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检测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陈代松

回弹检测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陈代松

中铁五局集团成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91

摘要:近些年以来,混凝土材料正在广泛应用于多样化的工程建设,其中涉及到复杂性较强的施工流程。为了保障最根本的项目建设质量,针对混凝土在各个时间段的整体强度都要着手加以检测。与传统模式相比而言,建立于回弹法之上的新型检测手段具备突显的技术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回弹检测法在根本上体现为更低的造价以及更加明显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因此回弹法已成为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针对混凝土强度如果选择回弹法加以检测,那么应当关注其中多样化的检测要点。

关键词:回弹检测法;混凝土强度;相关问题

从基本特征来讲,回弹检测法指的是精确测量回弹值,借助回弹仪的方式来测定具有一定龄期的混凝土表面硬度来推算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混凝土现场检测技术,因此在根本上构成了无损检测涉及到的检测方法。具体在涉及到强度评定时,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来提高上述的无损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度。相比来看,检测混凝土强度适用的回弹法本虽身具备突显的技术优势,然而在现阶段的检测实践中也表现为多样化的检测误差,针对某些潜在性的检测偏差亟待加以更多的关注。

一、回弹法的应用现状

从现状来看,因为具有使用方便、快速获得结果,检测费用及仪器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回弹法检测正在广泛适用于多样化的混凝土结构物强度检测。特别是铁路、公路、水利、市政和房建等在全国占主要地位的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强度检测,优先采用的就是回弹法检测。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中规定:回弹法检测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此外,对于强度等级为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由于强度基数较大,所以回弹法检测的绝对误差也相对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回弹法检测范围和适用性。但是,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回弹法也在实际应用中经受许多的考验。在很多情况下,仍然具有很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二、回弹检测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通常情况下,鉴别混凝土强度适用回弹法应当涉及到如下的关键要素:

(一)关于混凝土龄期与碳化效应

一般来说,混凝土龄期越长,表面碳化程度也越高。受到碳化效应带来的影响,混凝土将会由此而增大其自身现有的回弹值与表面硬度。然而实质上,碳化作用并不会直接关乎整体上的构件强度。碳化深度如果表现为差异性,那么与之相应的回弹值影响也将呈现各异的状态。表面碳化现象在长大隧道的衬砌混凝土表现最为明显,因为在长大隧道施工中,由于通风不彻底二氧化碳浓度相对较高,加之隧道内温度、湿度也较高,这些都加速了衬砌混凝土表面的碳化程度。此种情况下,采用回弹法测得的强度值偏高,对反映实体强度影响偏差较大。从当前现状来看,多种类型的混凝土体现为差异性的强度等级,因而在客观上增大了碳化深度之间的差异。针对碳化影响如果要着手进行减弱,则要运用适当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来减少上述的差异性。

(二)关于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流动性大,粗骨料粒径较小,砂率增加,混凝土的砂浆包裹层偏厚,混凝土的表层强度较低,从而导致实际检测的回弹值偏低。在采用泵送的方式下,针对回弹法检测抗压强度都要进行相应的换算,然后归纳得出测区混凝土现有的真实状态。可见,混凝土如果呈现相对较低的换算强度,则很有可能包含较大误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的强度需要进行正确的修正,避免给检测结果带来较大的偏差。

(三)关于原材品质

不同的原材料品质不一样,拌合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的密实程度也大为不同。混凝土密实程度越高,抗压强度也相对较高,表面碳化的速度也就相对较低。因此我们在采用测强曲线的时候因地制宜考虑。测强曲线指的是混凝土回弹强度值换算时所依据的规律曲线,通常分为三种:第一类为统一测强曲线,其中包含全国有代表性的材料、成型养护工艺配制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曲线。第二类为地区测强曲线,由本地区常用的材料、成型养护工艺配制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曲线。第三类为专用测强曲线,由与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相同的材料、成型养护工艺配制的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所建立的曲线。除此以外,针对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也将会影响到基本强度,然而在适用回弹法时并没有体现为显著影响。在外加剂掺入混凝土的状态下,通常能够测得强度值比不掺外加剂的要高2MPa左右。这对采用统一测强曲线进行回弹法检测所得的混凝土强度的可靠性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这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统一测强曲线的原因。

(四)关于养护方法与成型方法

对于已成型的混凝土实体结构,合理的养护是保证其强度增长快慢的关键。养护方法对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湿度和温度两个方面:环境温度高、湿度高(大于55%以上),强度增长较快,回弹值就高;环境温度低、混凝土表面干燥,强度增长缓慢,回弹值就低。如果环境温度过低,使混凝土早期受冻,水泥水化作用停止,将会导致混凝土强度停止增长。因此,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到位,水泥水化作用不充分,致使混凝土表面存在大量的微小孔隙,二氧化碳大量渗入,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表面碳化速度。

三、具体的改进措施

(一)降低设备、人员的影响因素

增强检测仪器保养意识,检测前进行率定试验以及检测过程的规范操作。检测仪器的质量及测试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推定的准确性,只有保持检测仪器良好的工作性能才能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二)合理选择测区

针对各种类型的待测混凝土构件而言,一般不宜少于10个测区,至少需要将其限制于2米的测区间隔。与此同时,应当控制于0.2米至0.5米之间的施工缝与构件端部距离。因此在选择特定类型的测区时,混凝土构件表面应清洁平整干燥,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蜂窝、麻面等。应当保证现有的浇筑面与回弹仪轴线垂直。如果有必要选择待测的平面,则要保障其符合均匀性的平面分布。对于泵送混凝土,测区应选择在浇筑面的侧面。

如果遇到某些薄弱位置,则应当格外关注其中的测区布置。此外,某些混凝土构件本身具备较薄的侧壁,那么对此并不适宜完成测区的布置。这是由于,如果弹击薄壁区域那么将会表现为显著的振动,因而损耗了较多的回弹能量并且导致偏低的检测数值。为此在进行改进时,应当将特定比例的约束力增加于构件上方。

(三)对于回弹值进行正确修正

从现状来看,各地都在逐步实现泵送混凝土。为了改进现状,检测人员还需密切关注混凝土浇注运用的具体措施,并且视情况来正确修正现有的检测值。在某些状况下,如果设置了非水平的回弹仪,那么还需结合检测角度来修正浇注面,确保将其控制于较小的构件检测误差。

结束语:

混凝土是否具备优良的整体质量,较大程度上关乎各类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如果稍有疏忽,那么很可能由此而引发多样化的施工质量事故,甚至将会伤害到最基本的人身安全。因此可见,针对混凝土强度需要着手进行监控与检测,依照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来提升混凝土强度。截至目前,检测混凝土运用的回弹法正在迅速获得改进,但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真正达到完善。在未来的检测实践中,技术人员还需致力于归纳经验,密切结合项目建设的真实状况来开展精确检测。

参考文献:

[1]刘汉昆,齐年平.对“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物理机制的讨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7,43(05):117-119.

[2]杨顶生.浅析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J].江西建材,2015,12(13):250.

[3]高峰,郝奇亮,刘桂玲.回弹-超声波综合法混凝土抗压强度非破损检测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04):55-57+85.

[4]张金海,王伟,常建光.嘉绍跨江大桥海工耐久性混凝土回弹测强专用曲线的制定[J].桥梁建设,2012(S1):4-7.

论文作者:陈代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回弹检测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_陈代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