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宿样本”——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产业化发展模式案例研究论文_卓玛青措

“麦宿样本”——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产业化发展模式案例研究论文_卓玛青措

西南民族大学

摘要: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变化发展以及大量高尖端技术的工厂化运用,民族工艺的生存环境变得岌岌可危,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较欧美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多数民族手工艺依然濒临消失,因此针对传统民族手工艺与市场化竞争的研究尝试逐渐增多。本文旨在通过“麦宿样本”这一较为成功的案例研究,具体剖析个案发展历程,为传统民族手工艺发展模式提供可行性范式。

关键词:手工艺 可持续发展 产业化

随着工业化步伐的推进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输入,市场的需求、机械化的推广以及消费群体的理念转变,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作坊日益衰落,传统手工艺品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手艺人无法维持生存,导致传统手工艺面临无人传承。当民族手工艺注入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感情时,它的意义就不单单只是一门技艺那样简单,保护与发展的含义也不再只是传承而已。这些有着民族根性的传统手工艺一旦处于一种失忆的状态,我们就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1]这就是民族手工艺的生存现状,怎样使它更好的与时代结合传承下去,同时保持那份珍贵的文化价值,是我们研究民族手工艺保护与发展的关键。当我们开始思考传统民族手工艺何去何从时,有关于迎合市场保护发展手工艺的尝试也相继而生。

一、麦宿地区藏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

麦宿传统手工艺大体分为六大类,一为金银加工类,有大小不等的嘎乌、藏刀、银饰等;二为彩绘类,寺院、民居壁画以及建筑装饰等;三为各类教派的佛像的唐卡等;四为佛像、建筑的雕刻工艺;五为泥塑、陶罐类;六为铸铜工艺。这些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艺作坊,其产品类型繁多、特色各异,并已传承了几百年的历史,在德格县内外远近闻名。[2]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麦宿的手工艺培训主要依靠于宗萨藏医院的院长洛热彭措自发组织,随着现代性对藏区百姓生活的影响,原有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市场越来越狭窄,老百姓难以为生。因此麦宿手工培训班开始通过公益的形式招收学员,他们付给被培训者每天100—200元,这对于麦宿的百姓来说既解决温饱又可以学习传统技艺。

在藏族聚居地,传统手工艺的消费群体主要是本民族,这些精美的手工制品在现代藏族人的生活中能够使用的机会越来越少。麦宿手工艺领头人嘎布认为手工艺的发展不通过改变和再设计迎合市场是行不通的,至于保护与发展如何做到合理兼得,那是每一个尝试市场化的手工艺项目都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难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麦宿来说,经过再设计的手工艺产品不止要面对藏区市场,还要扩大市场和消费群体,当手工艺人的收益就得到满足,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文化才能够有生命力的传承下去。纵观云南、贵州等近些年所做的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尝试,一时声名鹊起的不在少数,但最终在市场中存活下来的却寥寥无几。传统手工艺保护如果没有从“根”上解决问题,那么再多的培训也终将成空。技艺的“根”在于手工艺人,麦宿开办培训班的尝试也同大多数保护项目一般看到了这一点,但在麦宿的成功中,培训班只是第一步。

二、“藏艺通”市场化探索

众所周知,传统手工艺技艺之所以面临传承危机,除了手工艺人的收入低造成的无人传承以外,市场对此的需求也是决定因素。培训手工艺人的技艺是保护该手工艺的第一步,也是最简单实施的部分,如何迎合市场需求、建立潜在客户群体的购买意识及欣赏能力却是其中最难以达成的部分。嘎布和他的团队在充分调查了市场以及结合20多年的传承保护经验,2010年成立了藏艺通公司并确立开发再创造手工艺产品,将藏文化古老手工艺和时尚的结合,并且还带动一些国外的设计师到当地给老百姓进行培训,带给他们全新的设计理念,使得藏艺通公司成为了市场和生产的桥梁。

对于本文来讲,“麦宿样本”的概念包含了麦宿的手工艺培训班以及藏艺通公司两部分,从它的发挥现状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①手工艺人的生计情况:培训班至今已培育出1000余名手艺人,现在共有27个工艺班在进行传承教学,通过合格培训且出色的手艺人,月收入平均3000-5000元。2产品设计情况:藏艺通公司通过开发设计推出了“子乌”品牌,将处于弱势的工艺类型组合起来,既挽救了这些技艺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也为人们呈现了承载多种传统技艺的品牌产品,同时致力于藏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将时尚的设计灵感融入到产品设计中。3目标客户群:纯手工且成本高昂、量少的产品针对高端客户,完整展现传统手工技艺;结合现代再加工手段与传统技艺且可批量生产的产品针对中端客户。4市场销售经营方式:确定产业化道路的藏艺通并不急于一时,通过五年的产品设计、市场调研,直至2016年藏艺通的产品才真正通过旗舰店走向市场。

三、“麦宿样本”对其他民族手工艺发展的启示

我国民族手工艺的保护普遍较晚、起点低,受财力限制,并且即使入围保护名单的民族民间手工艺项目,其传承者也很难达到“衣食无忧”,所以探寻手工艺人及传统手工艺在市场的出路,使其真正得到保护与发展,早已成为我们保护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课题。 “麦宿样本”之所以引起关注,并且在各地区传统手工艺传承中做的工作相对较好的原因是:①它具有扎实的工艺传承基础。二十余年的培训班工作使得麦宿拥有一批技艺精良的手工艺人。②拥有完整的计划方案,步步为营。长期的手工艺传承的经验与摸索使得藏艺通在成立之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做好了长期无收益的心理准备。③藏艺通是具有先进理念的公司。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市场的推广,藏艺通都拥有它至始至终的信念:保护传承民族手工艺,传播民族传统文化。

通过对“麦宿样本”的调查与研究,本文试图为其他传统民族手工艺寻找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得它们真正在市场“存活”下去。虽“样本”具有其特殊性,但麦宿的成功亦可为更多正在面临保护与发展困境的传统手工艺提供思考,探索适合自身的可持续产业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周乙陶.《经济转型时期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2期.2007.3

[2] 岑康玉.《对麦宿民间手工艺的调查与思考》. 甘孜日报第003版. 2015.12.23

作者简介:卓玛青措(1991.8——),女,西南民族大学2015级民族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历史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论文作者:卓玛青措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  ;  ;  ;  ;  ;  ;  ;  

“麦宿样本”——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产业化发展模式案例研究论文_卓玛青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