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条件--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_马克思主义论文

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条件--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_马克思主义论文

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条件——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周年论文,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03)02-0019-06

历史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而马克思 主义理论创新的实现则首先在于创造实现这一创新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实际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条件论。本文仅就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条件谈一些认识, 并以此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突破性的思维活动。它得以进行的一般思想基础是创新主体 应具有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观念。这一观念要求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 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 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把这种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并贯彻 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活动中去,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1.从实践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题。从实践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题 或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创新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 实践本质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的,也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经验。 今天,我们在理论上明确地提出这个要求,一方面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本身的逻辑 ,即只有把理论创新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从实践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题 或问题,创新才是现实的。另一方面则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在我们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量成果中,具有创新性质和对实际有重大意义的成 果并不多。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理论家们不能够或者不善于从实践中、从现实生 活的需要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理 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就在于,它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实际,是党领导人 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乃至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科 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把创新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讲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 论创新,这就要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创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这个 要求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并不矛盾。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在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之外,而是在这一要求之中。

理论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前提是要把这一创新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的基 础上。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正确地回答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我们能不能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

上述三个问题中,最常遇到且具根本性的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不断发 生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不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或外在现象 ,而是一种正常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合规律性的现象。形式上看,它似乎表现了提 问者对于自己或对于他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常理解的怀疑,甚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 内容和性质的确定性的怀疑,实际上则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要求 ,反映了人们对在新的条件下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的要求。它既不表明马 克思主义的内容或性质的所谓不确定性,也不表明一种把马克思主义相对主义化的意图 。总的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是以特殊形式表达的一种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 ,也是一种以特殊形式表现的理论家们在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对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求的积极贯彻。

我们能不能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这个一直以来并不成为问题的问题,近年来由于一 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上的解释学主张而凸显出来。它看起来像是理论家们的认识能力问 题,或者是一个作为认识客体的马克思主义的所谓“复杂性”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是否 承认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有着规定其基本性质的确定性内容的问题。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 主义中有着规定其基本性质的确定性的、相对稳定的内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属于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精神的内容,那么我们就不会怀疑能够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 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会否认马克思主义有着其确定的理论内容,因而也就不会坚 持一种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怀疑主义、不可知主义。

什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这是一个判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定认识是否正确的 标准问题。判断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定的认识是否正确与判断对一般对象的认识是否正确 一样,根本标准都是实践。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且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这就决定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那么 ,在承认和坚持实践标准的前提下,是否还应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对于判断 已被实践证明过是真理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它的整体,还是它的某一部分)的一定 认识是否正确具有作用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一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定认识如果符 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应该承认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当然,由于对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对于这个标准具体是什么,学者间还有不同的意 见。[1](P72-73)但是,只要承认实践这个根本标准和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定 的理论标准,对于我们是否能够判断什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就不会再 有什么疑问。

3.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贯彻于马克思主义自身。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既包括具有根本意义的直接“改变世界”的实践批判,也包括理论 批判。而理论批判既包括对一切旧思潮的批判,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自我批 判一般说来是任何科学的内在要求,因为它是使一切科学成为科学的内在条件。对于马 克思主义来说,自我批判更是它的品质与境界。马克思主义对旧世界、旧思潮的批判是 彻底的,对自己的批判也是彻底的。马克思在谈到他的批判的彻底性问题时指出:“如 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那末我们 便会更明确地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 判,所谓无情,意义有二,即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 缩。”[2](P416)“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们对于自己的理论同 对于别人的理论一样,也是要服从真理的,也应该采取无情的批判态度。这种批判的彻 底性,来源于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是以一种科学 的辩证的发展观为一般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彻底的自我批判精神是一贯的,并用 不断创新的“理论实践”表明了自我批判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意义。

自我批判是主体对于自身的一种态度,表明了主体的一种自信和自觉。自信是它对自 身科学性质的认知,进而在于确信自己能够经受任何批判。一般说来,对他人的理论的 批判是容易做到彻底和无情的,那么自我批判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是一种考验,一 种对理论的性质和理论家的自觉性的考验。因为理论的自我批判比承受外来的批判更需 要一种理论上的自觉。这种自觉在于它把自我批判始终看作自我发展的环节。历史表明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既同它始终保持与无产阶级实践的密切联系分不开 ,同它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分不开,也同它的自觉的和彻底的自我批判分不开。自我 批判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意义,体现在多方面:

第一,自我批判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要环节,是抵御教条主义侵蚀的有效 形式。自我批判最鲜明和最集中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的品质和要求。它是以辩证的发展观为其哲学基础和以对自身的现实性的不断怀疑、 对错误的不断修正为特征的对真理的不断追求,因而是对自身发展的不断追求。从这个 意义上说,自我批判同时就是对教条主义的抵制和克服。马克思主义要反对和战胜教条 主义,离不开它的自我批判。

第二,只有在自我批判中马克思主义才能保持开放性,最广泛地获得自己发展的思想 材料。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开 放性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是它实现自我批判的前提,自 我批判寓于其开放性之中。这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意识有可能是在其他科学 或思想体系的影响和启发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甚至就贯穿于对其他思想体 系的批判中,而对其他思想体系的批判和它的自我批判都是其开放性的基本实现形式; 作为过程的自我批判和作为结果的新理论新观点的形成总是包含着对其他科学或思想体 系中的思想材料的批判性吸收。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又是它实现开放性的 内在根据。理论的自我批判表明了对外开放的胸怀,决定了它从其他思想体系获取自己 发展的条件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本身就是一种开放,一种 以发展的要求和自觉性为内在根据的特殊形式的开放。

第三,自我批判能够使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状况有一种更冷静、更客观的 观察,从而使我们在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始终保持一种科学的态度。在对马克 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和经验的认识上,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在事实上因而也在理论上 我们承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自己的理论是富于自我批判精 神的,但是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和经验的认识和阐释上,又往往未能反映出他 们的这一理论品格,因而给予人们一种似乎他们缺乏自我批判这样一种印象,似乎他们 的所有论点、结论总是有效的这样一种印象。其教训是,如果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不能 够对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的本质和意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把它看做为马克思主义 的内在品质和推动其发展的能动力量,我们就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历史经 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所以,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自我批判的理论品质来看,还是从由此决定 的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应具有的一种批判性态度(它实际也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自我 批判)来看,都应该承认自我批判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

二、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

营造一种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问题,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是一个马 克思主义发展的政治生态学问题。社会环境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有决定性意义。 社会环境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性质、文化的和意识形态的 管理体制与政策、历史传统和科学教育的现实发展、改革和开放的程度等都属于社会环 境范畴。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社会条件。但是,在改革中 我们同样面临着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的任务。

1.关于社会制度环境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环境因素中, 社会制度是最根本的。一般说来,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最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 展,是使马克思主义在我们的事业和意识形态体系中处于指导地位的根本保证。马克思 、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占统治地位 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3](P98)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规定一定思想在一定社会居 于统治地位的物质的社会基础。就马克思主义而言,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处境当然是 其他社会制度下的处境所不能相比的。但是,在关于社会制度对于马克思主义存在和发 展的意义上,我们应确立一种辩证的观点。

一般意义上,社会制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一种决定其存在境况和发展的可能与方 向的基础性因素。进步的社会制度是进步的文化发展的动力。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社 会主义的先进社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但是,无论是就社会制度对先进文化 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作用而言,还是就其对先进文化发展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推动作用而言 ,它们都不是自动发生的。在社会制度与一定性质的文化、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发展之间 存在着一个张力。在它之内,文化、科学或意识形态怎样发展和发展的程度取决于一系 列的因素,取决于这些因素的具体的辩证的运动状况。无论是社会经济制度还是社会政 治制度,对于文化、科学及意识形态发展的影响往往不是直接发生的。直接性的影响发 生在这一制度下的社会矛盾的具体运动中,发生在社会政治生活特别是表现这一生活的 文化的和意识形态的管理体制和具体的方针、政策中。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良好社会环境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恶劣社会环境,激烈的社会矛盾和斗争 ,同样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社会力量。这种看起来矛盾的现象,我们只能到马克思 主义特有的实践的和革命的本质中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一定社会制度环境的关系告诉 我们,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先进社会制度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方面,还有 许多工作要做。一方面,我们应在既包括基本社会制度又包括其他社会因素在内的社会 环境总体中,甚至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中,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 新与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即既从社会的现实实践方面去理解 ,也从理论家的素质和理论活动方面去理解。在关于社会制度乃至整个社会环境与马克 思主义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那种对于“社会决定”的直观的、客观主义的理解是错误的 。

2.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积极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政治环境。人类文 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为人类在政治领域创造出来的财富 ,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人 类文明的有机整体,并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按照历 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文明决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后者对前者又具有反作用。在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对政治文明具有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和革命的意识形态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相对于物质文明,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决定性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 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本方略。”[4](P31)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共产党执政经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就如何 进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所作的重要论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正确的思想路线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 基本路线,不仅经济、政治、文化取得了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同时获得发展,产生 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又 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 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在一般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 新的决定性意义的同时,应该特别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治制度以外的文化 和意识形态管理的政策与体制方面的问题。这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影响是最直接 和最强烈的。目前,在我们已经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 前提下,所谓改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社会环境,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是通过改革进一步优 化我们的政治生活环境,特别是建设健康民主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管理问题。建国以来, 我们在文化、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遭受某些挫折和失败的主要教训,是由于执行了错误 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我们在文化、理论和意识形态管理的政策方面的错误根本说来 是由于路线上的错误造成的。今天,思想和政治路线搞对头了,但在政策和体制方面还 存在着不适应甚至制约科学、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因素,还存在着某些影响科学家 、艺术家和理论家们的创造积极性发挥的消极因素。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理论创新 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不但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 线,而且还要通过改革,通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消除这些消极因素。

3.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单位的类型

马克思主义研究单位类型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的一个十分具体的方 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体制问题。面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任务,探讨一 下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求的研究单位类型是必要的。

目前,我国有四类马克思主义研究单位,它们是:纯粹研究型、教育研究型、文本研 究型和政策研究型。纯粹研究型以国家和省、市社会科学院辖下的马列主义研究所或其 他名称的理论研究单位为代表;教育研究型以各大学所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单位为代表 ,其特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与研究有比较密切的结合;文本研究型在国内主要有两大 研究单位,一是中央编译局,一是中央文献研究室,所从事的是更为基础性的马克思主 义研究工作;政策研究型是中央和各省、市的政策研究室,其特点是直接把理论与具体 的实际结合起来思考,并有大量的机会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成果直接反映在领导的决策 中。四种类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第一种类型有比较集中的研究时间,但直接接触 实际的机会相对少一些。第二种类型虽然可以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结合起来,并可 通过教学过程激发创造灵感,但也具有脱离实际的缺陷。第三种类型的研究方式类似于 国外存在的“马克思学”,其优势与缺陷同样明显。优势方面在于它能够掌握大量的关 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资料,甚至是第一手的和最新的资料;不利的方面在于这种编译研 究方式也往往限制了研究者的理论视野。第四种类型的缺陷在于从事理论研究的时间相 对少一些,因而理论研究的深度往往不够。但是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质,在实现马克思 主义理论创新方面可能性也是最大的。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而言,这四种类型都有不 够完善的方面。对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改革,通过各类型单位之间的密切交流而 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

三、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问题。主体问题的实质是主体的创新能力问题,在广 泛的意义上是理论家的素质问题。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

1.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个人主体是否可能的问题

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来说,问题之一是个人主体是否可能的问题。理论上讲, 任何理论家只要具备了创新的能力和素质就有可能实现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 新问题上,道理也是如此。而实际上,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和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都做出了贡献。但是,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现过程,可以 发现被认识到的和被记载下来的属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外的理论家个人的理论创新 是很少的。这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过程考察不够深入的问题,也有实际 的原因。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特殊科学和思想体系与其他科学或思想体系的差别。在 后者中,科学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个人的作用表现得十分突出。它们的发展史基本上是 科学家或思想家、理论家个人的发现和创造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实现, 理论家个人的作用表现得并不突出。与其他科学和思想领域相比,这就造成创新实现问 题上的“主体性”差别。在这一点上,把原因归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是不恰当的。它是由马克思主义这一特殊科学和思想体系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马克思 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一种革命的意识形态,是属于一个特殊的阶级的 ,并且是属于迄今为止的一个最先进的阶级的。它不仅是科学的,而且规模宏大,在15 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其影响是其他任何思想体系不能相比的。这就 决定它的创新对于主体素质和能力有比其他科学和思想体系更高的要求。所以,它的创 新特别是重大创新就往往是理论家集体努力的结果,而很少是理论家个人所为。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一般地否定理论家个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和理论创新中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问题上,有必要谈谈领袖个人的作用问题。领袖是一个集 团。无产阶级领袖作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上的代表,他们是一批具有非凡智慧、 高尚品德、特殊能力和丰富经验的个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问题上,由于他们的素 质、特殊身分、经历和地位,他们比普通个人和理论家可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理论创新 的资源和把它转化为实际的创新。所以,一般说来,领袖个人特别是领袖集体比普通理 论家个人实现理论创新的可能性更大。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 论以领袖的名字命名是有根据的,它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领袖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特殊贡献分不开。但是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对此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不能认为所有的政治领袖个人比所有的理论家个人都更具有理论创新的才能。对于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做出贡献的政治领袖,除了他们具有政治和实践方面的优势以外, 他们还需要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二是,无产阶级领袖在理论上的突出贡献不应被简单 地看做为纯粹个人的。他们的理论贡献当中包含着群众和普通理论家的智慧。领袖作为 群众的政治上的代表,具有总结和反映群众创造的责任和能力。所以,把重要的马克思 主义理论创新看做为“群众智慧的结晶”和“全党智慧的结晶”,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应该指出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进行具体分析时,注意到理论家个人与领 袖个人之间在实现创新问题上的差别,这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它绝对化则是错误的。我 们看到这种差别,唯一的目的是探索一条能够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家的现实道路。

2.创新性理论家素质和理论家类型分析

理论创新的实现当然与理论家个人的素质有关。首先,理论素质是一个人能否成为理 论家的基本条件。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来说,他的理论素质首先是而且主要是马克 思主义的理论修养。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称不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更不可能谈什么马 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现只可能属于那些有着深厚马克思主义理 论修养并与实践保持密切联系的人。其次,政治素养对于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 个人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条件。从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的角度来说,把理论修养问题 作为首要问题是理所当然的。而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革命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解放 的思想武器这个角度,对它的理论家就不能不提出政治上的要求。谁若不接受这种要求 ,谁就没有资格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以,对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来说,马克思主义理 论修养的要求与无产阶级政治修养的要求是一致的。很难说,一个政治上很弱的人能有 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我们也很难把一个虽懂得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脱离实际 、脱离政治的人看做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有出息的理论家。第三,一个创 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 ,他或者做一位理论—政治家,或者做一位政治—理论家。两者都具有实现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的才能,尽管后者通常比前者理论创新的机会和可能更多一些。总之,马克思 主义理论家不应该是脱离实际的理论家。

3.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成长道路

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应该是创新型的理论家。要成为这样的理论家,应该特别 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2001年8月31日,江泽民在与军队高级 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时明确提出“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 法”。这个命题和方法论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 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原 则为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成长指明 了道路。江泽民提出“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针对的是 以往存在过的以书本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不能不承认,我们有相当多的理论 家是“从书本中讨生活”的理论家。脱离实际可以说是我们以往理论研究的通病。不从 书本中解放出来,不把我们的研究与现实实践和现实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不但谈不上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甚至连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理论工作者的资格都不具备。

第二,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自觉意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 觉到创新对于我们的各项事业发展的迫切意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 创新及其他创新。理论创新对其他的一切创新具有基础的和指导的意义。但是,长期以 来,由于一些理论家理论创新的意识不强,所以其所取得的各种形式的理论研究成果中 真正具有创新性质的并不多,大量的表现为重复性劳动。要迅速改变理论界存在的这种 与形势不相适应的状态,首先就要树立一种理论创新的自觉意识,一种与时俱进的马克 思主义发展观。

第三,要有深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深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实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条件,是理论家获得创新能力的基础。要打好这个基础,首 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要改变当下一些理 论家尤其是青年理论工作者人坐不下来,书读不进去,学风浮躁的情况;其次,马克思 主义理论家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知识,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规律 ,提高理论创新能力;再次,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现实发展的研究,善于从马克思主义 新的发展形态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从我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中学习马克 思主义,从中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鲜经验。

第四,应具有更加广泛的科学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应该是一批知识极为广泛的人 。他们不但要懂得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要懂得自然科学;不但要有现实的知识,而且要 有历史的知识。要改变我们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知识面过窄的问题。各高校、 各研究单位、各级党校和干部管理部门都应切实注意探索培养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 作者的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有效途经。

收稿日期:2003-01-20

标签:;  ;  ;  ;  ;  ;  ;  ;  ;  ;  

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条件--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_马克思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