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价格形势与未来趋势分析_cpi论文

当前价格形势与未来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势论文,趋势论文,未来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价格增幅回落的趋势比较明显,但价格结构走势存在差异。一方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3月份开始持续回落,8月份同比涨幅降至1.3%。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涨幅回落较大,粮价稳中趋降。房价涨幅总体继续回落,进口价格首次下降。而另一方面,原油及成品油价格继续大幅攀升,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上能,土地交易价格有所反弹。

造成总体物价水平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涨幅大幅回落,消费需求相对较弱与产能过剩并存,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效果显现。

预计2005年全年我国GDP增长率为9.2%,CPI增长率为2%左右。要高度关注原油和成品油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同时也要防止价格总水平的进一步下降。

第一部分 当前价格形势评述

CPI同比涨幅回落,但CPI分类走势差异较大。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位趋稳,生活资料价格连续5个月下降。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涨幅仍然偏高。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粮食价格稳中趋降。企业商品价格涨幅回落,煤油电价格稳中略升。房价涨幅总体继续回落,各城市房价走势差异较大,土地交易价格反弹。股价有所反弹,债券价格稳中略升,货币市场利率回升。NDF升幅明显下降,燃料油、铜期货价格持续走高,粮食期货价格下降。进口价格首次下降,出口价格有所上升。国际原油价格创历史新高,国际主要有色金属价格总体上呈现回升态势。

一、主要物价指标的变动态势

(一)CPI涨幅回落,但CPI分类走势差异较大

1-8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3%;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6%。8月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3%,比6、7月份分别下降0.3和0.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2%,农村上涨1.5%。从月环比看,8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7月份上涨0.2%。

附图

图3 消费品和服务项目同比价格走势(2001.1-2005.8)

附图

CPI月同比涨幅呈回落态势(图1),但CPI的分类走势存在差异。食品价格月同比涨幅总体上呈逐步下降趋势,非食品价格涨幅则稳中略升,并在8月份超过食品价格(图2);服务项目价格月同比高位趋稳,已经连续10个月高于消费品价格涨幅(图3),二者的涨幅差距略有扩大,在8月份达到3.0个百分点。

表1 2005年1-8月CPI同比涨幅的因素分解 单位:%

月份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1-8月

CPI同比涨幅 1.9 3.9 2.7 1.8 1.8 1.6 1.8 1.3 2.1

其中:新涨价因素

0.7 2.5 1.6 1.2 1.1 0.2 0.2 0.3 0.9

翘尾因素

1.2 1.4 1.1 0.6 0.7 1.4 1.6 0.9 1.2

从CPI同比涨幅的因素分解来看(表1),1-8月份CPI同比上涨2.1%,其中新涨价因素影响0.9个百分点,占43%;翘尾因素影响1.2个百分点,占57%。6、7、8三个月,新涨价因素相当,造成同比涨幅差异主要是由于翘尾因素的不同。8月份同比涨幅走低主要是由于翘尾因素的减弱。

(二)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位趋稳,生活资料价格连续5个月下降

1-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累计同比上涨5.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累计上涨7.5%,生活资料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从趋势看(图4),生产资料价格涨幅略有回落,但涨幅仍然偏高;生活资料价格同比连续5个月下降。

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3%,涨幅比6、7月份均提高0.1个百分点。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7.3%,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5.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产品价格上涨28.9%,原料工业上涨10.6%,加工工业上涨2.1%。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0.54%,衣着类价格上涨0.7%,一般日用品类价格上涨1.9%,耐用消费品类价格下降2.9%。

分具体商品看,8月份,原油及成品油价格继续大幅攀升,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6.2%,涨幅较上月增加了4.8个百分点,汽油、煤油、柴油分别上涨了32.8%、22.8%和26.4%;有色金属价格继续大幅上涨,铜、铝、铅、锌、镍的出厂价格同比涨幅在7.5%-18.1%之间;煤炭价格同比涨幅回落,环比价格下降,7月中旬以来,主要产煤区煤炭出矿价下降10%-20%;钢材价格同比涨幅回落较多。

(三)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涨幅仍然偏高

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1-8月累计同比上涨9.5%,8月同比上涨8.1%,涨幅比7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但涨幅仍然偏高。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8月环比上涨0.4%。

图4 工业品出厂价格及其构成走势(2002.2-2005.8)

附图

图5 原材料购进价格及其构成走势(2003.1-2005.8)

附图

年初以来,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月同比涨幅总体上呈逐步回落态势(图5)。分类看,燃料动力类和有色金属材料类价格的同比涨幅趋稳,回落趋势不明显;黑色金属材料类和化工原料类等购进价格回落态势明显;其它各类购进价格涨幅不高,都有所回落。

(四)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涨幅回落较大,粮价稳中趋降

1、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较大,粮食生产价格出现下降

据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1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价格调查,二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8%,比一季度回落4.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9.1个百分点,为2003年一季度以来季度价格同比涨幅最低值。其中粮食生产价格同比下降0.5%,是2003年二季度以来的首次下降。

图6 2002-2005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

附图

2、粮食主产区集贸市场粮价稳中趋降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全国200个农产品主产县集贸市场农产品价格调查,3月份开始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与1月份相比,8月份集贸市场籼稻价格下降5.9%,小麦价格下降5.6%,大豆价格下降4.8%,粳稻和玉米价格分别上涨1.6%和0.4%。与去年同期相比,8月份籼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7%、5.6%、9.2%和12.8%。

(五)企业商品价格涨幅回落,煤油电价格稳中略升

8月份,企业商品价格较上月上升0.02%,较上年同期上升2.1%,较年初上升1.1%。1-8月企业商品价格累计同比上涨3.4%。从月同比走势看,企业商品价格涨幅呈逐月小幅回落的态势(图7)。从基本分类看,农产品价格涨幅逐月回落,8月份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0.4%;矿产品价格涨幅高位趋稳;煤油电价格涨幅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稳中略升;加工业产品价格涨幅逐月回落。

图7 企业商品价格及其构成走势(2003.1-2005.8)

附图

二、主要资产价格走势

(一)房价涨幅总体继续回落,各城市房价走势差异较大

1、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放缓,环比价格上升。8月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3%,涨幅比7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但环比价格仍在上升,比7月份上涨0.7%。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8%,环比上涨0.5%;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5%,环比下降0.1%。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涨幅高于新建商品住房0.7个百分点。

图8 新建商品住房与二手住房价格走势(2001-2005)

附图

图9 房屋销售和租赁价格走势(1998-2005)

附图

2、房屋租赁价格涨幅平稳。二季度房屋租赁价格同比上涨1.9%,涨幅与一季度持平。其中,住宅租赁价格上涨0.2%,办公、商业娱乐和工业仓储用房租赁分别上涨2.6%、1.8%和1.9%。

3、各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走势差异较大。8月份,在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的城市有6个:呼和浩特15.2%,烟台12.1%,青岛11.2%,包头10.9%,宜昌10.7%,杭州10.3%。但与上月相比,上海、杭州、南京、合肥、济南、长春等城市的新建住房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完成,股票价格有所反弹

2005年1-8月份,股票市场走势基本平稳,先跌后升。从年初到5月,股指一路下行,至近年阶段性低点1013.64点(2005.06.03)。随后上证指数小幅反弹后,又跌至近8年的新低1011.50点(2005.07.11)。由于有新的资金入市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完成等因素,从七月下旬开始,股市迅速反弹,8月31日,上证指数收至1162.80点。

(三)债券价格稳中略升,债券收益率有所下降

2005年年初以来,上证交易所国债指数稳步上升。1到8月份,交易所国债指数由年初的95.69点,升至8月末的107.54点,上升11.85点,升幅达12.4%。1到8月份,交易所国债成交量基本稳定,略有起伏。

图10 上证交易所国债价量走势(2004.8.2-2005.8.31)

附图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

2005年1-7月份,宏观经济运行势头良好,市场资金面较为充裕,各期限债券到期收益率普遍下降,收益率曲线整体小幅下移;从结构看,较短期限及较长期限的债券到期收益率下降幅度较小,导致收益率曲线略微平坦。

数据来源: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2005年以来,受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下调后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提高和金融市场流动性日益充足的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保持下降趋势。7月以来,货币市场资金需求有所增加,货币市场利率有所回升。其中回购利率由6月末的1.09%升至8月末的1.23%。

图11 债券收益率走势(2004.7.1-2005.7.29)

附图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

(四)货币市场利率回升

图12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2004.8.2-2005.8.31)

附图

(五)NDF升幅明显下降,燃料油、铜期货价格持续走高

1、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升幅明显

7月21日19时起,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后,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美元兑人民币NDF贴水点数开始大幅缩小(图13),7月22日以4011点报收,市场预期一年后人民币汇率将达7.7100元,升值幅度仍达4.9%,考虑到这是在新的人民币交易价格实行之后的升幅,这个升幅仍是较大的。7月22日后,贴水点数开始大幅缩窄,8月18日已缩至2450点。8月下旬又小幅回升,8月26日以2870点报收,市场预期一年后人民币汇率将达7.809元,升幅为3.7%,与1个月前相比,升幅已明显下降。

图13 2004-2005年8月末美元兑人民币NDF走势

附图

2、上海燃料油、铜期货价格持续走高

图14 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价格走势(2004.11.1-2005.9.6)

附图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和铜的期货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攀升。9月初,2个月交货的燃料油期货价格达到3100元/吨,比年初上涨约50%;2个月交货的铜期货价格达到33600元/吨,比年初上涨了约24%。

3、粮食期货价格总体下降

图15 大连、郑州期货交易所粮食期货价格走势(2004.10.8-2005.9.6)

附图

大连期货交易所2个月交货的大豆期货价格自6月份以来持续走低,到9月初下降约11%。郑州期货交易所2个月交货的小麦期货价格自7月份开始下降,到9月初下降了约4.1%;2个月交货的玉米期货价格自6月份开始下降,目前降幅达到约4.5%。

三、主要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状况

(一)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涨幅略有回落

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共发放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8895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为8040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单位平均劳动报酬为8342元,增长13.3%;城镇集体单位4675元,增长11.2%;其他单位8310元,增长11.69%。

(二)土地交易价格有所反弹

二季度全国土地交易价格同比上涨10.7%,涨幅比一季度高2.9个百分点。居住用地交易价格上涨12.9%,涨幅比一季度高3.3个百分点。其中,高档住宅、普通住宅和经济适用房用地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4.7%、10.9%、11.1%。

图16 土地价格及其构成走势(1998-2005)

附图

四、国际价格水平的基本概况

(一)进口价格首次下降,出口价格有所上升

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国出口价格涨幅有所上升,7、8月份分别达到2.8%和3.1%,比同期进口价格涨幅分别高2.5和3.4个百分点;进口价格涨幅呈逐步回落态势,8月份同比下降0.3%,是2002年3季度以来的首次下降。贸易条件有所改善,7、8月贸易条件指数分别为102.5、103.4。

图17 我国进、出口价格指数走势(2002-2005)

附图

(二)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原油价格创新高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在波动中持续上涨。8月上旬,国际油价出现大幅飙升,连创历史记录。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WTI首月原油期货价格在8月29日突破了每桶70美元,创出该交易所自1983年推出原油期货交易以来的最高水平。国际原油价格在最近的一年里已上涨了40%以上,受此影响,国际成品油价格也在持续攀升。

图18 WTI原油与美国柴油现货价格走势(2003.1-2005.9)

附图

(三)国际有色金属市场价格有升有降

年初以来,国际有色金属市场价格总体上呈现回升态势,但一些有色金属价格波动较大,如铝和锡,一些有色金属(如铅和锡)的价格出现较明显的下降,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有色金属有铜和锌。8月23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铝、铜、铅、镍、锡和锌的现货价格分别为每吨1894美元、3839美元、908美元、15100美元、7210美元和1335美元,与年初价格相比,铝、铜、镍和锌的现货价格分别上涨了59美元、706美元、995美元和122美元,铅和锡的现货价格分别下降了92美元和470美元。

第二部分 当前价格成因分析

CPI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涨幅回落较快,生活资料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消费增长相对缓慢,生产资料和原材料购进价格高位运行的原因是生产需求依然旺盛,货币供应适度增长有助于保持物价稳定。

一、CPI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涨幅回落较快

CPI由食品和非食品价格两部分组成。年初以来,非食品价格稳中略升,同比涨幅基本稳定在1.2%和1.5%之间,7、8月份都达到1.5%,非食品价格对CPI涨幅的贡献比较稳定。引起CPI同比涨幅回落的原因主要是食品价格的回落。3月份以来,食品价格的月同比涨幅逐步回落,从5.6%回落到8月份的0.9%。食品同比涨幅下降很多,8月份比去年周期下降了13.0个百分点(表2)。

图19 CPI涨幅中食品与非食品价格的份额(2004.1-2005.8)

附图

表2 2004年与2005年食品价格涨幅比较 单位:同比%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004年

8.0 5.6 7.9 10.2 11.8 14.0 14.6 13.9

2005年

4.0 8.8 5.6 3.1 2.8 2.1 2.3 0.9

2005年较2004年

4.0 -3.2 2.3 7.1 9.0 11.9 12.3 13.0

涨幅回落(百分点)

食品价格涨幅回落较大的原因是粮价下降并带动肉禽制品、蛋、水产品等食品价格下降。2005年夏粮增产5.1%,秋粮播种面积略有增加,全年产量有望比去年增加,粮食供需矛盾缓和。受此影响,粮价稳中略降,粮价从4月开始同比持续下降。在粮价的带动下,肉禽制品、蛋、水产品等食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表3 2005年1-8月主要食品种类价格涨幅 单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粮食 14.2 11.6 1.3 -1.7 -1.6 -1.1 -0.1 0.3

肉禽及制品

9.3 14.9 12.2 8.6 6.9 4.0 -0.8 -0.4

10.7 16.0 10.8 6.8 11.9 8.1 -1.9 2.3

水产品8.9 15.9 11.4 6.8 3.0 1.6 -0.2 -0.1

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消费增长相对缓慢

(一)消费增速远低于投资和工业生产的增速

2002年开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的实际增长速度快于消费品零售总额。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速差距分别达到14.8、8.9、11.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速差距达到7.8、6.5、4.4个百分点。

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在相对下降,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加大。2001-2004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率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维持在39%-40%之间。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占GDP的比率上升较快,4年内分别上升了12.7和12.9个百分点。2005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出口之和占GDP的比率高达90.8%,比去年同期上升10.4个百分点,比2001年同期上升了39.1个百分点。

图20 消费、投资、工业生产实际增速比较(1996-2005)

附图

表4 投资、进出口和消费占GDP的比率

附图

(二)消费与投资增速差距的扩大导致消费品生产相对过剩

投资增速的加快使得社会生产能力扩大,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导致工业品中生活资料产品(消费品)供应大量增加。由于投资和工业生产的增速远高于消费的增速,消费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

6月份,商务部组织对600种主要消费品2005年下半年市场供求趋势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在被调查的各类商品中,耐用消费品、日用品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73种家用电器中,12.3%的商品供求平衡,87.7%的商品供过于求;16种交通通信商品中,18.8%的商品供求平衡,81.2%的商品供过于求;7种家具中,57.1%的商品供求平衡,42.9%的商品供过于求;63种文化办公用品中,27%的商品供求平衡,73%的商品供过于求;118种日用品中,11%的商品供求平衡,89%的商品供过于求。

消费品供过于求矛盾的加剧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最终导致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

(三)农村收入增长缓慢是消费增速不高的主要原因

自1998年以来,农村(县以下地区)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占比呈逐步下降趋势。2000年至今,农村地区消费增长明显慢于城市。占全国人口约70%的9亿多农村人口的消费品购买额不及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农村消费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人均收入增长过慢,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建立。

图21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较(1998-2005)

附图

表5 城乡人均收入增速比较

城市人均收入增速(%)  县及县以下人均收入增速(%)

1997年 7.1

10.59

1998年 5.2

 1.52

1999年 7.89

1.99

2000年 7.27

7.93

2001年 8.74

6.43

2002年 19.05  7.03

2003年 10.81  7.98

2004年 11.78  10.4

三、生产资料和原材料购进价格高位运行的原因是需求依然旺盛

(一)经济快速增长加快了生产资料和原材料的需求增长

1-8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6.3%,与2003年同期的增速相当,比去年同期仅低0.8个百分点;出口增长32.0%,比去年同期只低3.8个百分点,保持连续高速增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7.4%,比去年同期只低2.9个百分点,而且月同比增速有逐月上升的趋势。工业生产、投资和出口的较快增长,增加了对生产资料、原材料、燃动力的需求,使得生产资料产品出厂价恪和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在总体上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表6 工业生产与消费、投资增速(2002-2005)

工业增加值(%) 出口(%)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002年  12.6 22.3 16.1

2003年  17.0 34.6 28.4

2004年  16.7 35.4 27.6

2002年1-8月

 12.0 16.1 24.2

2003年1-8月

 16.5 26.3 32.4

2004年1-8月

 17.1 35.8 30.3

2005年1-8月

 16.3

    32.0 27.4

(二)能源和高耗能产品出口增速仍然较高

1-7月,水泥、生铁及镜铁、钢材、铝材、原油、成品油的出口增速虽然与1-4月相比有所下降,但增速仍然很大。由于水泥、生铁及镜铁、钢材、铝材等产品都是高耗能产品,其出口的大量增加,会带来国内能源供应的压力。焦炭、原油、成品油等能源产品出口增速加快,则会减少国内能源供应。当前,尽管能源生产的增速较快,能源供求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但能源总体上仍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是燃动力价格高位运行、稳中略升的根本原因。

表7 能源产品、高耗能产品出口增速比较(2003-2005) 单位:同比%

附图

(三)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原材料、燃动力价格上升

在6-8月3个月里,国际原油价格约上升了20%,受此影响,国内原油、成品油、化工产品价格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推动了原材料、燃动力价格水平的上升。

四、货币供应适度有助于物价保持稳定

今年1-8月,货币供应和贷款保持适度增长。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8.13万亿元,同比增长17.3%;狭义货币M1余额9.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年初至8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6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685亿元。8月末,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3.4%,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7.8%,增幅同比低8.1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2.3个百分点;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明显增加,同比增长10.1%,增幅同比高2.2个百分点,比上月高0.8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长比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长高7.7个百分点,二者差距继续明显缩小。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平稳,略有回升。8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质押式债券回购和买断式债券回购交易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45%、1.19%和1.45%,均比上月上升0.01个百分点。

从总体和长期来看,货币总量和贷款的增长速度同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有利于抑制投资冲动,促进物价稳定。

第三部分 未来价格变动趋势预测

居民对当期物价水平基本能接受,认为未来物价走势不变者居多。采购经理人指数表明制造业稳定增长,原材料购进价格略有上升。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加大。推动我国未来价格水平向上的主要因素是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和公共服务品价格的上调。粮食价格稳中略降是导致未来CPI回落的重要因素,汇率改革有利于物价水平保持稳定。生产资料供求关系改善,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将逐步回落。预计我国经济增长率2005年全年为9.2%,2006年上半年为8.7%。预计我国CPI增长率2005年全年为2.0%,2006年上半年为2.1%。

一、景气指标分析

(一)居民对当期物价基本能接受,预期未来物价不变者居多

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8月中、下旬对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居民对当期物价水平尚可接受。2005年三季度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25.1%,较上季略升0.8个百分点;认为“物价令人满意”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2.6%,较上季略降0.6个百分点;而认为“物价偏高,但尚可接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62.3%,比上季略降0.3个百分点。

2.居民认为未来物价不变的居多。认为未来物价将上升的居民占比为36.2%,比上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认为物价基本不变的居民占比为57.8%,比上季度下降1.7个百分点。

(二)PMI表明制造业稳定增长,原材料购进价格略升

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6%,比6、7月份略有回升,表明制造业经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表10)。8月份报告新订单增长的企业比例达到三分之一,新订单指数由7月的53.2%回升到55%,增长1.8个百分点,达到三个月来最高,表明需求略有上升。新订单和生产增长导致了采购活动的增加,8月份采购量指数为53.3%,比上月增长了2个百分点,达到三个月来的最高点。

受原油等燃料价格居高不下的影响,8月份购进价格指数小幅回升,为53.7%,比上月回升3.1个百分点,为三个月来的最高点。

二、影响未来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未来价格变动的国际因素

1、全球经济增长呈现明显放缓势头,通胀压力增大2005年第二季度,世界经济增长呈现较明显的放缓势头。美国经济基本上维持第一季度的增长势头,但不确定性有所增加,二季度GDP增长率的初估值仅为3.4%。欧元区经济仍然缺乏活力,GDP增长放缓至1.2%。日本经济增长显著放缓,GDP增长率只有1.1%。东亚地区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略有放缓。7、8月份,美国和欧元区的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增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9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中,仍维持其春季对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4.3%的预测不变,但对2005年美国经济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调低至3.5%和1.3%,对2005年日本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调高至1.8%。

2、世界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松紧不一

美联储为维持价格在低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继续推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在2月2日、3月22日、5月3日、6月30日和8月9日的五次例会上,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分别提升0.25个百分点至3.50%。欧央行因欧元区经济持续疲软,日本银行因国内通货紧缩尚未消除,仍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8月4日,英格兰银行将其官方回购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50%,将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

表8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概况 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商务部、美国劳工部、欧央行和日本内阁府相关数据库。

注: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月度通货膨胀率为同比数。美国和日本的季度经济增长率为季度环比年率,欧元区为季度同比增长率。

3、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将带来国内价格上涨的压力

由于我国约40%的原油供给要依赖进口,当前持续在60美元以上高位的国际原油价格会继续增加国内石化企业的生产成本,带来国内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国际油价的上涨,会直接推动国内原油、成品油、化工产品等产品价格的上升,从而推动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上升。同时,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也会推动居民燃料、交通运输等价格的上升,带来CPI上涨的压力。

(二)影响未来价格变动的国内因素

1、促使未来价格水平向上的因素

公共服务品价格的上调对CPI上升有一定推动作用。国家发改委在7月底暂停了对各地调价项目的“两条线控制”政策,各地可以稳步地调整水、燃料、城市交通、医疗费用等公用事业和公益服务价格。这些价格的调整有利于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重要作用,纠正有些公共服务品的价格扭曲,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未来CPI上升。由于各地处于稳定因素的考虑对公共服务品价格的调整幅度不会太大,同时公共服务品在CPI中所占权重较小,公共服务品价格的调整对CPI上升的推动作用有限。

2、促使未来价格水平向下的因素

(1)粮价稳中略降对CPI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当前粮食最低收购价仍低于粮食集贸市场价格,粮价还有下降的空间。国家今年继续实行的中晚稻(包括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与去年持平,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为每斤0.72元(8月份农村集贸市场价格为每斤0.73元),粳稻每斤0.75元(8月份农村集贸市场价格为每斤0.89元)。实行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地区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7省。

另外,从粮食供求关系看,粮食供求平衡有保证。2005年夏粮增产5.1%,秋粮播种面积略有增加,初步预计全年粮食产量比去年略有增加,供需平衡有保证,粮食价格将继续稳中略降。这将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导致CPI走低,值得关注。

(2)生产资料供求关系改善,生产资料价格将逐步回落

从需求看,投资和出口增速将逐步回落,对生产资料、原材料燃动力的需求增长趋缓。随着信贷、土地、税收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将逐步降温,下半年拉动生产资料需求的动力将会减弱。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汇率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出口增速会有所回落,出口带动的生产资料需求增长也会进一步放缓。

从供给看,生产资料特别是能源、基础原材料等供不应求的生产资料产能增加较快。随着煤电油运和基础原材料领域的投资大幅增加,产能的不断形成,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生产增长将进一步加快。上半年,原油、钢材、煤炭、水泥、塑料原料等30种大宗生产资料产量增长快于市场需求增长2.5个百分点。

据商务部2005年6月组织对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供求趋势的调查,下半年,在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中,供过于求的66种,占22%,与上半年基本持平;供求平衡的213种,占71%,提高16个百分点;供不应求的21种,占7%,下降16个百分点。部分生产资料库存增加较快,6月末,国内30种主要生产资料库存额比年初上升7.5%。其出,氧化铝库存比年初上升56%,生铁库存上升45.7%,粗钢库存上升11%,水泥库存上升5%。

表9 商务部调查的300种生产资料供求平衡趋势

附图

下半年,我国生产资料的供求关系总体上将得到进—步改善,部分生产资料会由供需基本平衡向供大于求方向发展,生产资料价格将逐步回落。尽管石油及部分基础原材材料供需矛盾仍然存在,但国家为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将采取控制成品油出口等政策措施(包括暂停汽油出口退税,原则上不再批准新的原油加工贸易合同等),会使供需矛盾得到较大的缓解,减轻石油价格上涨压力。

3、汇率制度改革有利于价格水平保持稳定

人民币升值对国内价格水平造成一定的下降压力,但与此同时,主要进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也在不断上扬,所以人民币2%左右的升值,对中国经济不会构成较大的通货紧缩压力,在当前的情况下,反而有利于保持价格稳定。

三、未来价格变动趋势预测

在假设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7%,我国财政支出增大率为12%,利率和汇率保持目前水平的前提下,我们对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和CPI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一)预计经济增长率2005年为9.2%,2006年上半年为8.7%

总体上看,未来四个季度我国GDP的增长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增幅略有下降,但仍然保持在高位水平。模型对2005年三、四季度和2006年一、二季度GDP增长率的预测值分别为9.1%、8.9%、8.8%和8.6%,2005年全年和2006年上半年GDP增长率分别为9.2%和8.7%。

(二)预计2005年全年和2006年上半年CPI分别为2.0%、2.1%

未来四个季度物价增幅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将保持低位平稳的态势。模型对2005年三、四季度和2006年一、二季度CPI同比增长率的预测值分别为1.6%、1.9%、2.1%和2.1%,2005年全年和2006年上半年CPI增长率为2.0%和2.1%。

(本文为课题研究成果,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作者供职单位。部分图表有删节)

标签:;  ;  ;  ;  ;  

当前价格形势与未来趋势分析_cpi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