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发展的性质、特征、内涵与表现_科学论文

人文发展的性质、特征、内涵与表现_科学论文

人文科学发展的性质、特点、内涵及其表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文科学论文,内涵论文,性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82(2002)-0018-05

在社会飞跃发展、科技高速进步的时代,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社会科学 是否也在进化发展?如果是,其进步的性质特点、内涵和表现是什么?对这些基本问题的 深入探索和合理解答,不仅有助于自觉推进人文社会科学本身的发展,也有利于在哲学 层面加强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元问题的研究。

一 人文社会科学进化发展的复杂性和困难性特点

关于进化与发展问题,人们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进化就是发展,有人认为进 化还包含着倒退、蜕变等。《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进化,亦称演化,通常指生物 逐渐演变、向前发展的过程。作为哲学概念,进化即发展。”《朗曼英语大词典》的解 释则是:“进化(evolution)是变化或发展的过程,尤指从较低级、较简单状态向较高 级、较复杂状态发展变化的过程(a process of change and development,exp.from a lower or simpler state to a higher or more complex state)。”《韦氏大词典》 也有着类似的解释。由是观之,进化不仅具有“过程”的含义,而且还包含着事物通过 自身活动自为发展的含义。因此,在本文中,进化与发展是在同一个意义上使用的,它 意味着增长、优化、组织化、有序化、系统化等,是指后起的事物或阶段在质量、数量 、形态、结构、效能、效率等方面比先前的事物或阶段更优越更先进。

在古代,自然科学一直处于百科全书式的哲学的襁褓之中。近代以降,随着大工业的 发展和现代化的迅速推进,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得到了长足的优先发展,逐步达到科学化 水平。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率先作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体系中脱胎而出,形成了具 有独特对象、范畴和方法的科学体系。以经典物理学和数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知识占据 了人类知识的中心。此后,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并在20世纪以来取得了又一划时代进步, 其显著标志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现代天文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的发展和以系 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拓朴数学、混 沌学及天体物理学、空间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大批最杰出自然科 学成果的取得。自然科学的进化发展,从形式上看,是自然科学理论的不断推陈出新, 从而更广泛、更客观、更精确、更深刻地揭示着自然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从内容上 看,是其解释和解决越来越多的重要问题的能力的进步,改进了人类知识的基本内容和 总体结构,提升了人类知识的真理性水平。其突出标志是形成了以客观性、实证性、精 确性为主导原则和基本硬核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自然科学成为人类知识发展的神圣 目标和绝对标准。无论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以累进式还是以科学革命的方式在展开,自然 科学总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相形之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则似乎停滞不前、进展缓慢。虽然在以农业生产方式为 基础的社会中,人文学科一直处于教育的主导地位。但自此以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 直落后于自然科学研究。经典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人文社会科学只 是从19世纪末才逐步登上科学的殿堂。工业技术文明所带来的接连不断的社会危机、经 济危机、资源危机、生态危机几置人类于绝境,两次世界大战更使人类文明世界遍体鳞 伤、满目疮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以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开始兴起,如经济学 、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心理学等,把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推向高涨时期。但是随着西方社会的内在政治经济矛盾日趋复杂,许多人文社会科学遇 到一系列深刻的问题,面临着严重的困境,使人文社会科学的声誉日渐不佳,人文社会 科学发展的高潮转瞬即逝,很快又陷入更深的困惑之中。

没有人否认人文社会科学在其学科研究对象上的拓展及某些认知概念的具体化、科学 化;也有人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已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就,是“公民最注意和最寄予希 望的科学”,是当代大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整体水平是否如同自然科学 那样总是向更深、更广、更高的层次进化发展、是否存在着与自然科学一样的进步性质 ,这是受到人们怀疑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

这种怀疑是有道理的。普里高津强调自然科学要研究复杂性,这无疑是自然科学思想 的一次飞跃,但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它一开始就是关于复杂性的科学[1]。首先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远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复杂。社会事件是“个性事件”, 它不具有完全重复性。每一社会事件都充满着偶然、随机因素,每一种社会变量也都可 能有许多因变量,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测量和计算。同时社会事件总是有具有目的和自 我意识的主体的参与,这就使得社会事件、社会现象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弹性、模糊 性和不确定性。其次,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主体很复杂。自然科学家在研究自然现象时, 往往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从事研究的,他们可以而且应当采用中性的、超然的、纯客观 的态度,不把自己的观念、价值判断带入认识自然的过程之中。可是人文社会科学家却 必须以参与者的身份来研究社会。贝利说:“自然科学家一般并不介入他或她正在研究 的对象,而社会科学家则身在研究的现象之中。”[2]对同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件,具 有不同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就会作出不同的判定、解释和评价,其价值 观念、伦理观念,其地位、利益甚至情感、好恶都有可能对认识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再次,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也很复杂。每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都是对特定的社会历 史条件下的特殊社会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解释,这种解释往往是多元化的、主观性的、 解释性的,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不仅很难公理化、符号化,而且其真理性检验也更 为复杂。最后,人文社会科学与政治有着紧密联系并常常服务于社会的统治阶级,而统 治阶级又必然会将其阶级利益和偏好强加给人文社会科学,使得每一时代的人文社会科 学,都不可能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客观。而客观性是科学之为科学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如果缺乏一定的客观基础,其研究成果就难以确立。

人文社会科学易受其他因素干扰的特点,在其进化发展的问题上也会表现出来,这也 决定了衡量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进化发展的困难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上述诸多 现象及种种原因,是否能够说明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化发展是不可能的呢?回答是否定的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拉兹洛指出:虽然“进化并不是在不同领域内完全一样,但是其 基本的动态特征和形式特征是不变的。……当我们从物理学领域转移到生物学领域,从 生物学领域转移到社会文化领域时,进化的一般规律是存在的,这些规律是表现为各种 各样的形态变化的不变形式体现出来的”[3]。我们认为,尽管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化发 展相较于自然科学的进化发展更加困难,也更加不易观察到,但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化 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

二 人文社会科学进化发展的内涵及其表现

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在不同时间与发展阶段上的内容和形式、结构和功能的不同特点 作历史比较,我们可以比较明晰地确定人文社会科学进化发展、增长优化的具体内涵。 同自然科学进化发展相类似,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化发展,从其动态发展的形式上看,是 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不断推陈出新,是一系列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及其体系的连接、 转化、更新与超越,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产品和精神成果的不断累积和整体结构的不 断改进;从其内容上看,则是人文社会科学向真理性认识的不断逼近和解题能力的不断 提高。也即是,后起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包涵比前者更丰富的可以检验的经验内容,能 够预见新的尚未发现的事实及其理论的恰当性、成功性和无怀疑性的不断提高,更客观 、更全面、更深刻、更精确地揭示人文社会现象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更有助于解释 新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文社会现象,有助于解决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化发展主要表现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 科发展、人文社会科学认识方法的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确化、科学化发展趋势以及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扩大和研究环境的改善等等。

(一)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经历了前科学时期、各基本学科分化和独立发展时期、学科 蓬勃发展组成庞大综合科学知识群时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初期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处于前科学时期,也即人文社会科学的萌芽和积累阶段。这一时 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体大多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们对于人文社会现象的观 察和思考往往是笼统的,而不是分门别类的。其知识形态,也往往统一于哲学、神学之 中,处于未分化状态。而且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内部各侧面、各层次也混杂在一起,并 掺杂着大量的主观感受、个体体验、猜测思辨和理想愿望的成分,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有 十分浓厚的非客观性、非科学性和片面经验性色彩。第二阶段,是西方文艺复兴的狂飙 运动及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在18、19世纪带来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基本学科分化、独 立发展时期。在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变化和进步的影响下,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 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基本学科从哲学体系中逐渐分化、相对独立出来 ,同时各种学术内部思想流派也不断演变。受先行一步的自然科学的观念、原则和方法 的影响,人文社会科学也注重客观的现实社会生活和经验资料的收集积累,实验、比较 、心理分析、行为分析、定量分析等各种研究方法普遍使用,从而也形成了自己具有独 特对象、范畴和方法的学科体系。第三阶段,是从19世纪末开始,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来,人文社会科学蓬勃发展,许多学科相继成熟,迎来学科繁荣拓展、组成庞大 的综合科学知识群时期。恩格斯曾经指出:科学的发展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 正比。因此,在最普通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这种知识运动的内在逻 辑动力,特别是现代系统科学方法及其概念范畴的诞生,促使不同学科之间大规模的相 互跨越、交叉和融合,极大地推动着人文社会科学朝着深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方向迅猛 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新兴学科、分支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 及比较学科,组成了一个相互交叉、渗透、移植和互鉴的多学科领域,形成了具有庞大 的多分类体系的新综合学科群和科学知识群。仅以地理学这样一个传统的自然科学学科 的发展为例就可窥见一斑。传统地理学已发展为由人文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经济地理 学、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计量地理学以及与之相关的 生态学、环境生物学、宇宙空间学等新兴学科组成的大学科群。不难看出,当代人文社 会科学学科研究的综合化发展趋势不同于人文科学发展第一阶段笼统、直观、思辨、结 构联系模糊的综合整体性,而是建立在各门具体学科研究的大规模深度分化,即各学科 的研究向着更加专业化、专门化、专科化的方向发展,展示出日益精细化、微观化、深 入化的特征基础之上的,是与各学科的不断分化及其各侧面认识的不断专门化的趋势互 为补充的一种更高阶段上的新的综合与统一。不仅如此,人文社会科学为适应社会发展 之需产生了许多新的应用性人文社会科学。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应用性研究及未来发展 研究趋势的加强,也推动着人文社会科学结构体系的分化、综合与演进,发展出了在理 论推导和经验证实基础上的调查和研究社会问题、管理和控制社会过程等一系列新的技 术手段和方法,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研究和未来发展研究相 补充、相统一、相协调的多层次结构整体。在这种学科研究综合化、专门化、系统化、 应用化的同时,各学科还在不断向自己学科的最高对象域——元科学层面深入推进,创 立起了科学学、元哲学、元伦理学、社会科学学等等,使人文社会科学在不断地推进着 社会认识和社会自我认识的同时,更自觉地实现着学科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批 判,从而推动着学科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这些都标志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极大进 步和发展。

(二)人文社会科学认识方法的创新

人类认识发展史表明,主体认识能力是与认识方法相适应的,认识方法是主体认识能 力的核心要素。“方法”一词源于希腊文,表示沿着某一道路前进。所谓认识方法,就 是主体为获得科学知识而应遵循的程序和所采取的一些方式、途径、技能和技巧。认识 方法在人类认识实践中逐渐形成并随认识实践发展而进化,它对人类的认识来说具有特 殊的重要意义。人们认识活动中的信息感知、思维运转、知识创造及其发挥的程度总是 依赖并取决于一定的认识方法的。因此,认识方法的创新、进化发展往往意味着科学认 识活动和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人文社会科学认识方法是社会历史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在人类社会认识活动中的主观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史,不仅是知识成果的积累史 ,也是认识方法的不断进化发展史。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文社会科学 认识方法也在不断地充实、丰富、发展着,并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方法系统。人文社会科 学认识方法的进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大的阶段。

在古代,观察方法和逻辑推理是人们观念地把握世界较早采用的简单方法,通过它们 达成了对世界直观笼统、模糊思辨的认识。在近代,数学方法和观察实验相结合,尤其 是以归纳与演绎为主要内容的分析方法的新发展,成为近代科学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 素。但分析方法、实验方法的广泛运用,又为形成孤立、静止、片面观察问题的形而上 学思维方式提供了方法论基础。这些认识方法一方面促进了学科的精细化和深入化发展 ,另一方面其重分析轻综合的特点却又堵塞了从了解部分到了解整体、洞察普遍的通道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人类历史成就的基础上,对人文社会科学认识方法进行了 科学总结,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唯物史观方法,认为“辩证 法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4],精辟论述并使用了目的假设方法、分类方法、比较方法 、伦理规范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归纳与演绎方法、抽象与具体方法 、逻辑与历史方法、理想化方法等认识方法,实现了人类认识方法上的一次自觉的创造 性飞跃。20世纪以来,现代人类知识的整体化发展要求并孕育了新的综合方法,这就是 现代系统科学方法,如跨学科方法、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信息论方法、结构方法 、功能方法、黑箱方法、反馈方法、模糊方法、混沌学方法等,它们与传统常用的数字 与逻辑方法、观察与实验方法、模拟与类比方法等构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系统 科学方法群。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系统不仅架起了人与自然之间对话的桥梁,也 架起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之间相互沟通、双向互动的桥梁。如 结构分析方法来源于语言学,但被推广应用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 学和民俗学等具有显著人文特色的复杂现象研究领域并取得了极为丰富的建设性成果。 它们在几乎所有研究领域中取得广泛而成功的应用,为人们跨领域、大空间、长时段地 研究各种复杂客体提供了有效武器,促进了人类理论思维的又一次巨大发展,使人文社 会科学的发展获得了具有时代性变革意义的现代转型,成为新的科学时代进步发展的主 要标志。

(三)定量化、精确化趋势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由定性转向定量,并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 使定性研究更加丰富、生动和可靠。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是当今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的大趋势。马克思当年曾经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 真正达到了成熟的程度。

数学是人们用以描述宏观世界运动形式及其数量关系的一种工具。使用数学工具进行 定量化研究,促使定性研究发展为定量研究,这既是每一门科学具有更为完美形态的标 志,也是人类认识发展、人文社会科学进步的趋势。但是,众所周知,近代以前,数学 方法、定量化研究主要被看作是自然科学的专利,而人文社会科学由于其对象的特殊性 而在其漫长的发生、发展、分化过程中与定量研究无缘。近代以来,在数学方法本身的 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开始采用经验的、定量的、统计的方法,并 取得相当的进展。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更大规模地 运用数学量化研究方法,并全面取得丰硕成果。应该说,迄今为止,除了极少数,如音 乐、艺术、审美心理等实在难以量化的领域,人文社会科学的绝大多数领域中都广泛采 用量化方法并获得相当成功。例如,数学与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计量经济 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有2/3以上是计量经济学家)、计量史学、定量社会学、数 理语言学、数理心理学、计量地理学等一大批成功的新兴学科,使传统的以定性研究为 主的人文社会科学向数学化、精确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人文社会科学之所以能够运用数学手段进行定量化研究,也是由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 对象所决定的。在当今的数学化时代里,人们的各类社会生活实践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社 会数据,它们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人文社会科学只有掌握 这些数据资料,以它们作为研究的依据,并运用数学工具加以分析,才能从定性研究向 定量研究发展,才能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料的精确性,加强对于社会过程的随机性 定量描述,促进对于复杂人文社会现象的深入认识。数学方法是对问题进行准确严密研 究的必要前提,而电子计算机则提供了对社会系统中复杂而大量的数量关系进行数据处 理的有力工具。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打破了自然科学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传 统界线,使得信息的存取、转换、传输、整理以及加工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从而 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也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从主要依靠思辨分析到依靠科学仪器 ,从而大大加强了其研究成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可以说,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极大地 推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化进程,给人类呈现出一股“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 强大潮流”。同时,它也为当代人所关注的人文精神奠定了现实的科学基础,从另一个 侧面加强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渗与融合。应该说,科学研究“人文化”、“人文 精神”科学化正是当代人类的科学追求,也是现代科学所应当具有的人文意义。

(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扩大和研究环境的改善

受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规模的限制,以往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多是少数思想家、学 者的个体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电脑传媒信息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使社 会现象瞬息万变,社会变迁节奏明显加快,社会联系空间日趋紧密,社会实践规模空前 扩大。任何社会现象、社会事件都已成为社会总体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任何重要问 题都成为事关全局的综合性问题。对此,依靠个人及单学科的研究力量从事复杂的人文 社会问题研究,明显力不从心。因此,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往往以科研机构集体的力量去 开展研究,研究人员的规模从几个人、几十人扩展到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如著 名的“罗马俱乐部”、“人类2000年国际协会”、“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世界未 来学会”、“欧洲人口研究中心”、“兰德公司”等等。随着它们的建立及影响的扩大 ,各国政府不仅对其给予积极提倡和重点扶持,而且把各种研究成果作为各国政府乃至 世界整体发展制定政策的参考依据。无论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构,还是对生态 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的跨时代关注,都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集体智慧的结晶。人文社 会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从其研究力量和社会作用上看,也是不断进步发展的。

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化发展不仅表现在观念层次上,而且表现在与观念相适应的制度层 面上。从人类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上看,制度层面的进化发展是人文社会科学的 重要实现形式。社会制度不断由低级到高级、从专制到民主、从蒙昧到文明的演进,一 方面内在地蕴含着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化发展,是人文社会科学进化发展的现实成果;另 一方面,它又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由专制、奴役、迫害向着越来越民主、自由、 宽松的研究环境方面发展的最有力的制度保障。人文社会科学独立地位的取得,以及人 们可以公开、半公开半自由、独立地研究一切人文社会现象、社会关系,无疑是人文社 会科学发展的又一巨大进步。

收稿日期:2001-11-10

标签:;  ;  ;  ;  ;  

人文发展的性质、特征、内涵与表现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