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县中医院;四川阿坝623200)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由此可见牙痛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造成多大影响。牙痛真的是别人感受不到的但是却痛到不能吃饭,甚至严重了连话都不能说的,简单的吃止痛药是暂时的,并且是药三分毒,吃多了药物对我们的身体也不好,我们也不敢吃那么多.目前针对牙痛的治疗方法较多,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镇痛消炎等西药进行治疗,但是从实际的治疗来看,所取得的效果欠佳,很难发挥立即止痛的治疗效果,并且病人对药物具有依赖性,经常会出现停药后又出现疼痛的症状,使病人承受巨大痛苦。而中医针灸治疗牙痛具有独到见解,下面详细进行介绍。
1.中医对牙痛的认识
牙痛是指引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以牙齿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口腔疾患症状,多见于西医的牙周炎、牙髓炎、龋齿以及牙本质过敏,当牙齿遭受冷热、酸甜等刺激后,可导致疼痛发作或症状加剧。中医学将牙痛归属于“牙宣”“牙槽风”等范畴,依据辨证分型,通常可将牙痛主要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等类型[1]
风火牙痛:此种牙痛多见于初期根尖周炎以及急性牙髓炎,病人牙痛呈现的主要特点是遇风发作或症状加重,遇冷时疼痛减轻,遇热加重,牙龈红肿,还可同时伴有口渴、恶寒以及发热等症状,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胃火牙痛:此种牙痛多见于化脓性根尖周炎以及冠周炎,病人疼痛剧烈,牙龈红肿程度严重,部分病人还会出现溢脓的症状,还可同时伴有口臭、口渴、便秘、尿黄等胃热症状,舌红苔黄,脉滑数。
虚火牙痛:此种牙痛多见于慢性牙周病,老年人为高发人群,有时也见于年轻人。病人牙齿多为隐隐疼痛,且疼痛多为间歇性发作,白天的疼痛程度较轻,而在午后或者夜晚时的疼痛程度加重,牙龈不存在明显的红肿,但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多伴有牙齿松动症状,咬东西时感觉无力,或者出现牙龈出血症状,患者还会同时伴有口干咽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阴虚火旺症状,舌红苔少,脉细数。
2.牙痛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从整体观念出发,中医认为牙痛的产生与肾虚火旺、外感风邪以及胃火炽盛等原因所造成的,病人接受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止痛,因此遵循“不通则痛”的原理,应当注意驱邪外出、扶正祛邪以及清热通络为主。下面对不同类型牙痛的针灸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1)胃火牙痛:当病人过多食用辛辣肥甘食物后,可导致胃火之邪上扰,牙根处的邪气聚集,经络受阻,不通则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因为胃火所导致的牙痛,应当进行通络泻火,针灸取穴太阳穴、内庭穴以及下关穴,主要是太阳穴属于经外奇穴,此位置的浅表处分布着上颌神经颧颞支,而深部分布着下颌神经肌支,属于治疗牙痛的经验效穴;下关穴为胃、胆经的交会穴,位于足阳明胃经,而经脉足阳明胃经可发挥“入上齿中”的功效,针刺该穴位可发挥通调气血的作用,而透刺太阳穴至下关穴,能够直达病灶,通经活络的作用更强;内庭穴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而荥穴清热,可有效清泻胃火,治疗牙痛。
针对胃火所导致的牙痛,治疗应当遵循清胃泻火的原则。使用针灸治疗可取太阳透刺下关穴,同时配内庭穴。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在施针部位进行局部消毒,取0.35 mm直径、长度为75 mm的毫针对太阳穴进行直刺,刺入深度为3分,随后将针尖向下,取30°进行斜刺,透过颧骨内孔刺入到下关穴,得气后,病人会感觉到较为强烈的酸麻和沉胀感,随后采用泻法,留针时间为1h。
(2)风火牙痛:此种牙痛是因外感风热邪气、风热外袭多导致的,因此治疗应当遵循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原则,可选择针刺万应穴、翳风穴。万应穴位置在耳屏前,有上下颌支以及三叉神经分支经过,使该穴位通于上下齿,因此对此穴位实施针灸,能够充分发挥祛风解热、消肿止痛以及调节局部气血的功效,通络效果显著;而翳风穴属于三焦经学,同时也是祛风要穴,通过针灸此穴位能够有效清泻三焦之火以及入侵的风邪,可直达病灶,发挥止痛作用[2]。
具体操作方法: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距离耳门穴1分处就是万应穴,患者取坐位后,保持张口状态,对针灸穴位皮肤实施消毒,取直径0.35 mm、25 mm长度的豪针,刺入穴位深度为5~8分,刺中穴位后,会感觉到针下存在落空感,随后刺入翳风穴,深入为3~5分,得气后,病人牙根可出现沉胀麻木的感觉,留针时间为1h,中间行针1次,采用平补平泻的施诊手法。
(3)虚火牙痛:此种牙痛多因素体阴虚、虚火上炎所引起的,肝肾阴虚,不荣则痛,治疗应遵循滋阴降火为原则;太虚、照海均为常用的足少阴肾经,主治肾虚证,悬钟穴为足少阴胆经,有效发挥滋阴补肾、清热生气的功效
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后,对局部皮肤实施消毒,取直径0.35 mm、25 mm长度的豪针,刺入深度为3分,得气后,可出现麻木感,留针时间为1h,采用平补平泻的施诊手法。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能够对中医针灸治疗牙痛形成了一定了解,针灸在治疗牙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效果优良,见效快。但应当注意的是,导致牙痛产生的原因较多,一定要依据具体的牙痛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还需要积极治疗诱发牙痛的原发病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口腔卫生与牙齿保护,避免咀嚼过硬食物,减少冷热、酸甜的刺激。
论文作者:任红
论文发表刊物:2019年5月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