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及其文学成就

刘向及其文学成就

李莉[1]2004年在《刘向及其文学成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刘向,生活于西汉末期,因曾领校五经秘书,撰成《别录》而在文献学史上创下了不朽的功勋。但除文献学成就以外,刘向精通经学,弘扬儒术,也创作了一些文学作品,在经学和文学发展史上,也作出了成绩,这就使得后世对他的研究,较为宽泛。但总体而言,历代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文献学成就的探讨、政治思想、易学思想的论述以及生平、家世的考辨等方面,而对于其文学成就,则涉及较少,故本文重点探讨其文学成就和文学思想。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一、研究史回顾。条述东汉至唐宋、明清及二十世纪以来刘向研究的情况,展示前人研究成就及不足之处,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刘向的文学成就与文学思想。 二、刘向家世及生平简说。论述刘向汉宗室的独特身份对其思想的影响,勾勒出他生平各个时期的政治活动及创作情况,展示其创作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并讨论刘向的生卒年问题。 叁、刘向交游考略。以《汉书》等为主要依据,考察刘向青年及晚年校书时期的交游,如叙述萧望之、周堪、任宏、尹咸等人,从其交友团体窥探刘向的处世及着述风格。 四、刘向着述考论。主要考察其作品的流传及存佚情况,并按照着作性质的不同,将其大致分为叁类:撰着、编撰作品、疑系伪托或误传者。 五、刘向文学成就及文学思想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分述刘向《九叹》的拟骚悼屈之风,奏议的针砭时弊及《新序》、《说苑》、《列女传》的内容和编撰特色,并论述这叁部书的“小说”特质。最后根据刘向着述探讨其文学思想,即:其一,“诗无达诂”与“中和之美”;其二,文学有别于经学;其叁,文学具有抒情特征;其四,文学具有“美刺”功能;其五,宣传和提倡妇女文学之思想的萌芽。

李小平[2]2004年在《刘向及其文学成就》文中研究说明刘向是我国西汉后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目录学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很有成就的文学家。鉴于前人对刘向的研究视点多聚焦在经学、目录学上,本文主要对刘向的文学成就进行了探讨。文章从刘向的生平及着述,刘向的文学思想,刘向的政论文,《说苑》、《新序》、《列女传》的叙事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刘向出生刘氏宗室,一生仕途坎坷不平。晚年奉诏带领校理中秘书,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富于创造性的编撰者。一生着述颇丰,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史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珍贵资料,而且在文学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二部分:作为有汉一代着名的经学大师,刘向的文学思想和经学思想密切关联。他经学思想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他天人感应思想之下浓厚的人本主义和他贯通百家、广博的学术思想;他文学思想之价值,主要表现在他文学思想中的贵礼贵德观、对文学情感性的认识、文学观的进步以及对“小说”文本的界定和对“小说”概念的阐述等几方面。 第叁部分:刘向政论文的风格不可一概而论,既有依经立义的婉曲典雅,也有直陈政见的纵横驰骋。其引证详备、意蕴深刻而又气盛辞畅的文风,对我们今天的学者来说也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第四部分:《说苑》、《新序》、《列女传》为刘向杂采百家之言编撰而成,其中许多记载都和其他古籍龃龉。对此,前代学者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对其叙事特点及编撰体例的分析,认为刘向着述的目的是明治乱之鉴规、助皇帝之观览,所以他撰文中所取的材料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史籍,而是综合各家,或择善而从,或摘其所要,甚至有时张冠李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戴,移花接木。将刘向的着述和前代记载相比,可以发现其艺术性均有明显提高。

苏喜珍[3]2014年在《《说苑》故事研究》文中指出《说苑》是汉代文学家、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汇集先秦及汉初经史子集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所编撰的一部重要的文献,刘向在编撰《说苑》时就已经明确的提出了此书的性质就是一部劝谏之书。《说苑》采集众多先秦汉初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诸子中记载的故事就是为劝诫时起到旁证的作用,因此由《说苑》的这些最初以叙事性的形式存在于各典籍中的具体故事入手,分析其故事的编排原则、方法,故事的取材特点,文学艺术特色,对于我们了解以《说苑》为代表的说理性叙事文学在汉代的发展形态有极大的帮助。除绪论和结语,全文共分为叁章。第一章,刘向与《说苑》。简要概述刘向生平,刘向属汉代刘氏宗室,一生坎坷不平,晚年领校理中秘书,为中国古代文献的传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刘向编撰《说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劝谏,以搜集众多经史子集、民间传说故事作为劝谏的方式,形成了《说苑》特有的资料汇编性质。第二章,《说苑》故事的编排。刘向编排《说苑》故事有一定的原则,其一就是所选故事要“中义理”;其二,尊重故事原始面貌的原则。同一故事的不同传本求同存异。在编排方法上刘向极尽所能,从表现主题思想出发,遵循一定的编排原则对原故事进行了改编。第叁章,《说苑》故事文学成就。从选材方面来说,《说苑》所选故事都是为了达到劝谏说理的目的,因此无论是真实的历史故事,还是虚构的寓言故事,其主旨都是为了通过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对读者起到教育、劝谏的作用。选材方面的特点就注定了其故事在文学艺术方面首先要做到的是叙事和说理的结合。《说苑》大多故事都是采用通过在简单环境中塑造的单纯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的言语行为来表述故事主旨的。因此,《说苑》的故事就具有了独特的文学特色。

陈墨姝[4]2012年在《论刘向《说苑》的文学价值》文中研究指明《说苑》是西汉刘向编撰的一部杂有议论的历史故事集。自问世以来,相较于其它经书史籍,受重视程度较低,对其所进行的专门研究也比较迟。历来关于《说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学、语言学、以及思想等方面。虽然有的研究者会在研究中提到一些《说苑》的价值,但是都不够完整、深刻,文学价值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鉴于这一情况,笔者欲立足于文本,全面研究《说苑》所具有的文学性及其文学价值。从文本自身出发并且联系整个文学史背景,分析其文学价值。期望对《说苑》研究做出贡献。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首先对《说苑》一书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成书时间、所属类别,文体性质,成书方式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就近年来关于《说苑》的研究情况进行较为详细地梳理,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特色。第一章:《说苑》的创作动机和选材方式。通过文本分析,明确《说苑》的写作动机和最终目的。再通过查阅相关典籍,概括归纳出《说苑》的材料来源及对前代文献的引用方式。进一步说明《说苑》的创作动机和选材方式。第二章:《说苑》的叙述方式。立足于文本,全面深入的解析作品,通过实例对比来研究《说苑》的叙述方式,对其外在结构形式和具体艺术特点进行全方位分析,证明其具备的文学性。第叁章:《说苑》的文学价值。从整个文学史背景和文本自身情况出发,分析《说苑》具有的文学价值,主要从《说苑》的编撰形式,编撰体例,以及其文学性的过渡作用这叁个方面来看。结语:通过对《说苑》在创作,选材,编撰体例,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证明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

张斌妮[5]2011年在《刘向《说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说苑》是西汉刘向编撰的一部具有类书性质的历史故事集。在汉代文学艺术的舞台上,既有汉赋那样的五彩华章,又有《史记》那样的鸿篇巨制,再以缘事而发的汉乐府和含蓄蕴藉的《古诗十九首》为点缀,《说苑》的光芒遂被掩盖。加之该书或被认为“广陈虚事,多构伪辞”,或被认为只是辑录前人典籍罢了,并无个人见解,故历来不受学者的青睐。近年来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文献、思想和体裁方面,而对此书丰富的政治内涵、鲜明的艺术特色未给予重视。本文试图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向宗鲁先生的《(说苑)校证》为主要依据,参照其它版本,深入研读文本,运用文学、史学等知识对有关方面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本文引言部分条述《说苑》的研究概况,展示前人的研究成就及其不足之处,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中拟解决的问题,主体部分为刘向及其《说苑》概说、《说苑》的政治思想内涵、《说苑》的文学艺术特色叁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作者和文本作概述性研究。笔者认为刘向生活在西汉王朝由昭宣中兴急剧走向衰败的过渡时期,处于对前代思想、文化进行审定、认同、改造和重新整合的学术背景下。《说苑》以“义理”为标准博采先秦至西汉的经史诸子及异文传说,按类编为二十卷。其中以“君道”、“臣术”、“建本”为主干,旁生枝叶,撑起亭亭华盖,连缀起林林总总的故事。刘向的目的在于言执政之得失,以着书为谏书,规诫天子。第二章主要探讨《说苑》一书所包含的政治思想内涵。笔者从《说苑》所表现出的最突出的叁个方面来研究,分别为以德为主、以刑为辅的德治思想,重民爱民、富民利民的民本思想和修己至公、任贤纳谏的人君之术,并简要介绍了刘向对先秦政治思想的继承、创新与拓展。第叁章主要从文学角度对《说苑》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说苑》的艺术特色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鲜明、单纯的人物形象,完整、曲折的叙事结构,多样、生动的艺术手法,形象而富于理趣的语言,以社会环境为主的少量环境描写。笔者认为其中不少篇章已经具备了小说的要素,甚至堪称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精品。

史春香[6]2013年在《刘向《说苑》《新序》的人物形象研究》文中提出《说苑》《新序》是刘向校书时,根据皇家所藏和民间流行的书册资料加以选择、整理的颇具故事性、多为对话体的杂着。业界对其研究多从文献、思想、文学角度切入,文献角度是古今一以贯之的角度,思想角度是20世纪以来的一个新方向,文学角度的研究在最近10年来呈新起之势,相较于前面两个点的研究历史,文学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目前,学人对《说苑》《新序》的文学研究最主要还是集中在其文体性质上。文学从来都是人学,从人的角度关注文学,应当是人文研究者所具备的的人文情怀。鉴于这一情况,笔者立足《说苑》《新序》的文本,着力研究《说苑》《新序》的人物形象。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说苑》《新序》的研究综述,略谈及文献、思想方面,主要从文学方面对《说苑》《新序》的研究现状做一呈现,并指出本文的研究特色。第一章:人物形象分类。通过分类归纳法,将《说苑》《新序》的人物形象分为君侯和士人两类形象,并分析这些人物的品格特点。第二章:塑造人物手法。主要是从材料剪裁和情境构建两方面来分析,材料剪裁主要是从材料重构、片段的截取及细节的运用叁方面分析,情境构建主要是从道德与生命的二元对立、情节的矛盾冲突来分析。第叁章:儒士的身份叙事。从刘向所代表的士林群体的立场出发,从君臣各修其德和德为礼之依据两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背后刘向所代表群体的信仰。结语:总结《说苑》《新序》形象分类研究,刘向以饱满的激情道出了儒士的社会理想,虽然也有困惑,但是以一种信仰的力量坚守用善来引导世人,是人文主义者应当秉持的一种精神。

黄志东[7]2013年在《刘向与西汉中晚期文学研究》文中指出从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前81)到汉哀帝去世(前1)的这段时间,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出现了与前期不同的局面,政治上宦官与外戚交相专权,皇权走向衰败;同时,这一时期自然灾害频发,而社会贵族却奢侈淫靡,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阶级矛盾也更加尖锐;在文化上,儒家经学占据了主导地位,文人士子论说皆是以经为宗,并且,随着早前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构建,借阴阳灾异言政也成为文学写作的主流。所以我们将这一时期划定为西汉中晚期文学的研究范围。与文学家、史学家对汉武时期文学的青睐相比,西汉中晚期文学历来多不被人们所重视。针对于此,本文便是以西汉中晚期颇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刘向为切入点,对西汉中晚期文学作整体性的观照。第一章主要是对西汉中晚期文学背景的分析,通过对“西汉中晚期文学”的界定,从而将刘向与西汉中晚期文学以及其他作家有机的联系起来,为后文各章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刘向与西汉中晚期其他作家辞赋作品的分析,揭示出西汉中晚期辞赋创作对前期辞赋的继承以及其自身的新变,而且,由于政治的变化,辞赋主题已经由对机遇的歌颂转向了对命运的感慨。第叁章则是围绕西汉中晚期“小说”文体的确立和刘向《新序》、《说苑》、《列女传》叁部作品中的“小说”因素展开探讨。同时,在对刘向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刘向这叁部“以着述当谏书”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意义。第四章则是根据奏疏的产生及其特色,从而指出刘向与西汉中晚期奏疏依经立论以明理、借阴阳灾异以谴告、铮铮铁骨以谏君的艺术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汉代奏疏的历史地位与影响。西汉中晚期文学既有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延续,同时,也有新兴文体的产生和成熟。本文通过对西汉中晚期文学演进中这些流变的梳理与分析,希望有助于更好的把握西汉中晚期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肖龙[8]2015年在《两汉女性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试图对两汉女性教育进行研究。汉代是我国封建女子教育的形成时期,汉代女子教育在我国女子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汉代女子教育思想、女子教育的内容、女子教育的发展,以及汉代女子教育的影响、价值及启示等。当前对两汉女性教育的研究尚浅,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梳理、分析。全文共四章,第一章讨论了汉代女性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第二章具体分析了汉代女性教育的内容,这其中包括对不同社会阶层女性的教育进行分析;第叁章分析汉代女性教育的发展,涉及到发展的表现以及发展原因;第四章对汉代女性教育进行总结、评价。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从汉代女子教育内容、思想中汲取营养,供当今社会的女子教育研究借鉴。

马巧玉[9]2011年在《刘向《列女传》的编撰意图与编撰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列女传》一书由我国汉代着名学者刘向编撰而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映妇女生活的传记,记录了从远古到西汉的众多女性。它的编撰对后世正史《列女传》的确立有直接的影响,对了解中国女性传记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目前对刘向《列女传》的研究已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大多数论文和着作都是以《列女传》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作为研究对象,而对刘向编撰《列女传》时的意图和使用的编撰策略却少有人关注。本论文以《列女传》的编撰意图和编撰策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史书记载的刘向生世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总结出刘向编撰《列女传》的意图主要是劝谏汉成帝和王太后,警戒赵飞燕等后妃与外戚。通过使用图表法把刘向编撰的《列女传》与其它早于此书的典籍史料对于相同人物或事件的记载进行比较,分析出刘向为了达到自己的意图,使用放大女性的功过、弱化或隐匿男性的作用以及将女性置于特定情境中使其进行二难选择等编撰策略,重新对女性形象进行了塑造。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言部分简单介绍近几十年来《列女传》的研究概况。第一章分析刘向的家世背景、政治经历以及学术背景对他编撰《列女传》的影响,旨在讨论他编撰此书的动机和个人条件。第二章通过史书记载的时代背景研究刘向编撰《列女传》的意图。第叁章通过比较《列女传》与其它典籍中记载的同样人物和事件的异同,分析刘向编撰《列女传》时所使用的编撰策略。结语部分对刘向《列女传》的巨大影响和意义进行总结。

孙洁[10]2014年在《《新序》的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在汉代诸子的文章中,《新序》的内容复杂而丰富,是刘向在收集先秦和汉初“传记行事”的基础上整理编辑而成,历代的目录学着作大多将其收在了诸子儒家类,因为其中有可观的义理在,刘向在《新序》中表达了自己的学术和政治思想的诸多方面。此外,其书所运用材料的方式又与后世的小说相通。《新序》的研究,在今天不算是一个新课题,已经有许多前辈学者下过切实的功夫。历来关于《新序》的研究大多从文献、思想内容、成书性质等角度切入。近年来,文学角度的相关研究呈新起之势,相对于其他研究历史,关于《新序》一书文学方面的研究还有较大空间。本文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文本本身,从文本内容出发,挖掘材料来源,从中找寻其选材的特点,研究其小说性特征及叙述模式,从而发掘其文学价值之所在。论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绪论:研究史综述及选题原因。第一章:《新序》材料的来源。追溯《新序》所引的经、史、子等古籍材料,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刘向处理、运用故事材料的主要方法。第二章:《新序》故事的小说特征。从小说的叁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入手分析故事材料的小说性特征。但其书的小说因素散见于各篇之中,还没有集中地体现在一个完整的篇章之中,只是以故事的形式存在,因此只能说是具有小说因素,而不能说就是小说。第叁章:《新序》的夹叙夹议的叙述模式。首先考察《新序》叙事说理的手法对子、史的承传,然后分析其材料中叙事说理手法的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向及其文学成就研究[D]. 李莉.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2]. 刘向及其文学成就[D]. 李小平. 北京语言大学. 2004

[3]. 《说苑》故事研究[D]. 苏喜珍.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 论刘向《说苑》的文学价值[D]. 陈墨姝. 西南大学. 2012

[5]. 刘向《说苑》研究[D]. 张斌妮. 陕西师范大学. 2011

[6]. 刘向《说苑》《新序》的人物形象研究[D]. 史春香. 西南大学. 2013

[7]. 刘向与西汉中晚期文学研究[D]. 黄志东.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8]. 两汉女性教育研究[D]. 肖龙. 西南大学. 2015

[9]. 刘向《列女传》的编撰意图与编撰策略[D]. 马巧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10]. 《新序》的文学研究[D]. 孙洁.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刘向及其文学成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