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工程建设目的是对自然界的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产生,其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意义深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的主要作用,对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施工技术要点及其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堤防;作用;施工技术要点;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工程主要产生阻挡洪水和分流蓄水作用,对河道工程的整体结构非常重要。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河道堤防工程的作用,以下就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的主要作用
提防主要是指湖、江或者海的岸边,以及一些水库的提防、蓄水池的边缘处建设水坝或者防洪墙,现阶段在水利工程中发现比较早以及使用相对广泛的就应用堤防作为防水,建筑堤防能够有效的防止汛期洪水对社会的生命财产以及工农业生产导致严重危害。堤防修建达标以后遇到汛期可以将洪水抵挡在洪道内部,从而为行洪水深以及流速提供了基础保障。从而进一步提升同等流量的水深,加大流速,进一步实现泄洪排沙的效果。除此之外,沿海区域水利工程在修筑堤防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抵御风浪语海潮的效果。其对河道治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举例来说,堤防施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泄洪的效果,不仅会增高增厚堤防的同时,还需通过其他措施,保证治理的最终效果,主要包含疏浚河道、裁弯取直以及清除阻水障碍物等方面的内容。预测同时,在农业工程当中,加强堤防工程的堤防建设能够有效的实现围垦造田的作用,从而有效的完善农业的生产基础条件,同时可以加大农田的开垦规模,保证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利工程中的河道堤防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施工准备工作技术要点分析。(1)测量放样。堤防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在施工現场进行测量放样,测量放样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保证控制轴线及控制点的测定都能够满足施测精度要求,其中平面位置允许误差通常在30mm-50mm之间,而高程允许误差则在30mm左右。在测放主要轴线点时需打设保护桩,以便于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后能够尽快恢复,在轴线与控制点测定后,还要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测,复测通过后方能继续施工。另外由于堤防施工完成后通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因此在堤身放样时,还要注意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堤基、堤身的沉降量,以保证放样的合理性。(2)材料准备。堤防工程最为主要的施工材料为填土,因此在材料准备工作中,必须要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填土作为土样,之后按照土工试验规程等相关规定对土样进行质量试验,以保证其相对密度、液塑限等质量指标能够符合设计要求。而对于施工机械设备以及其他施工材料,也同样要对机具材料的型号、规格、技术性能等进行严格把关,并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强度合理安排与调配。
2、堤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1)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堤基施工前,应根据勘测设计文件、堤基实际情况以及现有施工条件来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如堤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或是缺少相关施工技术规范,则要组织专家展开技术论证,并通过现场试验来取得有关技术参数,之后根据实际技术参数来对相关技术措施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为保证堤基施工的顺利进行,还需结合地质条件等因素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进行准确预测,并执行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发生意外施工情况后可以直接按照方案进行处理,并详细记录下来,在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堤身填筑。(2)堤基清理。一般堤基的基面清理范围应在设计基面边线外30cm-50cm左右,清理时应先将堤基表面的不合格土、杂物清除,之后按照堤身填筑要求对堤基范围内的坑、槽、沟等进行回填处理,并在回填后对堤基表面进行平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堤基表面清理平整后,应及时报验并在基面验收后立即进行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施工,则要做好基面保护,并在复工前再次畸形检验,以免在停工期间表面堆积杂物或出现不平整现象。
3、堤身填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主要体现在:(1)填筑准备工作技术要点。堤身填筑前,施工人员需要先将沟塘填平,如沟塘边坡较陡,还要按照1:3~1:5的比例进行削坡施工,而填筑作业面不足则要采用人工进行分层夯实,并在作业面碾压至与地面齐平,再开始大规模的碾压作业。(2)铺填作业技术要点。土方填铺应按照设计的边线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填筑,首先在汽车运土时,应尽量采用进占法卸土,以免重车重复碾压填土面,从而导致填土面下陷,如必须要经过中车,则需要在层之间结合面填土前刨毛,浇水润湿。其次,为避免出现陡坎高差,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必须要保证均衡上升。最后,在铺填施工完成后,还要作整坡进行压实,在堤身经过一段时间固结后,再按设计要求进行修整,以保证堤身的线型流畅性以及坡面的平顺。(3)土方碾压。土方碾压施工必须要坚持“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当天铺筑,当天碾压”的施工原则,这样既可以确保填筑质量,保证作业面的平整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作业面在承载力上出现差异。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应按照工作面的长度,将其分为不同施工段,并进行分段碾压施工,各段土层之间要设立显著的标志,以免出现漏压、欠压、过压等情况,对于上下层分段的位置还要错开施工。
三、水利工程中的河道堤防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堤防施工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1)严格图纸会审。河道堤防工程施工前,要求各技术人员全面审核施工图纸,及时发现并纠正图纸中存在的技术与质量问题,各工作人员熟悉图纸后,对设计交底中的施工工序认真研究、科学处理,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图纸会审要求多方参与,征求各相关方的建议意见,优化设计目标和施工技术。(2)加强堤基与岸坡工程的质量管理。堤基是对整个河道堤防的支撑部分,而岸坡与堤基共同构成了河道堤防的基础部分,两者都是在河道堤防建设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在河道工程日常的应用中不显露在表面,其结构出现质量问题很可能在人们对工程维护中被忽略,从而导致对整个河道堤防结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载体方的建设中对堤基和岸坡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规范和设计施工,堤基表层的腐植土,淤层,泥炭,粉,细砂应予以清走。开挖坡率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允许急聚变坡和后坡,严禁将岸坡清理成台阶或必须采用斜面联结。(3)堤体填筑质量管理。对于堤体填筑施工,更应做好质量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堤身填筑结合面处理工序堤身填筑结合面处理,上下层铺土之间的表面松土,砂砾及其它杂物彻底清除,湿润均匀,无积水,无空白,刨毛深度,密度必须按规范施工。第二、堤身填筑卸料及铺填工序首先应对上堤土料的质量进行检查,使其符合设计标准,卸料应按规范要求卸料,压时平料,均衡上升,施工面必须平整,上下层分段位置错开,铺料表面保持湿润,铺土厚度在25cm之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中的河道堤防作为防御洪水侵袭的屏障,是河道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加强河道堤防工程质量管理是抵御洪水侵袭,减少人民经济损失的重要举措,因此对水利工程中的河道堤防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柏玲.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8)
[2]王立志.刍议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
[3]刘扬.河道堤防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及其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3)
[4]周冬梅,陈东城.河道堤防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极其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2017(6)
论文作者:秦玉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堤防论文; 河道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