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基础,强化语境,突出语篇,强调应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英语试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境论文,山东论文,学校招生论文,全国统一考试论文,注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4年山东省高考英语试卷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要求,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试卷内容丰富,试题设计精益求精、稳中有变,试题难度稳定,没有因为试卷结构的变化而出现大的波动,既实现了科学选拔的职能,又在一定程度上为积极推进我省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深化课程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试卷特征分析 一、试卷结构相对稳定 2014年高考(山东卷)英语试卷在争议中取消了听力部分,将单项填空部分由以往的15个小题调整为10个小题(分值不变,仍为15分),增加了一篇10个小题的完形填空A(提高了完形B的分值,两篇完形填空的分值为40分)和5个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分值共为50分),其他题型保持稳定。第Ⅰ卷选择题依然是105分,第Ⅱ卷客观题依然是45分。 二、整体难度稳中有变 2014年高考英语试卷较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的相关要求: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重点测试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难度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 1.试题阅读量相对稳定。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ff49f979ba985418f2e5f92b.jpg)
2014年试题总词量与2013年基本持平(共增加了39词),试卷中词汇的词频、级别、语义范围的难度以及在语境中理解和使用单词的能力要求与往年基本持平。具体体现: (1)对影响文章重要信息理解的词汇(fliers,sued,descendants,tablet computer)加注了汉语。 (2)“超纲”词汇(timber,limbs,elementary claim,scorch,sodas,furious,legacy,cemetery,sphere,instance,monster huts,conditioner.relieved)比去年略有增加,但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影响不大。 (3)构词法(派生词、合成词)词汇(time-consuming,courageous,tolerant,sympathetic,doubtful,slaveholder,spokesperson,tombstones,toothbrush,accomplishment,rearranged,self-study,overcrowding,increasingly,unannounced,cancellation,etc.)虽对理解文本重要信息有一定影响,但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见表1) 2.单项填空注重三基,考查重点突出。 单项填空部分增加了试题的分值,依然注重考查语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形式和基本用法,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考查突出语境,分布合理,重点突出,对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3.书面表达求新、求变。 2014年的英语试题更加突出对理解与表达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写作部分题目二选一,体现出求新、求变的特点。尽管写作题目设计与考试说明的要求有一定出入(教学与评价的效度值得商榷),但内容角度贴近生活,开放性更强,使每个考生无论语言水平如何均有话可写。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这依然是高中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调控整份试卷难度和区分度的重要砝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培养听力、阅读等能力,也要重视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突出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及文化意识等维度方面的要求,考查了英语语言的核心知识以及学生的语篇意识、语用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书面表达开放性有所增加,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英语写作,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主旋律;试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运用的正确性和得体性、语篇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科基本文化素养,有效引导我省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扩大阅读的广度,拓展理解的深度,提高运用英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理解文本的能力。 四、题材丰富,体现人文素养 试题选材语言原汁原味,体裁多样,题材广泛,试卷富有丰富的道德内涵和人文气息,在考查考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渗透文化意识和人文教育。例如:完形填空B篇救死扶伤的故事、阅读理解A篇小狗与收留人的感人故事、C篇勇于追求自由的女性黑奴Elizabeth Freeman等,这些文章内容积极向上,既能满足考查的需要,也有利于培养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考生能起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 单项填空 单项填空的考查内容均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体现了《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的基本要求,考查重点突出,考查目标明确,既注重语言形式,也注重语义内容,有效避免了机械的语法知识考查。将语法知识融入到完整自然的语境中进行考查,考生在答题时必须依靠语境结合所学语法知识作答。虽然2014年单项填空题的总数减少,但情景交际的题目依然保持两题,以侧重考查考生的情景交际能力。具体分析见表2: 1.考查项目重点突出,无偏题、怪题。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f6db35236c15c43551ed36de.jpg)
2.题干简练,语境自然完整,重视语言的真实性。 题干简洁明了,寥寥数语即勾勒出真实自然的语境,语言地道,便于学生理解,选句贴合生活。设题不刻意追求语言结构的繁杂,而是强调考查考生语法知识在语境中的实际运用能力,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例如: 8)—Is Anne coming tomorrow? —________.If she were to come,she would have called me. A.Go ahead B.Certainly C.That's right D.I don't think so 解析:本题考查情景交际。阅读语境可知,答语“如果她要来的话,她早就给我打电话了”和问句“安妮明天会来么?”形成了相反的态度,故选D。考生必须理解答语中后半部分的含义,才能够弄清楚整个题的语境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此题难点在于would have done表达虚拟语气,可知事实与之相反。 3.部分题目题干语境中词汇难度较以往有所增大,对部分考生有一定影响。 如以下题目的黑体字部分: 1)Writing out all the invitations by hand was more time-consuming than we ________. 9)It's standard practice for a company like this one ________ a security officer. 10)A company ________ profits from home markets are declining may seek opportunities abroad. 第二节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A是一则关于鹦鹉的小幽默,内容轻松有趣,结尾出人意料,令人捧腹,这有利于考生放松紧张的心情,从容作答。词汇量为154词,每句均设空1~2个,空格分布均匀,最大间距19词,最小间距7词,避免了提示信息过多或过少的情况。考点分布合理,考查项目全部为实词:动词5个(14、15、16、17、20题),名词4个(11、12、13、19题),形容词1个(13题)。特别是选项中offend,feather,scared,guilty等词汇增加了试题的区分度。 完形填空B为人物传记类,以第三人称讲述了一位加拿大女医生冲破性别歧视救死扶伤的故事,故事性很强,适合学生阅读,而且生词量不大,没有偏词、难词,没有复杂的句式干扰,只要把握住主人公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特点,理解不会存在太多困难,体现了英语语言学习的人文性。 文章共267词,选项84词,最大间距23词,最小间距6词(跨段,24题与25题之间,25题为下段段首);考查项目也全部为实词:动词11个(21、23、26、28、29、32、35、36、37、38、39题),动词短语1个(34题),名词5个(22、24、27、30、40题),形容词2个(31、33题),副词1个(25题)。 综合来看,本部分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结合词汇、语法、语篇知识、生活常识、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综合判断的能力,而非简单考查其词汇使用和单句语法及意义方面的知识。试题在干扰项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测试的信度与效度,避免了干扰项与正确选项相似度过低或过高而引起的干扰性过弱或过强的情况。38题的“issue”是一个有难度的题目,但是命题用了原词复现的形式让学生化险为夷。这个题很有人情味,很接地气。尽管语篇中timber,limbs为超纲词汇,但不影响考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2014年的完形填空,无论是文章的内容、结构,还是选项的干扰设置,难度与往年持平或略有下降。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集中检测考生在特定时间内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的准确度。2014年的阅读理解有以下特点: 1.试题选材注重贴近生活、时代感强的材料,其文化特征、语言特征突出。 2.体裁与题材多样。A、B、E篇为人物或社会故事,C篇是名人传记,D篇是科技说明。 3.阅读量长短适宜,语言地道,清新悦目,没有因语篇增加一篇给考生带来心理压力,单篇长度较往年有所降低。 4.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全面,重点突出。五篇阅读理解仍然以事实细节题为主(41、42、46、48、51、52、53、54、56、57、58、59、65共13个小题),其次为推理判断题(43、44、45、49、50、60、61、62、63、64共10个小题),再次为主旨大义题(55题)、代词指代题(47题)。总体难度不大,但是要想得高分还需要学生认真仔细的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稍感美中不足的是,25个考题中未能涉及“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能力的考查,这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见表3、表4)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05cf368f2eac9819b2fb26be.jpg)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7d97a2413d583797b7a38a4b.jpg)
第三部分 书面表达 第一节 阅读表达 阅读表达语篇从交通拥堵这一现实问题切入,通过具体例子及细节介绍相关应对措施,倡导人们充分使用公共交通方式,并指出缓解该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全文约357词。文章结构难度较往年复杂,词汇、短语理解难度大,如in real terms,overcrowding,council-funded project,leave their cars behind,give them an alternative they can rely on,constant delays,unannounced changes to the timetable and sudden cancellations all discourage people from using public transport。超纲词relieved等对考生透彻理解全文有一定影响。总体而言,试题设计精巧且多样化,从多角度考查考生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各层次的考生都能找到得分点,基本都能得分,但得满分不易,多数题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灵活变通能力和准确的校验能力。从考生的答题结果来看,本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见近几年设题情况对照表(表5):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33bd8f809c25ea1bd1473136.jpg)
由表5可知,阅读简答题为考生所熟知,但是从答题结果来看,本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具体分析如下: 66(What)题:考查考生透彻理解文段、准确定位信息的能力。本题得分率较高。难点是“What causes...”中“what”涉及两个方面,考查学生把有效信息转化成名词短语的能力,而其中对名词限定的形容词(reduced/lowered/fallen/cheaper)选用有一定的难度。 67(What)题:What should people do...?尽管是细节题,但必须回答“They should park...and take the bus...”两个层面的内容。由于部分考生对本段文本理解不透,加之审题能力和校验能力弱,只是照抄文本相关信息,造成了语法错误以至于失分较多。 68(Why)、70(Why)题:考查考生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和归纳的能力,区分度较高。考生答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照抄文本内容,超词数扣分;二是因果关系不明造成错答。 69题考查概括、总结主题句的能力和词语搭配能力,有一定难度。 总之,2014年的阅读表达文章在语言理解和语篇逻辑难度上有所提高,每个设题增加了信息的整合、归纳和总结,加大了正确理解和输出的难度,从而有效均衡了试卷的整体难度,实现了《考试说明》中提出的“命题保持相对稳定”的要求。 第二节 写作 2014年我省英语作文题一改沿用多年的书信形式,要求考生从所给的两句谚语中选择一句为题写一篇作文,解释该谚语的含义并讲述能体现该谚语含义的个人经历,形式新颖,主要体现在: 1.开放性。不论考生的英语水平是高还是低,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考生,他们都有话可说,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各个档次的绝大部分考生作文词数超过150词。 2.选择性。题目设计二选一,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感悟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如,中低挡考生中约60%选择了①“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字里行间体现出渴望理解和关怀。在优秀档中约60%以上考生选择了题目②“Where there's a will,there's a way.”。他们抒发了永不放弃、实现梦想的远大志向。 从学生答卷反映出的问题来看,书面表达仍然是中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考生答卷中,内容加表达双优作文比较少,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 1.审题。部分考生不能紧扣要点展开写作,而是随心所欲,过度求新、求异,大谈特谈朋友的重要性和立志的重要性,而不谈自身经历,造成偏题、离题或遗漏要点。 2.立意。尽管两则谚语考生非常熟悉,是至理名言,但作为高中生,人生经历短暂、单一,学习生活环境大部分局限于学校与家庭,让他们写出“患难时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有志者事竟成”这样的“高大上”的人生经历时,部分考生难以下笔。许多考生把考题中的“患难”立意为“学习困难”“忘记带学生证、校服、钱、钢笔、雨伞等”,或者“自家的狗丢了”“断腿了、车祸、亲人死亡、失业、生病、被狗咬了”“在幼儿园被打了”等等,这时朋友一出面,他们就成了真正朋友;还有考生把狗等宠物当成患难朋友。在第二选择项中,一些学生把“志”立为“学习困难”“比赛”“爬山”“飞机失事后荒岛求生”等,立意难以深刻,内容难以充实。 3.语言知识与运用。相当部分的考生缺乏扎实的语言知识基本功,如80%上的考生谈及个人经历时时态运用混乱,搭配错误、拼写错误较多,书写难以辨认,严重影响了意义的表达。 尽管考生都有话可写,但综合以上因素,2014年的作文得分比去年有所降低。 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考不仅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催化剂。通过分析高考试卷,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 一、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念 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教师应该强调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言活动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语言知识学习应该在各种思维训练活动、交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如学习英语词汇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句子、文章等语境中学习单词,注意扩大阅读量。关于语法知识,教学的重点是培养语用意识。教学中应尽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对比、总结等方法发现语法规则,并给学生提供运用这些语法规则的机会。 二、夯实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语用能力 虽然高考英语命题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是语言形式和语言的准确性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否则,语言交际将无从谈起。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树立目标意识,时刻注意从基础出发,打牢语用能力提升的根基。 三、坚持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有效训练,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和读是输入,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输出,是表达技能。大量教学和考试实践证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状况与输入的“量和质”有很大关系,因此课堂内外应加大听和读的输入,以便学生增强语感、内化知识,有效地发展综合语言能力。 2014年,山东省没有进行听力测试,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受这种不利因素影响,要充分意识到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的,语言学习离不开听的输入。2014年山东英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测试没有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已经对我省小学、初中、高中的英语教学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成为进入高校深造的山东优秀考生成长中的羁绊。广大英语教师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听力教学,真正体现中学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对2015年高考英语试题命制的建议 第一,阅读理解选材能否考虑增加议论文的选材比率,使体裁更加丰富,更有利于考查考生对不同类型材料的理解程度,体裁多样化更能提高测试的效度。 第二,写作题目的设计与《考试说明》的要求保持一致才能保证考试的效度,要充分发挥《考试说明》的导向作用。 第三,在命制开放性试题中,能否充分论证“开放度”的问题,以免影响阅卷速度和阅卷人员对评分标准把握的准确度。 第四,根据英语学习的规律以及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相辅相成,建议尽快恢复高考英语试卷中听力部分的测试,以克服高考对我省各个层面英语教学的不利影响。 总之,2014年高考山东卷英语试题的风格沿袭了近几年的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不偏不怪,难度稳定,同时又在材料选择、试题设计等方面做了适当的调整和创新,稳定中求发展,有利于考查考生真实的语言能力,有利于选拔人才,也有利于对中学英语教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标签:英语论文; 高考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语言表达论文;
注重基础,强化语境,突出课文,突出应用--2014年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英语试题分析(山东卷)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