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183;情感#183;语境——散文文本细读的三个角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境论文,散文论文,角度论文,文本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既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阵地,又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而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对语言美的欣赏上,很少能读懂作者的情感,更不必说挖掘深邃含蓄的意境。笔者尝试从语言、情感、语境角度,引领学生细读文本的关键点、矛盾点、技巧点,逐步提高他们的文本细读能力。 一、沉入语言,细读文本的关键点 对于沉入语言,一般学者主张以语义分析法为基础,感知语言中的张力,关注文本中的变异语言和模糊语言。其实,在沉入语言时,如果能够细读文本的关键点,就能理清散文的思路,感受散文的线索美。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文眼,寻找体现脉络的线索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贾平凹的《月迹》,其题目就是文眼,从这一文眼可以看出,这篇文本是描写月亮变化的轨迹和月亮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文本开头就写“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第四段写“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最后几节则写“我们”坐在沙滩上,说“月亮是个什么呢?”。由此可见,全文的线索是“盼月—寻月—议月”,思路十分清晰;而从文中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的优美的“寻月”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把月亮作为“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该文的主旨其实是赞美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 (二)关注“关节”,感受文脉产生的缘由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九段写道:“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此段在介绍百草园的无穷乐趣之后和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之前,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用“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开启下文,用“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承接上文。 通过沉入语言,学生不难发现:这里从儿童角度,用“不知道为什么”的疑问和三个“也许”的猜测以及“都无从知道”的否定、“我将不能常到”的遗憾和两个“Ade”,表达“我”对百草园的依依不舍之深情和对三味书屋的恐惧之感。如此,学生便能明白:该文前后两部分形成对比,是为了衬托和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而并非评判寿镜吾老先生。事实上,作者否定的是封建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因为就是在这样“最严厉的书塾里”,也有书屋后我们爬花坛、折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的童趣。“童心童趣、儿童天性地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才是该文一脉相承的文脉。这样理清思路后,就能理解作者“用前后比照的方法突出中心”的巧妙构思。 (三)思索“省略”,体会作者“留白”的用意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莫怀戚的《散步》结尾是:“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里作者运用了“留白”的手法,省去了很多解读的语言,仅用“世界”这带有象征性的词语,写出了作者本人的使命感,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如果补充省略的言外之意,就太直白明了,不能给人以“言有尽,意无穷”的深刻回味。 对于此句,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如同背着整个世界一样,生怕稍有点闪失,会给老人和孩子带来惊恐、不安甚至伤害,因此他们“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二是“我”和妻子确实如同背着整个世界,一个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世界和未来的时代。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承担着孝敬老人、爱护儿子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更是社会的,也是对生活的使命感,当然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二、还原情感,细读文本的矛盾点 散文是带有强烈主观感情色彩的文学体裁,“00后”的学生很难理解像《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幽径悲剧》这样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散文名篇。甚至不少教师也觉得:除了背诵,再无更好的办法欣赏,更别说还原作者的情感了。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中写道:“为什么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没有东西可讲呢?因为没有抓住矛盾,无法往深刻的内涵突进,就只好从表面到表面,在字、词、句、段、篇上瞎折腾了。而抓住了矛盾,就可以分析到深层去了。”因此,在散文教学中,能抓住文本词句中的“矛盾点”,进而体会其矛盾背后的深层用意,才能真正品味散文的含蓄美。 矛盾点,往往是似乎有悖于常理、不合逻辑、不符现实的,但如果能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就能借此找到作者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而探寻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敏感性的过程。因此,要善于挖掘矛盾点,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的真正意图,这是散文教学的一个着力点。 以《幽径悲剧》为例,藤萝悲剧的段落一般是作为文本细读的重点。常见的方法是:初读,素读,获得“原始”阅读体验;再读,链接资料,适时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还原作者的情感;三读,借助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移入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这些文字当中,去寻求真实的生命感悟。如对于“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一句,一些学生认为后一句写古藤在枝头开花很美,但“吊死鬼”非但无美感,更有恐惧感,前后风格不一,感觉很矛盾。教学时,仅从比喻的生动形象上赏析毫无意义,且不能解释学生的疑惑。教师可结合生活体验,引领学生体悟这句话所包含的难以言状的痛楚。作者为何把被砍伐的藤萝写作“吊死鬼”?因为“吊死鬼”死的样子令人感到恐怖、不寒而栗,又因为“吊死鬼”是非正常死亡,肯定有冤屈,令人心生同情之心。这样分析比较后,学生一旦联想到吊死的惨状,就会体悟到作者对古藤的同情、对“愚氓灭美”的憎恨与痛苦,自然在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也就理解了散文的含蓄美。 又如《幽径悲剧》中说“我是一个没出息的人”,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学者、作家,被称为“东方学大师”。他若是一个没出息的人,谁有出息呢?这个矛盾点看似与事实不符,但若放在全文的大背景中,这里的“没出息”显然是对“愚氓灭美”现象的极度悲愤的反语,是对那些无情无义地毁灭美的无知愚氓的强烈谴责。品味言语的深意,正确理解这句话,也是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的必要前提。 三、涵泳语境,细读文本的技巧点 所谓语境,简单地说就是指赋予词语或文句以意义的言语环境。我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含义丰富的特点,同一个语言单位(字、词、句)可以包含多个涵义并引起多种理解,因此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理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散文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涵泳语境,努力沉潜其中,反复玩味,以求获得其中一味。怎样涵泳语境?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细读文本的技巧点,感悟形式的意图,领略散文的形式美。 (一)细读语序的变化,体悟颠倒的真情意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留意语言中语序的变化,或在品味关键词句时,利用语序的颠倒来比较分析,体会作者的真正情意,培养学生敏感的语言感受力。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这一句有语序的倒装,变化为常式句:“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今晚却很好。”两相比较,不难发现:“今晚却很好”不仅能直接与前文“有些怕人”形成句意的转折,表达了有淡淡月色的小路不再“怕人”而是“很好”,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我”此时的情感:向往超脱、追求自由的愉悦感。因此,尽管“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但依然未减“我”的兴致。 又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梁衡的《夏》的结尾写“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有学生认为前文多处写“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结尾不妨改成“金黄的夏季”,更能体现前呼后应。我便让学生分组讨论:到底是“黄金的夏季”好,还是“金黄的夏季”好?最后大家细读前文的文本内容,还是赞同作者的用词,因为“黄金的夏季”一是指时间像黄金般珍贵,因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快割,快割”“快打,快打”;二是夏季充满希望,这是“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三是“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种旋律也符合数学上的黄金分割定理,在作者心中是一种“最佳、最美、最好”的旋律。 (二)细析表达的转换,体悟变化的背后意 如果一篇散文全文绝大多数是记叙、议论,突然转换为描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思考作者为什么转换表达方式,从而感受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主旨和传递的情感。 比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全文先叙后议、夹叙夹议,第九节突然描写参加内蒙古笔会看到的草原景象: 草原无际与长天相连,天地相接处,依稀传来牧羊人的歌声。一群群绵羊在蓝天下移动,分不清哪是白云,哪是羊群。远离了车流、高楼和霓虹灯的我们,竟情不自禁地趴在地上,大声喊着:“我回来了!” 此段描写,特别是“趴在地上,大声喊”的细节,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作者传递的“对和谐自然的顶礼膜拜”的情感令人感动,所要表达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主旨也跃然纸上了。 (三)细品修辞的作用,体悟言外之创造意 散文借助修辞,可使抽象变为实在、无形变得有形、寻常变化为神奇。然而优秀的散文绝没有为修辞而修辞的词句。细读修辞,也就是体悟作者的情意;研究修辞的核心也不是看修辞表达了什么意义,而是研究修辞如何表达情感、创造意义。 比如《背影》中车站送别的场景描写中,两次出现“聪明”一词:“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结合上下文语境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聪明”应该理解为“糊涂,不懂事”,实为反语,是如今理解了父爱后对当时的自己不懂父爱的愧疚与谴责。理解了“聪明”一词,也就理解了作者对父爱感悟的情感变化的过程。类似的反语在散文教学中屡见不鲜。 当然,引领学生细读语境时,应立足于文本的全篇语境,关注文本的情境语境,联系文本的社会文化语境。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构建和谐的课堂语境。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沉入语言、还原情感、涵泳语境,就有可能在细读文本的关键点、矛盾点、技巧点上有所突破,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深入、透辟的解读。语言183;情感183;语境:仔细阅读散文文本的三个角度_散文论文
语言183;情感183;语境:仔细阅读散文文本的三个角度_散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