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荣[1]2003年在《芽孢杆菌防治香蕉冠腐病的研究》文中提出从海南省东方、乐东、叁亚、琼海、儋州和澄迈六地对香蕉进行抽样调查,对发生典型冠腐病症状的香蕉进行组织分离,培养,统计出菌率和出菌种类,结果显示六地香蕉的出菌率为13.3-87.2%,其中以叁亚的最高;在分离到的225个菌株中,镰刀菌6种,后经过致病力测定和生物学鉴定确定引起省内香蕉冠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亚粘团串珠镰孢霉(Fusarium moniliforme var.subglutinans)、半裸镰孢霉(F.semitectum)、导管镰孢霉(F. aquaeductuum)和弯喙镰孢霉(F. camptoceras)。 用对峙培养法,从香蕉园土壤和蕉园杂草上分离到8株对香蕉冠腐病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通过测定拮抗细菌无菌滤液对香蕉冠腐病菌拮抗作用,筛选出4株拮抗效果较佳的芽孢杆菌,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将香蕉冠腐病菌培养在含不同浓度培养滤液的PDA平板上,观察菌丝的变化,经无菌滤液处理后,首先菌丝顶端和中部肿胀,形成大量念珠状囊状体,菌丝直径是正常菌丝的4-5倍,时间延长,菌丝细胞壁溶解,原生质外溢,菌丝细胞成为空胞。以不同比例将无菌滤液加入镰刀菌的孢子悬浮液中,置显微镜下定时观察。处理12h后,镰刀菌孢子不能正常萌发产生芽管,在孢子的顶端或中间产生一个圆球状泡,18h后此泡状结构破裂,孢子的原生质随着溢出。 将无菌滤液经121℃处理20分钟后,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B68和B75的培养滤液不耐高温,经高温处理后其抑菌活性完全丧失,B63和B74的培养滤液对高温不十分敏感,高温处理后,对F4和F6的抑菌活性部分丧失,对F1的抑菌作用在高温处理前后无显着变化,说明对F1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具有耐高温的性质,同时表明B63和B74的无菌滤液至少含有两种抑菌物质,一种对高温敏感,121℃处理20分钟,使其活性丧失,一另一种可耐 121 oC的高温。 四株枯草芽抱杆菌的菌液对香蕉冠腐病的防效均在70%以上,最高防效达94.74%,显着高于生产上常用的杀菌剂施保功的防效(52石3%)。四菌株的无菌滤液的防效在66石7%~95.24%之间,以无菌滤液的原液防效最高,稀释5倍,防效无显着变化,稀释10倍,防效显着下降。
张荣意, 林运萍, 谭志琼, 刘爱荣[2]2004年在《4株枯草芽孢杆菌对香蕉冠腐病的防效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蕉采后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B63、B68、B74、B75菌株的菌液和无细菌滤液处理,可有效防治由镰刀菌引起的香蕉冠腐病。各处理中,无论是菌液处理还是无菌滤液处理,均以B68菌株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4.74% 和95.24%),明显高于生产上使用的杀菌剂施保功的防效(分别为52.63% 和76.19%)。从不同的时间处理看,0 h防治的效果最好。防效随滤液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差异显着性分析表明,4个菌株的菌液处理蕉果,防效无显着性差异。
云飞, 梁艳琼, 雷照鸣, 郑服丛[3]2013年在《20%咪鲜胺·异菌脲SC对香蕉冠腐病的防治评价》文中指出香蕉冠腐病是香蕉的重要采后病害之一,2010-2011年进行20%咪鲜胺·异菌脲SC对香蕉冠腐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胺·异菌脲SC 500~700倍液可有效防治香蕉冠腐病,20%咪鲜胺·异菌脲SC 600倍稀释液与500倍稀释液和对照药剂咪鲜·异菌脲悬浮剂480倍稀释液对香蕉冠腐病的防治效果没有显着差异,但叁者的防治效果均显着高于20%咪鲜胺·异菌脲SC 700倍稀释液。且在供试剂量下对香蕉植株生长无致害性影响。20%咪鲜胺·异菌脲SC可作为香蕉冠腐病的轮换用药,推荐浓度为500~600倍。
林运萍, 谭志琼, 张荣意[4]2006年在《香蕉冠腐病拮抗细菌B68的发酵条件》文中提出以香蕉冠腐病菌半裸镰刀菌F4(Fusariumsemitectum)为测试菌株,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68产生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是发酵培养基中最佳的营养物质,可满足拮抗细菌的营养要求;培养基初始pH、振荡培养时间、菌龄、温度等对菌株生长及其抗菌物质的分泌有明显的影响,初始pH7.0、菌龄3d、28℃振荡培养48h为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
林运萍, 谭志琼, 张荣意[5]2007年在《香蕉冠腐病拮抗细菌B68的诱变选育》文中研究指明以枯草芽孢杆菌B 68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硫酸二乙酯以及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复合诱变方法,从大量突变株中进行筛选,最后共获得8株优良菌株。其中紫外线诱变获3株,编号为U-28、U-43和U-116,它们对香蕉冠腐病的抑菌效果比原始菌株B 68提高了3.55%、4.37%和3.64%;硫酸二乙酯诱变也获得3株,编号为D-24、D-26、D-87,抑菌效果比原始菌株B 68提高了4.22%、8.48%、3.83%;复合诱变最终获得2株突变株,编号为UD-7,UD-93,抑菌效果比原始菌株B 68提高了2.27%、2.86%。经过传代10代后发现突变株比原始菌株B 68更能保持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王星云, 宋卡魏, 张荣意[6]2007年在《枯草芽孢杆菌B68拮抗物质对香蕉冠腐病菌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测定》文中研究说明由半裸镰刀病菌(Fusarium semitectum)引起的香蕉冠腐病是香蕉采后仅次于炭疽病的主要病害,发病严重时果腐率达18·3%,轴腐率高达70%~100%[1]。目前,对香蕉采后病害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但化学杀菌剂容易对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且
宋卡魏, 王星云, 张荣意[7]2007年在《枯草芽孢杆菌B68菌剂的初步研制》文中认为初步研制枯草芽孢杆菌B 68的水剂及可湿性粉剂,水剂应用于香蕉防治冠腐病的防效为68.42%,存放7个月B 68存活率为92.84%,可湿性粉剂的研制最终确定了锯木屑作为吸附载体,其吸附量为2.4 L/kg,存放5个月B 68存活率为64.5%。
刘晓妹, 蒲金基, 唐秋榕[8]2006年在《B05菌株抗菌谱及对几种香蕉病害防效的测定》文中提出香蕉是世界上四大水果之一,在国际鲜果市场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采后贮运销售过程中,香蕉果实不耐贮藏,易发生烂果,常常造成20%以上的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香蕉采后病害引发所致。国内已报道的香蕉采后病害种类有8种,其中,为害较重的是炭疽病、冠腐病和黑星
参考文献:
[1]. 芽孢杆菌防治香蕉冠腐病的研究[D]. 刘爱荣.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3
[2]. 4株枯草芽孢杆菌对香蕉冠腐病的防效测定[J]. 张荣意, 林运萍, 谭志琼, 刘爱荣. 热带农业科学. 2004
[3]. 20%咪鲜胺·异菌脲SC对香蕉冠腐病的防治评价[J]. 云飞, 梁艳琼, 雷照鸣, 郑服丛. 安徽农学通报. 2013
[4]. 香蕉冠腐病拮抗细菌B68的发酵条件[J]. 林运萍, 谭志琼, 张荣意.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5]. 香蕉冠腐病拮抗细菌B68的诱变选育[J]. 林运萍, 谭志琼, 张荣意. 广西农业科学. 2007
[6]. 枯草芽孢杆菌B68拮抗物质对香蕉冠腐病菌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测定[J]. 王星云, 宋卡魏, 张荣意. 中国生物防治. 2007
[7]. 枯草芽孢杆菌B68菌剂的初步研制[J]. 宋卡魏, 王星云, 张荣意. 广西热带农业. 2007
[8]. B05菌株抗菌谱及对几种香蕉病害防效的测定[J]. 刘晓妹, 蒲金基, 唐秋榕. 中国南方果树.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