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特征与自学考试制度的创新实质_自学考试论文

时代特征与自学考试制度的创新实质_自学考试论文

自学考试制度的时代特色与创新本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学考试论文,本质论文,特色论文,制度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09)09-0004-03

一、自学考试在现代教育创新中的贡献

公元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伴随中国历史翻开改革开放新的一页,以新事物的勃勃生机和浓重的笔墨在中华教育典册中开始描写一幅教育发展的恢弘画卷。自学考试至今已走过了约30年的光辉历程,它以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和发展模式,打破了近现代以来学校教育模式大一统的格局,开创了高等教育事业超常规发展的先河。近30年来,有4870万人和3524万人次分别参加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全中国13亿人有1/15人参加自考。自学考试学历教育已经毕业845万本、专科生,这是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2个百分点、为国家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做出的巨大贡献。十几年来,自学考试在非学历教育领域同样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有多种行业和不同规格的证书项目考试提供给社会,非学历教育约1200万人获得各种证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全体国民平等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供了制度保障。自学考试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学生最多、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它以开放的教育形式、鲜明的中国特色、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现代教育创新的开篇之作。

毋庸讳言,作为新生事物,自学考试从“权宜之计”到“站稳脚跟”,在教育创新与发展方面已见端倪。然而它在风雨兼程中一路走来,也遇到“怪胎说”、“红旗能打多久”等各种质疑和“成堆成山”的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对于在20多年前设计和创造它的人们都始料不及。相对于常规的、传统的学校教育,自学考试尚且处于边缘地带,其身份究竟是什么?在它发挥“补充”或“补偿”作用之外,自学考试的地位在哪里?对其本质究竟怎么看?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自学考试将如何发挥更大作用?解决诸多问题怎样找到根本路径?我们需要放眼新经济时代,以现代教育的大视野来把握那些产生并铸成了辉煌成果的创新力量,是我们站在时代前沿开拓者的智慧所在。

新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教育远远满足不了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一直属于少数人的利益;“文化大革命”中,教育的严重缺失,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大一统的传统教育模式和固化的规范之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高等教育的种种尴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中,寻找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教育新体制,是自学考试应运而生的必然。

众所周知,创立之初的自考面对的是被“文革”耽误了的一代人,是学历“补偿”形式的一种高等教育。据有关资料表明,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断了高等学校办学,10年间国家少培养了100万大学生、中等专业少培养了200万毕业生。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国家需要大量人才。自学考试制度的诞生,为“文革”耽误上大学的一代人“补偿”学历创造了一种新途径。80年代后期,随着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需求与高等教育的资源供给矛盾越来越大,自学考试服务对象从在职、成人为主转变为高中毕业生为主,自考为“补充”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认识自考,如果仅看到它的“补充、补偿”作用,说它是“权宜之计”,问“红旗能打多久”就是自然的了。当我们将它放在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来认识,以创新模式、新质内涵构成的与传统学校教育完全不同的,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自学考试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就绝不止于数量的补充或形式的补偿,它贡献的是所有大学“加”起来所不能的教育,体现了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要求的新方向。

二、基于现代教育观认识自学考试制度创新

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教育大发展、大改革的年代,是世界教育进入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可惜当时我国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对世界教育发生的重大变革一无所知,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眼界才被打开。信息时代的来临使知识信息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全球开始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促进了世界教育从前工业社会的“完人教育”或曰“英才教育”,向着新的、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开始转变。国外研究现代教育制度模式的特点是:学校教育由垄断状态变为“通过市场使消费者有权选择教育,于是一种允许多样化、选择、自由的消费者的制度理性”得以建立。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变得多样化了,“大学不再是制度的顶点,它成为愈益开放的场所”。有研究认为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是:(1)它属于“全民教育”,即与精英教育相对,强调全体公民都要接受教育;(2)它属于“终身教育”,即与学校教育相对,强调人一生之中都要接受教育;(3)它属于“主体教育”,即在教育目的上强调受教育者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个体性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等等;(4)它属于“通识教育”,即与“完人教育”或狭义的专业教育相对,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综合文化素质和基础知识,从而为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打下必要的教育基础等等。“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正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中,人类的主体性、个体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张扬过,人文意蕴下教育理想化的追求引发了一系列崭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现象。现代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对于创造全球世界来说,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人,人的发展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之目标在于充分发展人格。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生产力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级形态,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现代教育重视人的主体性,提倡多元的教育目的,开放的课程,强调学习者的个别差异,都是针对传统的教育弊端提出的。现代教育是一种大教育观,在教育思想、教育结构、教育体制以及教育理念、教育本质等方面对传统教育产生新的突破。“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最核心、最基本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理念、方法、内容、以及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和成效”,甚至直至达到一种新教育理念下促生一种新的教育制度。

自学考试制度创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1988年国务院发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1998年8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在第二章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中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学考试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制度有了明确的性质。作为一种基本制度,自学考试与学校教育有重要区别,它以开放的、社会性的、以考促学、自学为主要形式、自主选择性强为主要特点的教育制度,为中国社会在进入现代化建设,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创立的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高等教育制度。作为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自学考试教育是具有显著的现代教育特点的制度。当世纪将要迈进新纪元,我国经济转型已经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向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目标大举进发。经济发展方式开始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都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个人则成为“终身学习者”。知识经济的到来让国际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向高等教育大众化方向转变,教育发达国家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0%以上,终身教育理念更是早在20世纪60年代为国际社会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终身教育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而且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学考试制度的创立,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下终身教育的需要。新型开放性的自学考试制度,给了广泛的社会教育资源有机组合充分发挥动能的平台,民办大学的繁荣兴起、社会各界的参与和资助,都极大促进了自学考试的发展,成为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全国虽没有一所大学称“自学考试大学”,但它却是拥有最多学生的“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是任何其他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

自学考试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教育的任务更加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作者埃德加·富尔说: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自学考试是现代开放型教育制度,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形式,使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媒质这些教育主要素有机结合,使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得以实现。各种各类大学凭借自学考试制度敞开自己的大门,开放给希望与需要的人们,教育的权利和过程的自主回归于人本属,体现了现代教育对人民大众求知、求学,乃至提高生存质量权利的尊重。传统教育基于知识的传授,重点在于“教”和“学”,忽视创造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现代教育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考试制度打破了传统教育固有体制的束缚和制约,摒弃千篇一律的规程,百花齐放、八仙过海、不拘一格降人才。教育过程完全开放给社会,学习知识不拘泥在校园里或课堂与书本中,学习时间、怎样学习等都可以自主。开放、自由最大限度激发了以人为本的积极动能,使教育本质、目的与教育过程本身朝着和谐统一健康的方向发展。

自学考试教育模式是对应试教育的挑战,它改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唯有高考才能上大学的历史。自学考试制度出现之前,全国数百万应届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路只有一条。在中国巨大的教育需求面前,高校招生计划数目远远满足不了需要。1993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考人数286万,录取98万人,仅为报名规模的一个零头。1994、1995年国家扩大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后,每年仍有100多万人落榜,到2006年全国高校招生一再扩招的形势下招生530万人、报考950万人,也还约有近半数的人望大学而抱憾。

自学考试教育制度一切为了人的需要。在自主、自由学习原则下,几乎开放了所有大学的教育资源,为社会、为人才培养服务,为学习者各种各样的选择服务,自学考试教育制度是对“考试”模式最好的解脱。

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自学考试以独特的创新机制、灵活的专业设置、开拓多种规格与层次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学习者可以单科结业、多科结业、毕业、乃至双学历、复合式等多样选择。与其他教育的学分互认、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层面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受前苏联影响,高校大一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单一的专业划分和专业人才规格,专业设置过窄、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教学模式单一、人文教育过弱等问题进行的改革,受到诸多固有体制以及传统教育体制下思维定势的影响,高科技人才及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专业不足带来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短缺,显现出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距离与反差。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规格多样化方面,自学考试制度具有创新的实践。从开始设考第一个“党政干部基础科”专业为起点,自学考试已有包括理、工、农、医、林、政法、教育、文学、哲学、历史、经济、贸易、金融、财务以及军事科学等各种类别的本、专科专业近800个,不但基本涵盖了我国高等学校开设的学科,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还以社会急需人才为服务方向,注重开设应用性、复合型强的新兴交叉边缘性专业,培养社会欢迎、实践中用得上的毕业生。自学考试是世界上学生最多、办学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丰富、因而最受民众欢迎的一所大学。世界银行组织曾对中国大学生就业准备做过一个调查,其中一个结果是70%以上的大学生对在校所学的知识今后在工作中运用是否有信心的答案是否定的。有研究认为,大学生找工作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所学与所用的差距”。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西方最近20多年来有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比如研究性学习、服务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自学考试制度使开放性的教育和社会需要紧密相连,考生从实践中来,遵循既定学习方向和目的选择专业,所学和就业提前做好“链接”。自学考试发展方向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开放性、社会性和时代前沿性本色。

三、从自学考试的实践发展认识其特殊属性

众所周知,在自考的范围里,显然不仅只有高等教育一种形式,中等教育自学考试于1983年就在辽宁省沈阳市试点,尔后在全国普遍推开,也培养了大批毕业生。同样,在进入21世纪以后,自考快速深入到非学历教育的多个领域,发展成为职业技能、岗位资格、等级证书等诸多层次、诸多规格、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局面。在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发展中,其他教育形式如电大、函授等不但未受青睐,反而出现滑坡,自考却在开辟新路中站稳了脚跟,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模式为现代教育发展开了先河。

自学考试从站稳脚跟到开拓进展,不论是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不同形式都是自考的表现方式,使它们成为诸种现实的合理内因,是它在“成为自己”的实践中,充分体现新质内涵的特殊属性。因而对“自学考试究竟是什么?”的探讨,不仅在于界定它是“教育制度”还是“考试制度”,抑或还在赋予它新的诠释,也不囿于它是哪种形式及层面的教育,重要的是把握自学考试现代教育创新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事物的必然性、规律性。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本质属性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这种属性决定了“你之所以为你”,它是事物成为自己的原因。自学考试带给我们一个全新概念的、开放性的、社会化的、以人为本的、人民大众喜欢和需要的现代社会的教育,或许能够让我们从较为宏观的视野来认识它在现代教育改革中代表了发展方向的意义。这里我们不去论述自学考试中以评价为目的的“考试”从微观角度说同样面临考试的改革问题。建立与现代教育要求相符合的教育内容、考试内容、评价方式,形成多元化的评价制度,都是自学考试作为一个新的时代教育所要做出的积极应对。它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因循守旧,停滞地参照普通高校的所作所为。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以教育评价来改造考试之任务,形成更加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人才,专业结构层次逐步拓宽发展,走出传统的学科型专业和课程模式,探索从专业管理向课程管理的过渡,建设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自学考试,都是不可以忽视的任务。我们要坚持改革与创新,用现代教育理念建设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作为现代开放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教育民主与公平等方面,在党和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奋斗目标中,自学考试应以丰富的新质内涵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9-03-03

标签:;  ;  ;  ;  ;  ;  ;  ;  ;  ;  

时代特征与自学考试制度的创新实质_自学考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