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协调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应链论文,港口论文,因素论文,策略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在全球供应链下,港口以其自身的特点成为联结全球生产、国际贸易及相关物流活动的重要节点。港口是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现代运输枢纽,又是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各种形态的交汇点。同时,由于港口通过两头的运输商与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和消费者相连,从而形成了一条集成多种运输方式和物流形态的港口供应链(陆永明,2009)[1]。港口供应链的指导思想就是以供应链物流系统的集成化和协同管理以及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为目的,关键就在于以完备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港口物流企业为战略联盟的核心,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在整个港口供应链上的顺利流动。目前对于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型供应链管理,涉及服务型供应链研究的还不多见,特别是对港口供应链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就更鲜见。本文意在通过回顾国内外有关港口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找到研究中的不足并提炼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1 港口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回顾
Robinson(2002)提出随着供应链业务的快速发展与功能拓展,港口必须被看成是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港口将价值分配给直接主体或第三方服务主体,明确的价值定位将对目标市场和客户群的确立提供帮助,港口为其自身及其所在的供应链创造价值,港口及其相应的管理主体在全新的市场背景下都需要明确港口的定位并将其作为价值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Mangan et al.(2008)提出在物流系统运作及供应链管理活动中,港口将不再局限于其传统定位和角色扮演,只有将港口融入到供应链管理链条中,物流活动才能发挥更大潜力[3]。
Lee et al.(2002)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实证建模方法运用到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利用量化方法建立了港口供应链的研究模型,在提出发展对策的基础上对港口供应链系统的绩效进行了评估[4]。Hall and Robbins(2007)认为港口嵌入到供应链管理环节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将会涉及很多参与主体及多条管理链,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甚至冲突。以港口为主的多方参与者通过寻求与供应链的有效集成来减少交易成本以提供有效的服务[5]。Horvath(2001)指出港口供应链运作中的协调与合作是创造供应链价值的关键因素[6]。 Carbone and De Martino(2003)认为港口在对供应链及相关的物流管理和协调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为整个链条提供了相应的增值服务[7]。
1.2国内研究回顾
真虹等(2010)分析了港口与供应链的相关关系,提出港口应转变为供应链的一个环节,认为港口供应链是产品供应链的一条服务供应链,并从内在、外在和催化剂等三个方面对港口供应链的形成动因进行了剖析,指出集成应是港口供应链的发展方向,应通过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调与合作、供应链成员信息共享以及加强供应链前后港口的协调性来推进港口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提升[8]。刘伟(2001)认为港口既是全球供应链的环节,又是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交汇点与动力,港口既是供应链动态载体,又是供应链静态的基础设施[9]。孙凤山(2004)认为港口企业应通过关注供应链上的重要节点,并通过结成战略联盟关系来完成物流作业流程的重组优化,促使整个供应链协调一致,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10]。董艳梅(2010)在对港口供应链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港口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从港口物流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信息网络、组织结构等方面对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进行设计,得出了基于集成化动态联盟的港口供应链模式[11]。李宁(2008)则提出了港口供应链物流活动的模式体系,并提出了相关模式的适用及约束条件,同时预测了港口供应链模式的发展趋势[12]。
1.3国内外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港口供应链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体现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战略与策略的衔接等特点,而国内学者对于港口供应链管理与协调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港口供应链的构建、功能拓展及服务模式的创新上,而对港口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港口供应链协调研究等少有涉及(陆永明,2009)[13]。因此,面对知识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港口企业在供应链运作中的作用将会突显出来,所以加强港口供应链的研究,特别是在分析港口供应链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其物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协调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港口供应链的现有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
2.1港口供应链的现有模式分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传统的港口管理理念已经较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港口产业为了适应变化迅速的市场需要,应融入到供应链的整体管理模式中,本文参考董艳梅(2010)[11]的研究,将港口供应链按其与合作对象关系的密切程度归类为以下几种模式:
①动态集成化的港口供应链协作模式。此模式是指港口企业为了加强自身对运输、装卸、仓储等供应链物流全过程的协调与掌控,通过将上下游企业整合到一个动态联盟中,从而实现企业内外部供应链中相关参与对象的功能集成,达到降低物流交易成本的目的,因此,在这样一个动态集成化的港口供应链协作模式中,上下游企业通过相互协作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集成在一起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②外部响应式的港口供应链合作模式。随着客户需求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样化、独特性以及高层次等特征,港口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催生了外部响应式的港口供应链合作模式。此模式能够使港口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而为了实现港口供应链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其他业务转包出去,通过降低管理成本有效解决供应链环节的反应迟缓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实现响应客户需求的快速与有效。
③柔性化运作的港口供应链模式。顾波军(2011)从供应链运作理念、组织形式以及运作流程三个方面构建了港口物流供应链的柔性化运作机制[14]。参考此运作机制,本文认为柔性化运作的港口供应链模式是现代港口行业发展的趋势使然,它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港口企业的内部浪费和消耗,提高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柔性化的运作方式下,港口企业能快速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调整生产与运营策略。
2.2港口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港口物流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纽带,它将整个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都看做是自己的服务对象和客户,而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现实环境中必然驱使物流企业加强与供应链各成员的交流与沟通(李宁,2008)[12]。港口企业拥有整个供应链中其他合作对象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如港口本身对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了解程度远远优于其他对象,所以港口企业自然是供应链协调与集成管理方面的核心。港口供应链的物流运作模式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可以为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方案,有效地发挥了港口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由于港口供应链存在着潜在的巨大发展前景,我国各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都纷纷做出了大力发展本地区港口物流的详细规划和实际行动。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港口的发展目标和市场细分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港口开展物流服务进而实现港口供应链的物流运作模式应该寻求一种符合港口自身特征与供应链整体发展趋势的港口供应链模式。
3 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评价体系构建
在全球一体化和信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港口供应链提高自身物流能力继而提升核心竞争力正日益突显其重要的战略管理作用。基于港口供应链的物流管理可以通过整合这条服务供应链条上的物流资源,实现物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物流能力正逐步成为港口供应链及其相关合作对象的主要核心能力,同时物流能力也是影响与评价港口供应链系统运行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全面系统的研究港口供应链的物流能力影响因素及其评价体系构建对提高港口供应链的管理运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1 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传统能力配备
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对于其物流能力起到基本支撑的是传统的一些物流能力的配备,如运输能力、配送及仓储能力、物流设施的先进程度及人员的素质等。其中运输能力是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运输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制约着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的大小。当然,配送仓储能力以及保障物流系统运作的员工队伍素质也是物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作业流程与管理水平
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作业流程对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及物流活动的运作过程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业流程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将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各方关系的梳理和衔接。同时,港口供应链运行进程中的高水平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物流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协作与配合,从而激发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整体物流能力的提高。
3.1.3 港口供应链物流作业的标准化水平与信息技术保障
物流作业的标准化是港口供应链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整个物流系统的协调功能发挥及其运作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也是物流活动各个环节的协调性与连贯性的体现,将直接影响物流能力与物流效率的提高。同时,基于保障港口供应链有效运作的相关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也将提高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运行的整体水平。
3.1.4 政府政策法规及行业规定
一个国家政府物流业的发展政策及其所制定的规范物流活动的法规制度对于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强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法规以及各种行业规定都为港口供应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可以保障物流系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3.1.5 港口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及其物流活动的需求状况
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是完善港口供应链的整体服务功能及相应的运作环节,并满足物流系统有效作业管理需要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会影响到港口供应链物流服务质量以及物流能力的充分发挥。此外,由于物流活动需求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导致物流能力应该及时且合理地进行充分的调整,从而提升港口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和实施效果。
综上,影响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包含了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两部分。其中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传统能力配备、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作业流程与管理水平、港口供应链物流作业的标准化水平与信息技术保障等方面属于影响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的内部因素,将为评价与提升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提供基础性的支撑;而政府政策法规及行业规定、港口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及其物流活动的需求状况等方面是影响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的外部因素,这两方面也将是评价与促进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提升的重要外部环境背景。总之,对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为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3.2 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的评价体系构建
由于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评价不能从单个指标出发,而应通过构建一个指标体系来实现。借鉴马士华、陈铁巍(2007)[15]的观点,并结合港口供应链的运作特点,本文将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分为基本物流能力、物流运作能力及综合物流协调能力。根据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相应的物流能力指标体系可分为基本物流能力的评价指标、物流运作能力的评价指标以及综合物流协调能力的评价指标。
3.2.1 基本物流能力的评价
对于港口供应链的基本物流能力的评价,同其他供应链物流能力的评价大同小异,应包括运输能力、配送能力、仓储能力及整体配合能力等方面。首先,运输能力是港口供应链基本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着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的大小,并可以反映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中的物流机械的先进程度及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其次,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的配送能力也是基本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配送能力可以用物流基础设施等来进行衡量;最后,物流系统的整体配合能力也是实现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物流成本降低,物流系统高效运转的重要支撑。
3.2.2 物流运作能力的评价
港口供应链的物流运作能力主要包括物流的送达速度、物流成本构成以及物流系统的可靠程度等。首先,物流送达速度是指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原材料等运送至目的地的速度;其次,物流成本构成是指实现港口供应链物流需求的全部物流活动的支出,主要包括存货成本、作业成本、运输成本及管理成本等方面,这几方面可以很好地反映物流活动的经济效果与运作成本;其三,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的可靠程度会受到物流活动过程中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难、决策失误以及物流需求信息预测失误等。
3.2.3 综合物流协调能力的评价
港口供应链综合物流协调能力是指在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内外部条件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以合理的成本提供合适的资源或服务,以满足客户及合作对象需要的综合协调能力。对综合协调能力的评价主要考虑配送方式及渠道安排、配送方式的调整能力、协作配送及其策略更替能力等方面,同时还需考虑对物流活动信息的采集、处理及决策的能力,这其中信息处理技术是实现港口供应链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的前提,而供应链内部物流信息标准化程度及人员素质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上对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理清了港口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内外部影响机制,并通过构建包含基本物流能力、物流运作能力及综合物流协调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期更好的实现对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及其运作绩效的测量,为港口供应链的协调管理提供思路和依据。
4 港口供应链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
供应链是个需要协调的系统,整个链条中各个节点企业不一定能同时满足各方的最大的愿望,因而会经常产生激烈竞争甚至冲突,但既然是一条供应链上的合作对象,他们就需要共同配合与协作,使整个供应链获得的利益大于各节点企业单独获得的利益之和(庄品,2004)[16]。而港口供应链协调发展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方法使得供应链中各合作对象减少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及冲突,更好地分工协作,发挥港口供应链的优势以获取最大收益。
港口供应链涉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因此,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反映港口供应链的协调水平(陆永明,2009)[1]。当一个系统包含若干相互矛盾或冲突的多个子系统,而且不同参与者对各个目标有不尽相同的评判标准时,就需要对此系统进行有效协调。协调管理作为一种调节或是管控手段,可增进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升系统的整体效应。港口供应链的协调就是基于港口供应链成员之间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等要素设计恰当的协调管理措施与激励相容机制,通过有效控制系统达到协同优化的状态,进而在港口供应链成员之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担风险、共享信息,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最终实现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整体运作效益的最大化。
港口供应链协调发展及其物流能力提升的策略如下:由于我国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构建起步晚,发展程度低,且物流基础设施条件还很不完善,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物流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提高港口供应链的物流能力。而物流活动相关信息的及时与有效共享是实现港口供应链协调管理的坚实基础,港口供应链的协调运作需建立在供应链各节点的信息传递与分享的质量保证基础上,因此港口供应链管理离不开及时有效的信息系统及其技术支持。港口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信息集成并增加信息在供应链的上下游成员之间的透明度,可以更好地实现港口供应链运作的绩效提升。同时,合理的安排与调整生产、库存等各个关键环节,可以减弱需求信息的不准确性,并通过构建港口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平台来实现供应链参与对象间的信息共享,增强相关信息的透明度。
5 结论
港口供应链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供应链的物流能力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全面影响和制约,而港口供应链协调发展则是港口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分析了港口供应链的现有模式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对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建立了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的评价体系,并提出了港口供应链协调发展的相关策略选择。港口供应链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港口物流及供应链领域的研究热点,将港口物流纳入供应链运作体系是提高港口物流能力及其效率的有效实现方式。港口供应链作为一种服务型供应链,是以港口为主导并以物流供应商为主体构建的港口供应链物流系统,因此从港口供应链运作角度实现港口供应链的柔性化运作及协调管理是新时期港口供应链发展的方向与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