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水利局 山东省荣成市 2643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管理人员若采取传统的方式则很难适应管理的相关需求,而且管理效率较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初衷在于帮助农作物及时灌溉,为农作物的茁壮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农田水利工程并不单单是指给农作物进行灌溉,还包括水库修建、塘坝等与灌溉相关的工程。作为管理人员,应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结合工程特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保障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顺利运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小型农田;可持续发展
1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现存问题
1.1 缺乏科学化管理方法
目前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管理重点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对农田使用者过分关注,却没有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保养维护有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小型水利设施科学管理机制的建立。此外,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制定上,没有结合使用情况和使用区域,制度制定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很多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粗放或者是无序管理的情况出现。
1.2运行机制不合理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模式上呈现多样化和灵活性,在发展和逐步推广中形成了承包、拍卖、出租、参股等多种方式,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这几种主要的运作模式都没有理论支撑。尽管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性成果,但是在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作中却没有按照科学研究理论进行工作的开展。
1.3权责制度不明确
由于小型农田发展受到制约因素很多,自身发展体制和历史因素是造成小型农田责任权限模糊的主要原因。很多小型农田水利产权模糊,这就造成管理空白的出现。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在修建以后工程地所属部门和土地所属部门不一致,加之使用权被外包出去,造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界限模糊,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4运行资金缺乏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建立了专项补助资金保证其建设顺利开展,但是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维修和管理,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有限,这就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养护工作没有及时落实,影响其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评价内容
2.1机构管理评价机构
管理评价主要是对水利工程中所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评价及水利工程管理措施方面的评价,通过综合评定,判断出水利工程机构管理科学与否。
2.2资金管理评价
做好资金管理工作也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构建完善的资金管理评价机制,对各项资金的支出包括设备的购买与维修、水费等内容应进行严格控制,使其处于可控范围内,确保各项资金的支出都有章可循,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
2.3运行管理评价
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做好小型农田水利运行管理评价工作,可提高工程运行效率。
3促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可持续发展运行的建议
3.1掌握科学的灌溉技术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灌溉技术,不但影响灌溉效果,对于小型农田水利的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节水灌溉技术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前期设计和规划中,必须要建立节水意识,工作人员在兴建位置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节水原理采取科学的措施,提高灌溉率。二是在水利设施建造中,选用的建筑材料尽量考虑其节水性能,保证在以后的使用中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三是在小型农田水利使用中要积极向农民宣传节水思想,可以采用定期讲座或者宣讲会的方式对新型节水技术进行讲解,减少农民灌溉农田中水成本支出,扩大农民收益率,节约国家水资源。
3.2层次化的科学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数的确定要根据水利工程的规模和水利进行合理的安排。在人员安排上,乡镇单位要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奖惩制度。确定第一责任人,便于小型农田管理中权利和义务的明确,减少管理上的互相推诿。在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中,常见的层次可以分为: 省级、乡镇、村部、工程部门。县级管理主要针对跨乡镇建造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小型水库。乡镇主要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建造区域跨度在两个村子之间的水利工程。
3.3高效水利运行机制的建立
为了科学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保证其灌溉效果和使用寿命,关键的工作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在产权划分上,由个人建造的小型农田水利,使用主体是个人,管理工作也由个人完成的,其产权应该归属于个人所有; 对于收益效果较为广泛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政府要发挥其引导作用,采用自愿方式,根据收益范围,成立水合作组织,这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归属于水合作组织。
3.4建立有偿用水管理机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保养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资金保障机制的建立是保证资金来源的重要保障。管理部门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使用上要建立有偿用水机制,保证水费来源的稳定性,进而达到保障小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率和效果。通过这种有偿水机制的建立,可以让农民建立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对于水资源和水利农田设施发挥最大价值有促进作用。
3.5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政府的科学引导机制是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顺利落实的保障。为了达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建立相关制度和政策,以此来保证对其管理有法可依。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运行与理论相脱离的现象,政府可以采用引导、扶持、宣传、奖励、补助等多种形式,提高其理论性依据的重要性认识。另外政府要定期开展节水宣传以及小型水利工程养护宣传工作,让农民建立节水意识,在灌溉使用中贯彻节约用水原则不但可以保证灌溉水成本减少农民经济压力,还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养护工作的宣传工作,主要目的是建立农民主人翁意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造福于农民的基础设施,只有其长期稳定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农民抗旱增收工作的实现。
3.6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近年来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保证自然更好地造福于人。由于水污染带来的水质破坏、水环境恶化给水产养殖行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在小型农田建筑前期,要合理规划建造位置,科学进行规模、范围的设计,保障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3.7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技术理念也应用在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若管理人员故步自封,不愿更新知识储备,则很难胜任此项工作。因此,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则显得尤为重要。各级政府应给予大力的支持与帮助,可通过定期举办相关培训工作,鼓励相关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在培训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有经验的管理者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此外,水利工程人力资源部门还应举办相应的招聘活动,吸纳优秀的管理者,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对于农民抗旱增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具有积极意义,对于缩短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也有促进作用。为了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就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制度和产权归属制度,加大节水宣传和养护宣传力度,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更好地造福于农民。
参考文献:
[1]王汉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
[2]马玲.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
[3]赵凤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
[4]王淑兰.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J].吉林农业,2015
论文作者:王银岭,胡亚楠,许云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设施论文; 农民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评价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