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股市与西方资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市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西方资本总量上来看,1993—1994年新兴国家市场上外资的第一次汹涌,只不过是西方流动资金的一次小试牛刀。有人相信,潮水还会再来。
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股市正处于一个微妙的阶段。用证券市场上的一句术语形容,即好象是在回档整理。如果说1993年是新兴股市的大牛市,那么自94年以来到今天,发展中国家的证券融资市场似乎跌入了熊市。何时能走出低谷?无数人在期待和盼望。但仅凭人们的愿望和想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当今的世界经济几乎已经连为一体,发达国家打个喷嚏,发展中国家就要感冒。为了证明新兴股市受西方资金流动影响的程度,本文特将两年来新兴股市的大致历程做一扼要描述,以从宏观环境方面观察一下两者的关系。
第一次浪潮
90年代前社会主义国家兴起的改革潮以及拉美国家的改革与开放,对陷入经济衰退中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闲置资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这些国家新兴证券市场的诞生,使西方资金的输入有了直接的通道。在短短两年间,国际资本发生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流动,涌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从90年代初的400多亿美元猛然增加到1993年的1600 亿美元和1994年的1730亿美元。
应当说新兴国家股市的兴旺与私有化浪潮及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有着直接的联系。90年代初,为了摆脱衰退和减轻银行的压力,西方许多国家政府都采取了低息政策。1993年7月,美国政府30 年期的国债券利率从1992年11月的7.76%降到了6.66%。该利率历来是美国长期利率的基石,它的下降导致抵押贷款利率和公司债券利率等长期利率的下降,也导致美国一些私人投资者纷纷从银行取出存款,寻找其他收益较高的投资渠道,而经济增长相对较高的一些新兴国家便成了投资者们的众矢之的。
1990—1994年新兴股市股价指数变化(%)
市场
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
阿根廷 207.13710.58-53.47-23.06
巴 西 308.28
2315.96
1015.585437.20
1059.65
智 利 54.00112.88 10.06 43.24 38.56
哥伦比亚42.66258.09 39.59 49.85 18.80
墨西哥 50.10127.65 21.77 47.92 -8.72
秘 鲁-288.20273.00 149.49 52.07
委内瑞拉
549.31 63.9532.21 34.88
中 国 -12.87
6.84 -22.30
韩 国 -23.48-12.24 11.05 27.67 18.61
菲律宾 -40.99 76.73 9.06 154.42-12.84
中国台湾
-52.93 1.56-26.60 79.76 17.36
印 度 23.90
23.59 29.47 8.58
印 尼 -10.02 9.94 15.77 98.04-23.85
马来西亚11.27132.7774.02 -5.32
斯里兰卡99.10 76.20-31.00 74.51 -0.25
泰 国 -30.29 16.07 25.59 88.36-19.18
希 腊 102.86-13.12-16.97 42.59 -9.36
匈牙利 -1.50 19.65
约 旦 -13.83 24.38 29.90 21.98 -9.40
尼日利亚57.95 52.59 41.28 39.38 42.83
波 兰 13.201095.25-39.92
葡萄牙 -34.79 -7.73-17.1811.45
土耳其 50.45 19.91
津巴布韦
162.64-14.41-55.69 168.65 35.93
资料来源:本刊资料室
1991—1994年净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金额(亿美元)
年份199119921993 1994
外国直接投资 368 471 666
779
证券股票投资 76 142 469
395
私人债务 185 414 457
555
但如果说发达国家的资金是由于低息而导致了外流,不如说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浪潮。以墨西哥为例,从1988年到1993年,5 年期间,600多家国营企业被拍卖掉了300多家,而匈牙利自1991年计划实行私有化的22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到1994年9月已被卖掉了将近600家。国营资产大拍卖,对西方私人资本充满了诱惑和魅力。
1993年,闸门打开了,美国的私人资本犹如汹涌的潮水,饥不择食地扑向海外。在这一年里,美国从事国外投资的机构大增,专门进行国际投资的共同基金公司数目从232家增加到404家,资金从385 亿美元增至1140亿美元。一年内,美国投资者向国外投出了将近1300亿美元,几乎每个阶层的美国人都卷入了这股海外投资的热潮,平均每个老人、妇女、幼儿向外投出500美元。这个数字是1992年投在国外550亿美元的两倍多,是1988年130亿美元的10倍。
不仅美国,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也加入了这场投资或投机大潮的行列。其结果,在1993年投入世界股票市场的大约1600亿美元中,1/3涌入了新兴国家股市。从1990年到1993年,美国在10个亚洲和9个拉美股票市场上净购入了价值1270亿美元的股票。加上债券和其他形式的投资,从1991年到1994年,流入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资金平均每年达到1000多亿美元。世界银行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追踪的25个新兴国家上市的股票,其全部市场资本总额从1993年初的4850亿美元增加至1994年5月份的8750亿美元。
如此大量的资金猛然涌向新兴国家,一时间搅得这些国家的证券市场动荡不安。两年之内,从亚洲到非洲,从拉美到东欧,各地股市都演出了一幕幕既刺激又惊恐的场面。
毫无疑问,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新兴股市的一片高涨。热点当属墨西哥、波兰和香港。 在拥有2000 亿美元的拉美最大的证券市场墨西哥,1993年股票价格上涨了63%。海外投资者几乎购买了墨西哥股市50%的股票和墨西哥政府发行的25%的债券。直到1994年6月, 美国萨洛蒙兄弟公司还以私下安排的方式为墨西哥航空公司筹集了5000万美元的5 年期债券。
在拉美第二大股票市场上,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股票交易所到1994年快要结束时的股价上涨了50%。在阿根廷,从1988年到1993年,股票的年均收益率接近100%,1993年证券市场价格上升了53%。 而被认为拉美新兴市场中最好的投资场所智利,其股票交易所的实际盈利率为30%。秘鲁利马的股市年平均盈利率也达到了52%。
在东欧,波兰华沙股票交易所的股价从1993年4 月开始居然一气上涨了9倍,到年终时其股票指数上升了700%,成交额达到77.5万亿兹罗提(约合38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了33倍,上市公司的数目也从1992年的16家增加到22家。在股市最热的11月份,数万股民涌向西里西亚,抢购被私有化了的西里西亚银行股票。该股票上市价每股为50万兹罗提,结果经一炒再炒,股价最后涨到675万兹罗提,上扬13.5倍。 鉴于波兰的形势看好,美国波士顿的先锋集团已组织了一笔5000万美元的风险基金以在波兰的公司中持股。
在匈牙利,波兰的股票热也使其早先被视为废纸的股票一下子扬至青云。到1993年底,布达佩斯股票交易所的指数直冲1269点,在半年中上涨了1.9倍,创造了历史的最高记录。乘着这片大好形势, 匈牙利还与法国为首的财团签定了3.5亿美元的合同,建设东欧最大的收费公路。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高尔基公园附近的一间大房子里,商人们每天聚会两个小时,买卖由政府拍卖的3个月和6个月期的俄罗斯股票,并在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个27.5亿美元的市场。
自从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之后,这些国家创造的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使乐观的西方研究人员预计将有多达5000亿美元的资金注入此地。但摩根公司的经济学家估计,1995年东欧所能得到的净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至多550亿美元。
1993年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方还有土耳其的安卡拉,其股票价格先是上扬了500%,随后又回落了25%,使全年股票价格平均上涨234%。
非洲也没有被人遗忘。尼日利亚的首都被某些欧美投资者看作是投机的天堂。1992年,两位纽约的投资专家指出,尼日利亚在80年代中期为偿还42亿美元贸易欠款而发行的期票开价低了。所以,他们决定成立尼日利亚新兴市场基金,以便向尼日利亚中央银行购买这些期票。他们很快就取得了成果,基金的期票价格在一年内从1000美元上涨到1500美元。实际上,这些年里,北方的投资者们一直在盯着非洲。加纳、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赞比亚和肯尼亚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每年都高于5%,远远好于陷在衰退泥潭中的欧美国家。于是, 一批纽约和伦敦的投机家们便移军非洲。结果,1993年,南非约翰内斯堡交易所的股票指数上涨了26%,尼日利亚上涨了41%,毛里求斯上涨67%,加纳上涨116%,肯尼亚上涨了117%,津巴布韦上涨了161%。
火爆亚洲
亚洲特别是东亚由于经济发展迅猛,受到了投资者的格外青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在1992年以前,亚洲的证券市场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资金流入。亚洲股市主要是由以华侨为主的地方投资家和欧洲的机构投资者来决定股票价格的。然而进入1993年,仅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 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五个市场上, 总交易额就比上一年猛增139%,达到了4840亿美元。
首当其冲的是美国资本。美国人早先在亚洲主要购买的是日本股票,1991年其数目达到了139亿美元的高峰, 然而1993年形势发生了大变,美国人购买日本的股票减少到37亿美元,而从其他亚洲国家购买的股票额却从1991年的11亿美元猛增到近100亿美元。其间, 日本人也不甘落后。1993年岁末,日本通过亚洲股票基金购买的股票从几千亿日元直达1万亿日元。 这使以香港为首的东南亚新兴股票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爆式的繁荣。
在诸多的美国投资公司中,一向被誉为具有冒险精神的摩根-斯坦利公司一马当先,最先将其亚洲总部由日本东京迁往香港。 从1993 年10月起,在摩根-斯坦利这股旋风的鼓动下,东亚股市开始全面上涨。香港的恒生股票指数从7000点起步,两个月之间直冲12000点。
一年下来,香港股市暴涨了121%,泰国103%,菲律宾133%, 马来西亚126%,其股票的综合指数上升了1.98倍,1994年1月5 日达到了最高值1314。新加坡由于股市比较成熟,上市公司已不多,所以只上升了0.59倍。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股市的综合指数急剧增长了1.14倍,全部股票的市盈率都在20倍左右。其政府甚至做出规定:新上市的股票都要以13倍于初始市盈率的价格出售。
在拥有1700亿美元资本的台湾股市,外来资金受到限制,所占比例不得超过股票总额的10%,但1993年外来资本总额还是从50亿美元上升到75亿美元。在韩国,外国人的投资额从1992年的30亿美元上升到70亿美元。印度股市的兴旺主要是由于本国中产阶级手头拥有资金,但外资的涌入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在马德拉斯炼油公司出售其23%的股票时,超额认购额多达30多倍。
越南也没有被美国人忘记。1994年9月, 弗兰克林资源公司开设了9800万美元的坦波顿越南机会基金公司。这已是正在进行交易的第四个越南基金组织。总数加在一起,西方投资者在还没有股票交易市场的越南已投入了2.4亿美元的资金。
受这股投资潮水的影响,中国股市对外发行的B股票也火暴一时。 在1993年11月的一周时间里,上海的B股平均每天上涨14%, 日成交额1300多万美元,市盈率达到18倍。与此同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H股也热得烫人,大部分新股都被超额认购,其中, 昆明机床厂的超额认购量高达626倍,在香港股市引起极大的轰动。 投资者们大有猛虎下山饥不择食的样子。
一年下来,西方投资者们几乎全都大获全胜。美国《福布斯》杂志跟踪的56家共同基金公司中,收益率最低的是日本基金公司,只有23.6%,而所有国外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率为55.3%,有几家基金公司的收益率超过了100%, 美国列克星敦战略投资基金公司成绩尤为显著,它的国外投资收益率高达270%。
设在日内瓦的摩根-斯坦利国际资本公司连续两年编制了新兴市场前200家效益最好的公司名单,并按其市场价值排了名次。 位居榜首的是墨西哥电话公司,其股票市场价值在一年内增长了35%,到了1994年2月达到了389亿美元,尽管到5月旋即下降到329亿美元。第二名是韩国的电力公社,其市场资本总额为208亿美元。 印度尼西亚的水泥公司、烟草贸易集团和尤尼莱佛公司的市场价值都获得了最大的增长,1993年的增幅都超过了700%。泰国第一金融公司的市场价值上升了191%,菲律宾马尼拉大都会信托银行的市值增长了234%。
与美国国内相比,其基金公司的收益率只有13.7%,道·琼斯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指数只上升了14%,股票交易的收益率为9.6%, 虽然这个数字并不意味着坏年头,但在41个国际股票市场上,美国名列倒数第二,仅高于遭到通货膨胀折磨的委内瑞拉。1993年,西方资本创下了海外投资高效益的历史记录。
大崩溃
然而好景不长,暴涨之后必有暴跌,股市投机性的本质必然导致这种结果。另外也确实有几件事,给这次投资大潮蒙上了阴影。1993年之后,西方国家经济走出低谷,对资金的需求量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从1994年2月开始,美国在3个月内一连3次宣布提高利率。到1994 年底,美国先后6次调高利率,使利率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其结果直接导致了部分基金公司外投资金的回流。这无疑是抽去了已经摇摇欲坠的过热股市的一块柱石。在全球债券市场最先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之后,股市大幅度的回落开始了。
从1994年1月起,亚洲股市开始全线崩溃。先是马来西亚的股票从1月5日的1300多点直泻1月25日的1000点。接着香港的股票指数从2 月的12785点天价猛落至4月的8000多点,降幅达30%。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国有企业H股股票价格也一落千丈,广州造般厂的H股价格暴跌了54%,马鞍山钢铁公司和上海石化公司的股票价格分别下跌了45%和36%,青岛啤酒的H股表现颇为出众,但其价格也下跌了29%。
受此影响,1994年下来,上海和深圳两地B股指数平均下降了39 %,3有一半以上的B股价格落到发行价之下,相当一部分B 股的价格甚至跌破了本公司每股净资产额。
继1994年春亚洲新兴股市的第一场萎缩之后,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爆发,终于导致了新兴股市的第二轮大收缩和大跌荡。在亚洲,影响最厉害的莫过于泰国。由于涌入泰国的外国资本大多是短期资本,其数额占到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5%(比墨西哥的8.4%还要高),所以,当墨西哥的危机波及时,今年1月12日和13日这两天, 泰国也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外资大出逃。泰国货币铢的币值严重贬值,其银行利率在一夜之间上升了35%,而股市价格却一路下跌,一天之内就下跌了41.35点。
墨西哥危机真可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1995年新年过后,两年中全球汹涌一时的资本潮水,终于缓缓退去。以香港股市为例,自去年跌到7000多点之后,至今在9000点左右徘徊。尽管如此,1994年净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还是达到了创记录的2270亿美元,其中私人资本1730亿美元。与1993年相比,1994年新兴国家的股票市场以美元计算平均增长20%,尽管这一总量的增长不等于某些市场遭受的巨大挫折,如土耳其股市萎缩了50%,中国股市萎缩了48%,以色列萎缩了30%。
潮水还再来?
1988年以来,从发达国家流往发展中国家的股票资本增长了19倍,虽然新兴国家今天在世界股市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5%,但有人估计,到2010年,这个比例将上升到44%。但是,由于墨西哥危机的发生,新兴国家的神话被打上了一个大问号。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的高速度和回报率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墨西哥的教训,也在思考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投资者在本国市场之外的股市投入的资金大约为1.5万亿美元, 其中大部分流入了发达工业国家。日后新兴市场是否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在,需要对世界的基本形势重新把握。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两年里这一私人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其主要动力并不是因为发达国家利率的升降或经济的衰长,而是由于全球澎湃一时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思想以及新兴国家私有化的浪潮。
不能不承认,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投资者在这一轮出击之后,改变了原先的某些看法,也不能不说新兴国家此刻不在重新考虑开放与改革的问题。跌荡和风险往往令改革者却步,并将使保护主义再次抬头。
从西方资本总量上来看,1993—1994年新兴国家市场上外资的第一次汹涌,只不过是西方大流资金的一次小试牛刀。尽管当股市价格达到高峰时,涌进来的资金可高达上千亿美元,但这笔资金在整个世界流动的投资资本中不过是个零头。
有人计算过,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从1990年的310 亿美元猛增到1993年的800亿美元,这笔数目看来挺大,但即使将1990 年以来的全部净投资加起来,也不过仅仅只占富国资本总额的0.5%。 直接投资的情况如此,证券投资的资金流动量也大致如此。从总的情况看,目前西方流出的资本特别是流入新兴股市的资本仅仅是发达国家总资本的凤毛麟角。
以当今世界海外投资的大户——美国养老基金来看,其总额高达3.6万亿美元,然而最近两年里流入亚洲的数目仅以几十亿美元计,真正的大股资金还远远没有出动。为了使这笔资金获得更大的效益,基金的管理人员正千方百计地将钱投入获利最高的领域,而蓬勃发展的新兴工业地区便成了美国养老基金的战略投资目标。所以,只要亚洲国家不发生墨西哥一类的经济动荡,其融资前景便不容悲观。
基于这种事实,对于西方那些较长眼光购买新兴市场股票的投资者来说,眼前的动荡几乎无关紧要,某些投资者甚至会把这场退潮看作是一次购买的好机会。无论如何,高速发展的亚洲经济是股市繁荣的坚强后盾。潮涨潮落是自然界的规律,也必然是资本市场的规律。落潮孕育着上涨。可以肯定在不长的一段时间过后,无论是短期投机者还是长期投资者都将会卷土重来。现在,一些迹象已经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