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世界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兼论创新策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策略论文,体系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40(2008)03-0016-04
2003年我国国内发明申请数量少于国外的现象得到了扭转,并且随着国内科技投入的增加、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知识产权意识的加强,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增幅十分明显,2006年国内发明申请占发明申请总量的近六成。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研发经费增幅每年达17%,远超美国和日本的4%和5%。另据美国Battelle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说,美国2006年研发经费在全球所占比重将从去年32.7%下降到31.9%。日本及欧洲国家也呈现下滑趋势。而在此方面中国的比重由2005年的12.7%上升到2006年的14.8%。为什么发达国家的研发经费比重下降,而中国却大幅提升?我们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方针,为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印度政府曾经提出在第十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到2007年底),全国研发投入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而到2006年底,研发投入仍徘徊在0.8%。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突破国家创新活动政策等研究结论片面性的困扰。我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过多地关注了创新的供给,而忽视了国家或市场需求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创新的需求可分为消费者需求和工资引致需求。消费者需求可以通过“价格效应”来引致创新。价格效应与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偏好有关,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偏好越高,给予的价格也越高,这样创新者就有更大的动力去迎合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需求引致的创新实例很多,比如有机发光二极管等。而工资的提高或劳动力的短缺促使企业提高生产设备的技术含量,增加过程创新。Kleinknecht(1998)曾指出,在荷兰低工资使得低创新能力公司得以生存,但其将陷入低创新能力公司泛滥的困境。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额会越来越大,并且将由产业间贸易变为产业内贸易,面对的是世界市场下不同消费者的偏好。这样各贸易国就有动力去创新来迎合东道国消费者的偏好,也就产生了对东道国消费者或市场的依赖,而同时东道国也获得了对他国创新的“抑制权”。那么,中国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什么影响,以及中国在世界创新网络体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实证检验
(一)数据说明 各国的研发投入按资金来源可分为企业投入、政府投入、高校投入、私营非赢利机构投入和海外机构投入,本文只选取企业投入,因为企业的创新与消费者偏好或工资联系更强。研发投入,我们使用存量主要是基于:相比研发流量,研发存量更能反映一国的创新能力。研发存量,我们采用永续盘存法对三国的研发资本存量进行估计(张军,2004)。由于我国的专利法是从1985年开始实施的,为求所有变量时间序列的统一,因此我们采用1985~2005年的相关数据来进行回归分析。各国企业研发支出均来自各国历年的统计年鉴。ppp汇率均来自“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April 2007”。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各国的研发资本存量进行检验。我们发现三国研发资本存量序列均为I(1)过程。换言之,它们均为不平稳序列,不能够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来构建模型,需要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来分析三者之间长期的均衡关系。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中国、日本、美国之间存在一个协整方程。正规化后的长期协整关系可表示为:
由上式可知,三国的研发资本存量存在着协整关系,在长期内,三国的研发资本投入存在共同的变动趋势,即中美日三国的研发投入之间存在着整合关系,从全球范围看,三国的研发投入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下面将进一步揭示各国研发投入之间的动态关系及相互影响的大小。
(三)方差分解结果 方差分解技术可以分析各中国冲击对美国和日本企业研发投入的贡献率。方差分解提供了另一种描述系统动态的方法。脉冲响应函数是追踪系统对一个变量的冲击效果,相反,方差分解则是将系统的均方误差分解成各变量的冲击所做的效果。通过将一个变量的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的随机冲击所做的贡献,然后计算出每一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即变量冲击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例。从表1可以看出,日本企业研发投入受到中国扰动项的冲击影响越来越大,从5.4%到28.5%;美国企业研发投入受到中国的扰动项影响,从0到7.2%。这和我们的预期一致,说明他国受到中国扰动项的冲击逐渐增强。而中国研发投入的预测误差,主要来自于自身和日本,在第6期日本大约占到总预测误差的25.8%左右,而来自美国的影响为14.6%左右,所以,国际对我国研发投入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日本,美国的影响很小。可见,中国并未形成对技术先进国的依赖,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研发基础。随着中国研发支出的增加,对发达国家的创新投入的冲击越大。
三、中国在国际创新体系中的定位
(一)“挤出效应”的机制 有限市场所需的R&D是一定的,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增加研发投入势必对国外的研发投入存在冲击。1.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本地化。跨国公司为抢占市场,及考虑到研发成本等因素,将研发中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已有数据显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近几年快速增加。虽然从静态来看,增加了中国的R&D研发投入,但是动态来看对本国企业的研发存在多重效应。2.进口贸易的挤出效应。市场规模不变情况下,本国用于开发新产品的费用越多,则需要进口的产品越少。相应的,势必降低国外的研发投入。中国增加研发投入对发达国家存在“挤出效应”,并且随着中国研发投入的增加,挤出效应越来越大。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增加研发投入对日本、美国都存在挤出效应。国外在华专利申请量比重从2004年开始下降,也表明随着我国增加研发投入对国外的研发投入存在挤出效应。在以消费为主导的体系中,潜在市场是创新的动力和向导,相对而言,中国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创新的动力也最强,成为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中国化的“温床”。全球经济一体化下,中国作为进口大国,在一定程度上,居于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拥有某些国家企业创新的“动力权”。
(二)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工资上涨,成为R&D投入的动因 市场规模对一国企业的研发活动有重要作用。企业选择创新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新产品面临的市场越大利润也就越大。市场规模越大企业创新的动力越大。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210871.0亿元,位居世界第四。2006年中国大中型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为31233亿元,比2000年增加308.8%倍。2006年中国进口总额为6.34万亿元。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不仅为国内企业创新提供了创新的动力,同时也诱致外资企业及其本国的出口企业进行创新。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力价格上涨会诱致企业进行创新,使用新的工艺设备;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升资本品和劳动力的生产效率。2004年开始出现的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已经从沿海地区蔓延到中部地区甚至劳动力输出省份,2007年也广泛存在着普通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作为劳动力短缺的一个必然后果,工资大幅上涨。例如,在2000~2006年期间,职工实际工资增长了109.1%。①
四、从“市场换技术”到“需求引致创新”
(一)“市场换技术”策略 “市场换技术”是技术引进的一种方式,是东道国以国内某特定市场的准入或份额作为交换条件,通过与行业内主要的跨国企业合资、合作或是由外商独资,来获取这些跨国公司在各自行业中的先进技术,并最终促进本国产业技术的进步和自主开发能力的形成。对于市场换技术策略的评述,首先要明确引进技术的类型,其次要看市场让渡的程度,然后才能对让渡市场份额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做出评价。1.换入技术的情况。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中国科技水平相对世界先进水平相差太远,即便是对于在国外已经处于产业衰退时期的即将淘汰的技术,在中国市场上都是相对先进的技术。近年来,中国企业逐步从单一生产技术的引进转向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引进;引进方式除了传统的购买设备与技术,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合作生产,作股投资,补偿贸易等,还出现了相互交换技术使用权,特许专营等新方式;大规模成套设备引进逐步被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引进所替代。专有技术许可或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软技术的引进占据了主导地位(平新桥,2007)。2.换出市场的情况。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样的市场是可以开放的,什么样的市场是不宜开放或需要谨慎开放的。原因在于并非所有的市场都可以让渡或者说让渡出去之后可以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重新为国内企业所占据。开放市场仅仅是引进技术的一个手段,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国国内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使其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更具有竞争力,更能够保持其市场地位,最终夺回换出去的市场并争夺更多的市场,而不是失去市场(谢晓隽,2006)。粗略地看,市场可以被划分为可以交换的市场或交换出去不易被外商垄断的市场和不宜交换或需谨慎开放的市场两大类市场。前者可以细分为:市场容量很大的市场;目前国内企业尚无能力满足的市场;未来的新兴市场。后者可细分为:市场容量很小的市场;国内竞争已经很激烈的市场。遗憾的是在开放市场的过程中,这两大类市场并未得到很好的区分,以至于部分属于不宜开放或需谨慎开放的市场被外商垄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产业是典型的垄断竞争性市场,甚至从企业的数量来看属于过度竞争的市场。3.市场换技术的淡化。正如同其他策略一样,市场换技术也有其适用的特定时期,也需不断调整以适应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该策略的一些弊端暴露得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1)容易陷入重复引进的恶性循环中,即“引进—吸收—落后—再引进”;(2)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对自主研发态度消极。虽然,中国并未成为技术先进国的依附国,自主创新能力已具备一定的实力。但是不应该忽视对“市场换技术”策略的调整。在消费主导型经济中,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或层次的提高是企业创新的导向。即现阶段中国创新模式的最佳选择——“需求引致创新”策略。
(二)“需求引致创新”策略 1.政府采购。无论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完善发达,市场仍存在时滞问题,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总是面临较大的风险。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风险更大。另一方面,用户和消费者在新技术、新产品的商品化初期需要一个认识过程。这就使得一些领域的技术研发甚至是社会急需的技术研发相对滞后,对创新者构成了风险。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采购为技术创新创造了市场,对技术创新起着市场拉动作用,由于政府采购资金数额巨大,政府采购可为技术创新者创造一块市场,完全可以在全社会技术的发展中发挥引导作用,政府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失灵”的弊端;二是政府采购对拟订采购物品的性能规格有明确要求,对技术创新起着导向作用,政府可以根据国情和国家技术跨越战略选择要重点发展的技术项目;三是政府采购市场可以充当技术创新产品的实验场所,对技术创新起着风险分担作用,可以大大减少影响技术创新的不确定因素,从而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2.消费品市场,包括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消费者收入普遍增加。就单个消费者而言,其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为:收入增长会转变需求数量的增加,但由于需求增长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的性质,造成需求数量的自我约束,并在效用的权衡中对新产品提出要求,这构成了需求层次的潜在变化。而高收入弹性的需求随着收入增长将成为现实的潜在需求,进而对企业产品创新提出新的挑战(Reinthaler和Wolff,2004; Lederman和Maloney,2003)。市场规模的扩大,也可诱致企业创新。需求可通过三个方面来影响一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分摊研发成本,提高研发赢利的预期水平;影响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的动力;在长期,通过改善创新基础设施和基于产业集群的微观创新环境,来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范红忠,2006)。高消费群体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企业的定价能力相对较高,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抓住扩大内需的契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高消费群体的出现,使得企业争相创新,创造出新产品。同样,积极参与国外产品的高端市场也能促进企业创新。3.工资上涨。工资上涨诱致企业创新。劳动力价格上涨会诱致企业使用更多的资本品、进行创新,使用新的工艺设备;工资上涨还被迫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升资本品和劳动力的生产效率。这些都为提升中国创新能力提供了机遇。
[收稿日期]2008-04-06
注释:
①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