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桩基础技术作为施工中重要的技术,其施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的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并且工艺要求高,工序繁多,施工难度大,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鉴于此,文章重点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越来越多,建筑也逐渐走向高层化,给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项活动,而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中最基础的工程,更要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技术水平不仅影响着施工质量,也影响着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
1桩基础技术概述
桩基础可以分为基桩和桩顶承台两个组成部分,如果桩身全部埋置于土体内,承台底面与土体直接接触,则将之称为低承台桩基;如果桩身露出地表,承台底部位于地面之上,则称之为高承台桩基,在常规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多是低承台桩基。桩体本身属于竖直的基础构件,能够通过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将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传递给地基,也可以将横向荷载通过桩身传递给侧向土体。桩基础具备几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桩体底部支承在坚硬岩土层中,竖向单桩承载力或者群桩承载力极强,能够承担高层建筑包括偏心荷载在内的所有竖向荷载,保证建筑基础稳定;二是桩基群刚度或单桩竖向刚度较高,即使是在自身重力或者相邻荷载的影响下,都不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问题,避免了建筑倾斜;三是大直径桩所具备强大的单桩侧向刚度或者群桩基础的整体抗倾覆能力,使得建筑工程能够有效抵御地震或者大风引起的荷载,提升建筑抗倾覆稳定性;四是支承在坚硬岩土层的桩体可以确保在地震应力影响下保持良好的抗压与抗拔承载力,继而保证建筑整体稳定,不会受地震影响出现过大沉陷和倾斜,保证建筑使用安全。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常见的桩基础技术
2.1人工挖孔桩
灌注桩中通常会使用该项技术施工,其具有承载力大、成本较低、操作简单、设备简易、环境污染小、工程周期短、施工质量可靠的特点,得到了众多建筑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的青睐。人工挖孔桩技术是一种既经济又环保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土建施工中应用时需要扩大已经挖好的桩地,根据水流量决定桩孔的规模大小。另外,需要将环形钢筋圈设置在透水层中,并回填混凝土。
2.2振动沉桩
振动沉桩技术采用电动机振动的形式产生作用于地基的巨大垂直力,从而使地基土层或岩层达到紧实状态。电动机的振动时间长、效果良好,能够取得较好的压实效果。在具体应用中首先要在桩顶设置固定振动器在其振动作用和桩自重的作用下将桩沉入土层,并带动土层的振动形成位移或收缩。在利用该技术时在打桩开始时,要先通过小距离的轻度锤击再连续锤击直至沉入要求深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用该技术时的装置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能取得良好的打桩效果,有利于降低工作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2.3灌注桩
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灌注桩能适应各种地层,无需接桩,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噪音小,宜在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但其操作要求严格,施工后需较长的养护期方可承受荷载,成孔时有大量土渣或泥浆排出。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根据成孔工艺不同,钻孔灌注桩分为干作业成孔的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套管护壁钻孔灌注桩。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3.1桩基技术的施工前的准备
第一,实地勘察施工的地点。施工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施工地点进行勘察,主要的勘察内容包括施工现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记录成为一些有用的数据材料,为开展施工做好准备,同时要准备好桩基础技术施工时,要充分的利用适当的机械设备,确保施工可以顺利的进行;第二,准备好具体的施工方案等相关工作。要编制好桩基础技术的具体施工方案,在整体的施工计划中,要突出施工质量和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可以采取相关的实验来确定施工的工艺参数;第三,有效的控制桩基施工的标准高度,需要做好桩基础技术施工现场的放线定位工作,精确每一个水准点。还有要依据设计的要求,对每根桩基的底部和顶部都要做好标高工作,并且记录了下来,有利于确保水准点的正确性。接下来要做好桩基础施工现场准备工作,适当的整理和清理施工的现场,根据实际的需要去采取正确的准备工作。
3.2桩基础技术在预制桩的应用
目前桩基础技术在预制桩施工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制作预制桩时,预制桩的桩尖朝向应该根据打桩的顺序确定,在进行预制桩浇筑时,要从桩顶到桩尖依次进行。常用的预制桩沉桩方法有静力压桩、振动沉桩、射水沉桩、锤击沉桩等。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沉桩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桩顶部的高度和方向,如果桩顶部的方向出现偏差,那么预制桩打入地面后,桩的底部也会出现偏差。为保证预制桩的稳定性和结实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施工的每一个步骤,施工过程中不能出现脱节的现象。由于桩基础技术的相对振幅比较大,很容易将周围的土层挤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采用一定的措施,尽量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3.3桩基础技术在灌注桩的应用
灌注桩根据桩基础技术的成孔方法可以分为冲击成孔、沉管成孔、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等几种方式,冲击成孔主要用于比较软的土地中泥浆护壁成孔常用于比较湿的土地中,尤其是在淤泥比较多的土地上干作业成孔包括人工挖孔和机械挖孔两种方法。由于泥浆护壁成孔和干作业成孔对周围土层的挤压现象不太明显,因此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施工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法。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桩的硬度,灌注桩的硬度对桩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必须选择合理的补救措施,确保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质量,如果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就有可能发堵管、埋管等现象灌注桩的埋设深度不合理,桩的承载力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进行灌注桩施工时,要控制好桩的埋设深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整个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桩基础因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及较好的抗震性能,已经成为高层建筑及重要工业建筑的主要桩基础形式,在施工过程中桩基工程施工属于隐蔽性工程,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对建筑工程上部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将造成极大的影响,当出现问题后也很难进行及时有效地维修。基于此,施工企业必须依据建筑工程具体的施工情况对桩型进行合理选择,同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才能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赵景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8(34):21-22.
[2]林振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J].中华建设,2018(07):120-121.
[3]李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239.
论文作者:刘科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桩基础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土建论文; 桩基论文; 荷载论文; 承载力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