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合理选择水资源、完善植被灌溉系统介绍了园林景观给水工程,并从多方面介绍了园林景观排水工程,提出了给排水系统结合,营造自给自足微型生态圈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观念。
关键词: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设计;海绵城市
在园林景观建设的基础设施工程中,与之各个环节各个区域结合最紧密的,无疑是给排水工程。建筑群的用水排水、绿化植被的灌溉、水景工程的建设以及雨天路面积水的排泄等都与给排水工程密切相关。此外,园林工程的建设承担着净化城市污水和降低绿岛效应的重担,对于减小城市排水系统压力、降低地表径流等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需要进行巧妙的合理设计,既要保证园林景观的艺术美感和生态平衡,还要确保设计给排水系统的科学合理性,让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形成良好的循环使用生态系统。
1.给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
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研究的是在园林景观建筑群中水的循环问题。如何利用建筑所在地本身存在的水源或者引进外来水源,保证园林景观区域的供水,并且将这些水资源进行处理传输到各个区域,保证水资源最大化利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循环,是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准则。
1.1海绵城市给水工程分析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降水时能够实现吸水、蓄水等功能,当需要用水时又能够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内涝之间的矛盾,并有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在景观园林的给水工程中,有用水点较为分散细致、用水对象多样、水景众多的特点,且建筑地形普遍较为复杂多样,给水工程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用水对象对水质、水量等的需求,分析用水点水源条件、地域特性,整体把握给水工程的布局策划,做出科学的设计方案。例如:所用到海绵城市区域将会把雨水蓄起来,从而减少灌溉次数,使植物也能很好的生存等。
在海绵城市给水工程中,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适当的水源。与单纯的建筑区生活用水不同,园林景观中水源种类很多,比如在园林建设中,水源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直接取于自然界中的地下水、地表水、降水以及经过植被净化的再生水[1]。在选择水源时,应根据用水对象进行实地考察,对水的质和量进行评估,研究水源是否适用,例如:景观区域饮用水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能与人体有直接身体接触的景观娱乐用水是否会对人体有害;其余景观用水是否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的标准等等。
其次,景观园林建筑群中的水资源主要是用于植被的灌溉,保证绿化面积的稳定性,确保公共场所能保有优美的绿化环境。喷灌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地域特性、气候条件和绿化植被的特点,据此来设计给水工程的水流量控制和后期的管理运营。目前仍有很多地方由于给水工程设计的不合理,仍需要人工用洒水栓浇水,耗时耗力,经费投入多但效果不佳[2]。随着人们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在园林景观的给水工程中,设计师普遍采用自动喷灌系统或者微灌系统,比如滴灌系统,它的灌水治疗高,耗水量小,能很好的节水节能,完美契合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
1.2排水工程
水能滋润灌溉生命,却也能危害到生物的生命安全,如何将过量的水资源和污水排泄出去,是保证园林景观生态圈平衡稳定的关键。与给水工程相似,排水工程的排水对象也比较复杂多样,需要全面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考察分析多类信息,方能做出合理的设计。排水工程需采取“雨-污分流体制”,是水资源能合理的进行处理后再利用,形成良好的用水循环[3]。从海绵城市来看,表明排水管理工作需顺应自然,需以保证排水防涝的安全性为前提,最大化地实现降雨的积存、渗透、净化,并进一步充分加以利用。例如:海绵城市采用透水材质铺设的“透水路面”,在屋顶铺上土壤,并种植低矮植物的“绿屋顶”等。又比如:在道路旁边打造一系列透水的、植栽多样化的低洼区域“生态草沟”,可以生态滞留与吸收雨水的浅凹绿地“雨水花园”等。上述措施均可使场址内的雨水径流减速。此外,还可以在屋顶落水处放置收集雨水的“集雨桶”等。对于上述海绵城市采取的排水方法,我们称之为“可持续城市排水法”,或者“自然排水法”,且均能够获得显著的排水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排水方法:
1.2.1雨水利用及排泄
在强降雨天气的时候,园林景观区域内很容易产生大量积水,对人们的出行和植被的生长都有着不利影响,此时,如何快速排水,解决道路积洼和植被淹水的问题,是设计规划中的重要问题。有学者针对这一情况,发明了低影响开发技术,让多余的雨水能够及时排泄,并被收集起来,以便需水时直接利用。该技术的原理是让雨水就近渗入绿地,进行调蓄和收集,以此减少雨水径流总量和高峰期流量,下凹式绿地便是该技术原理的一种运用。
1.2.2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
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1.2.3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分析
海绵城市建设应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以通过对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转输与截污净化等功能,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即传统排水系统,应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共同组织径流雨水的收集、转输与排放。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用来应对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一般通过综合选择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构建。以上三个系统并不是孤立的,也没有严格的界限,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元素。
2.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2.1简化设备,用材讲究
在能保证给排水工程实际运营的效果的基础上尽量简化设备的使用,选择经济环保的材料,比如说在渗排水设计中暗设管道的数量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广场排水工程中运用龟背式竖向布局疏导雨水等。在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工作中,应准确把控工程预算,作出科学规划[4]。
2.2节能减排,环保生态
园林景观取得建造本来就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压力,节能减排的生态理念也是设计者必须拥有的,这就需要规划布局时能掌控整个小生态系统的循环平衡,自给自足的同时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绿色物质,取得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创建绿色城市。
2.3外观养眼,合理布局
园林景观的构建,必须保证自身的观赏价值和美感,给排水工程设计时,应尽量避免给排水设施的外露,给人造成感官上的突兀不和谐,应通过合理的布局构思,将这些因素融入园林景观中。
给排水结合,水资源循环
在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最优的便是运用科学技术,使得整个工程具有长期可用性。因为给排水设施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必须在设计初期就合理科学的安排,后期难以进行修整和改动,且耗费人力经费较多。设计者如果能巧妙的运用园区内的绿色植被,塑造一个人为的生态圈,可以使得这个给排水工程无需过多的人力进行运营管理,也无需长期投入较大资源维持,将无疑是一个具有建筑学意义的创举。
人工湿地系统在某种意义上便是这样一个成功的水资源生态循环圈。人工的建造湿地,可处理雨水初期地表径流,也可将二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当然,湿地的人工建造是有一定科学难度的,需要依据当地地质气候等,模拟自然湿地的构成要素,且要考虑园区污水产生量进行构建。
4.结语
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是一个融合多学科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设计者对生态学、植物学、农业灌溉工程以及园林工程等也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对给水、排水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能源的消耗,做出能够长期造福人民的有益工程。
参考文献:
[1]张芳莲,沈贤.园林施工中给排水问题探析[J].江西建材,2014,01:195.
[2]曹金清.风景园林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特点[J].给水排水,2013,S1:206-208.
[3]李雪峰.园林景观给排水设计分析[J].四川水泥,2015,03:128.
[4]苏浩波.园林绿化给排水设计的分析[J].南方农业,2015,03:74-75.
论文作者:陈名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给排水论文; 城市论文; 工程论文; 雨水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径流论文; 海绵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