等方面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为了加快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除了在税收、企业设立等方面给予其优惠政策外,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中小科技企业的创业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科技部《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五”期间发展纲要》,2000年全国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50余家,其中经科技部批准认定的国家创业中心51家,火炬软件基地19家;经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共同批准认定的留学人员创业园21家;经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大学科技园22家。据2000年对131家创业中心的统计,孵化场地总面积达2721万平方米,正在孵化的企业7693家,累计毕业企业2770家。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的年技工贸总收入实现535.7亿元,创造直接就业机会30.6万个。

①然而需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地区都要通过工业发展、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来实现自己地区的现代化。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支柱产业,一些没有工业的地区也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等其他产业来实现本地区现代化。

标签:;  ;  ;  ;  ;  ;  ;  ;  ;  ;  ;  ;  ;  

论新工业化战略下的工业现代化_新型工业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