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在日益的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虽然是门新型的技术,但应用的范围很广泛,在各个行业领域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主要体现在,在规定的环境和时间里。设备要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不仅是衡量一个控制设备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合格的目标之一,同时也跟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规定的环境和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越高,就说明该设备拥有较高的可靠性。另外,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因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在长期的运转工作下,因为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给设备的可靠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本文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展开探讨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因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各行每个领域的运用,其面对的工作环境也大不相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面对着不同的工作环境,但并不利于它的广泛应用。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因为都是机械运作,因此很少安排工作人员,但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操作比较复杂,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出于安全考虑,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工作时,会安排工作人员对其监督,监督的工作人员普遍都是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员工。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测试方法
1.1 可靠性的现场测试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正常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该方法的测试,是为了检验设备的可靠性。相关人员在进行测试时,要对设备的参数以及数据认真详细的记录下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计算,根据最后的结果编制出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指标,真实不惨虚假地评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要是用该种测试方法,要选取能真实反映出设备的真实性能的设备,而不是对对所有的设备都进行检测,这样既降低了测试的成本,也不会造成设备在工作时因惯性而产生的不利干扰。
1.2 可靠性的保证试验
我们听说到的拷机其实就是保证试验方法的另一个名字,其主要就是设备在没有出厂前,按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的条件对设备进行无故障的工作试验,保证试验方法跟别的实验室测试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电控设备普遍都是由大量的零件组成,同时当设备发生故障时都是随机性的并且形式多样,而不是只以几种故障最为主要故障表现出来,保证试验方法失效率的特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而服从指数分布。拷机的任务就是对设备进行早期失效测试考核,经过改良让设备的失效率在出厂之前就能达到规定的指标。保证试验并不能应用于所有的设备中,因为保证试验需要较长的时间,对于数量少大系统生产的设备它都可以适用,但是遇到大批生产的设备,就只能用于设备的样本中对其测试。
二、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因素
2.1 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自然环境含有的因素多种多样。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跟天气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在下雨下雪的天气时,湿气会逐渐加重,水汽经过空气进行传播进入到电气自动化设备里会造成设备被腐蚀,因电气自动化设备都是金属物品,遇到水汽会被氧化,因此,在设备运行时要对运行的环境格外重视,假若,遇到更恶劣的天气,比如说沙尘天气或屋面天气等,这些天气附着的污染小颗粒很多,这些污染小颗粒会随着空气随处移动,如果进入到电气自动化设备中也会给设备带来小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的工作,使电气自动化设备很难保证自己在工作中的可靠性。
2.2 缺乏管理机制和措施,直接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目前,电厂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致使降低了管理的时效性和专业性,导致管理成本急剧上升,增加了电厂企业的额外成本费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处于低效状态,造成产能下降,总体来说,电厂内部对设备的可靠性还是没有足够重视起来,在管理制度方面没有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制度,使具体管理措施做不到位,致使管理没有发挥出原有的效果,相关人员对管理意识认识不到位,缺少监督和监管,淡化了管理实效。
三、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措施
3.1 从生产角度出发,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我国电厂的生产规模整体都很大,因自动化控制设备有突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所以相关人员要将自动化控制设备列入到日常管理中并且提高重视。在采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时,电厂要结合使用实际情况,去突出设备的稳定性要求,不能只是一味的去追求领先技术。电厂因要在装配自动化控制设备时将流程进行简化,减少因为复杂的工艺而将装配速度大大降低。在对设备日常使用管理方面,在设备进入厂使用前就对设备中的元器件规格和信号进行分析统计,建立管理台账,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效能得到提升。总体来说,高度重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各方面的可靠性可以使设备的可靠性得到很大的提升。
3.2 选用电子元器件的准则
要想满足设备工作和环境的所有要求,就要依据电路功能和工作环境的条件选取适合的元器件,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元器件选用时,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稳定性高可靠性强的元器件,对于淘汰和不能使用的元器件要放弃使用,对元器件的种类和规格要极大化的缩,减少生产厂家的使用,将他们的复用率最大化的提高。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电子元器件的选择要根据不一样的要求通过可靠性后才能选择使用到设备当中去。对有良好技术服务并且供货及时价格优惠的生产厂家的元器件可以优先使用。重要的元器件要得到使用者对生产方质量的认可后才能选择使用,相同元器件的种类和规格以及型号与厂商之间的差距要认真分析后,才能选择使用它们的元器件。将元器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可靠性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为以后选用的元器件做好根据。
3.3 提高操作设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给电气自动化设备造成影响的也有人为因素的存在。相关的操作人员如果没有专业的技能就去操作高精密的仪器,会给电气自动化设备带来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可能会破坏设备,所以,在相关操作人员上岗之前一定要经过专业的培训,专业技术不强的相关人员要积极努力去学习技术,将自己专业素质提高,企业要经常对缺少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让相关工作人员提升了专业知识的了解的同时要增强了自己的专业技术,保证在操作电气自动化设备时不会对设备出现破坏,同时也保障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
3.4 注意散热防护,维护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温度异常往往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电厂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应注重半导体分离器件散热。对于功率小于100mW的晶体管,可不使用散热器;大功率半导体分离器件则应安装在散热器之上,同时散热器要做好预先处理,能够增强辐射换热;对热敏感的半导体分离器件,在实际安装时要尽可能远离能耗大、散热量大的元器件,避免其过度升温,造成机械故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电气自动化设备提高不仅保证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减少了出现的事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但是,目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设备还无法完全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存在着很多的原因,这就需要相关人员找出影响设备可靠性的因素,并且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使电气自动化设备在使用时提高自身的可靠性,将工作效率快速升高,带动电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敏,孙晓波.浅析电气设备可靠性设计[J].电气开关,2003(01):113-114.
[2]吴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J].科技视界,2015(06):80-81.
[3]祝佩民.如何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3).
作者简介:
白冰 男,身份证号:15042919880501xxxx;侯瑞 男,身份证号:15020119860xxxx813
论文作者:白冰,侯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设备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可靠性论文; 控制设备论文; 元器件论文; 电厂论文; 都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