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183;教育183;学报--兼论综合性大学学报的综合性_科学论文

理科183;教育183;学报--兼论综合性大学学报的综合性_科学论文

科学#183;教育#183;学报——兼论综合大学学报的综合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报论文,大学学报论文,综合性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高等学校的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性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性,决定了综合大学学报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体现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跨学科性;教育、科研、生产发展三位一体;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结合。

[关键词]现代科技;高等教育;学报;综合性

自70年代以来,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和竞争焦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空前强化,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为社会服务三方面的任务,它的改革与发展,必然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紧密联系在一起。高等学校的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当以服务于学校的三项基本任务为已任。正是世界范围内的新科技革命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迫使学报走出自我封闭、自我满足的小天地,把追求学术卓越与促进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办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把遵循教育规律同重视市场法则结合起来,把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结合起来,以把握自己在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中的位置,确立更为广阔的发展目标,选择更有成效的发展途径。

1 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综合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现代科学在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四个基本特征,即科学的整体化,科学的数学化,科学的物化和科学的社会化。[1]

1.1 科学的整体化

科学的整体化,是指各门科学、各种知识体系趋于综合统一,它具体表现为:

(1)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的统一。从科学史来看,科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经历了整体、分化、综合的发展过程。古代科学是一个朴素的综合体,科学包含于哲学之中。后来,知识趋于分化,科学从哲学母体中独立出来,随之又分化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再后,随着分支学科的发展,学科的综合化趋势不断加强,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产生了新的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由于自然界本身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序列的统一整体,因此学科的发展就必然会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趋向综合统一,以填补原有学科之间的空白,并加强原有学科之间的联系。

(2)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做了理论上的说明,并在实践上力求把二者结合起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大量涌现,两种科学互相交流、互相渗透的趋势更加明显。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社会科学提供了研究手段和方法;自然科学的概念日益渗透到社会科学中;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使社会科学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自然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方向、规划实施等要依赖于社会科学的指导和帮助;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都要从社会系统工程的观念出发,不但要研究系统的自然属性,也要研究系统的社会属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打破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截然分开的界限,它们之间的鸿沟正在逐步消除。

(3)科学理论的统一。从科学史上看,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总是在追求以更简单扼要的原理和公式来概括和描述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因此,寻求理论上的统一是理论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到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混沌理论,这些横向学科的崛起,把系统整体观推进到一个新的领域。这说明科学研究的对象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研究的目的、方法及检验真理性的标准都是一致的。

(4)科学和技术的统一。现代科学体系是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个层次构成的。基础科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其任务是探索和认识自然与社会;应用科学是总结实践中的知识,其任务是改造自然与社会;技术科学是介于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的科学,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现代技术的发展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和应用,而现代科学理论的突破又要以现代先进技术为基石。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反映了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密不可分的新特点。

1.2 科学的数学化

现代科学的数学化,不仅是在自然科学里,还包括在社会科学中。它具体地表现为:

(1)科学的数学形式化。由于数学具有广泛使用性、高度抽象性、严格逻辑性和数学语言的简明性等特点,使它成为一切科学的有力工具。导致现代科学数学化的原因有二:第一,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化、整体化和抽象化,为运用数学方法奠定了基础;第二,数学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被应用的条件。数学经历了精确数学—随机数学—模糊数学的三个发展阶段。精确数学早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随机数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和社会科学有着血缘关系;而模糊数学则将成为思维科学中的数学工具。

(2)科学的定量化。科学理论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假说—演绎—检验这几个阶段,整个过程需要以大量的实验材料和数据为依据,因此定量分析方法是科研的重要方法之一。当前,定量分析方法与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在科研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进行定量分析,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3)科学的计算机辅助。科学的数学化,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有直接关系。在大科学、大工程时代,无论是重大的科研课题,或者是大规模工程项目,都拥有大量复杂的信息数据和资料,因此,现代科学和现代管理都离不开计算机。新的科技革命,正是以计算机为中心而开展的。

1.3 科学的物化

科学的物化,即把知识形态的科学转变为直接生产力,为人类创造物质文明。这是人们从事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现代科技的主要社会功能。科学物化的主要途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化。科学与技术,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别性。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属于精神财富;技术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创造物质财富。科学只有转化为技术才能成为直接生产力,才能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

(2)劳动者知识化。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科学已进入了整个生产过程。如果没有具备一定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的劳动者,科学化的劳动过程将难以实现。尤其在当前新的科技革命的时代,对劳动者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开发人的能力,提高人的质量,则取决于教育的普及与提高。

(3)管理科学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提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生产技术现代化和生产管理现代化,是生产现代化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要实现管理科学化,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科学,运用运筹学、控制论和系统工程等新兴学科的成就,有效地组织现代化的生产。因此,管理、科学、技术被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4)科技商品化。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接口”就是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科技商品化是科学物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外在表现。

(5)产业知识密集型化。按照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产业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四类。任何一种产业都需要投入劳动力和资本这两种基本要素。随着现代科学进入生产过程,知识在生产要素中成了十分重要的因素。

1.4 科学的社会化

科学的社会化表现为:

(1)科研规模宏大。科学知识的生产是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科研的组织形式及其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并反映了科学知识的生产水平,体现了物质生产和科学发展的要求。科研活动经历了小科学和大科学的两个时代。在小科学时代,科研活动是一种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的组合。大科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大工业生产的需要而形成的科学组织观念和组织形式。科研组织规模的扩大化,既标志着科研整体力量的提高,又说明这种科研活动方式能较快地实现整体最优化的效果。

(2)科学事业社会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均把发展科技事业作为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各国的科研经费都在不断增加。科学成为社会事业,从事科技的专家人数成倍地增长,远远超过了普通劳动者的增长。

(3)科学的教育化。现代科学的发展,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育的现代化,包括学科建设的现代化、教材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育的社会化,教育成了全社会成员的义务;教育的整体化,包括培养目标的整体化、专业设置的整体化、课程结构的整体化、教学过程的整体化、产学研的整体化,以及教育的终身化。

(4)社会的科学化。在当代,科学得到了社会的尊重与支持,科学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利益。科学不仅成了生产力的源泉,也成了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源泉。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等社会经济领域,还渗透到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宗教、心理、观念形态、思维方式、道德伦理、精神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是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科学的使命就是探索未知、认识世界、寻求客观规律。

以上,列举了现代科学发展的几种特征,表现为科学发展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和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实践的综合性,即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性。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它的高智力人才和多门类学科,优越的设备和良好的学术氛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良田沃土;科技发展的特征和水平又制约和影响着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是整个科技发展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它就具备了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性特点。

2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性

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基础是教育。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无疑包括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包括:要有一个能不断调整、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多样化需求的合理结构;具有先进水平的师资、设施等办学条件;建立与新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水准的宏观与微观管理体制;最终结果,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效益都要达到符合四个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水平。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永恒主题。现代化教育就是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造型、实用型、竞争型、复合型的综合性人才。

2.1 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历史必然性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着重培养综合性人才,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综前所述,现代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日益走向高度综合,趋于整体化、系统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汇流已经势不可挡,两大学科体系频繁而有效的碰撞迸发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创造能量;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的不断出现,使现代科学知识日趋成为纵横交错的多维网络结构。随着现代科技综合思潮的蓬勃发展,各门学科知识彼此联系日益紧密,一门学科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依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地提出了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要求。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流通、分配等按计划运行的旧模式,引起社会经济各部门发生巨大的变化。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所制约。市场经济不象科学技术那样直接深入高等教育的肌肤并成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多地是在高等教育的外部、间接地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尽管如此,它们之间的联系还是十分密切,具体体现在,人才市场和科技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高校的科研,特别是人才素质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学校为其培养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和适应多种工作环境的综合性人才。

(3)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向。面对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新型人才已是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趋向。我国目前提出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或曰通才,也是顺应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性的人才竞争、进而在科技竞争、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早日实现。

2.2 综合性人才的模式

有人曾说,未来人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现代高等教育除少数基础性人才外,应大量培养基础知识宽厚、理论联系实际、适应性强、理工人管知识交叉,并具有健全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知识结构——较宽的知识层面和精深的专业基础的统一。除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之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的知识和语言文字、计算机应用等知识,以构成多方位的综合知识结构。

(2)能力结构——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统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唯一方式,因此,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统一便构成了综合性人才的最基本的能力结构。又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创新性、法制性等特点,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拼搏精神、应变能力、开拓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较强的法制观念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与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共同构成多类型的综合能力结构。

(3)素质结构——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是具有理论性、预见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的综合知识,它能培育出较高的精神境界和崇高理想,以及敏锐的观察事物的能力,也可以说,培育出优良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表现出文明礼貌和优美风度。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不是转瞬即逝的,它不只适用于某一个特定的时代,面对于任何时代都是适用的,具有普遍性。尤其对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现代高等教育的综合性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化,现代高等教育必然走向综合化,即把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最新的方法手段,迅速、准确而又有效地综合起来进行传授,表现为现代教育的综合性特点:

(1)科学理论的高度综合,呈整体化趋势。可以肯定,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单靠一门学科解决问题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因此,要求高等教育彻底摒弃传统的专业门类划分很细很窄的单一的教育,代之以综合教育。同时,还要求教育必须综合最新的科研成果,以保证教育的综合性。

(2)现代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既有纵向的以学科体系设置的,又有横向的围绕某个问题安排的。在两种课程设置的某一门课或一个研究课题内,都有可能涉及多门类学科知识,这样,现代教育就必然带有综合性特点。

(3)先进的科学技术为高等教育开拓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并为教育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可能性。如果说传统的以“三个中心”为主的教学是一门单一的“艺术”的话,那么,现代教育在这方面则表现为“综合艺术”的特征,也就是说,它并不是用一种或简单几种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而是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对受教育者施以“全方位”的教育和影响,形象、生动,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感知能力。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拓宽口径、重视文理渗透和理工结合、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学研产三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改革。清华大学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决心“经过学科调整和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不仅有一流水平的工科,而且具有一流水平的理科、经管学科和文法学科的综合大学”。北京大学“在保护和支持原有基础学科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了经济建设、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兴应用学科”,“相继成立了工商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和跨学科的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四所地方高校——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专科学校合并为“上海大学”,以“利于理工结合,”“提高办学效益,”“办成综合性大学。”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是建立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新探索”,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交叉、综合、融汇、裂变的学科发展的新格局”。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在组织结构真正合并基础上按‘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模式,调整院系结构和学科结构”,培养“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掌握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北京联合大学从1985年成立时起就是一所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大学。为了适应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北京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北京联合大学坚持面向北京,大力改造旧学科、发展新学科,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新路,着重发展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努力培养适应性强的应用型、复合型的综合人才,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市情和校情的办学之路。

3 综合大学学报的发展方向——综合性

学术期刊是一种中介体,一旦离开信息源(学术成果)和信息宿主(社会需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所决定,并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科研、学术发展的直接产物,因此它必然要受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学报以反映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因此它必然要受主办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校学报是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报的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发展方向,都不可能脱离高等教育的实际。学报是学校的学术窗口,应以展示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充分反映本校的教学、科研质量和水平。

3.1 中国高校学报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文化教育也有了较大发展,中国的教育开始由旧的封建教育向新的资产阶级教育转变,产生了新的大学教育。在这些大学里,为了适应学术交流的需要,出现了传播文化科学知识,进行学术交流的学术性刊物——高等学校学报[2]。我们根据学报的性质,把学报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是学报产生和早期发展时期。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民主,是当时思想界、文化界、学术界的主题,也是学报的重要内容。除了多学科的特点,学报刊发文章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并且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变革紧密联系。

(2)20世纪初叶到20世纪中叶,由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学报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从学术内容上看,随着科技进步,学报文、理科内容开始分刊出版,有些还以专业内容出版学报,说明学报已呈现出专业化趋势。但是,有些学报虽以发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主,也兼发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有些理工院校的学报虽以发表自然科学研究论著为主,也兼发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说明这一时期的学报整体上看仍具有综合性。

(3)20世纪中叶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学报的发展几经波折,但确立了保持学术性,重视现实问题研究和发挥本校学科优势,突出学校特色的编辑方针。学报内容既有多学科综合性的,也有单科性、专业性的,文理基本分版,是学报的专业化和初步繁荣时期。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学报事业空前繁荣,不但在数量上有很大发展,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对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和促进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推动了教学、科研内容不断充实、更新,加速了旧学科的改造和新学科的建立。特别是学报界开展的编辑学研究,把学报的编辑活动由实践性提高到了理论性、学术性的层次,使学报的发展纳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从中国高校学报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学报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走过了综合——专业化——向高一层次的综合化发展的历程。

3.2 中国高等学校学报现状分析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科学文化的繁荣,科学文化的繁荣,反过来又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因此,目前是我国经济形势最好的时期,也是科技发展、学术繁荣的最好时期。这一时期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健康发展,也使学报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当前学报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数量大。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达1065所;各类成人高校1183所,其中教育学院和管理干部学院415所,独立函授学院4所,广播电视大学45所,职工高等学校和农民高等学校719所。在普通高等院校中,绝大多数办有自己的学报;部分成人高校也办起了学报。据统计,到1993年底,公开发行的高校文科学报已达300余种,自然科学学报450余种,合计750余种,占全国期刊总数7559种的10%。加上数量可观的持有内部期刊准印证的学报,所占比例还要大些。近年来学报创办之多,发展之快,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2)多层次。从主办单位看,学报既有委属重点大学创办的,也有地方院校创办的;既有本科院校创办的,也有相当数量专科院校创办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他高校创办的研究生院学报和学刊。从学术层次上看,既有重点报道基础研究成果的,也有重点报道应用研究成果、技术研究成果和研究现实问题的。

(3)多类型。从学报刊登的内容上看,既有单学科的专业性的,也有多学科的综合性的。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促进文理、理工和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一些理工院校也开始创办文科学报,打破了文科院校单办文科学报,理工院校单办理工学报的格局。

(4)规范化。学报是一种科技信息载体。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社会化大生产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要求学报有更高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目前,我国自然科学学报的编排已逐步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序,社会科学学报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3.3 综合大学学报的综合化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化,决定了综合大学学报的综合化趋势[3]。综合学报,其称谓虽然早已客观存在,但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综合性,只能称为形式上的综合版,即所谓“拼盘”模式。从学报生产的消费者——读者考虑,“拼盘”模式对读者缺乏吸引力,因为学报上的文章可能只有一小部分适合读者的专业需要和引起读者的兴趣,这就削弱了学报的社会效益;从学报对教学、科研的推动作用看,“拼盘”模式是单纯成果反映观念的产物,不利于发挥学报推动、组织科研和教学的能动作用。因此,综合版不是综合性。真正的科学意义上的综合性学报,应该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性。现代科学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与汇流。反映自然客体本质规律性知识的自然科学理论,总是蕴含有社会科学的某种思想理论因素,于是自然科学理论中自然知识的显与社会知识的潜,导致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统一。反映在综合大学的科研和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上,亦打破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学报既是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成果的载体,便会显现出这种广泛的跨学科的综合性。

(2)教学、科研与生产结合的一体性。高等学校既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一支强大力量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生长点。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因此教学和科研是学校工作的两个中心,是“主业”;高校科技产业是学校的“副业”,但它可以成为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基地,并对教学和科研有反馈作用。作为学校窗口的综合性学报,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日益发展,把教学、科研和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3)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学科、技术学科研究内容结合的综合性。当代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提出的研究课题日益具有综合的性质,客观上需要多层次的知识综合体来解决人类在科学和社会实践中提出的各种尖端而复杂的问题。这类综合研究课题,既有一定深度的基础理论研究,又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技术研究;既有软科学的研究,又有硬件技术的开发;既需要在整体上进行宏观战略研究,又需要在单项技术上开展深入的微观研究;既需要从长远考虑,又需要见到近期的经济效益。综合性学报刊登这种类型的成果和文章,既能体现学报整体的综合性,又能体现论文个体的综合性。

可见,综合性学报,在学科上,体现为跨学科的多学科性,其内容覆盖面大,范围广,以横向的联系和结合为其特色;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体现为教育、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紧密结合;在论文内容的层次上,体现为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的结合。这种综合模式的学报,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应是综合大学学报改革与发展的前景。

4 结语:改革学报的管理体制

学报的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党和政府部门对学报的管理;中观管理——学校对学报的管理;微观管理——学报编辑部自身的管理。综合大学学报的综合化趋势,不但要求改革学校和学报编辑部对学报的管理体制,也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宏观管理体制,如:改革自然科学学报和社会科学学报的分口审批与管理:修正和完善学报检查、评估和评优的原则与条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报健康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对属于高品位文化的学报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倾斜等等。学报管理体现的是对学报发展趋势的导向,因此,高等学校学报的各级管理者必须能站在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度,拓展思路,开阔眼界,改革弊端,锐意进取,使高等学校的学报有创意,有特色,体现时代特征,能自立于国内外期刊之林。

收稿日期:1994-09-10

Science,Education and Journals

-On the Synthesis of Universities′Journals

Liu Bin

(The Editor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BUU,Beijing,100032)

[Abstract] Journ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cientific and theoretical publications that mainly refle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hievements in ow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synthesisof the universities′ journals is determined by the syntheses of thedevelopment of pres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s training persons.The expressions of the synthesis arethe inter -discipline of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the trinity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reseach of basic theory and the reseach of applied technology.

[Key words] pres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gher-education;journal;synthesis

标签:;  ;  ;  ;  ;  ;  ;  ;  ;  ;  ;  ;  ;  

理科183;教育183;学报--兼论综合性大学学报的综合性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