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77500
摘要:目的:研究CRRT联合血液灌流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胆碱酯酶均升高,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机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对比,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加快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且可清除炎症因子,值得临床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CRRT;血液灌流;有机磷农药中毒;炎症因子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很高,大部分属于高性毒类或者剧毒类农药。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临床治疗需要及时有效治疗,否则容易导致中毒深入,引起多脏器衰竭[1]。临床常规采用洗胃治疗,但是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和血液灌流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CRRT是连续替代肾脏的血液净化,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血液灌流是将血液通过体外循环引到灌流器,通过吸附剂吸附有毒物质实现血液净化作用[2]。本文作者结合2017年5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研究CRRT联合血液灌流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18-63岁,平均(38.15±5.50)岁;误食中毒30例,食用有农药的蔬菜水果12例,自服农药中毒3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20-60岁,平均(37.90±4.98)岁;误食中毒31例,食用有农药的蔬菜水果12例,自服农药中毒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
在患者入院后,应该立即采取洗胃,对患者的胃脏、肠道等消化系统的有毒物质及时进行清除,并且在洗胃治疗之前,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呼吸机通气,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同时依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CRRT具体方法:选取股静脉进行插管,建立血路后应用CRRT机进行连续治疗,常规给予肝素抗凝,根据患者的情况治疗3-7d,每次治疗≥8h。血液灌流:采用血液灌流器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第1d给予3次,第2d给2 次,第3d给予1次[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胆碱酯酶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8、IL-6)变化情况。其中TNF-α、IL-8、I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胆碱酯酶采用丁酰硫代胆碱法[4]。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胆碱酯酶水平对比
治疗后2组患者胆碱酯酶均升高,与治疗前对比,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胆碱酯酶水平对比(n=45,U/L)
2.3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后2组机体TNF-α、IL-8、IL-6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n=45)
3讨论
有机磷进入机体后于肝脏转化,会与胆碱酯酶结合产生磷酰化胆碱酯酶蓄积,从而中毒。所以,主要中毒机制是对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会对机体重要脏器造成损伤,进而引发呼吸衰竭、心搏骤停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
临床除过常规治疗方法,血液灌流和CRRT是新兴的技术,血液灌流是最早的吸附疗法,主要通过灌流器吸附作用清除患者体内毒素,进一步促进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但是灌流1次仅使机体毒物的浓度降低40%左右,不能够完全的清除。所以联合CRRT技术可以补充血液灌流的不足,可以替代肾脏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且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胆碱酯酶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TNF-α、IL-8、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CRRT联合血液灌流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效果理想,且可促进炎症因子的清除,进一步为降低并发症提供条件。所以,临床对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采用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廖汉文,朱梦,孟东勇,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2):137-138.
[2]黄建,王晓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疗效及炎症状态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44(15):2114-2116.
[3]罗华丽,蒋先洪.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4):706-707.
[4]黄雨,姚月成.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浅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20(2):146-147
[5]杨涛.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60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557-558
通讯作者:于波,男,38岁,本科,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外科学。
论文作者:张芹芹,于波(通讯作者),高雪英,赵红卫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血液论文; 农药论文; 胆碱论文; 患者论文; 有机磷论文; 对照组论文; 炎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