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互动提问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英语论文,课堂教学中论文,能力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提问,从广义上讲,是指任何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句子。而课堂提问是指课堂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学生做什么或怎么做的指示。课堂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提问的主要形式有:教师的提问(教师对整体学生的提问、教师对个体学生的提问、教师对小组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学生对学生的提问、学生对小组的提问、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小组对小组的提问)。教师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检查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对语言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并对交互活动的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新课程实施至今,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及有效策略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英语教师满堂灌,大量采用翻译法处理教材的情况已经得到改善。取而代之的是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等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活动组织形式。这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不再是学生只能仰视的表演者,而成为了学生在语言学习道路上蹒跚学步的拐杖。那么,当学生可以自行运用语言交流时,拐杖就应该及时抽离,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感,又谈何培养自学和创新能力呢?由于平时教师在课堂中多采用我问你答的互动形式,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怎样正确回答问题上,极少动脑筋向他人提出问题。
有的教师可能有这样的担心:“我们不说,学生怎么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其实教师不应该只做加法,也要尝试做减法。当学生能较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时,何不抽掉拐杖,铺平道路,让学生利用同伴,多进行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互动提问的能力,让学生用互动提问促进有效学习进行了以下尝试。
二、培养学生互动提问能力的尝试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创设一个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最重要的交流场所。课堂上自然少不了教师的提问,但更重要的是同学之间问答交流的开展。关于教师如何在课堂的基本环节中,利用不同的资源(包括教材),创设培养学生互动提问能力的活动,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1.使Dally Report更有效
在较多的英语课堂中,教师正式上课前,会有一位学生做Daily Report。这是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个环节,但由于许多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使之流于形式,演讲者和听众都只是在完成任务。为了使该活动更有效,建议如下操作:把每次一位学生改为由两位学生一组一起完成。教师要求该组学生提前4~5天寻找符合自己认知水平、与近期课本知识有关的语篇。这组学生可以利用一切手段熟悉该语篇,包括弄懂不认识的单词,分析复杂的句子等。他们可以上网,查词典,问老师。再基于以上所做的功课,提出3~4个关于该语篇的问题。在学生做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适当的帮助和监督。两人在做Daily Report时,可以一起朗读,或分一下角色,或一问一答,让哪些同学回答问题的权利当然也交给他们。因为准备充分,有伙伴一起“作战”(两人一组可使轮回的时间缩短一半,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他们增强了自信,演讲时声音响亮,声情并茂,自然吸引了其他同学的(无意)注意,随后的问题能调动同学们的(有意)注意,效率自然能提高。
2.人人参与课前热身
课前热身是讲授新课之前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一般会问一些日常问题,进行交际用语的复习,如: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或就前一天所学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复习。这样的问答方式通常是一对一的,辐射面较狭窄。建议采用以下方式,使人人都参与到课前热身中来。如果班中有40位学生,可准备20个问句和20个相应的答句。问句写在红色的小卡片上,答句写在绿色的小卡片上。内容可让学生收集和整理,包括日常交际用语和近期学过的重要语法句型。根据课程的进展,每隔一段时间可替换掉一部分内容。上课时,一半学生拿到的是问句,另一半学生拿到的是答句。如学生A拿到的是问题“What did you do last Wednesday?”接着他大声朗读出来。手拿绿色卡片的全体学生马上思考,自己的答句是否与之匹配。如果学生B的答句与之相配,则站起来大声地念出答句。学生B再任意点一位同学——学生C,此时有两种可能:学生C手拿的有可能是问句,也有可能是答句。如果是答句,也可以念出来,这时手拿问句的学生就要思考自己的问句是否与之相匹配了。这种形式的练习就不是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之间的表演了,所有的学生都有随时被叫到的可能。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再是置身事外看表演,而是身临其境做热身。几乎每位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都被激活,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铺平了道路。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以上两个活动中,学生的提问可事先准备或内容有局限性,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会体会更多创造的乐趣。如《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册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中,教会学生Section A中的单词和句型后,教师可开展以下活动进行操练。教师事先准备好一张有关食物的大挂图和两张纸,一张画有笑脸,一张画有哭脸。教师任意叫一位学生A上台,问:“Do you have a friend in our class? Who is he/she?”当学生A说出他的朋友B时,也把他叫上来。教师说:“A and B are good friends.Let's play a game to see if they know each other well.”教师把挂图贴在黑板上,请另外一位学生来点食物,如hamburgers,其他同学一起问学生A:“Do you like hamburgers?”学生A不能开口回答,只能举起笑脸表示“Yes,I do.”或举起哭脸表示“No,I don't.”此时学生B是背对着学生A,看不见回答。大家再一起问学生B:“Does he like hamburgers?”学生B根据自己的判断,大声回答“Yes,he does./No,he doesn't.”如果他们的答案是一致的,可得一分,反之则不得分。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用之进行交流,在以上活动中,学生更关注的是游戏,而不是语言。因此,在这样自然、真实的语言交际中,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情感和知识交流机会。
4.利用好奇心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创设让学生迫切地想要问问题的情境,而不是老师要我问问题。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设计活动。如在教学《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可设计这样的环节来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在幻灯片上显示同学们熟悉的某位未婚女老师的照片,同时叫一位擅长画画的同学到黑板前来。教师说:“Miss Zhang has a boyfriend now.Do you want to know how he looks like?”自己的老师有了男朋友,同学们当然想了解情况。教师说:“Now,you can ask me questions about him.I'll help you.”接着,学生就提了一些有关人物外貌的问题,如:“Does he have short black hair?”“Is he tall?”等。画画的同学根据同学们的问题和教师的回答,画一幅肖像画。接下来,教师呈现一男青年的照片(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建议勿用真实的照片),看与肖像画有几分相似。最后,看着照片,同桌之间就其外貌再进行问答操练。
5.教材的拓展和提升
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问题。如《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1 Section B 3a是关于加拿大男孩Bob想在中国找笔友的一封信。其中涉及他的年龄、生日、语言、家人、喜爱的活动、喜爱的科目等信息。教材上已有四个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熟悉教材的情况下,再提出一些有关Bob的问题。如:“How old is Bob?”“Where is Bob's brother's/sister's pen pal from?”最后,把所有的问题按教材内容的顺序排序,学生就可以看着问题把课文复述下来,此方法较适合中等及中等偏下学生。
在教材的基础上创造问题。如《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Section B 3a有三段分别关于大象、熊猫和考拉的短文,都采用第三人称描述。教师可以选三位学生在课前把短文变成第一人称,并背出来,然后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表演,同时伴有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如学生A是这样表述的:“Ui! I'm Molly.I'm twelve years old.I'm from Africa...”然后提问:“What am I?”其他同学根据她的自白,进行同桌问答,如:“What's her name?”“How old is she?”“What does she like to eat?”等。
以上两个活动都是对教材的提升和拓展运用。新课标中关于教材的使用建议中提到:如果教师认为某个活动太难,就可以拓展活动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的难度;如活动太容易,教师可以对原有的活动进行延伸。生生之间的提问活动不失为教材提升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使大部分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其实,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需要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6.成功的课堂活动要源于教材,更要高于教材
《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2 What's the matter?谈论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单元内容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一次同学膳食情况的调查。首先确定调查内容的细节,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如:How many vegetables do you eat every day? How much meat/fruit do you eat every day? What's your favorite vegetable/meat/fruit/drink? How often do you go to KFC? Do you like eating hamburgers?等。通过模拟采访的形式,选择几位同学进行问答,填好采访表后,要求对于其他同学不合理的饮食给出一些建议。如:“Student A should eat at least two kinds of fruits every day.Student B should drink more water than kola.”等。最后,参与调查的几位同学进行交流。通过此类活动,学生不仅在真实的语境中锻炼了口语,还意识到自身某些不良的习惯,有利于改正。教师应注意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发展自我的空间,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7.创造真实的情境进行生生操练
学生之间的提问和回答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活动本身要有真实交流的意义。课堂上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两个学生一起看着挂图进行问答练习。A:“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B:“I can see a river.”A:“Is a park near the fiver?”B:“Yes,it is.”这样的操练有两个缺点:只讲语言结构导致语境缺失,只顾句型的操练,忽视语境的真实性;学生操练的面太小。教师可以进行以下简单的调整。选若干名学生排成一列站在教室前,面朝大家,不看挂图。这几位学生分别提问下面的同学关于图片的内容信息,下面的同学一起回答。提问的学生要记住自己的问题和相应的答案,最后每人要说一句关于图片内容的句子,如:“A park is in the picture.”“A fiver is near the park.”提问的同学只是转了一个身,就创造了较真实的情境。
三、结束语
英语教师也要在适当的时候转一个身,做好身份的转变,当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是在语言活动中获得的。教师要为有效的学习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引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加学生练习目的语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感受。教师在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信息反馈策略认为,几乎所有语言课堂中学习流动总是围绕着这样一种交换链:教师始发或诱引—学生应答—教师反馈评价。如果始发和应答都由学生完成,教师的反馈和评价就尤为重要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年龄特征;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正能力,不要苛刻地、一味地当场纠正学生在语言输出中的错误,要保护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要少用纠错,多用修正,对于学生语言输出中的错误,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意义而非形式。2.教师要激发学生多参与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组员之间是平等的,这就减弱了教师的控制,同学更有话语权,更愿意提问或回答。但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要分工明确,使每位学生都有任务,活动内容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贴近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