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住宅景观设计的探索与研究论文_徐娜

生态住宅景观设计的探索与研究论文_徐娜

青岛朗成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文章首先对住宅生态景观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接着分析了生态住宅的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最后重点讨论了生态住宅景观设计。

关键词:生态住宅;景观设计;探索与研究

1.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对于生态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剧,如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各种资源濒临枯竭,绿色植被破坏减少,尤其是近几年日渐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这些问题的加剧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之间只有相互依存且相互制约才能不断良性发展。因此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建设中,要约束人类的无度行为,要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住宅生态景观设计理念

2.1重归人性

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需要运动、休息;人离不开水,人爱玩火;爱采摘和捕获;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了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需要安全的同时需要挑战;人爱走平坦的道路也爱涉水、踏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2.2重归生态

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有一定的生态规律,它会告诉你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渎;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健康、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险、恐怖、凶煞的。同时,大地景观的足迹、道路、门和桥,墙和篱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文理和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恨,人类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

2.3尊重区域文化

住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建筑风格多为现代建筑风格,各地区在建筑装饰上也强调要突出地方特色。绿化设计首先应该从这一大的前提出发,做到不同地域和建筑形式的绿化各具特色。特色是绿化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和对户外活动的要求不同,作出不同设计。景观设计要尊重地方性特色,这种地方性特色是由环境形态与当地不同气候、环境、地理特征并综合了当地人们生活习惯而形成的。景观设计与地域环境相融合是关键,这样才能做到只属于本地的设计,而不是一种适用于各个地区的设计模版。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映射,现代社会同传统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造成人们对本土文化重视程度的降低。但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会更深层的理解设计的本土文化问题。

3.生态住宅的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

3.1景观设计自然多层次的原则

因地制宜是生态住宅景观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尊重自然,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这样不仅节约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能营造自然的景观,使空间有变化,有层次感,更富有诗情画意。其次,选择地域性植物树种,在园林绿化上尽量选择适宜生存的乡土植物为主。

3.2住宅内外环境立体化原则

运用“景观生态网络”的设计理念来规划设计绿色生态型住宅住宅景观,赋予住宅住宅景观空间的立体化、多样化和网络化。住宅内部绿化与外部环境景观连接成绿色网络,内外景观交融,和谐过渡和延续,使得住宅外部也成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同时住宅围墙绿化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住宅住宅环境。

3.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

在住宅住宅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合理梳理自然景观要素,例如:地形、水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始终要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居学、景观生态学、植物学、社会学、美学等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人与自然界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使景观设计更加符合整体生态环境,不仅要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诗情画意的住宅景观。

3.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性化空间是指能满足人在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需求的生存空间。住宅住宅的景观环境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石缝和浅沟里寻找小动物;买菜回来的老人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住宅绿化要依据人们的需求来设计。

4.生态住宅景观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4.1种植设计

4.1.1构造空间,疏密得体

在住宅植物设计中,以植物配置围合出开阔和幽静的疏密空间,以及运用园林植物的体型、色彩衬托建筑,创造出观赏美景的最佳视线。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其空间处理可分为上、中、下层及地被栽植。上层栽植以大乔木为主,如栾树、木棉、杜英、大王椰子等;中层以小乔木植物为主,如夹竹桃、鸡蛋花、含笑、小桂花等;下层以灌木为主,如杜鹃、扶桑、马缨丹等,最下层覆盖草皮地被。

4.1.2注意植物的生态习性

由于绿地比起公园,风景区等绿地而言,其局限性相对明显。避免形成不适合下层植物生长的“覆层混交”。除了在树木的株行距上注意调整外,还要严格选用耐荫品种。

4.1.3塑造植物,形色兼备

利用修剪的绿篱,丰富层次,勾勒轮廓,作为背景是近年来植物造景比较灵活运用的一种手法。绿篱宽度从一,两米直到七,八米,选用叶色奇特,鲜明等不同品种的绿篱。

4.2硬景设计

住宅中,开阔的广场,华丽的铺装,木质花架,欧式亭廊,应有尽有,给住宅里的人们创造轻松、休闲的生活空间。但是如果广场位置不合理,距离住宅太远,导致其使用权仅供周围部分人使用;再者,偌大广场没有一棵树遮阴,导致使用率降低,这都不是生态住宅园林该有的。另外,要充分利用宅间距,规划成组团布局,并设置足够的空间和小品,使每个区域都拥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在组团内设置具有识别性能的特色标志,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会给园林带来生机勃勃,使用更加合理;构筑物的质量更加提高,成本也可能大大降低。如仿古建筑采用现代结构,增加有效面积和防火性能,使用更合理,节约木材等。

4.3水景设计

水是园林艺术不可缺少的一种园林因素,也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于空气流通,增加空气湿度,增加负离子浓度,调节气温,而且从视觉上给人以美感,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基于此,在气候和养护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设置戏水池,保证水质清洁。为防止摔跤,湿滑区域的边界处采用防滑材料并加以固定同时还应设置座位,以便成人监督儿童玩水。在住宅水环境系统的设计中,可以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景观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和绿地系统综合起来进行设计,使污水处理工艺与园林及其水景艺术相结合,有利于促进良性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景观的设计和维护注重采用节水措施和技术。草和灌木对水的需求相对较大,产生的生态效应却相对较小,因此,在住宅生态景观设计中,提倡尽量减少对大面积草坪的使用。在景观维护中,提倡通过高效率滴灌系统将经过计算的水量直接送入植物根部。这样可以减少50%-70%的用水量,草地上最好采用小容量、小角度的洒水喷头,对草、灌木应该分别供水,对每种植物的供水间隔宜适当加长,以促进植物根部扎向土壤深部,要避免在干旱期施肥或剪枝,因为这样会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对水的需求。另外,可以采用经过净化处理的中水,作为景观植物的灌溉用水。

5.结束语

生态化住宅景观设计是一门多元化的综合学科,我们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提升与创新。由于本人知识浅薄,对这一学科的理解也极为有限,所以本文的论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对生态住宅景观设计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华浩.论住宅小区景观设计[J].福建林业科技.2012(02).

[2]胡祯英.景观设计与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论文作者:徐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  ;  ;  ;  ;  ;  ;  ;  

生态住宅景观设计的探索与研究论文_徐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